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奇瑞海外工廠和KD項目(中國品牌,終于等到了攪動東南亞的機會)

时间:2024-06-16 10:37:55 编辑: 来源:

奇瑞kd包裝車間累不累

累。

1、上班時間長,奇瑞kd包裝車間屬于工廠里的普工,主要負責加工產品的封裝和打包,“三班倒”制度,工作時間長且累。

2、工作內容繁重,每天都在不停的工作生產汽車零部件和組裝,要完成的任務很復雜。

從“拿過來”到“送出去” ,自主品牌加速出海

一面是收購工廠,一面是建設生產基地,自主品牌正以不同的方式加速“出海”。不過,“出海”并非易事,數據顯示, 今年1-8月,汽車企業出口51.9萬輛,同比下降21.0%。如何走向國際化、在國際舞臺占有一席之地,是自主品牌所面臨的難題。

加速出海

日前,長城汽車收購通用汽車在泰國曼谷的一家工廠,在收購通用汽車工廠前,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與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正式簽署在俄特別投資合同,預計總投資424億盧布(約合人民幣37億元),這也是繼長城汽車投資5億美元建成俄羅斯圖拉工廠后在俄羅斯的又一布局。

長城汽車副總裁兼東盟區域總裁張佳明與通用汽車全球并購及公司發展總監約瑟夫·烏爾索簽約現場

可以看出長城汽車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日前,長城汽車國際部副總經理孫光在北京國際車展上透露,長城汽車今年目標為出口7萬輛汽車,同比增長7.7%。孫光還表示,長城汽車目前約7%的銷售量來自海外。

事實上,除了長城汽車,近幾年,中國自主品牌均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試圖走向國際市場,收購工廠和建設生產基地成為自主品牌布局海外的主要方式。

2017年吉利控股收購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所持有的寶騰汽車49.9%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權,正式進入東南亞市場。這之后,2019年6月12日,吉利汽車戰略投資的億咖通科技與寶騰汽車及馬來西亞ALTEL公司簽約成立三方技術合資企業。此外,吉利汽車還攜手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致力于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

2017年上汽集團投資32.75億元收購并改造通用汽車印度HALOL工廠,進軍印度市場。2019年6月6日,上汽集團宣布開通南美西航線;同時旗下運載量最大的汽車滾裝船“SAIC ANJI PHOENIX”(上汽安吉鳳凰號)將正式入列東南亞航線,旨在為自主品牌汽車提供一個通往海外市場的平臺。

江淮汽車目前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越南、伊朗等國家建立了19家海外KD工廠,在越南和肯尼亞分別成立海外合資公司,在俄羅斯建立了全資子公司。奇瑞汽車在海外也有了10個以上的生產基地;長安汽車正在印度物色新的生產基地,同時,還考慮在印度建立電動汽車電池組裝廠。

除了收購工廠和組建生產基地外,與當地經銷商合作也成為了自主品牌出海的一種方式。

以奇瑞汽車為例,2017年奇瑞就與巴西最大的汽車制造和銷售商CAOA集團達成戰略合作。2019年11月,奇瑞與菲律賓UAAGI攜手進軍菲律賓市場,今年2月初,奇瑞又與美國HAAH公司達成北美市場分銷協議。除了奇瑞汽車外,2019年4月,廣汽乘用車與俄羅斯經銷商簽署協議,正式進入俄羅斯市場。

出口量待提高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整車(不含未列名載人機動車)出口101.20萬輛,同比下降1.0%;出口金額160.45億美元,同比增長3.28%。其中,乘用車出口72.89萬輛,同比下降3.55%,出口金額96.03億美元,同比下降1.22%;商用車出口28.31萬輛,同比增長6.23%,出口金額64.42億美元,同比增長10.82%。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2019年排名前十位的出口企業分別為上汽、奇瑞、北汽、江淮、東風、長安、大慶沃爾沃、長城、一汽、華晨,合計出口83.78萬輛,占出口總量的80%以上。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自主車企出口情況分化比較明顯。

今年9月份,吉利汽車出口量為0.81萬輛,同比增加202.97%,1-9月份累計出口量為4.08萬輛,同比減少15.94%;長城汽車9月海外銷售0.78萬量,同比增加46.16%,1-9月累計銷售4.15萬輛,同比減少18.32%;江淮汽車9月出口量為4121輛,同比下降1.22%,1-9月份累計銷量為2.36萬輛,同比下降35.16%。

奇瑞汽車9月出口量約0.99萬 輛,同比增加16.55%。1-9月份,奇瑞集團是少有的實現出口增長的自主車企,累計出口汽車7.37萬輛,同比增長3.2%。另外,長安汽車、上汽乘用車、廣汽乘用車目前還沒有公布9月份出口銷量表現,不過從前8個月的出口量看,比較可觀。蓋世汽車整理的銷量數據顯示,8月份,長安汽車出口量為3195兩,同比增加10.13%,1-8月累計出口量為2.79萬輛,同比增加11.70%;上汽乘用車出口量為1.10萬輛,同比增加36.89%,1-8月累計出口量為6.77萬輛,同比增加29.06%;廣汽乘用車出口量為1173輛,同比增加15.45%,1-8月累計銷量為5953輛,同比增加11.84%。

競逐高端化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自主品牌出海很不容易,過去二十年一直在努力出海,不過并不是一直都很順利,現在仍在持續努力中。“自主品牌產品與國際市場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傳統燃油車,與國際水平有一定差距,此外,在海外市場的布局沒有做太深入的研究,好多方面沒有打好基礎,遭遇了不少困難。”

