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代國際貿易的特征包括(現階段國際服務貿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时间:2024-06-02 14:40:52 编辑: 来源:

簡述當代國際服務貿易的特征

當代國際服務貿易的特征:

1.服務業FDI的發展直接推動了國際服務貿易發展。

2.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3.伴隨著服務貿易快速增長,國際服務貿易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4.發達國家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主體,但各國發展不平衡。

5.發展中國家在世界服務貿易中所占比例較小,且發展不平衡。

6.國際服務貿易直接促進貨物貿易的發展。

7.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和發展提升了服務對一國經濟增長與發展影響力。

8.服務市場開放難度大,貿易利益沖突嚴重。

當代國際貿易有哪些特點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并無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2.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3.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4.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的多

當代國際貿易的發展的特征是什么

國際貿易的特點世界經濟聯系程度大大加強,國際貿易以超越物質生產發展的速度迅猛增加,達到空前水平。國際資本貿易空前發展,已成為世界經濟聯系的重要潮流。.世界經濟聯系的內容發生較大變化,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出現新特點。商品越來越多樣化、高級化、優質化和綜合化、整體化。技術貿易發展擴大。 世界經濟聯系形式日益多樣化。世界經濟一體化與經濟貿易的區域化、集團化及跨國公司的出現,使世界經濟聯系更加緊密和復雜。地區貿易發展不平衡不僅表現為區域貿易不平衡,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現為發達資本主義市場體系的加強。

新時期我國對外貿易的特點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進出口貿易的平均增長速度不僅高于世界貿易的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于國民經濟的平均增長速度;中國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例不斷提高,位次不斷提前;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不斷改善,經濟開放度(外貿依存度)明顯提高;進出口貿易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進出口市場分布也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論述當代國際貿易的特點

當代國際貿易的特點如下:

當代國際貿易呈現出許多特點,這些特點反映了全球經濟和商業環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以下是一份600字左右的當代國際貿易特點的論述:

1.全球化和跨境價值鏈(100字):

2.技術和數字化(100字):

數字化技術和通信革命改變了國際貿易的方式。電子商務、在線支付和物流管理等技術工具使貿易更高效、更便捷。同時,數字化技術也催生了跨境數據流,這是當代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3.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80字):

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了國際貿易的風險。貿易爭端、關稅政策的變動和貿易協定的談判都對企業的決策產生了影響。這使得企業需要更靈活地應對政策變化,同時也增加了投資的不確定性。

4.持續的貿易爭端(100字):

近年來,國際貿易中的貿易爭端逐漸增多。美中貿易戰、歐盟與英國的脫歐協議談判等都引發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這些爭端使全球供應鏈受到干擾,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其風險管理策略。

5.可持續發展和環保(80字):

6.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80字):

新興市場國家如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它們成為了全球貿易的重要參與者和市場。這改變了傳統的貿易格局,推動了南南合作和新的經濟伙伴關系。

7.跨國公司的影響(60字):

跨國公司在當代國際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業務,影響著國際供應鏈和貿易流動。這些公司的戰略決策和生產活動對國際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8.衛生危機和供應鏈脆弱性(60字):

COVID-19等全球性衛生危機暴露了國際供應鏈的脆弱性。這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其供應鏈策略,更加注重分散化和應急計劃,以減輕未來風險。

在這個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企業和政府需要靈活應對,積極適應這些特點,以確保經濟繁榮和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這也需要國際社會的合作,以解決全球性挑戰,促進公平和可持續的國際貿易。

現階段國際服務貿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您的查詢字詞都已標明如下:國際服務貿易 (點擊查詢詞,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現的位置)

如果您想保存該頁面,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網頁買粉絲://met.fzu.e.買粉絲/eonline/guomao/ppt/08.ppt的作者無關,不對其內容負責。百度快照謹為網絡故障時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網站的即時頁面。)

--------------------------------------------------------------------------------

第八章 國際服務貿易

第一節 國際服務貿易概述

第二節 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

第三節國際服務貿易壁壘

第四節國際服務貿易協定

服務貿易的概念

服務貿易的分類

服務貿易的特征

第一節 國際服務貿易概述

一,服務貿易的概念

雖然服務業作為一個傳統的產業部門已經有數千年的發展史,但是"服務貿易"(trade in services)這一概念的提出相對于古老的貨物貿易而言,則是一件并不遙遠的事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進行各國國際收支統計時一直把服務貿易列入無形貿易(invisible trade)一欄中,這種情況直到1993年才做出了調整,而中國過去一直把服務貿易稱作勞務貿易.在1986年9月發起的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之前,服務貿易只是在發達國家的有限范圍內展開,還談不上作為國際貿易的普遍問題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據文獻記載"服務貿易"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1972年9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的《高級專家對貿易和有關問題報告》中.1974年美國在其《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中首次使用了"世界服務貿易"的概念.

