01 對外經貿實物期刊(文化企業30強的成功之道散文)

时间:2024-06-02 06:18:58 编辑: 来源:

社會科學與對外經貿期刊哪個好

《對外經貿》雜志期刊

根據查詢資料顯示:社會科學與對外經貿期刊的《對外經貿》雜志期刊更好,該書刊內容全面,由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研究所和黑龍江省國際經濟貿易學會聯合主辦,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貿易經濟類學術期刊

請問保險專業核心期刊,金融專業核心期刊都有哪些???

F82/83/84 貨幣/金融、銀行/保險類核心期刊表

序號

期刊名稱

主辦單位

通訊地址

1

金融理論與實踐

河南省金融學會,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

鄭州市豐產路21號河南省人民銀行(450002)

2

銀行與企業

中國金融學會,中國人民銀行武漢支行

武漢市武昌中南路69號(430071)

3

金融研究

中國金融學會

北京海淀區阜成路18號華融大廈金融研究所(100037)

4

金融管理科學(改名為: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河南省金融管理干部學院

鄭州市鄭花路29號(450008)

5

國際金融

中國銀行總行

北京市西交民巷17號(100818)

6

金融與經濟

江西省金融學會,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

江西省南昌市鐵街25號11樓(330008)

7

國際金融研究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中國國際金融學會

北京市區郊民巷17號(100031)

8

中國投資管理

中國人民建設銀行

北京市復興路丙12號建行總行轉(100810)

9

財貿經濟

中國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壇北小街2號(100836)

10

農村金融研究

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村金融學會

北京市復興路甲23號中國農業銀行(100036)

11

財經理論與實踐

湖南財經學院

長沙市西河石佳沖湖南財經學院新址(310012)

12

財金貿易

山西省經貿委等

太原市迎澤大街229號山西省貿易大樓7層西端(030001)

13

廣東金融

廣東金融學會

廣州市沿江西路137號南樓4樓(510120)

14

中國金融

中國人民銀行

北京市宣武區廣安門外小紅廟南街3號(100055)

1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學會

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路18號銀都大廈802,809(200120)

16

投資研究

中國投資學會,中國建設銀行行政研究所

北京市金融大街25號中國建設銀行行政研究室(100032)

17

保險研究

中國保險學會

北京市西郊民巷22巷(100031)

18

上海保險

上海市保險學會

上海市九江路60號(200002)

19

證券市場導報

深圳證券交易所

深圳市深南東路5045號深圳證券交易所14樓(518010)

女生適合學習的專業有什么?

適合女孩的專業有哪些 學什么穩定好就業 高考專業解讀系列

江蘇展會業策劃研究(很急!!!!)

會展業是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影響面廣,關聯度高。會展經濟逐步發展成為新的增長點,而且會展業是發展潛力大的行業之一。在新時期,必須大力發展會展業,全面提升會展經濟。

會展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會展業涉及工業、農業、商貿等諸多產業,對結構調整、開拓市場、促進消費、加強合作交流、擴大產品出口、推動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等發

揮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構建中顯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并日益顯現出來。具體體現在:

第一,能產生強大的互動共贏效應。會展業不僅能帶來場租費、搭建費等直接收入,而且還能拉動或間接帶動數十個行業的發展,直接創造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廣告、旅游、印刷、房地產等相關收入;不僅能集聚人氣,而且能促進各大產業的發展,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影響和催化作用。據有關統計表明,一個好的會展對經濟拉動效應能達到1:9,甚至更高。

第二,能獲得優質資源。會展業匯聚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著各行業在開放潮中,在產品、技術、生產、營銷等諸方面獲取比較優勢,優化配置資源,增強綜合競爭力。會展業發展可以不斷創造出"神話",博鰲效應就是其中的一個最典型范例,窮鄉僻壤的博鰲建成國際會議中心后,以其良好的生態、人文、治安環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會議組織者、參會者、旅游者等。

第三,能提升支持力度。各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制造業要生存和提升競爭力,需要相關服務行業的協作,加快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更離不開會展業的支持和助力。其中會展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服務內容,作為特殊的服務行業,會展經濟能服務于和增強城市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所以,會展經濟有巨大的效能。

第四,能增加就業機會。隨著近年來辦展活動的增多,會展業不僅能提供就業機會,而且還能拉動和促進就業。

第五,能成為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會展緊扣經濟,展示經濟發展成果,會展經濟的發展將直接刺激貿易、旅游、賓館、交通、運輸、金融、房地產、零售等行業的市場景氣,大型和專業性會展往往是產品或技術市場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推動商品貿易、投資合作、服務貿易、高層論壇、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發展與進步。

會展業呈現出蓬勃生機事實上,我國會展業起步較早,特別是近年來會展業異軍突起,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主要表現在:

