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外貿出口企業騙取補貼(騙取出口退稅案例5個)

时间:2024-06-03 13:56:32 编辑: 来源:

騙取出口退稅案例5個

出口退稅是國家一項重要的稅收政策。自1985年我國開始實施出口退稅政策以來,出口騙稅一直是困擾國家稅務機關的重大問題。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于騙取出口退稅案例,供大家閱讀!

騙取出口退稅案例篇1:

日前,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掛牌督辦的特大騙取出口退稅案“7。18案”成功告破,案件涉案金額達12。8億元,涉案稅款達1。8億元,刑事拘留23人。8月1日,去年告破的“閃電一號”特大騙取出口退稅案將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二次開庭,涉案金額高達24億元人民幣,騙取出口退稅款3。28億元人民幣,抓獲團伙成員37人。1個團伙控制17家生產企業和8家外貿公司,利用17家生產企業偽造生產假像,虛開發票給貿易公司。總共虛開發票7787份,遍布福建、江蘇、甘肅、江西等多個省市地區,涉案稅款超億元。通過騙取出口退稅來錢快,甚至可買房買跑車,利益的驅動讓一些人卷入犯罪的漩渦。

這兩個案件是近年來騙取出口退稅現象的縮影,其成功告破為國家挽回稅款損失2億多元。但案件反映出騙取出口退稅手法日趨狡猾,形成上中下游團伙作案,配貨配票隱蔽性強,從口岸向內地延伸等新特點。同時,需要引發我們思考:在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精益求精”的形勢下,監管部門應如何加強監管、堵塞漏洞?

騙取出口退稅案例篇2:

某市國稅稽查局接到省國稅稽查局轉來的一起騙稅案線索,初步分析后敏銳地意識到這觸及了稅收最為敏感的退稅領域,而且是有貨物出口但采取低值高報騙取出口退稅,手法隱匿,性質惡劣,案情重大。

五年期間,"××公司"出口勞保手套6000萬雙,報關金額6402萬美元,與國外客戶的實際成交價為2473萬美元,高報出口3929萬美元,指使49戶生產廠家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707份,金額15210萬元,稅款2585萬元,價稅合計17796萬元,騙取 出口退稅 總值5469萬元,該市國稅局作出對"××公司"已取得騙取出口退稅款1305萬元進行追繳,處以2倍罰款2610萬元的處理決定,采取稅收強制執行措施將"××公司"離岸賬戶存款240萬美元追繳入庫,擬追繳外貿公司已退稅款1043萬元,外貿公司未退稅款1506萬元不予退稅,其余騙稅款已由各地稅務機關陸續追繳并處理,公安機關批捕涉案人員8人,其中該公司法人代表已由該市檢察院以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騙取出口退稅罪向該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騙取出口退稅案例篇4:

張某發,1986年生,2007年,大專畢業的他來到深圳,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積累了不少騙取出口退稅的門道。2008年5月,他成立注冊了深圳市隆泰祥進出口有限公司,據其后來向公安機關交代,“成立隆泰祥公司的目的就是用來騙稅的,隆泰祥接收的發票都是虛開的”。

騙取出口退稅的手法有多種,產品主要以服裝、電子產品和家具為主。舉例來說,A從河南農民手中收購棉花,但農民沒發票只能寫收據,價格高低隨意寫,A拿收據去稅務機關抵扣,開出棉花的發票,稅收成本大約3%,B則從A處收購棉花后,加工成紗線,征稅約5%,外貿公司再以6%—7%的成本,從B手里大量購買增值稅發票。

原本從紗線到服裝,中間還需大量的工序,但坐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的外貿公司要從這些環節生產企業處購票,操作起來很麻煩,因此,外貿公司提供的一張服裝發票,紗線的原材料發票就占九成,這個明顯的作假痕跡,一經檢查則易暴露。

張某發團伙控制了17家服裝生產企業和7家外貿公司。張某發與服裝企業之間達成協議,由其為企業支付場地租金,或者每虛開一百萬元給予1%的好處費,企業則為張某發虛開增值稅發票提供條件。

財務方面由其姑父王某負責,偽造購銷合同、記賬憑證、賬本賬冊以及劃撥資金,對外大量虛開增值稅發票到張某發控制的隆泰祥等7家外貿公司,再偽造外貿合同、接受境外資金入境、獲取空白外匯核銷,勾結貨代“配貨配票”,虛假報關出口騙取國家稅款。

騙取出口退稅案例篇5:

上海海關與上海市公安局聯合辦案,破獲一起用高報價格、循環出口等手法騙取退稅的特大出口騙退稅案件,案值達2。88億余元,涉嫌騙取退稅4200余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據悉,該案是迄今為止上海海關查獲的最大一起出口騙退稅案。

今年1月,上海海關在對某公司出口至香港的電容、二極管和按摩棒等商品進行數據查詢比對時,發現其申報價格高于實際同類商品國內零售價數10倍。通過擴大風險分析范圍后,發現另有5家企業自2009年起均以相同的手法申報出口這些出口退稅率商品。上海海關與上海市公安局經偵部門開展聯合辦案。

經查,這6家公司具有相同的實際控制人。這些公司以4。5%—5。5%的費用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以高于同類產品數十倍的價格將電容、二極管和按摩棒涉案貨物申報出口至香港等地,隨后雇傭“水客”再將出口至香港的電子元器件走私入境,循環往復騙取退稅。為獲取退稅所需的出口收匯核銷單,該公司將貨款通過地下錢莊非法匯兌至由其操控的香港公司賬戶內,再以正常付匯方式向代理其出口的外貿公司支付貨款。截至案發,該犯罪團伙采用上述高報價格、循環出口等手法出口金額達2。88億余元,涉案退稅款約4200萬余元。

