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臺灣交換(大陸都有哪些大學與臺灣簽訂了交換生項目)

时间:2024-06-03 06:44:26 编辑: 来源:

大陸都有哪些大學與臺灣簽訂了交換生項目?

211工程大學基本上都會和臺灣的部分大學簽署交換生協議

大陸學校 臺灣地區學校 一般時長

廣東工業大學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一學年

廣東工業大學 高雄大學 一學年

暨南大學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一學期

廣州大學 義守大學 一學期

廣州大學 高雄大學 一學期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義守大學 一學期

復旦大學 東吳大學 一學期

福建農林大學 中興大學 一學期

廈門大學 政治大學 一學期

南京審計學院 世新大學 一學期

南京審計學院 靜宜大學 一學期

南京審計學院 義守大學 一學期

北京郵電大學 元智大學 一學年

蘭州大學 義守大學 一學期

南京大學 義守大學 一學年

成都中醫藥大學 義守大學 一學期

中國傳媒大學 世新大學 一學期

云南大學 義守大學 一學期

蘭州大學 交通大學 一學期

哈爾濱工業大學 逢甲大學 一學期

蘭州大學 清華大學 一學期

蘭州大學 東華大學 一學期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 一學期

南開大學 中正大學 一學期

哈爾濱工業大學 臺灣科技大學 一學期

廈門大學 交通大學 一學期

西南大學 高雄大學 一學期

天津大學 東海大學 一學期

上海財經大學 逢甲大學 一學期

北京科技大學 臺灣大學 一學期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義守大學 一學期/一年

其他學校

另外臺灣方面的學校還有中原大學,中央大學,臺灣大學,成功大學,暨南國際大學,臺灣云林科技大學,屏東教育大學等。

臺大網站上列出的有交換生計劃的高校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大學

福州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高級研究院

吉林大學

南京大學

南開大學

廈門大學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寧波大學工學院/建筑工程與環境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

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

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南京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山東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 化工與能源學院

中山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歷史系

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武漢大學文學院

廈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金禾經濟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

臺大和內地哪個大學有簽訂交換生計劃?

臺大和廈門大學有交換學生!以下是臺大學生的文章:

大陸學生來到臺灣做交換學生,來到臺灣首要之事當然是學習,那臺灣學生想必十分好奇,這一群大陸學生與臺灣學生的學習情形又有何差異呢?在大陸的學生競爭是否如傳言般地激烈?他們又是怎麼看待我們臺灣學生的呢?透過這次訪談,讓你一探究竟。

選擇臺灣大學

陸生們普遍選擇臺灣作為交換學習之地,主因幾乎都是文化相近,交換到本校會計系的廈門大學會計系林華強同學指出,特別選臺灣大學的用意,就好比臺灣人到大陸就會選北京大學等名校,此外臺大學分也可互相轉換,對於陸生們來說,可以說是以另一種方式體驗相似卻不相同的課程。

陸生在大陸的激烈競爭

臺灣師生間傳言的大陸學生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林華強同學舉例說明,「由於廈大那邊商學院是第一次與臺大的管院以院的層級作交換學生,在那邊我們競爭激烈,一個年級160人僅前五名才能申請」;而交換到本校科法所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律學研究所佘以斌同學更指出,臺灣由於人少,導致「入學考試壓力小,學生學習壓力小」,大陸學生許多人可能是由鄉下趕赴大都市念書,就期盼能「念書翻身」,因而競爭壓力大(大陸大學生學習情形會隨不同程度的學校而不同,此指前段學校學習情形),圖書館、自修室則仍時時爆滿。入學考試競爭之激烈,以考研究所而言,在大陸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往往是四五千人取個位數的名額,而臺灣研究所除了報考人數相較大陸少,同時各校研究所考試時間不同,往往一校的研究所考差了,由於其他間研究所尚未考試,考生仍有時間準備,考上研究所的機會大增,相反地在大陸則是「全國所有研究所都在同一天考」,一試定江山的模式讓大陸研究所考試更為競爭激烈。