一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現有大中型會展場館150多個,會展面積300萬平方米以上,已經超過了號稱"世界會展之國"德國的展館面積,擁有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現代化會展場館。而目前各地都在大興土木,會展館建設方興未艾,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正在建設或規劃將在未來三年內建成的各類會展中心的會展面積可能超過100萬平方米。

二是會展活動空前活躍。據有關調查表明,舉辦和參加會展的數量不斷增多,2004年我國會展項目數量超過 3000個,出國辦展近800個;參展企業500多萬家,參會專業觀眾近2000萬人次;節慶活動5000多個,參與觀眾達數億人次。會展收入增幅明顯,目前舉辦各類展會直接收入超過100億元,間接帶動的旅游、餐飲、交通、廣告、娛樂、房產等行業收入高達數千億元。

三是會展形式豐富多彩。經過多年發展,一些由政府主導的綜合會展向專業會展轉變,有的隨著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的提高而成為著名會展,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較大影響力的會展知名品牌,諸如廣交會、高交會、上交會等綜合展。專業化會展比重增加,幾乎涉及經濟的各個部門和主要行業,如北京的機床展、紡機展、冶金鑄造展和印刷展等已躋身國際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國際航空展成為亞洲第二大航展,而號稱"中國第一展"并享譽全球貿易展的"廣交會"是我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會展。

四是組展主體呈多元化。目前主要有五大主體:一為政府機構,包括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承擔政府主導的各種重大經貿洽談展會和綜合性展會,政府主導型的展會仍是一大亮點,由國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大型展會活動,其中不少展會有高層領導人出席、講話、剪彩、題詞;二為行業協會,各種有影響的專業性會展大部分由行業協會主導或主辦;三為國有企業,少數國有企業組織經營性會展等業務;四為民營企業,個別民營企業介入會展業,或主營或兼營,經營范圍中有會展業務的民營企業遮京、滬、穗這三地就超過千家;五為外資企業,境外的會展公司與國內有關單位結成合作伙伴,開展海外和國內招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舉辦的國際專業展將近40%有境外公司參與。

五是會展群聚效應突出。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廣州、大連、深圳、廈門等經濟發達地區。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全國舉辦會展最多的省市首推北京,上海緊跟其后,廣東最為活躍。從會展收入看,廣東、北京和上海占據了壟斷地位,占全國會展收入的近90%。同時,逐步形成新興的會展業市場和一些具有一定實力的會展集團公司。

綜上所述,會展業起點高、發展快、數量多,專業化、國際化程度高,門類齊全,貿易色彩濃厚,知名品牌集中,受區位優勢、產業結構影響大,輻射廣,成為地方經濟活動的亮點,展現出蓬。

我國會展業的良好發展勢頭催生了高校的會展教育。經過短暫的孕育期,2004年我國會展學歷教育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主要原因是大家都看好會展業前景。但是要辦好會展教育決非易事。目前的會展專業招生、會展教材出版、會展培訓等等或多或少都存在“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需要冷靜看待。

會展教育是發展我國會展業的基礎,學校培養是會展教育的基石。我國的會展人才需要實行分層次培養,分階段培養。無論是“重教育,輕培訓”的觀點,還是“重培訓,輕教育”的觀點,一樣都失之偏頗。我們應借鑒旅游行業的經驗,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提倡“以做帶學,學做結合”,提倡學校教育與在崗培訓相結合。在學校教育階段,要提倡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相結合。

會展就是整合資源,會展教育資源也需要整合。在整合校內優勢資源為會展教育服務的同時,學校要將優秀會展企業作為自己重要的教學資源,同樣,會展企業也要將高校作為自己的“人才庫”和重要的合作伙伴。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訂單式”培養,學校可按企業要求來確定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

就我所知道的,會展行業的資格認證目前包括會展策劃師、會展商務師以及注冊會展經理這幾種。

會展策劃師是從事會展的市場調研、方案策劃、銷售和營運管理等相關活動的人員,其核心技能包括會展項目的市場調研、立項、招商、招展、預算與運營管理等方案策劃、項目銷售及現場運營管理等

會展商務師范圍更廣,是指從事會展策劃、籌備、展期各項管理和服務、展后后續服務、參展商項目推廣和展期營銷等各方面專業人才。

而注冊會展經理(CEM)培訓體系是國際展覽管理協會推出的會展經理培訓課程。培訓的對象一般是具有一定從業經驗的(一般為三年以上)會展經理,一般要求參加一定數量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并通過相應的考試。會展從業人員通過參加該培訓并考試合格后,將被授予“注冊會展經理”證書,該稱號被認為是具有理論知識和從業技能的重要標志。

2006年“會展策劃與實務”崗位資格考核方案(試行)

會展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助推器”之稱。現代會展業發端于國際化大都市和著名旅游勝地。據專家預測:隨著中國申奧、申博成功,上海將成為21世紀亞太地區的重要會展中心。會展人才日益成為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緊缺人才之一。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