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網站(“老人頭”這個牌子到底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

时间:2024-06-13 18:09:29 编辑: 来源:

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的在京打假

2010年7月,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在北京設立了知識產權辦公室,經過了1年左右的收集調查,在中國市場上發現有60家假冒意大利品牌的企業。這些“偽意大利品牌”的市場主體包括中國大陸、港臺地區以及韓國的企業。它們在宣傳時號稱自己是來自意大利的品牌,但這些品牌在意大利根本不存在。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旗下的知識產權部已經先后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三批共30個“偽意大利”品牌,它們或宣稱產自意大利,或使用意大利國名、地名甚至國旗做產品名稱,打著“意大利”旗號誤導消費者,意方呼吁中國政府采取針對性措施。

“老人頭”這個牌子到底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

是中國的。

老人頭,創立于1995年,隸屬于老人頭尚品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溫州,專業從事“老人頭”牌中高檔皮鞋制造與銷售,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制鞋品牌。

老人頭是一家專業從事“老人頭”牌中高端皮鞋制造與銷售的品牌 ,使用商標“老人頭”被浙江省商務廳評為“浙江省老字號”,2018年被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評為“2018年度浙江省知名商號”。

意大利代表動物

國名: 意大利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Italy, la repubblica italiana)

獨立日:3月17日(1861年)

國慶日:6月2日(1946年)

全國解放日:4月25日(194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相連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綠、白、紅三色。意大利原來國旗的顏色與法國國旗相同,1796年才把藍色改為綠色。據記載,1796年拿破侖的的意大利軍團在征戰中曾使用由拿破侖本人設計的綠、白、紅三色旗。1946年意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

國徽:呈圓形。中心圖案是一個帶紅邊的五角星,象征意大利共和國;五角星背后是一個大齒輪,象征勞動者;齒輪周圍由橄欖枝葉和橡樹葉環繞,象征和平與強盛。底部的紅色綬帶上用意大利文寫著“意大利共和國”。

國歌:《馬梅利之歌》

國花:雛菊

國石:珊瑚

國鳥:山鷹

國家政要:總統卡洛·阿澤利奧·錢皮(carlo azeglio ciampi), 1999年5月就職;總理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買粉絲ni) ,2001年6月任職。

自然地理:301277平方公里。位于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以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接壤,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全境4/5為山丘地帶。有阿爾卑斯山脈和亞平寧山脈。意、法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居歐洲第二;有著名的維蘇威火山和歐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較大湖泊有加爾達湖、馬焦雷湖等。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年平均氣溫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人口:5883萬(2000年7月)。94%的居民為意大利人,少數民族有法蘭西人、拉丁人、羅馬人、弗留里人等。講意大利語,個別地區講法語和德語。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古 羅 馬 競 技 場

首都:羅馬 (rome / roma) ;人口:264.4萬(1999年底)。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0個行政區,共103個省,8088個市(鎮)。20個行政區是:皮埃蒙特、瓦萊達奧斯塔、倫巴第、特倫蒂諾上阿迪杰、威尼托、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利古里亞、艾米利亞-羅馬涅、托斯卡納、翁布里亞、拉齊奧、馬爾凱、阿布魯齊、莫利塞、坎帕尼亞、普利亞、巴西利卡塔、卡拉布里亞、西西里島、撒丁島。

威 尼 斯 傳 統 賽 舟 會

簡史: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不斷有印歐民族遷入。公元前27年至476年為羅馬帝國時期。11世紀諾曼人入侵意南部并建立王國。12-13世紀分裂成許多王國、公國、自治城市和小封建領地。從16世紀起,意先后被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占領。1861年3月建立意大利王國。1870年9月王國軍隊攻克羅馬,最終完成統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意大利先中立,后站在英、法、俄協約國一邊對德奧宣戰,并取得勝利。1922年10月31日,墨索里尼組成新政府,開始推行法西斯統治。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意大利起初中立,及至德國在法國取勝,乃于1940年6月 加入德國一方向英、法宣戰。1943年7月墨索里尼被推翻。同年9月3日,由國王任命的巴多利奧內閣同協約國簽定停戰協定,意大利無條件投降,10月對德宣戰。1946年6月2日舉行公民投票,正式宣告廢除王國,成立共和國。戰后意政府更迭頻繁,但政府的內外政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連續性的特點。

比 薩 斜 塔

政治:現行憲法是1947年12月22日由立憲大會通過。憲法規定意大利是一個建立在勞動基礎上的民主共和國。總統對外代表國家,由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理由總統任命,對議會負責。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兩院具有同等權力,各自可通過決議,但兩院決議相互關聯。除少數終身參議員外,參、眾議員均由普選產生。議會的主要職能是:制定和修改憲法和法律,選舉總統,審議和通過對政府的信任或不信任案,監督政府工作,討論和批準國家預算、決算,對總統、總理、部長有彈劾權,宣布戰爭狀態等。在總統選舉和宣誓就職等特殊情況下,兩院舉行聯席會議。

