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外貿企業既有內銷又有出口(外貿企業既有出口又有內銷如何賬務處理,)

时间:2024-06-02 15:22:11 编辑: 来源:

外貿企業既有出口又有內銷如何賬務處理,

外貿企業既有出口又有內銷如何賬務處理,

注意采購開過來的增值稅轉用發票必須保證內銷的和外銷的分開,不然會嚴重影響本人的出口退稅。至于帳務處理和書上是一樣的。

外貿企業出口貨物轉內銷處理如下:

1、退稅部門發現外貿企業需要出口轉內銷處理,應填制《關于出口貨物未按規定期限申報視同內銷征稅的通知》兩份(企業一份、征收分局一份);企業自行發現出口轉內銷,應填制《出口貨物未按規定期限申報視同內銷征稅申報明細表》三份(退稅部門一份、企業收分局一份);

2、企業還應按“(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1+法定增值稅稅率)”計算填稅申報表的應稅貨物銷售額,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一”第4欄“未開具發票“欄藍字列,同時按“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在“附表一”第17欄用紅字沖減已申的“免稅貨物銷售額”。匯率出口當日的匯率計算。

3、企業按以上規定進行調整后,在辦理納稅申報時,提供帳務調整帳頁和記帳憑證復件,并加具“此件與原件相符”的意見并加蓋企業公章,同時填報《出口貨物未按規定期限申報視同內銷征稅申報明細表》一式三份給主管征收分局,主管征收經確認蓋章后自留份,退回兩份給企業,企業自留一份,另一份由企業辦理退稅申報時報送退稅部門;

4、對企業視同內銷征稅的出口貨物,其進項稅額可予以抵扣。若企業已辦理退稅貨物轉內銷征稅,將已退稅款返納后,該筆貨物原用于退稅的憑證不能退還企業,企業應填制《出口已退稅貨物轉內銷征稅進項稅額抵扣表》一式三份(征收分局、企業、退稅部門各一份)

經退稅部門加具意見后,作為抵扣依據,并將表中所列專用發票影印加具“此件與原件符”意見后,加蓋企業公章。一張專用發票部分貨物需視同內銷征稅時,企業也應填制《出口已退稅貨物轉內銷征稅進項稅額抵扣表》處理。

出口轉內銷賬務處理

你取得的進項稅要抵扣,一般規定是把你的出口關單和相應的發票到片管那里讓做一個抵扣備案,而有些地方國稅麻煩就不要你備案,這個視各地的稅務部門的辦事流程了

你的進項可以抵,同時你的出口收入為含稅價,換成不含稅價,做收入,那個稅就是你的銷售項稅

銷售項-你的抵扣進項交增值稅,就是這樣做。

出口視同內銷賬務處理

(1)采購出口商品時

借:商品采購—出口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出口商品

貸:商品采購—出口商品

(3)貨物報關出口,以FOB價格確認外銷收入

借:應收賬款—應收

外匯

賬款-客戶

貸:主營業務收入-出口收入

(4)結轉出口商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出口商品

貸:庫存商品—出口商品

(5)出口未申報退(免)稅,按內銷征稅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出口收入

貸:主營業務收入-內銷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一個本年,一個跨年的賬務怎么處理

(一)本年出口貨物單證不齊,在本年視同內銷征稅

沖減出口銷售收入,增加內銷銷售收入時,借記“主營業務收入——出口收入”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內銷收入”科目;按照單證不齊出口銷售額乘以征稅稅率計提銷項稅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注意事項:1.對于單證不齊視同內銷征稅的出口貨物,在賬務上沖減出口銷售收入的同時,應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中進行負數申報,沖減出口銷售收入。2.對于單證不齊視同內銷征稅的出口貨物已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中進行負數申報的,由于申報系統在計算“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時已包含該貨物,所以在賬務處理上可以不對該貨物銷售額乘以征退稅率之差單獨沖減“主營業務成本”,而是在月末將匯總計算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一次性結轉至“主營業務成本”中。

(二)上年出口貨物單證不齊,在本年視同內銷征稅

按照單證不齊出口銷售額乘以征稅稅率計提銷項稅額,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按照單證不齊出口銷售額乘以征退稅率之差沖減進項稅額轉出,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紅字)”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紅字)”科目;按照單證不齊出口銷售額乘以退稅率沖減免抵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紅字)”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紅字)”科目。

注意事項:1.對于上年出口貨物單證不齊,在本年視同內銷征稅的出口貨物,在賬務上不進行收入的調整,在“出口退稅申報系統”中也不進行調整。2.在填報《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表二)時,不要將上年單證不齊出口貨物應沖減的“進項稅額轉出”與本年出口貨物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混在一起,應分別體現。3.在錄入“出口退稅申報系統”(增值稅申報表專案)中的“不得抵扣稅額”時,只錄入本年出口貨物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征和抵扣稅額”,不考慮上年單證不齊出口貨物應沖減的“進項稅額轉出”。

外貿出口0稅率賬務處理

外貿企業0退稅率應該視同內銷計提增值稅,如出口收入為10000元,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或其他 10000

貸:營業收入 8547.01

應稅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452.99

之前做賬的按9%的做了相同的賬務處理的話,把屬于0稅率的金額算出來,紅色沖回,再按0稅率收入金額計提銷項稅額就可以了。

外貿企業的免抵退的概念及賬務處理?