崔東樹認為,現在自主品牌走品牌向上之路,其實也是為出海做的一方面準備。

品牌向上是自主品牌近幾年一直所喊的口號,不少自主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高端產品。例如吉利汽車推出的領克、奇瑞汽車推出的星途、長城汽車推出的WEY。今年5月,上汽榮威推出“雙標策略”,新R標將被使用在旗下所有的中高端新能源純電動車上,最新的消息,上汽L項目已經呼之欲出,未來將主推高端新能源車。此外,東風汽車也發布了全新高端品牌“嵐圖”。

圖為星途LX;圖片來源:星途汽車官網

若單從銷量上看,自主品牌推出的高端產品,領克汽車的表現無疑是最好的。數據顯示,領克汽車的銷量為1.87萬輛,同比增加37.50%。自上市以來,領克累計總銷量達到360429輛。面向國際市場,吉利汽車對于領克也抱有很大的期望,吉利汽車計劃于2020年開始在歐洲市場上市領克01PHEV,目前該計劃正在穩步推進。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安聰慧此前曾表示,領克所有規劃和發展戰略,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全球化使命,要讓領克代表中國制造,成為在國際市場真正有競爭力與地位的汽車品牌。

圖為領克06;圖片來源:領克汽車官網

高端車型會成為自主車企出海新的方向嗎?任萬付對此表示,豪華品牌和高端品牌的品牌溢價能力更強,對于企業來講,獲得收益會更大,通過品牌向上,能給自主車企帶來更好的發展,品牌影響力也會更大。此外,自主品牌出海以周邊的發展中國家為主,如果想往歐美等國家發展,之前的產品品質肯定不行,所以發展品牌向上,也是希望能夠打開歐美的汽車市場。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中國品牌,終于等到了攪動東南亞的機會

5月16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榮獲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頒發的“中國汽車工業饒斌獎”。這個被譽為“中國汽車工業最高榮譽”的名稱由來,饒斌,是中國汽車工業奠基人,“中國汽車之父”。

他先后主持創建了一汽和二汽,推動了1983年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北京吉普的建立,還籌劃了上海大眾的合資和桑塔納的引進、技術吸收。

40年后的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在一季度首次超越日本,以同比增長54%的增速成為世界第一。

如果說出口數字本身,也有特斯拉、寶馬這些外資品牌的貢獻,那么中國品牌在東南亞市場的動作頻頻,則真正意味著出海的“新時代”正在到來。

從2013年上汽與正大在泰國成立合資公司,到2017年吉利收購寶騰,中國汽車企業對于東南亞市場的向往從來沒有停止過。從整車出口,到KD組裝,再到如今終于得以技術輸出、布局產業鏈、共建新能源生態。

在這個年產銷規模300余萬輛的龐大市場中,中國品牌終于開始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就像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所說:“我從不懷疑中國汽車會在東南亞爆發,而現在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涌向東南亞

2023年,中國游客最先涌向的出境目的地就是泰國,而當他們在乘坐曼谷軌道交通時,會發現車站里的廣告是比亞迪ATTO 3(比亞迪元PLUS在海外的名稱)。

這也并不奇怪,在登陸泰國市場后,比亞迪ATTO 3已經連續4個月成為泰國純電動汽車的銷冠。而1-4月,哪吒V、MU 4 Electric(MG MULAN)、MG EP/ES(榮威Ei5)、歐拉好貓和MG ZS EV銷量進入前十,中國品牌占據了泰國電動車市場接近80%的市場份額。

與銷量數字一同增長的,是中國企業在泰國的投資布局。

目前,長城汽車和上汽集團都在泰國的生產基地都已經投入生產,而2023年以來,上汽繼續擴大生產基地,哪吒、比亞迪、長安也都提出了投資建廠計劃,其中哪吒和比亞迪的工廠已經開工。

接下來,這些工廠將成為東盟或右舵車出口基地,以此為跳板全面進入東南亞市場。

比如長城目前已經實現了在泰國、馬來西亞、老撾與文萊市場的常態化運營,今年布局了菲律賓、新加坡、柬埔寨和越南市場。

去年11月印尼G20峰會上,以官方用車合作伙伴亮相的五菱Air ev大放異彩,而這款小車由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西爪哇芝卡朗工廠組裝。

4月29日,五菱印尼與印尼政府正式簽署新能源項目投資諒解備忘錄,未來將積極擴大在印尼投資,更加深入地參與印尼新能源汽車產業及生態建設。最新一批五菱Air ev也被交付給印尼政府,作為2023東盟峰會會務用車。

而早先在越南已經布局了電子產業的比亞迪,也準備繼續擴大投資,不久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訪問越南,表達了盡快落地電動汽車組裝項目的愿望,以服務越南市場并出口東南亞地區。

吉利在收購馬來西亞汽車品牌寶騰6年之后,不僅使寶騰扭虧為盈,重新回到馬來西亞市場第二的位置,接下來還將推動寶騰品牌進入泰國、印尼、新加坡和文萊市場,此外寶騰還和smart簽署了馬來西亞和泰國市場的代理協議。而吉利品牌也在菲律賓、柬埔寨、老撾有所布局。

中國車企東南亞地區生產基地布局

根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的統計,2023年1-3月中國品牌出口同比增長45%,泰國成為中國品牌新能源車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占比超過21%。

總體來說,包括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在內的東盟市場,經濟活力強,市場廣闊,用戶需求大,同時汽車產業也是各國政府優先發展和推進的制造業行業。而面對市場主力的日系品牌,中國企業的產品實力已經可以與之抗衡,具備競爭能力,而新能源車又為中國品牌打破壟斷疊加buff。

等到了打破日系壟斷的機會

在成功收購寶騰十年前,吉利就曾嘗試過涉足馬來西亞市場,在當地建廠以CKD方式組裝自由艦,并在當地銷售。但時任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