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外貿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當前背景下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轉型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时间:2024-05-17 10:11:29 编辑: 来源:

當前背景下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轉型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跨境電商給傳統外貿業務帶來的機會: (1)跨境電商縮短了對外貿易的中間環節,提升了進出口貿易的效率,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新的機會。(2)跨境電商有利于實現外貿客戶資源管理。(3)跨境電商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采購成本,交易透明度高。(4)跨境電商有利于外貿企業越過貿易壁壘,擴大貿易機會。(5)跨境電商有利于減輕外貿企業對實物基礎設施的依賴。

傳統外貿業務在跨境電商中面臨的挑戰:(1)外貿企業信息化程度低。(2)信息網絡安全體系有缺陷。(3)電子商務法律制度不完善。(4)缺乏高級復合型人才。

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挑戰:

1.我國出口效益不高

我國出口效益不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國出口大部分為加工貿易出口,所得只是一點微薄的加工費而已。盡管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異軍突起,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為一些跨國巨頭所做的貼牌加工,自主品牌產品所占比重仍低于10%;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出口商品,也由于指導思想片面追求出口創匯,競相殺價出口,成為我國出口貿易久治不愈的痼疾。因此,出現了一部分產品貿易量增加多,但貿易值增加少的現象。

2.外貿增長方式以數量型、粗放型擴張為主

3.貿易方式不合理

2000年以前,一般貿易一直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體,2000年我國加工貿易在對外貿易總額中達到48.54%,占據半壁江山,此后基本保持穩定上升,占出口貿易總額54% 左右。由于通過加工貿易我國只能賺取增加值,雖然對我國貿易規模的擴大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但我國從中所獲取的經濟利益卻較少。另一方面,我國外資企業加工貿易進出口平均占比75%,而國有企業僅占10%~15%,民營企業所占比重更小。

4.出口市場過于集中,貿易摩擦頻繁

應對策略:

1.澄清認識,把外貿發展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要務來抓。

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出口依存度太高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安全或造成出口貧困化增長”。其實,合理的出口依存度的界限要看出口是否有效益,如果出口企業不虧損,國家也不補貼,在這一前提下,只要國際市場上有需求,出口產品賣價又合理,我們就應當鼓勵多出口,這樣做就不會影響國家的經濟安全,也不會造成出口貧困化增長。另一種觀點是只強調擴大內需而忽視外需的作用,這是不科學的。誠然,我國是發展中的大國,擴大內需是我們長期應堅持的正確方針。但是,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任何時候都不應忽視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應始終如一地堅持投資、消費、出口需求的三輪推動作用。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加工貿易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價值低,走私猖獗,不宜大力發展。這種認識也是片面的,應當強調,發展加工貿易是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的客觀需要,有利于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擴大社會就業,彌補國內短缺資源。只要搞好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鼓勵國內廠商技術創新,提高加工深度和技術含量,由外商委托制造向委托設計制造和自主品牌加工方向發展,加工貿易也會延伸鏈條,增加附加價值,加工貿易也會向高層次發展。

2.制定新時期的外貿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的不同時期,我國曾經制定了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大經貿、科技興貿等外貿發展戰略。21世紀初期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主要著力點和戰略重點應該是對國際貿易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具體來說,(1)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高技術產業貿易是跨國公司企業間貿易的主要形式,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2)擴展貿易空間,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開拓。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市場,是我們應首先關注和重視的市場。發展中國家里那些經濟發展較快、貿易環境相對穩定、市場潛力巨大或具有戰略前景的市場是我們今后應特別關注和加大開拓力度的市場,也是國家政策應重點支持的市場。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對這些市場已展開強大攻勢,甚至結成了區域經濟集團,如果我們不積極參與其中,將可能失去重大市場機遇。(3)創造競爭優勢,重視企業制度創新。鼓勵各類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在競爭中不斷提高實力。無論是政策的制定還是實施都應該圍繞是否能夠調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積極性,是否能夠幫助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來進行。在未來幾年里,對外貿易戰略應把側重點從主要依*政府財政支持和政策優惠轉向大力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上來,從根本上解決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問題。現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壟斷條件下的集團競爭,而我國外貿企業結構迄今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存在著缺乏主導產業、無長遠規劃、缺乏開拓新市場的能力等缺點。因此,要大力發展我國的外貿事業就必須向大型化、實業化方向發展。(4)增強環保意識,努力占領國際綠色市場。政府應通過一系列法規、制度,使企業改變傳統的局限于企業內部利潤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的經營決策,將環境成本納入企業效益評價體系之中,采用社會經營決策,統籌協調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之間的關系;應認真研究各種重要的國際標準并加以宣傳、推廣,保證我國出口商品在技術、安全、衛生、環保各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標準的要求,減少貿易摩擦;應努力提高環保技術,不斷開發綠色產品,避免綠色貿易壁壘的不利影響。

分析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服裝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前 言

中國從加入世貿組織,到進入后配額時代,中國紡織行業在亦喜亦憂中走過.過去對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產生重大影響的是紡織品配額,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ATC協議的執行將不再成為貿易歧視,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礙,取而代之的將是以產品質量的環境指標為代表的"綠色壁壘".事實上,國際上的綠色消費潮流已經開始影響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隨著綠色,生態等觀念逐漸被消費者所廣泛認同,對紡織品服裝的生態要求將迅速成為阻礙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的主要障礙.