3月29日,在上海海關的全力配合下,上海市公安局經偵部門對上述人員實施抓捕。目前,犯罪團伙主犯顧某、王某及其他8名團伙成員(均為中國籍)悉數到案。

看過"騙取出口退稅案例"的人還關注了 :

1. 出口退稅規定

2. 進出口退稅流程是怎樣的

3. 2016中國海關入境規定

4. 出口商品退稅率調整

5. 出口補貼和出口退稅的含義

外貿出口補貼政策

法律分析:(1)退還或減免出口商品所繳納的國內稅。如免征銷售稅、消費稅、增殖稅和盈利稅等,以減輕他們業務經營費用。(2)暫時免稅進口。如果某些進口貨不是為本國消費,而是經過改制、修理或加工以后再出口時,允許其暫時免稅進口。出口補貼通常這種待遇僅僅給予進口原料或半制成品,以降低制成品的成本,提高出口商品的競爭能力。(3)退還進口稅。即進口原料或半制成品,在加工為制成品后出口時,退還已繳納的進口稅。(4)免征出口稅。目前許多國家對出口一般都免稅,但對某些商品仍征收出口稅。出口補貼在世界市場商品價格下跌時,往往取消某些商品的出口稅,出口補貼以提高商品競爭能力。此外,一些國家還對出口商品實行延期付稅、減低運費、出口補貼提供低息貸款和復匯率等,以鼓勵商品的出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第五十三條 國家通過進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出口退稅及其他促進對外貿易的方式,發展對外貿易。

進出口貿易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什么?應如何有效地規避風險?

主要風險如下:

1、訂單突然大幅增加

當買方規模一般,下達給經營者的訂單量突然增加,而這些訂單并不是從其他供應商轉移的,需要留意買方是否有足夠的下游銷售能力。如果買方對下游銷售過于樂觀,盲目采購的風險最終可能轉移給供貨企業。

2、同時與多家供應商交易

3、下游為單一新興市場

如單一市場為高風險的新興市場時,更需要當作重大的負面信息對待。下游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將嚴重影響買方的經營。阿聯酋和中國香港都有大量的中間商,由于終端市場的差異,使得阿聯酋買方的風險要遠高于中國香港買方。

4、高負債經營

當經營收益無法覆蓋融資成本,或者融資機構收緊政策時買方資金狀況將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對上游供應商形成拖欠。需要想辦法了解高負債的詳細信息,包括實際負債水平,向銀行融資還是向其他機構融資,融資到期期限以及融資政策延續性等信息。

5、信用期限不斷延長

體現現代國際貿易特點的信用銷售,正在被廣泛使用,也成為廣大中國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

出于對習慣性事物的惰性思維,往往對買方要求不斷延長的信用期限缺乏應有的足夠警惕。當買方要求的信用期限偏離行業慣例,遠遠超過其下游銷售回款期時,需要提防買方對資金是否有意挪作他用。

6、經營偏離主營業務

7、從事離岸采購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買方利用合法手段保護自身權益,以減輕因經營失敗導致的后果。較為典型的是知名買方通過在第三國(地區)成立采購公司進行離岸采購,因采購公司法人地位的獨立性,對其付款責任追究難以溯及至其有實力的母公司。

近幾年來,在我國海關的統計中,出口至維爾京群島、馬紹爾群島等地的業務少之又少,但出口合同的買方為這些地區的情況則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買方通過在新加坡、阿聯酋、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成立采購公司的情況則更加普遍。

8、高度管制國家的買方進口

國際貿易中,是否能安全收到貨款,不僅取決于買方本身的信用和實力,也與買方所處的國家(地區)有關。

在一些對貿易和外匯高度管制的國家,如伊朗、委內瑞拉等,不乏一些實力雄厚的買方,具有非常強的對外支付貨款的意愿。但受國家政策管制的影響,或無足夠的外匯可供兌換,或無法順利對外支付貨款。

規避措施:

外貿公司政府補貼政策

有出口經營權的各類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者委托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貨物,除了國家規定的若干種貨物和禁止出口的貨物之外,可以在貨物報關出口并在財務上作銷售處理之后,持有關憑證向稅務機關申請退還或者免征增值稅、消費稅、關稅。

法律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

(九)提升傳統外貿數字化水平。支持傳統外貿企業運用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加強研發設計,開展智能化、個性化、定制化生產。鼓勵企業探索建設外貿新業態大數據實驗室。引導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傳統品牌價值。鼓勵建設孵化機構和創新中心,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到2025年,形成新業態驅動、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外貿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商務部牽頭,各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提升市場采購貿易方式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優化市場采購貿易綜合管理系統,實現源頭可溯、風險可控、責任可究。繼續執行好海關簡化申報、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的貨物免征增值稅等試點政策,優化通關流程。擴大市場采購貿易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范圍。對在市場采購貿易綜合管理系統備案且可追溯交易真實性的市場采購貿易收入,引導銀行提供更為便捷的金融服務。(商務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虛假貿易是什么?

虛假貿易是沒有真實的商品買賣或者服務等貿易背景,買賣雙方虛構貿易合同發票等資料。

虛假貿易買賣雙方制作虛假購銷合同,制造虛假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