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宗貿易煤炭交易流程圖(山西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2019年山西十三五規劃綱要解讀(三))

时间:2024-05-06 09:32:42 编辑: 来源:

山西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2019年山西十三五規劃綱要解讀(三)

(二)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基本路徑,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推進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能,加大煤層氣開發力度,積極推進先抽后采。發展綠色交通,加快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強軌道交通建設,鼓勵自行車等綠色出行。全面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主動控制碳排放,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有效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加快推進省級低碳市縣試點和園區試點建設,積極開展低碳商業、低碳社區試點。加強碳匯體系建設,增加森林碳匯,繼續開展碳捕捉、利用和封存基礎研究,提高工業碳匯能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探索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和目標分解制度,研究制定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工作機制和支撐體系。積極爭取國家碳排放交易試點落戶山西。

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減量化優先”原則,加快建立循環型工業、農業、服務業體系,提高全社會資源產出率。建立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構建資源綜合利用和能源梯級利用的現代循環經濟產業體系。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減少單位產出物質消耗。推動各類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以產業集聚和共享基礎設施為紐帶,促進企業、產業間的循環鏈接,提升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生產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加快構建循環型社會。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回收體系和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提高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推動廢棄物處理方式由無害化處理為主向資源化利用為主轉變。推動朔州國家級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和國家級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建設。積極開展循環經濟重點領域試點示范創建工作,在企業、園區和區域層面建立一批循環經濟典型模式,提升重點領域循環經濟發展水平。

(四)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將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作為地方各級政府環保責任紅線,制定污染物排放總量限制和環境風險防控措施。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落實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提升和優化環境治理體系。提高煤炭等礦產資源的全過程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推進重點行業污染物減排,嚴格淘汰落后產能,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持續推進清潔生產。以霧霾治理為重點,加強細顆粒物監測和區域聯防聯控,加快市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有效預防重污染天氣。加強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突出加強飲用水源地和巖溶大泉泉域保護,保障水源地安全。實施重點行業廢水深度處理,加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力度,減少城市黑臭水體和工礦區、農村黑臭水體。強化土壤污染治理,實施工礦廢棄地綜合整治和復墾利用。推進以垃圾無害化處理和污水處理為重點的農村環境整治,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統籌農村飲水安全、改水改廁、垃圾處理。全面推進采煤沉陷區、采空區、水土流失區、煤矸石山的生態環境治理修復重點工程,有序推進采礦破壞村莊避讓搬遷工作。

(五)構筑生態安全屏障。推進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五大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水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加強沿黃地區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加強濕地保護。啟動實施黃河古賢、磧口水利樞紐建設。在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紅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探索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資源消耗和環境容量接近或超過承載能力地區,及時采取區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加快推進林業“六大工程”建設,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林木碳匯蓄積量。嚴禁非法侵占林地和移植天然大樹進城。搞好國營林場改制。創新產權模式,引導各方面資金投入植樹造林。

六、推進開放發展,著力培育合作共贏新優勢

以構建開放型經濟為引領,搶抓國家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環渤海經濟圈等重大歷史機遇,在融入國家戰略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強化區域合作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努力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高水平全面開放新格局。

(一)創新對外開放體制環境。完善對外開放政策,最大限度放寬投資準入限制,加大招商引資和產業升級對接力度。大力推行上海自貿區在投資、貿易、金融、服務業開放和事中事后監管方面可復制的改革試點經驗。推行普遍備案、有限核準的外資管理制度,切實推進投資便利化。全面推進通關無紙化改革,積極融入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進一步加強與沿海沿邊省份、中部五省口岸通關大合作,構建快速高效的立體通關體系。依托山西科技創新城,構建“引進來”和“走出去”良性互動的科技信息綜合平臺。推進政務平臺建設,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打造透明高效政務環境。加快營造開放透明的法律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穩定有序的經營環境,在全社會形成親商、安商、容商、富商良好環境氛圍。

(二)加快開發區建設。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突出、功能互補、綠色生態、區域平衡的開發區和各類產業集聚區發展格局。按照產業高效、低碳、生態、循環發展要求,把國家級開發區建設成為品牌示范園區。支持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區拓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型,爭取將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鼓勵符合條件的產業集聚園區規范整合,爭取升級為省級開發區。逐步建立開發區與所在區縣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提升開放型經濟承載能力。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開發區市場化發展體制。鼓勵開發區積極參與區域合作,“走出去”與省外園區建立合作聯盟。加快發展“飛地經濟”,建立跨地區跨部門的對接協調機制和服務促進體系,承接產業轉移。