目前,由于服務的界定本來就很復雜,此外不同的國家和研究人員從各自的立場出發有不同的視角,因此關于國際服務貿易,各國統計和各種經濟貿易文獻并無統一的,公認的,確切的定義.下面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定義:

1,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定義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是聯合國處理有關貿易和發展問題的常設機構.它從過境這一視角來闡述國際服務貿易.將國際服務貿易定義為:貨物的加工,裝配,維修以及貨幣,人員,信息等生產要素為非本國居民提供服務并取得收入的活動,是一國與他國進行服務交換的行為.

狹義的國際服務貿易是無形的,是指發生在國家之間的符合于嚴格服務定義的直接服務輸出與輸入活動.

而廣義的國際服務貿易既包括有形的勞動力的輸出輸入,也包括無形的提供者與使用者在沒有實體接觸的情況下的交易活動,如衛星傳送與傳播,專利技術貿易等.

一般人們所指的服務貿易都是廣義的國際服務貿易概念.

狹義與廣義

2,《美加自由貿易協定》的定義

國際服務貿易是指由代表其他締約方的一個人,在其境內或進入某一締約方提供所指定的一項服務.

這里所說的 "指定的一項服務"包括(1)生產,分配,銷售,營銷及傳遞一項所指定的服務及其進行的采購活動;(2)進入或使用國內的分配系統;(3)奠定一個商業存在,為分配,營銷,傳遞或促進一項指定的服務;(4)遵照投資規定,任何為提供指定服務的投資及任何為提供指定服務的相關活動."一個人"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3, 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總協定》的定義

烏拉圭回合談判在1994年4月簽訂了GAST,該協定第一條第二款將服務貿易定義為通過以下四種形式提供的服務:

1.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從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提供服務 ;(這種服務不構成人員,物質或資金的流動,而是通過電訊,郵電,計算機網絡實現的服務,如視聽,金融信息等)

這種服務提供方式特別強調買賣雙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國境和邊界的只是服務本身,而不是服務提供者或接受者.

2.境外消費(買粉絲nsumption abroad):在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如接待外國游客,提供旅游服務,為國外病人提供醫療服務)

這種服務提供方式的主要特點是消費者到境外去享用服務提供者提供的服務.

3.商業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 :一成員的服務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通過商業存在提供服務;(指允許一國的企業和經濟實體到另一國開業,提供服務,包括投資設立合資,合作和獨資企業.如外國公司到中國來開辦銀行,商店,設立會計,律師事務所等.)

這種服務提供方式的特點是:服務的提供者和消費者在同一成員的領土內;服務提供者到消費者所在國的領土內采取了設立商業機構或專業機構的方式.商業存在是四種服務提供方式中最為重要的方式.

4.自然人流動(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 :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通過自然人存在提供的服務 .(如一國的醫生,教授,藝術家到另一國從事個體服務).

自然人流動與商業存在的共同點是:服務提供者到消費者所在國的領土內提供服務;不同點是:以自然人流動方式提供服務,服務提供者沒有在消費者所在國的領土內設立商業機構或專業機構.

二,國際服務貿易的分類

(一)民間分類

1,以"移動"為標準

2,以生產過程為標準

3,以要素密集度為標準

4,以商品為標準

(二)世貿組織的分類

(三)IMF分類

(一)民間分類

1.以"移動"為標準

___ R· M·期特恩在1987年所著的《國際貿易》一書中,將國際服務貿易按服務是否在提供者與使用者之間移動分為4類:

(1)分離式服務(separated services).是指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在國與國之間不需要移動而實現的服務.運輸服務是分離式服務的典型例子.如民用航空運輸服務,一家美國航空公司可以為中國的居民提供服務,但并不需要將這家美國航空公司搬到中國去,也不必要求中國顧客到這家航空公司所在的美國去接受服務.

GAST中定義的第一種服務提供方式"跨境交付"類似于這一類服務.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