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成人紅細胞中網織紅細胞約為(網織紅細胞百分數正常值)

时间:2024-05-17 03:17:33 编辑: 来源:

在成人,網織紅細胞占紅細胞總數的()

在成人,網織紅細胞占紅細胞總數的()

A.5%~1.5%

B.3%~8%

C.5%~3%

D.10%~20%

E.20%~30%

正確答案:A

試述網織紅細胞的形態結構特點、正常值和意義

網織紅細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在周圍血液中的數值可反映骨髓紅細胞的生成功能,因而對血液病的診斷和治療反應的觀察均有其重要意義。

網織紅細胞是紅細胞的前身。骨髓中紅細胞系統的增生發育過程是:多  網織紅細胞

能干細胞→單能干細胞→原始紅細胞→早幼紅細胞→中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網織紅細胞→成熟紅細胞。從原始紅細胞增殖到晚幼紅細胞階段共分裂3-4次,約需72小時,紅細胞數由一個變為8一16個,細胞核由大變小而濃縮,胞漿中含血紅蛋白逐漸增多。晚幼紅細胞以后細胞即不再分裂,發育過程中核被排出而成為網織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用煌焦油藍染色時成網狀故名網織紅細胞。網織紅細胞進一步成熟,RNA消失而為成熟紅細胞。從晚幼紅細胞發育到成熟紅細胞約需48小時,成熟紅細胞的壽命約為120天。在正常情況下骨髓中有核紅細胞并不釋放至血循環,只有網織紅細胞和成熟紅細胞才釋入血中。因此,檢查末梢血中網織紅細胞數,可以推知骨髓生紅細胞的情況。網織紅細胞(以下簡Retc)是反映骨髓紅系造血功能以及判斷貧血和相關疾病療效的重要指標。過去,計數Retc十分麻煩費時也不易數準,ADVIA120儀器最大的優點之一是隨時可計數Retc,十分便利,而且計數的細胞多,故很準確。該儀器對Retc可提供6個參數,包括網織紅細胞總數(Retic#)、網織紅細胞百分比(Retic%)、網織紅細胞平均體積(MCVr)、單個網織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CHCMr)、網織紅細胞分布寬度(RDWr)、單個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CHr)等,其中意義最大的,除了總數,百分比以外,最重要的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CHr)參數。現講述于下:Retc是剛脫去核尚殘留有少量RNA的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正常人外周血中甚少,如增加,表示紅系統增生(如急性溶血,多數溶血性貧血和其他增生性貧血),如貧血仍不見增生,可能是重型再障。抗貧血治療后明顯上升,表示治療有效,反之效果欠佳。故網紅的總數或百分比對貧血的臨床診斷及療效觀察非常有價值。是血液最常做的項目之一。

編輯本段網織紅細胞計數

  (一)原理 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中尚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嗜堿性物質殘存,經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包后,胞質中可見藍或藍綠色枝點狀甚至網織狀結構。   (二)方法 活體染色法.近年來還可通過某些血液自動分析儀及流式細胞術檢測法進行網織紅細胞計數。   (三)參考值(活體染色法)   成人 0.5%--1.5%   新生兒 3%-6%   網織紅細胞絕對值(24-84)×109/L   (四)臨床意義

編輯本段網織紅細胞增高

  (1)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見于各種增生性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缺乏葉酸、維生素B12)貧血、失血性貧血,尤以溶血性貧血時增加最為顯著,常>10%。   (2)缺鐵性貧血及巨幼細胞性貧血在給予鐵劑、維生素B12、葉酸治療之后,可見網織紅細胞明顯增加。

編輯本段網織紅細胞減低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

網織紅細胞的正常值

正常范圍成人0

5%~1

5%,絕對值(24~84)×l09/L,新生兒2

0%~6

0%,絕對值(144~336)×109/L

檢查介紹網織紅細胞是沒有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該細胞內殘存的核糖核酸經特殊染色后成“網狀”結構

血細胞分為哪三種?功能分別是什么?

血細胞又稱“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細胞,能隨血液的流動遍及全身。以哺乳動物來說,血球細胞主要含下列三個部分:

紅細胞:主要的功能是運送氧。

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也無細胞器,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hemoglobin,Hb)。血紅蛋白是含鐵的蛋白質,約占紅細胞重量的33%。它具有結合與運輸O2和CO2的功能,當血液流經肺時,肺內的O2分壓高,CO2分壓低,血紅蛋白即放出CO2而與O2結合;當血液流經其它器官的組織時,由于該處的CO2分壓高而O2分壓低,于是紅細胞即放出O2并結合CO2。由于血紅蛋白具有這種性質,所以紅細胞能供給全身組織和細胞所需的O2,帶走所產生的部分CO2。

紅細胞的細胞膜,除具有一般細胞膜的共性外,還有其特殊性,例如紅細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紅細胞以外,還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稱為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在成人約為紅細胞總數的0.5%~1.5%,新生兒較多,可達3%~6%。網織紅細胞的直徑略大于成熟紅細胞,在常規染色的血涂片中不能與成熟紅細胞區分。用煌焦藍作體外活體染色,可見網織紅細胞的胞質內有染成藍色的細網或顆粒,它是細胞內殘留的核糖體。核糖體的存在,表明網織紅細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紅蛋白的功能。紅細胞完全成熟時,核糖體消失,血紅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貧血病人如果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網織紅細胞的百分比值增高。因此,網織紅細胞的計數有一定臨床意義,它是貧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診斷、療效判斷和估計預指標之一。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衰老的紅細胞雖無形態上的特殊性,但其機能活動和理化性質都有變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紅蛋白變性,細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電荷改變等,因而細胞與氧結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衰老的紅細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處被巨噬細胞吞噬,同時由紅骨髓生成和釋放同等數量紅細胞進入外周血液,維持紅細胞數的相對恒定。

