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貨內蒙古話什么意思(過年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5-17 04:45:17 编辑: 来源:

內蒙古的春節習俗50字

看看內蒙古的人們怎么過年。

內蒙人在臘月里都吃些什么呢?首先,在臘月初八這天,全家一定要吃臘八粥。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暖心暖胃,來年一定順順溜溜。臘月,內蒙還有些家庭會炸麻花,炸麻花是一種油炸面食食品。主要通過面粉和砂糖分揉成團做成型后,放油鍋里面炸一會,出爐即可吃,香脆可口。

一到臘月,內蒙阿姨們就開始準備燒肉了,去市場選肉、調料,做扒肉條等,每一樣都是自己親自動手來。燒出來的肉透明鮮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肥不膩口,瘦不塞牙。雖然現在到處都有賣,但老呼市人還是喜歡自己做。

進入臘月,內蒙人還要開始自制炸丸子,炸丸子分為素丸子和肉丸子,一個又一個包緊的丸子,寓意著團得更緊、“粘”得更牢。

除了準備以上這些過年期間的吃食,內蒙人在年前還有些習俗是一定要做的。在內蒙,從臘月下旬起至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用長柄掃帚撣掉屋頂四角及墻上灰塵、蛛網,稱“撣灰塵”。同時,這一階段,人們都要剪指甲、理發、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干干凈凈,辭舊迎新。

小年到來之際,人們要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也叫祭灶節。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兒粘”,所以小年要麻糖。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進入臘月,內蒙賢惠的媽媽們要開始購置起年貨了,糖果、瓜子、開心果、水果以前都是過年必備的零食,現在買的東西比以前更高檔,各種堅果、包裝零食,應有盡有。而年前的一兩個星期,內蒙各大超市都會比往常擁擠很多。

每到過年,內蒙人都講究穿新衣,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買新衣服。舊時講究直接讓裁縫做,全家上下,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有送舊迎新的意思,而今基本都是直接購買了。民間以紅色象征吉祥,所以內蒙兒童過年大多穿著大紅色衣服,年輕女性也滿身紅艷,連爺爺奶奶也系著紅圍巾。

在內蒙,除夕夜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后放“開門炮”,全城在一片爆竹聲中,送舊迎新。所以,年前就要把煙花爆竹準備好。

春節期間,多數人家有貼春聯、貼年畫的習慣。不同的年畫代表著不同的寓意,比如:貼在水缸上,象征年年有余(魚);貼在米缸上,象征五谷豐登;客廳懸掛福祿壽三星圖,象征子孫滿堂、長命富貴。

除夕之夜的一頓年夜飯,是內蒙人最為看重的。吃年夜飯也有許多講究,對內蒙人來說,餃子、魚是必不可少的。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過年包餃子會在餃子里放硬幣,誰吃到就意味著來年鴻運當頭;火鍋會邊吃邊煮,熱氣騰騰象征家道興旺發達;魚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不將魚吃光,叫做年年有魚(余)。

除夕晚上,家長有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所以每逢過節,要準備好壓歲錢。以前用的銅錢,中有方孔,用紅繩將錢幣貫穿起來,放置在床腳,驅避邪惡。不過現在都流行直接給紅包了。

春節的含義是什么意思

春節的含義是什么意思

春節的含義是什么意思,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我國已經有過千年的歷史。下面來看看春節的含義是什么意思?

春節的含義是什么意思1

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征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后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國歷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劉徹感到歷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歷”,規定以農歷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國一直沿用夏歷(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布廢除舊歷改用陽歷(即公歷),用民國紀年。并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但民間仍按傳統沿用舊歷即夏歷,仍在當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過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也照舊。

有鑒于此,1913年(民國二年)7月,由當時北京政府任內務總長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假一日。”但袁世凱只批準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開始施行。自此夏歷歲首稱“春節”。中科院天文學家:中國現行春節只有“97歲”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歷和陰歷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歷年的前后,故把陽歷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地球繞太陽一周,歷法上叫一年,循環往復,永無止境。但是,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就以夏歷正月初一為一年的歲首。每年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時(十二點)過后,春節就算正式來到了。

臨近春節,人們采辦年貨,除夕時,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貼年畫、春聯;迎接新的一年來臨。老照片:春節記憶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春節慶祝活動更為豐富多彩。不僅保留了過去民間習俗,剔除了一些帶有封建迷信的活動,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使春節具有新的時代氣息。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耍龍的,也有踩高蹺、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

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歷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春節的含義是什么意思2

春節的意義

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

春節的社會意義在于趨利避害。春節與立春到春分的震季相重合,正是《新太極圖說》中揭示的自然規律:陰金(病菌)盛于陽木(東方、震季)的季節,病菌易大量爆發。人們選擇燃放鞭炮驅趕病菌這一惡魔,以順利度過險惡年關。人們貼春聯、穿紅衣、向大火以期鎮魔降妖(陽火盛于陰金,在這里陽火平衡陰金)。家人團聚,以家族力量應對自然災害,增強社會凝聚力。這一切具有種族延續的社會意義。由于陰金(病菌)盛于陽木(聲波),所以震季應嚴禁歌舞,選擇危害程度低的器樂、語言類節目進行娛樂,以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春節的飲食習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后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春節的含義是什么意思3

春節的民間習俗

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