外貿企業不實行免抵退辦法,而是免退辦法,上個培訓班吧,沒兩天給你講不清楚。

外貿企業出口視同內銷如何抵扣?

如果發生出口轉視同內銷處理的話,進項稅不能隨意抵扣,要去國稅出口退稅所辦理申請,批準后才可以抵扣。

外貿企業出口及退稅的帳務處理如何做?

1.收到水單并且該批貨物全部結匯的情況下確認收入

2.按照水單上的美圓買入價(就你說的2006.2.15當日的匯率8.2)扣除銀行手續費之后的價格

3.我只說出口退稅那一步吧

借:應收出口退稅

貸:應叫稅金-應收出口退稅

跨年的出口轉內銷賬務處理

金額要是不大就沖減5月份的銷售收入,要是金額很大就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直接沖減今年的收入

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問題

內銷你要交稅的呀。 增值稅發票可以抵扣的。

外貿企業,既有內銷又有出口。無法分清內銷外銷.

外貿企業既有內銷又有外銷的情況,內外銷應分別進行賬務處理:

1.內銷。內銷采購的貨物應讓供貨方單獨開票,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待貨物銷售后,其應納稅額=本期銷項稅-本期進項稅-期初留抵稅額。

2.外銷。外銷采購的貨物也應讓供貨方單獨開票,其進項稅額不能抵扣,掃描認證通過后,轉為不能抵扣發票。其金額體現在附表二第23 24 25 26欄。

3.外銷貨物的應退稅額及進項稅轉出只體現在賬務處理上,不體現在增值稅申報表中。

既是生產型企業又是外貿型企業出口退稅認定時應該怎樣認定企業?因為我單位既有生產又有國外產品代理

貴單位實質上是生產型企業。生產企業出口退稅政策可總結如下:

1、自營或者委托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自產貨物,一律實行“免抵退”稅政策;切記是“自產”貨物;

2、外購的非自產貨物必須符合一些條件才能視同自產貨物,這些條件總結下來是:與企業自產貨物品牌、名稱、注冊商標相同;自產貨物的配套或維修產品;國家列名的企業外購產品再出口。

貴公司的退免稅認定應按照生產企業來認定,自產貨物可以按“免抵退”稅辦法執行;但代理國外產品再出口則無法享受出口退稅政策,建議:貴公司可以成立獨立核算的外貿公司,代理國外的產品;

既做外貿出口,又有內銷,出口退稅和內銷銷項稅可以沖抵嗎

如果你們公司是外貿企業(商貿企業),如果有外銷業務,也有內銷業務。內外銷要分開核算,內銷部份單獨計算銷項稅額。

如果是生產型出口企業,內外銷都是混在一起“免抵退稅”。

求外銷進項稅抵扣的算法。既有外銷又有內銷的情況,和單證齊全有關嗎?具體怎么算法

目前,外商投資企業出口貨物退稅辦法包括“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稅。“先征后退”是指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托代理出口的貨物,一律先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征稅率征稅,然后由主管出口退稅業務的稅務機關在國家出口退稅計劃內按規定的退稅率審批退稅。一、計稅依據。“先征后退”辦法按照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乘以外匯人民幣牌價計算應退稅額。“離岸價”(英文編寫為FOB價)是裝運港船上交貨價,但這個交貨價屬于象征性交貨,即賣方將必要的裝運單據交給買方按合同規定收取貨款,買賣雙方風險劃分都是以貨物裝上船為界限。因此,FOB價是由買方負責租船訂艙,辦理保險支付運保費。最常用的FOB、CFR和CIF價的換算方法如下:FOB價=CFR價-運費=CIF價×(1-投保加成×保險費率)-運費因此,如果企業以到岸價格作為對外出口成交的,在貨物離境后,應扣除發生的由企業負擔的國外運費、保險費傭金和財務費用;以CFR價成交的,應扣除運費。二、計算方法1、一般貿易(1)計算公式: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征稅率-當期全部進項稅額當期應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稅率(2)以上計算公式的有關說明:①當期進項稅額包括當期全部國內購料、水電費、允許抵扣的運輸費、當期海關代征增值稅等稅法規定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②外匯人民幣牌價應按財務制度規定的兩種辦法確定,即國家公布的當日牌價或月初、月末牌價的平均價。計算方法一旦確定,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更改。③企業實際銷售收入與出口貨物報送但、外匯核銷單上記載的金額不一致時,稅務機關按金額大的征稅,按出口貨物報關單上記載的金額退稅。④應納稅額小于零的,結轉下期抵減應交稅額。舉例說明:例1、某鞋廠2000年3月出口鞋30000打,其中:(1)28000打以FOB價成交,每打200美元,人民幣外匯牌價為1:8.2836元;(2)2000打以CIF價格成交,每打240美元,并每打支付運費20元、保險費10元、傭金2元,人民幣外匯牌價為1:8.2836元。當期實現內銷鞋19400打,銷售收入34920000元,銷項稅額為5936400元,當月可予抵扣的進項稅額為10800000元,鞋的退稅率為13%。用“先征后退”方法計算應交稅額和應退稅額。計算出口自產貨物銷售收入:出口自產貨物銷售收入=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到岸價格-運輸費-保險費-傭金)×外匯人民幣牌=28000×200×8.2836+2000×(240-20-10-2)×8.2836=49834137.60(元)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