綠色壁壘的形成雖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趨全球化,并呈加快發展的態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陸續制訂了一系列"綠色標準",目前最嚴格的要數國際環保組織制訂的《歐盟生態紡織品標準》,它需要組成服裝產品的每一個部件(包括紐扣,拉鏈)都通過有關檢測和認證.國際社會已制定了一百五六十個環境與資源保護條約,各國制定的環保法規也越來越多.這種貿易保護措施可有效地阻止外國,特別是環保技術落后的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進口,為本國市場形成巨大的保護網,是國際貿易中最隱蔽,最棘手和最難對付的貿易障礙之一.

在紡織服裝貿易中,設置綠色壁壘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于中,包括我國在內的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科學技術上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在競爭中卻要遵循由發達國家制定的貿易秩序,發達國家利用技術上的優勢和制定規則的便利,迫使發展中國家或者退出現有的國際市場,或者高價購買他們的產品或技術.極大地阻礙了中國紡織業的對外發展.因此,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如何沖破這個"攔路虎",繼續保持紡織大國的地位,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

在這里我們來探討綠色壁壘對我國紡織服裝業產生的影響,并對如何攻克綠色壁壘提出一些建議.

第一章 綠色壁壘概述

綠色壁壘或環境貿易壁壘是指那些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而直接或間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貿易的措施.本章的主要目的是描述綠色壁壘的概念,產生及其對國際貿易產生的影響等.

1.1 綠色壁壘的概念及特點

1.1.1 綠色壁壘的概念

隨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不斷發展,綠色壁壘(Green Barriers,GBs)已經成為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綠色壁壘也稱為環境壁壘,是指那些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而直接或間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貿易的措施.通常,綠色壁壘應由進出口國為了保護本國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而設置的各種環境保護措施,法規標準等,是對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的一種技術性貿易壁壘.

綠色壁壘是一種可以克服的壁壘,通過對市場和產品生產的影響,消除這種壁壘.因此,綠色壁壘是一種軟性的貿易壁壘措施.綠色壁壘還是一種中性的壁壘,正常的綠色壁壘是指合理合法地采取貿易措施以真正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而不正常的綠色壁壘是指以保護環境之名達到貿易保護目的的那些措施.

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從本國已擁有的先進環保技術出發,利用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技術壁壘協議》中關于"不得阻止任何國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護人類,保護環境"的條款,通過在對外貿易領域發布相對嚴格的環保法規和環境標準,環境標志及其認證制度,有意地利用這些法律,法規和標準,作為限制進口,這樣就形成了強大的綠色保護網,阻礙和限制了他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以實行其貿易保護主義.

1.1.2 綠色壁壘的特點

綠色壁壘的實施者不論其真正目的是為了保護本國的市場還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但在客觀上都因其采用的環境保護措施而使國外某些出口商的產品因達不到其要求而被拒之門外.較之以往的傳統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綠色壁壘的相對性

在發達國家之間,環保技術水平比較接近,許多發達國家之間還制定了相同的環境標準,檢驗方法,使用統一的環境標志等等,所以他們之間的貿易因環保問題導致的糾紛較少,基本上不存在綠色壁壘.

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則不太一樣.發展中國家環保行動起步晚,環保技術相對落后,對產品的環保要求比較寬松.發達國家制定的環境標準和相應的限制措施,從發展中國家的角度來看,這些標準不僅嚴格苛刻,而且產品的檢驗手續也繁瑣復雜,加上各種環境標準處于經常變動之中,使產品出口制造商很難適應.如此繁雜的環保措施,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無疑是一道道綠色壁壘.

同樣的一種對進口產品的環境標準或環保要求,在一些國家之間并不形成壁壘,而在另一些國家之間則形成壁壘,這就是綠色壁壘的相對性.

(2) 綠色壁壘的時效性

綠色壁壘的時效性是指它只能在某一段時間內有效,即其實施者要把不符合其環境要求的產品擋在國門之外不可能是永久性的.例如在某一年份,由于出口商的產品達不到進口國關于環境保護措施方面的要求,于是其產品被拒之門外,但出口商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術改造和采取措施,產品的環境標準和其他技術指標必然會有所提高,當它滿足了進口國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時,則進口國原來對出口商的綠色壁壘就不復存在了,所以針對某一產品所實施的綠色壁壘有一定的時效性.

(3) 綠色壁壘的隱蔽性

實施綠色壁壘不外乎兩個目的:一是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及動植物的安全;二是保護本國的市場,免受進口商品或其他貿易方式的沖擊.綠色壁壘的實施者即使是因為第二個目的,通常也宣稱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或人類的健康,動植物的安全.這種以環境保護為掩護,轉移人們的視線的做法,使綠色壁壘極具隱蔽性.

(4) 綠色壁壘的拉動性

嚴格的環境標準與環境要求是綠色壁壘的主要內涵,沖破壁壘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實施清潔生產等一系列措施.有時必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重新整合.

綠色壁壘最根本的特征是在貿易中采取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導致某些達不到進口國要求的產品被拒之門外.這種環境保護措施猶如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為國際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增添了新的障礙;但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綠色產業的發展的作用.

1.2 綠色壁壘的產生

綠色壁壘的產生是環境保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