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奧克斯海外市場專員(松下空調怎么樣呢)

时间:2024-06-01 08:34:52 编辑: 来源:

關于“安然事件”的詳細介紹,原因、過程,

一、安然事件的發生與發展(一)事件的由來安然曾經是叱咤風云的“能源帝國”, 2000年總收入高達1000億美元,名列《財富》雜志“美國500強”中的第七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該年度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宣布公司虧損總計達6

18億美元,引起投資者、媒體和管理層的廣泛關注,從此,拉開了安然事件的序幕

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破產清單所列資產達498億美元,成為當時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企業

2002年1月15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將安然公司股票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關交易

至此,安然大廈完全崩潰

短短兩個月,能源巨擎轟然倒地,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安達信公司作為安然公司多年的審計師,在為安然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同時,還為其提供了大量非審計服務,非審計服務的收費也高于審計服務收費

正因為如此,人們對于安達信未能及時發現安然公司的舞弊行為表示疑問

而2002年1月10日,安達信公開承認銷毀了與安然審計有關的檔案,這就更加證實了人們的疑問

很快,安然公司丑聞轉化為審計丑聞

2002年10月16日,休斯頓聯邦地區法院對安達信妨礙司法調查作出判決,罰款50萬美元,并禁止它在5年內從事業務

但是事情的變化令人難以置信,2005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3年前對安達信公司所作的有罪判決

負責審理此案的全體法官一致認為,原陪審團作出的庭審說明太過含糊,當年對安達信“妨礙司法公正”的裁決是不恰當的

然而,這一裁定對因安達信倒塌而深受打擊的28000名員工來說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二)薩班斯法案的出臺美國相繼爆出的造假事件,嚴重挫傷了美國經濟恢復的元氣,重創了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信心,引起美國政府和國會的高度重視

美國社會各界強烈呼吁美國政府拿出強有力的措施,嚴厲打擊公司造假行為

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即薩班斯法案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的

法案有兩處最為引人注目:一是改進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部控制與責任

薩班斯法案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明確公司管理層責任(如對公司內部控制進行評估等),要求管理層及時評估內部控制、進行財務報告,尤其是對股東所承擔的受托責任

同時,加大對公司管理層及白領犯罪的刑事責任

二是強化審計師的獨立性及監督

法案要求:建立一個獨立機構來監督上市公司審計、審計師定期輪換、全面修訂會計準則、制訂關于公司審計委員會成員構成的標準并獨立負責審計師的提名、對審計師提供買粉絲服務進行限制等

二、對安然事件的反思 (一)對薩班斯法案的評價1

對法案本身的評價

(1)凸現了政治訴求,缺乏必要的論證和理性支持從安然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到薩班斯法案正式生效,其間經歷了短短7個月的法案制訂過程

薩班斯法案的匆忙出臺,打上了深刻的政治烙印,是美國特定政治制度的產物,其中拼湊痕跡明顯

2005年7月5日,頗有影響的美國特拉華州衡平法院副大法官利奧?斯特林(Leo Strine)在一場演講中,對薩班斯法案發起了猛烈抨擊,他指出:安然和世通丑聞后,此前阻止各項措施的聯邦立法者開始支持迅速采取行動

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高級專員也承認,如果單純是安然事件,而沒有后來的世通事件,不足以產生薩班斯法案和PCAOB

(2)內在邏輯混亂,內容存在重復、沖突現象法案本身的內在邏輯混亂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該法案是若干個法案拼接與綜合的產物,其內容與表述上存在重復

比如,第8、9章來自原來參議院應對安然事件的一份立法草案,第11章來自原來眾議院一份立法草案,同時,還吸收了參議員Dodd提交的有關重建投資者對會計行業信任的法案的部分內容

再如,有關公司高管和白領犯罪的刑事責任部分,分別散見于第8、9和11章

其次,個別地方出現內部不一致,也有些規定之間互相沖突

如,關于公司高管對財務報告真實性的責任,在相關條款中表述不一致

大法官利奧?斯特林形容薩班斯法案像一鍋“古怪的雜燴”,把合情合理的想法與“談及令人懷疑的價值觀的偏狹條文”混雜在一起

他還警告聯邦立法者“守好本分”,把公司法留給各州自己去處理

2.對法案執行效果的評價

薩班斯法案制定者宣稱,這是自羅斯福“新政”以來美國市場和商業領域的最大變革

薩班斯法案執行兩年來,美國社會各界對法案的效果褒貶參半

一種是贊美的聲音,認為,法案對于加強美國公司治理,強化投資者信心意義重大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2005年5月15日,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辭時表示,2002年發布的《薩班斯法案》特別強化了這樣一個原則,即公司管理人員應代表股東合理配置企業資源,他為該法案頒布之迅捷、運行之良好感到驚喜

而另一種批評的聲音不斷,認為,薩班斯法案是一部相當有缺陷的法律,自安然丑聞以來,與薩班斯法案相關的執行成本過于高昂,而監管機構和檢察官則有監管過度的嫌疑

2005年3月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盡管美元持續下滑造成海外對美國公司投資減少等一系列問題,但仍不及薩班斯法案帶來的問題棘手