白細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當病菌侵入人體時,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后吞噬。

白細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為無色有核的球形細胞,體積比紅細胞大,能作變形運動,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細胞的正常值為4000~10000個/μ1。男女無明顯差別。嬰幼兒稍高于成人。血液中白細胞的數值可受各種生理因素的影響,如勞動、運動、飲食及婦女月經期,均略有增多。在疾病狀態下,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值皆可發生改變。光鏡下,根據白細胞胞質有無特殊顆粒,可將其分為有粒白細胞和無粒白細胞兩類。有粒白細胞又根據顆粒的嗜色性,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無粒白細胞有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兩種。

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是白細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核染色質呈團塊狀。核的形態多樣,有的呈臘腸狀,稱桿狀核;有的呈分葉狀,葉間有細絲相連,稱分葉核。細胞核一般為2~5葉,正常人以2~3葉者居多。在某些疾病情況下,核1~2葉的細胞百分率增多,稱為核左移;核4~5葉的細胞增多,稱為核右移。一般說核分葉越多,表明細胞越近衰老,但這不是絕對的,在有些疾病情況下,新生的中性粒細胞也可出現細胞核為5葉或更多葉的。桿狀核粒細胞則較幼稚,約占粒細胞總數的5%~10%,在機體受細菌嚴重感染時,其比例顯著增高。

中性粒細胞的胞質染成粉紅色,含有許多細小的淡紫色及淡紅色顆粒,顆粒可分為嗜天青顆粒和特殊顆粒兩種。嗜天青顆粒較少,呈紫色,約占顆粒總數的 20%,光鏡下著色略深,體積較大;電鏡下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0.6~0.7μm,電子密度較高,它是一種溶酶體,含有酸性磷酸酶和過氧化物酶等,能消化分解吞噬的異物。特殊顆粒數量多,淡紅色,約占顆粒總數的80%,顆粒較小,直徑0.3~0.4μm,呈啞鈴形或橢圓形,內含堿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吞噬素具有殺菌作用,溶菌酶能溶解細菌表面的糖蛋白。

中性粒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吞噬功能。當機體某一部位受到細菌侵犯時,中性粒細胞對細菌產物及受感染組織釋放的某些化學物質具有趨化性,能以變形運動穿出毛細血管,聚集到細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細菌,形成吞噬小體。吞噬小體先后與特殊顆粒及溶酶體融合,細菌即被各種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殺菌作用的蛋白質、多肽等成分殺死并分解消化。由此可見,中性粒細胞在體內起著重要的防御作用。中性粒細胞吞噬細胞后,自身也常壞死,成為膿細胞。中性粒細胞在血液中停留約6~7小時,在組織中存活約1~3天。

嗜酸性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占白細胞總數的0.5%-3%。細胞呈球形,直徑10~15μm,核常為2葉,胞質內充滿粗大、均勻、略帶折光性的嗜酸性顆粒,染成桔紅色。電鏡下,顆粒多呈橢圓形,有膜包被,內含顆粒狀基質和方形或長方形晶體。顆粒含有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過氧化物酶和組胺酶等,因此它也是一種溶酶體。

嗜酸性粒細胞也能作變形運動,并具有趨化性。它能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釋放組胺酶滅活組胺,從而減弱過敏反應。嗜酸性粒細胞還能借助抗體與某些寄生蟲表面結合,釋放顆粒內物質,殺滅寄生蟲。故而嗜酸性粒細胞具有抗過敏和抗寄生蟲作用。在過敏性疾病或寄生蟲病時,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它在血液中一般僅停留數小時,在組織中可存活8~12天。

嗜堿性粒細胞

嗜堿性粒細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數量最少,占白細胞總數的0%~1%。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胞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著色較淺。胞質內含有嗜堿性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藍紫色,可覆蓋在核上。顆粒具有異染性,甲苯胺藍染色呈紫紅色。電鏡下,嗜堿性顆粒內充滿細小微粒,呈均勻狀或螺紋狀分布。顆粒內含有肝素和組胺,可被快速釋放;而白三烯則存在于細胞基質內,它的釋放較前者緩慢。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組胺和白三烯參與過敏反應。嗜堿性粒細胞在組織中可存活12-15天。

嗜堿性粒細胞與肥大細胞,在分布、胞核的形態,以及顆粒的大小與結構上,均有所不同。但兩種細胞都含有肝素、組胺和白三烯等成分,故嗜堿性粒細胞的功能與肥大細胞相似,但兩者的關系尚待研究。

單核細胞

單核細胞(monocyte)占白細胞總數的3%~8%。它是白細胞中體積最大的細胞。直徑14~20μm,呈圓形或橢圓形。胞核形態多樣,呈卵圓形、腎形、馬蹄形或不規則形等。核常偏位,染色質顆粒細而松散,故著色較淺。胞質較多,呈弱嗜堿性,含有許多細小的嗜天青顆粒,使胞質染成深淺不勻的灰藍色。顆粒內含有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酯酶和溶菌酶,這些酶不僅與單核細胞的功能有關,而且可作為與淋巴細胞的鑒別點。電鏡下,細胞表面有皺褶和微絨毛,胞質內有許多吞噬泡、線粒體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