司法:最高司法委員會是最高司法權力機構,擁有獨立司法體制和任命法官的權力,由33人組成,總統任主席,最高法院院長和總檢察長為當然成員。其他成員由選舉產生,任期4年,不得連任和兼職。憲法法院主要是檢查和監督法律條文是否合乎憲法,由15名法官組成,任期9年,不得兼職,享有豁免權。

軍事: 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最高國防委員會為國防決策機構,總統任主席。國防部為最高軍事行政機關,國防參謀部為全軍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國防體制是以國防部長(文官)為首,國防參謀長和國防秘書長分別主管軍事和后勤管理的雙軌制。實行義務兵和志愿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義務兵服役期陸、海、空軍均為12個月。意大利是北約成員。北約南歐盟軍5個司令部均設在意大利境內。美國在意還設有許多軍事基地、設施和駐軍,美第六艦隊司令部設在那不勒斯附近的加埃塔。撒丁島附近的馬達萊納島為美國的核潛艇基地。

佛羅倫薩阿爾諾河上建有橋廊、古風盎然

的石橋,兩端連接著烏菲齊和皮提美術館

經濟: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意大利存在著資源貧乏、工業起步較晚的劣勢。但意大利注意適時調整經濟政策,重視研究和引進新技術,促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大理石、汞、硫磺等資源,還有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工業主要以加工工業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賴外國進口,工業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國家參與制企業比較發達,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國營財團掌握著經濟命脈,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約占1/3,經營范圍涉及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部門。中小企業在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制革、制鞋、紡織、家俱、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電子工業等部門均占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勞動力安排富于伸縮性和產品出口的比例大等優點。以家庭式微型企業為主的“地下經濟”十分繁榮,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農業可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0%。意大利旅游資源豐富,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文物古跡很多,有良好的海灘和山區,公路四通入達,旅館多為中小型。主要旅游城市是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旅游業發達,旅游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2000年在旅館住一夜以上者達2.27億人次,旅游業營業額達150萬億里拉(約合714億多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凈收入約53萬億里拉(約合252億多美元)。對外貿易是意大利經濟的主要支柱,外貿連年順差,是繼日本、德國之后世界第三大貿易順差國。進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為主,出口以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皮鞋、金銀首飾等輕工產品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在歐洲,進出口主要對象為歐盟和美國。

哥 特 式 風 格 的 米 蘭 大 教 堂

新聞出版:主要報紙有:《晚郵報》、《共和國報》、《新聞報》、《體育報》、《24小時太陽報》、《信使報》、《今日報》、《小報》。另外,還有一些地方報和主要政黨的機關報。主要綜合性期刊有:《展望》周刊、《快報》周刊、《時代》周刊、《歐洲人》周刊和宗教性期刊《基督教家庭》。安莎通訊社于1945年建立,是意最大的通訊社。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屬國營伊利集團,向郵電部負責。廣播電臺有3套節目,年播音1. 8萬多小時;有3個電視臺,年播節目6000小時。此外,意還有大量私營廣播電臺和電視臺。

外交:意對外政策的基本點是立足西歐,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主張歐洲應有共同的外交和防務政策;依靠北約,重視同美國的傳統關系;強調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主張世界多極化和加強地區性合作;認為聯合國應在世界新格局中發揮主導作用。

與中國關系:1970年11月6日,意大利與中國建交。

對國際發展援助和中國對外援助比較有興趣,請提供些參考專著或論文信息資料。謝謝。

多國減停對華援助將對中國經濟社會影響難料

新西蘭對華發展援助簡況

2010-06-24 14:34 文章來源:國際司

文章類型:原創 內容分類:其它

中新發展合作始于1989年,主要以技術合作為主,最初形式是直接向有關項目單位提供無償援助。1990年,新政府與我國政府建立了全面的技術合作關系。1997年,在中新技術合作框架協議下,進一步明確了中新發展合作以扶貧,技術轉讓和政策交流領域的合作為主。截止2010年4月,新方對華無償援助累計約2610萬新元(約1880萬美元)。

澳大利亞對華發展援助簡況

2010-06-24 14:32 文章來源:國際司

文章類型:原創 內容分類:其它

中澳發展合作是中澳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981年10月,中澳兩國政府簽署了《中澳技術合作促進發展計劃協定》。迄今,澳大利亞國際發展署(Ausaid)共向我提供6.2億澳元(約合4.7億美元)援助,已完成合作項目127個,正在執行9個項目。合作項目涉及農、林、牧、能源、交通、紡織、教育、衛生、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綜合扶貧、體制改革、能力建設、農村發展等領域。

中澳發展合作目前主要包括政府治理、環境發展、艾滋病防治等3個領域。2004年,澳向我提供2100萬澳元,用于政府管理項目合作。從2007年開始,澳向我提供5000萬澳元,用于5年的合作,重點支持衛生與艾滋病防治(2500萬澳元)和環境發展(2500萬澳元)兩個領域。此外,澳發署利用援助資金,支持與我加強在亞太地區的合作與交流。

丹麥對華無償援助簡況

2010-06-24 14:30 文章來源:國際司

文章類型:原創 內容分類:其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