美國CFO執行委員會的報告更是明確地指出,由于執行法案404條款,未來三年中將阻礙創造的工作崗位超過30萬個,并將導致GDP增長速度放慢近0

5%

根據薩班斯法案第404條款,上市公司應當每年對公司的內部控制情況進行評估,對公司的內部治理提出了嚴苛的要求,這一條款給上市公司帶來了巨大的遵循成本,包括上市費用、內部培訓費用、外部交易成本、審計費用和各類買粉絲費用,還有法律費用和董事費用的增加

評論認為,由于薩班斯法案404條款的嚴苛規定使一些上市公司甚至產生了退市的打算,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美國國內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很多在中小上市公司,對遵守薩班斯法案治理規定的成本和進入資本市場的好處進行權衡后,選擇了退出資本市場

根據沃頓商學院的統計數字,1999年美國股市中的退市公司僅有30家,2004年升至135家

而Foley&Lardner律師事務所2004年5月公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在超過100家接受調查的上市公司中,約有20%的公司因法規負擔加重而考慮退市

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因不堪薩班斯法案帶來的高額遵循成本,選擇了退出美國的資本市場,而新近打算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也大大減少了

根據納斯達克的統計數據,該市場2004年總計有13家外國公司上市,但主動退市的外國公司卻達到了11家

在紐約證交所,2004年有8家外國公司上市,僅是2003年的半數,卻有2家公司主動退市

時至今日,美國各界對于404條款的各種討論仍在繼續,但對于企業內部風險控制強化帶來的正面效應開始為有關方面所認可

(二)美國的公司治理問題 安然事件發生后,美國社會對企業制度作了反思,意識到公司治理問題,是導致公司舞弊的根本原因

以下制度安排存在的缺陷,才是導致安然事件等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所在

1.股票期權制激勵了造假動機

向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乃至員工發放公司股票期權,被認為是美國公司治理中十分成功的激勵機制

但是,安然和環球電訊等破產事件使股票期權成為了公司陋習和治理混亂的象征

股票期權使一些公司的管理者在幾年內成為億萬富翁,也鼓勵一些人不顧一切地炒作股市,把公司變成個人的“搖錢樹”

為了從公司股票的升值上獲利,一些公司的管理者運用包括財務造假在內各種方法,制造“題材”,創造利潤,抬高股價,忽視公司的長遠發展,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2.公司獨立董事形同虛設

為了防止公司高級管理層利用股權分散濫用“代理人”職權,侵犯中小股東利益,美國十分注重獨立董事制度

但安然公司的獨立董事卻形同虛設,根本沒有履行應盡的職責

該公司17名董事會成員中獨立董事達15名,審計委員會7名委員也都是獨立董事,而且這些獨立董事都是政界、學界、商界的知名人士

既使有這些德高望重的獨立董事,也未能為安然公司的股東把好監督關

目前,這些獨立董事不僅備受責難,而且遭到了公司投資者的起訴

3.審計委員會未發揮應有的作用

雖然,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早在1978年就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要設立由獨立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負責監督外部審計師的審計質量

但是,安然事件充分暴露出美國公司的審計委員會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4.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存在缺陷

上述種種問題表明,美國企業的內部控制也不是完美無缺的,特別是公司高管部門及高管人員有疏于舞弊控制責任的問題

安然事件后,薩班斯法案第404條要求上市公司應當每年對公司的內部控制情況進行評估,薩班斯法案第406條要求公司作為證券發行者應向SEC匯報,披露其是否采用了專門針對高級財務管理人員的道德準則,如果沒有,原因是什么

隨后,美國審計準則委員會(ASB)發布了獨立審計準則(SAS)第99號——財務舞弊審計,SAS第99號反復重申先前準則的主旨,即公司的道德行為是以公司綱領和高層管理部門的價值觀為基礎的

事實上,美國各方對于內部控制的討論由來已久,也付出了巨大努力

1992年美國COSO[1]項目委員會組織研究推出了第一份企業內部控制框架報告

提出了由“三個目標”和“五個要素”組成的內部控制框架,成為迄今為止最為權威的內部控制概念

COSO認為,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當局以及其他員工為達到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等三個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該報告認為,“誠信必須與道德價值共存,必須由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高級管理人員發起,并將其滲透到整個組織中去”

美國公認審計準則(GAAS)要求,審計師在評估虛假和不正當行為風險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公司環境

內部控制系統“離不開負責設計、管理和控制內部控制系統的人員的誠信和道德價值”

2004年9月,在該COSO的推動下,由普華會計師事務所執筆完成的企業風險管理一整套內部控制規范正式公布

具體包括企業內部控制框架執行綱要、應用技術以及空白評價工具

該項目由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美國會計學會、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管理會計師協會、財務經理人協會負責監督

有關方面對這套規范的評價是積極的,但將這一套規則付諸實施,還需要一個過程

(三)美國的財務會計報告制度問題 安然宣布破產后的第三天,前“五大”立即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安然的問題是現行財務報告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所致,這一聲明所指出的財務報告制度的缺陷引起了空前的共鳴

安然事件后,圍繞著美國會計準則及其制定機制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1.會計準則的制定模式:由民間機構還是政府制定

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為,會計準則制定權仍應交由民間機構,因為民間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