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外貿出口形勢對出口企業的影響(簡述國際間的貿易對進口國和出口國的影響?)

时间:2024-06-02 05:15:32 编辑: 来源:

.目前的外貿形勢對公司產品的影響有哪些?我國采取了哪些鼓勵出

1、影響:出口市場需求減少:由于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許多國家的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導致對進口商品需求減少,這直接影響著我國出口企業的訂單量;貿易壁壘增加:一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產業,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方式,如加征關稅、限制進口等,這些貿易壁壘會導致我國企業出口受阻。

2、鼓勵: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擴大進出口信貸規模、提高財政對外貿穩增長的支持力度等。推進數字化貿易:加快推進貿易數字化,推廣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擴大出口渠道,提高出口效率。

貿易戰對出口企業影響因素是SWOT中的威脅嗎?

這個有這么方面的因素或者其他因素 很多是可以的

目前的外貿形勢對我國出口有啥影響

從五方面看外貿形勢變化對我國經濟影響

總體而言,上半年以來我國貿易總量和結構變化對我國經濟影響利大于弊。

首先,貿易順差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符合我國今年宏觀調控的要求。

貿易順差減少,一方面可以降低我國目前偏快的總需求,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另一方面,可以減緩外匯儲備和貨幣供應的增速,有助于防止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

因此,貿易順差減少是符合我國今年初確定的以“雙防”為重點的宏觀調控要求的。

同時,促進貿易和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內外部經濟協調發展,是現階段我國宏觀調控的任務之一,貿易順差下降也是符合這個要求的。

其次,貿易結構變化符合我國外貿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

一方面,從貿易產品結構看,我國出口比重下降較快的是“兩高一資”和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尤其是“兩高一資”產品是在去年有較大幅度減少基礎上的進一步下降,而增長較快的是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產品,這種較明顯的出口產品結構升級現象,符合我國外貿結構升級和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要求;進口中增長較快的是資源類產品和設備等進口,也是與我國進口結構調整方向基本一致的。

另一方面,從貿易方式看,不但一般貿易出口增速超過加工貿易出口增速,而且在加工貿易內部,出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這種變化表明,貿易在國內的產業鏈條不斷延長,不但增加了國內企業利潤,而且對國內經濟帶動作用也增強了。

第三,貿易順差下降有利于減少我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

由于多年來我國貿易維持順差狀態,尤其是近年來順差規模有較大增加,因此貿易順差已成為導致我國和某些國家貿易摩擦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中與美國的貿易摩擦最為嚴重。

今年以來,我國貿易順差的下降,尤其是對美國貿易順差的下降,有助于減少和其他國家因順差過大引起的貿易摩擦,上半年由順差引起的貿易摩擦出現了減少趨勢。

第四,我們也注意到,貿易順差下降,會對某些行業和企業造成較大的壓力。

一是外向型程度較高勞動密集型產業,像紡織服裝、箱包、鞋類等行業所受沖擊會較大一些,這些行業由于就業人數較多,出口增速放緩將會引起一定的就業壓力;

二是產品以出口為主的中小型企業,對政策、成本變動相對敏感,部分企業利潤下降較大甚至出現虧損,也有少數企業因此停產;

三是加工貿易企業,出受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外,人民幣升值對加工貿易企業影響更大,因此這些企業所受影響程度大于一般貿易企業,這是造成加工貿易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是一些“成本驅動型”的外資企業,因國內成本上升過快而經營困難甚至撤資,還有部分外資企業擔心未來國內政策變化對企業的影響程度不斷加大,開始調整其在華投資戰略,將新增投資轉移到東南亞等成本更低的地區,但大部分在我國的企業并未停產,因此這種轉移并非現有生產能力的對外轉移,而是為分散風險的投資戰略安排。

第五,導致我國國民福利有所下降。

從貿易數量和金額的變化關系中可以看出,我國出口增長較快產品的單位價格大部分都出現了下降,而我國進口增長較快產品的單位價格大部分都在上升,有的上漲速度還較快。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貿易條件有所惡化,貿易對我國經濟福利的貢獻有所減少。同時,進口產品價格上漲過快也會引起輸入型通貨膨脹,增加物價上漲壓力。

建議采取五大外貿政策促進外貿發展

鑒于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形勢發生的變化及其影響,我們建議應從以下五個方面理順或調整我國的外貿政策,促進貿易對我國經濟增長的積極影響。

第一,靈活調整外貿政策。

雖然上半年貿易順差減少符合我國今年宏觀調控要求,但是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較為復雜,下半年宏觀經濟走勢不確定性加大。

下半年出口受國內外因素影響可能增幅進一步放緩,但受地方政府換屆和災后重建等因素影響,國內需求增速可能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上,因此未來幾個月,物價上漲將遇到較大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應靈活調整外貿政策,避免經濟出現過大波動。如果國內需求較高、物價上漲壓力過大,則應將減少貿易順差作為貿易調控的政策指向,如果順差出現較大下降,同時國內需求也出現不足,則應適當采取一定的增加貿易順差的政策,避免經濟出現過度下滑。

第二,出口政策在相對穩定的基礎上,可根據情況變化適時微調。

下半年,考慮到奧運、地震等因素影響,為保持社會穩定和出口企業承受能力,出口增速下降幅度不宜過大。因此,出口政策除匯率政策外,其余政策,如加工貿易政策、出口退稅政策等應保持相對穩定,或根據實際情況變化進行結構性微調,特別是對部分出口下降較大的、符合我國產業政策的產品,可適當增加一些出口退稅率。

