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對外貿易政策名詞解釋(什么是對外貿易政策對外貿易政策都有哪些類型)

时间:2024-06-03 08:43:57 编辑: 来源:

對外貿易政策名詞解釋

對外貿易的解釋

也稱國外貿易。一國或一個地區與他國或另一地區 之間 的商品 買賣 活動,即國際間的商品交換。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故又稱進出口貿易。

詞語分解

對外的解釋 一般指對國外的來說,對外政策、對外立場等。例句:我們的經濟 改革 ,概括一點說,就是對內搞活, 對外開放 。 貿易的解釋 ∶買賣的通稱 ∶ 改變 ;變易 星辰 錯謬,高下貿易詳細解釋.交易,買賣。《墨子·號令》:“募民欲財物粟米,以貿易凡器者,卒以賈予。”《新唐書·藩鎮傳·劉從諫》:“﹝ 從諫 ﹞性 奢侈 ,飾居室輿馬。無遠略,善

對外貿易名詞解釋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或“進出口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

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其他國家或地區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從國際范圍來看,這種經濟活動就是國際貿易。對外貿易是一個歷史范疇,其性質和特征受社會生產方式所制約。從歷史上看,其產生的基本條件是:社會第三次大分工即商業成為獨立部門和國家的形成。

現代對外貿易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交易條件的磋商以及交易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對外貿易的政策基本上分為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兩大類,它反映著一個國統治階級的利益。

無論哪種貿易政策,只要它有利于促進生產關系的形成和鞏固,有利于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它便具有進步性。掌握對外貿易的自主權是發展中國家爭取經濟獨立的一項重要前提。

按商品移動的方向國際貿易可劃分為:

1、進口貿易 (Import Trade):將外國的商品或服務輸入本國市場銷售。

2、出口貿易(Export Trade):將本國的商品或服務輸出到外國市場銷售。

3、過境貿易(Transit Trade) :甲國的商品經過丙國境內運至乙國市場銷售,對丙國而言就是過境貿易。由于過境貿易對國際貿易的阻礙作用,目前,WTO成員國之間互不從事過境貿易。

什么是對外貿易政策?對外貿易政策由哪些內容構成

一、對外貿易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是指一國政府根據本國的政治經濟利益和發展目標而制定的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出口貿易活動的準則。它集中體現為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對進出口貿易所實行的法律、規章、條例及措施等。它既是一國總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一國對外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對外貿易政策的內容構成包括:

1、對外貿易總政策;

2、進出口商品政策;

3、對外貿易國別政策。

三、對外貿易政策的目的:

1、促進經濟發展與穩定。

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②實現經濟增長;

③達到外部均衡;

④穩定經濟,加強適應能力。

2、加強和完善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不同,貿易政策隨之不同。科學的外貿政策,能促進一個國家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同時又能加強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3、獲取良好的國際經濟與政治環境。

貿易政策在調整、改善、鞏固國與國之間經濟與政治關系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什么是對外貿易政策?對外貿易政策都有哪些類型?

對外貿易政策:

是對各國在一定時期對進出口貿易進行管理的原則、方針和措施手段的總稱。

制定對外貿易政策的目的

1.保護本國市場

2.提高本國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

3.設法打入其它國家市場

4.進行國際經濟合作

5.促進本國經濟發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