(三)加快各類開放平臺建設。加快建設產業園區承載平臺,推進產業集聚,打造集約利用土地、保護生態環境的示范區和發展開放型經濟、體制創新的先行區。加強口岸、保稅區、電子商務等功能性開放平臺建設,推進全方位、立體式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化會展平臺,構建多元會展合作交流體系,形成我省外向型經濟新業態。推進外事資源集合平臺建設,創新國際友城交流合作模式,建立國際交流合作聯動機制,發揮外事資源對服務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集合作用。

(四)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實施精準化招商、積極推動股權招商、大力開展主題招商。切實發揮商會和各類組織積極作用,吸引企業家來晉投資創業。加強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和區域性金融機構合作,努力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支持,有效利用各類國外優惠貸款和智力資源。

(五)加強以煤會友。充分發揮我省煤炭資源和煤、煤化工、煤機裝備等優勢和市場潛力,推進建設全球低碳創新基地,千方百計提高我省作為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加強同世界煤炭大國的主要產煤省州、國際友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多領域互利共贏務實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響的低碳發展高峰論壇,建立專門機構,籌建永久會址,調動社會化力量,實行市場化運營,把論壇辦成低碳新理念的傳播平臺、新成果的展示平臺、新技術的交易平臺和交朋會友的聯系平臺。

(六)加快提升外貿核心競爭力。完善對外貿易布局,創新外貿發展模式,加強營銷和售后服務網絡建設,提高傳統優勢產品競爭力,鞏固出口市場份額,推動外貿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大力發展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平臺),提升報關、報檢、外匯、物流、退稅和融資等綜合服務能力。鞏固旅游、建筑等傳統服務貿易,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積極推動“互聯網+外貿”模式,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推進服務外包示范基地建設。探索加工貿易垂直整合方法,打造“多頭在內、一頭在外”“整機+配套”的內陸加工貿易發展新模式。

(七)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期,拓展開放發展新空間。深化我省與沿線國家產業、產能合作,以“萬里茶道”聯合申遺為依托,加強與俄羅斯、蒙古等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提升晉商與“萬里茶道”國際影響力。積極打造“山西品牌絲路行”開放新名片,推動品牌產品和優勢產業“走出去”。完善“走出去”服務支持體系,支持上下游關聯產業企業聯合“走出去”,在境外建立原料開采加工基地和裝備制造基地。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沿線國家道路、橋梁、港口、建筑等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對外工程承包龍頭帶動作用,推動“組團式”走出去發展,帶動技術、服務、勞務和成套設備出口。積極推動境外園區建設,依托晉非經貿合作區大力拓展非洲市場,深化與東盟國家產能合作,加強與港澳臺地區及海外友好省州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

(八)深化與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協同發展。自覺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合作,完善能源輸送網絡,打造京津冀一體化的清潔能源生產供應基地。積極推動民航業融入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戰略,實現省內機場與京津冀三地機場的統一運營、統一管理。全方位推動航空口岸對外開放,發展通用航空,完善口岸功能,發揮口岸效應。積極承接京津冀地區新材料、節能環保、高新技術等疏解產業,加強“研發創新—創新成果產業化合作”。發揮我省優勢,推進晉北地區鮮活農產品、特色小雜糧進入京津市場,實現與京津冀地區旅游資源共享。深度融入環渤海經濟圈,推動省內企業參與環渤海地區港口建設,打造產品快速出海通道。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戰略,擴大與相關地區交流合作,加大面向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招商及產業承接力度。

(九)全面深化與周邊區域合作。落實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強化與中部省份協同發展。深化中原經濟區合作,加快跨省戰略大通道建設,打造我省運城、晉城、長治等南部地區面向中原經濟區,連接華東、華南物流通道,把晉東南地區打造成為“煤、電、氣、化”綜合能源產業基地和新型現代制造業基地。加快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協調發展,建立“三省四市”省級協調機制,合力打造全國省際交界地區協作發展試驗區。建立更加緊密的沿黃經濟協作區戰略合作關系,推動“黃河幾字灣”區域集群化發展。有效發揮黃河九省旅游聯盟作用,打造國際知名旅游品牌。加快推進蒙晉冀(烏大張)長城金三角建設,力爭進入國家區域合作戰略體系。

七、推進共享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富民與強省統一,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切實做好就業、醫療、教育、社會保障、養老、扶貧等民生工作,使全省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一)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強義務教育、就業服務、食品安全、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公共文化、體育健身、環境保護、氣象防災減災等基本公共服務,努力實現全覆蓋。加大對革命老區、貧困地區轉移支付。加強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幫扶。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項目投資、運營和管理,提高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能力與效率。

(二)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改善工程。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實施設施提升工程、城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