第三,可以對部分產品采取臨時性貿易干預措施。

為保證國內供需平衡和控制物價水平上漲速度,對兩類產品可采取臨時性的貿易干預,一類是對地震災害后造成國內短缺的產品,或用于災后重建的產品,可以通過政府采購等方式適當擴大進口,并同時對這類產品采用加征臨時性出口關稅等方式限制出口;

二是對國內短缺或儲量不足的、對物價水平有較大影響的農產品和其他初級產品,采取臨時性調低進口關稅方式增加進口,并限制出口。

第四,保持人民幣匯率水平基本穩定。

在下半年國內外環境和貿易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應注意把握人民幣匯率升值節奏,保持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基本穩定,防止人民幣升值過快與外需下降對出口相互疊加的負面影響。

同時,要密切關注美元兌歐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化調整,特別是美元匯率可能出現的觸底反彈引起的國際貨幣匯率關系新變化,進一步完善參照一攬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合理確定人民幣對不同貨幣的比價關系。

第五,注意部分行業出口減少所引發的就業問題。

目前出口中受沖擊較大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服裝、玩具等),如果這些行業出口下降較多,不但會減少這些行業吸納就業的能力,而且會帶來較多的失業人口,不利于社會穩定,而勞動力從出口產業部門轉移到其它部門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為此,一方面要加強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的政策協調,避免政策過于集中而造成短期內轉出勞動力過多,另一方面要配合使用促進就業轉移的政策,使出口行業轉出的勞動力盡快轉移到其它行業

二、 中國外貿及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對外貿行業有什么影響?假設你是一個珠三角的外貿企業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程度不斷提高和經濟增長方式的逐漸轉變,對外貿易對一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加強

因此,了解中國對外貿易的歷史、現狀及把握其未來發展的趨勢對正確判斷未來經濟形勢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我國對外貿易的歷史回顧利用國際貿易,加速發展國民經濟,促進國內產業的升級和優化,盡快實現工業化目標,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自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對推動整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我國對外貿易量在20年的發展過程中逐年擴大據統計,從78年至98年,我國外貿總量累計達175669

7億人民幣,98年是78年的75倍,其中進口累計83518

9億,是78年的61倍,臺車式拋噴丸落砂清理機,出口累計92150

8億,是78年的90倍

進出口在20年中都保持了一定的增幅

且出口無論在增幅還是在量上都略高于進口,保持了較平衡的關系(見表1)2、我國的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通常認為一國的進出口總額占GNP的比重被稱為該國的貿易依存度,用于衡量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衡量該國國民經濟的對外開放水平

一般認為,貿易依存度在5%以下為不開放國,5%-10%為較開放國,20%以上為最開放國或典型貿易國

從表一不難看出,我國從78年以來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對外貿易開放的程度已經相當高,基本從一個較開放國發展成一個貿易國

3、我國出口貿易占世界出口貿易比重越來越大,位次已于97年升至第十位隨著對外貿易規模的擴大,出口量的增加,我國的出口額無論在量上還是在世界出口的比重及位次上都有明顯的變化

80年,我國出口額為181

2百萬美元,同期世界出口額為19906百萬美元,我國出口占世界出口的0

9%,位于第26位

到了97年,我國出口額為1827

9百萬美元比80年增加9

1倍,占世界出口總金額的3

2%,在位次上已擠入前十名

并且在此之前已連續5年居世界第11位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貿易國

4、出口快速增長,為經濟增長作出重大貢獻98年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出口僅增長了0

5%,但從79年到97年我國出口貿易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幅

其中有13個年頭保持了環比增幅在20%以上

(見表1)81年到98年,出口環比增幅平均為26

7%,GDP環比增幅平均為9

98%,出口增幅遠遠高于GDP的增幅,也高于同期投資(22

07%)的平均增幅

推動經濟發展的投資、消費和出口三大因素中,出口起著日益顯著的作用

5、我國對外貿易對GDP有一定的貢獻和拉動作用我們用結構相對數法通過考察局部占全局的比重大小來判斷局部對全局的影響程度,其中包括對總量和增量的影響

其公式如下:對外貿易GDP的拉動度=(凈出口增量/GDP增量)*GDP相對增幅

公式中包括兩部分:對外貿易GDP的貢獻度=凈出口增量/GDP增量;對外貿易GDP的拉動度=貢獻度*GDP相對增幅,鋼管拋丸機

從統計的結果看自78年到98年,我國對外貿易對GDP的貢獻度和拉動度除個別年份由于貿易逆差為負外,其它年份對外貿易對GDP的增長都起到一定的貢獻和拉動作用,其中83年GDP增幅中有66

1%是對外貿易貢獻的,當年GDP增幅10

9%中有7

2個百分點是對外貿易拉動的

97年貢獻度高達33

9%,也即97年我國GDP的增幅中33

9%是對外貿易貢獻的

拉動度為3%,說明

在8

8%增幅中有3個百分點是對外貿易拉動的

98年,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出口量銳減,環比增幅減為0

5%,對GDP的貢獻度減至5

3%,拉動度減至0

4%

可以這樣說,出口銳減因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