陸生眼中的臺灣學生

佘以斌同學認為,臺灣學生較為活潑,同時也強調學生自主;交換到本校工商管理學系企業管理組的林嘉琪同學,在大陸是就讀上海交通大學市場行銷系,她對此表示,大陸大學多著重考試,考試占學期分數之比例大,臺灣則是「受西方教育」,故多強調presentation以及做報告的能力,臺大學生在報告討論上十分認真(但她也說夜間部的學生則是分配完報告的工作就結束討論,因而她推斷日夜間部學生仍有差別)。另一方面林嘉琪同學則是贊嘆很多通識課都有戶外參訪的活動,十分羨慕與驚艷,與大陸大學很不同。<br><br><br> 南京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的曾慧穎也認為,臺大學生很積極,有和研究所學生一起修課,她覺得這種特質很明顯,同時具有相當的國際觀、視野,上課也都很認真。大學部學生相對就重心不一樣,譬著重於如社團或交友,會比較沒有像研究生一樣將精力全副放在課業,但她不覺得這是什麼壞事。而在大陸的話,基本上理工科學生會比文法商科學生用功。<br><br></p><p> </p><p> </p> </div> <div class="replenish min_margin"> <dl> <dt> 補充: </dt> <dd> <p>補充:</p><p>除了廈大,臺大還北三、南三」名校,北京大學、清華、中國人民和南方的南京、復旦、上海交大。</p><p>和臺大合作多年的山東大學、廈門大學是下一波交換學生名單。</p><p>___</p><p>繼清大、中山之後 9月 臺大首見大陸16交換生 分類:教育 2007/03/19 20:56 </p><p>兩岸文教交流日趨密切,清大、中山、臺大等國內大學近來緊鑼密鼓與大陸高校(大學)交換學生。臺灣學生礙於赴對岸學分不被教育部承認,仍維持暑假交流的模式。</p><p>臺大首度接受中國大陸6至8所大學交換學生,臺大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主任沈冬表示,第1批大陸學生約16人左右,預訂9月抵臺。他們來自「北三、南三」名校,北京大學、清華、中國人民和南方的南京、復旦、上海交大。和臺大合作多年的山東大學、廈門大學是下一波交換學生名單。</p><p>沈冬表表示,大陸交換生來臺每梯次1學期。臺大1年約有300名各國交換生,大陸生10多人,「我們照顧得來」。</p><p>大陸交換生除付原大陸高校學費,還要負擔本地宿舍費和保險費,沈冬表示,正積極為他們募款。至於臺大學生赴大陸高校,因學分不被承認,只能暑假成行,大陸高校愿意為臺大生開設專班,每班25至30人。</p><p>中山上學期首度接受廣州中山、福建廈門大學交換學生;本學期是山東和吉林大學。中山表示,每次來臺大陸交換生約15人,中山已列為重點校務工作,積極推展。</p><p>清大是國內最早開展大陸交換學生的大學。該校國際組主任余怡德指出,清大最初與北京、蘭州、蘇州、復旦大學交流,以寒暑假為主。上學年開始有學期中來臺交換的大陸生,通常以本地指導教授合作專題研究。大陸生學習情況如何?余怡德說,能來臺的大陸生多是各校萬中挑一,可預見是大陸未來菁英。中山國際交流處處長程啟正說,大陸學生都很用功,搶走很多本地生獎狀。 </dd> </dl>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交換生

你好,我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學生

廣外小語種分東語和西語,西班牙語是屬于西語其中的一個

一般東語除了日語之外其他所有語種都強制要求出國留學,而西語則沒有

西語里面每年的交換生也不是很多,像西班牙語的話倆個班加起來是50多個人大概也就是8人以內可以交換

而且交換是與古巴和智利等南美洲的也是講西班牙語的國家交換,跟西班牙交換的很少,最多2,3個

所以即使要自費去估計也要先通過學校的審核吧

如果是公費的話就只需要你花生活費就行了

自費的還要交學費等等,算起來一年至少需要15萬人民幣,不過這還好,去日本的話沒有20萬是搞不定的

但是具體的還要根據你去的國家的經濟情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