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抖音買粉絲運營情況(各大買粉絲買粉絲現在的運營情況?)

时间:2024-06-01 12:08:59 编辑: 来源:

各大買粉絲買粉絲現在的運營情況?

我在2016年注冊了《樂享澄城》買粉絲公眾平臺賬號,剛開始以發布文學創作作品為主,同時發布我自己周末的業余愛好:戶外爬山游玩信息。經過四年的運營,目前現有粉絲12000多人,發布內容涵蓋本地資訊、便民信息、美文賞析、出游計劃、美食探秘等8個領域。

自2019年以來,感覺買粉絲公眾平臺閱讀量有下滑趨勢,原先一篇美食文章輕輕松松1000以上的閱讀量,目前能達到500還算不錯了。

個人分析:買粉絲買粉絲的流量已被“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分流,畢竟每個人每天在網上的閱讀時間是有限的。

我認為買粉絲買粉絲閱讀比較封閉,只能推薦給關注的粉絲,而頭條推薦機制更為完善,不限地域的興趣推薦方法更為廣闊。

所以,買粉絲公眾平臺適合一個企業、或者一個集體做內部宣傳報道使用,流量相對封閉。而今日頭條更適合做自媒體使用,良好的推薦機制更能引流。

個人觀點,不妥之處歡迎指正!

抖音企業號如何運營

可以打造企業的抖音賬號矩陣~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搭建自己的新媒體賬號矩陣,賬號矩陣是指同一個運營主體在新媒體平臺上建立或聯動多個賬號,從而形成一個矩陣,最終達成賬號間相互引流的目的。賬號矩陣是賬號運營的高階玩法。

一、矩陣搭建常見的五種模式

1、放射式:由母賬號帶起多個子賬號,每個賬號都在品牌背書下開展運營,且子賬號也是企業賬號,適用于知明度非常高的品牌;

2、藍v+個人:藍V賬號+個人賬號,賬號之間不用打通,但都服務于品牌形象,適用于服務型企業;

3、向心式:開設多個賬號,每個賬號擁有獨立的人設,且擁有完整的內容系列呈現,但都指向品牌,適用于品牌影響力較弱,需要提升品牌影響力的藍V;

4、縱深式:在品牌的細分領域中建立子賬號,根據分類發布不同內容,適用于某一類人群,能夠為其提供多種產品和服務;

5、漏斗式:開設一個或多個子賬號做無商業化內容吸引粉絲,子賬號做為漏斗的面,能降低用戶對廣告的反感,最大程度吸粉,將有購買意愿的用戶引流至母賬號進行下單,適用于需要實現銷售轉化的藍V。

二、做抖音號矩陣的好處

1、降低獲客成本,增加收益;

2、形成內容規模效應;

3、降低賬號風險;

4、增加品牌曝光

三、如何管理抖音矩陣賬號

做矩陣號管理,往往會同時涉及到賬號及相關的運營人,面臨的挑戰也多種多樣,比如:賬號跨域管理、運營數據收集效率低等。

而這些難題,新榜【矩陣通】就能幫你解決。

【矩陣通】是新榜旗下推出的多平臺數字化內容資產管理中臺,主要是幫助各家企業解決跨平臺、多賬號管理中執行慢、配合亂,數據統計費時等難題,通過釋放數據價值,賦能企業內容資產運營,更好的促進內容產業生態的良性發展,實現服務商與品牌方的雙贏。

1、多平臺數據導入,實現跨平臺管理

「矩陣號資源」支持批量導入抖音、快手、買粉絲、視頻號、微博、小紅書和B站等多個平臺的賬號,且所有賬號共享同一個管理中臺,實現賬號跨域治理,提高管理效率。

2、場景化數據工具,助力企業高效管理

「儀表盤」通過清晰直觀的可視化圖表展示了企業的賬號資源分布狀況,同時也能提供企業整體的作品傳播趨勢、直播運營效果和賬號粉絲人數等數據。

「運營報表」自動按周/月/季度形成賬號運營情況報告,無需人工統計數據,實現高效管理。

「績效追蹤」智能追蹤客戶自定義的賬號運營任務完成情況,實現實時的效果監控與復盤。

3、數字化內容管理,降低生產成本

「資產沉淀」自動留存賬號發布過的內容素材,快速建立企業自有素材庫,幫助企業完成自創素材的備份及二次利用,提高優質素材的利用率。

此外【矩陣通】還具有「平臺洞察」幫助運營人員掌握行業熱點及變化趨勢;「風險監管」幫助運營人員監測賬號健康度及內容合規度;「競對監測」幫助企業了解競品運營動態及運營情況等功能。

歡迎大家戳鏈接更全面了解【矩陣通】~

抖音怎么運營呢?

抖音運營策略主要有:

1、賬號定位:首先要根據企業需求來做賬號定位、制定戰略。

2、賬號認證:企業抖音賬號的申請和認證。

3、高質量原創內容:持續輸出高質量原創內容才能不斷的積累粉絲。

4、多賬號運營:做抖音不止要做一個賬號,要做兩個以上的賬號,而且要彼此聯動、共同做火。

抖音短視頻運營為什么停止更新了?

你好,越來越多短視頻upz主停更的原因如下。 01 變現周期太長了

我們不得不再次強調一下,關于內容變現的事情,因為很多人做內容分享就是為了賺錢。

其中還不乏一些投機倒把之人,幻想在短期內立即賺取收入。

但是內容分享的變現周期,比做微商、淘客、社區團購這類項目的周期長太多了。

有些人喜歡在買粉絲、抖音上看一些所謂的商業大師分享日入幾千,年入百萬的內容,然后自己一時興起去注冊了賬號,買了課程和設備,但能持續堅持1個月、3個月的屈指可數。

因為太著急了,但內容變現又是一個慢活,它的正向收益反饋來的太慢了。

所以,你如果還想做內容變現,先問問自己能支持多久?

能不能堅持日更100天?能不能每天直播2小時100天?

02 其實一點也不賺錢

抖音上有一些所謂的大師喜歡分享七天起號、零粉七號、螺旋起號等快速變現的方法。

但是大師連自己的號都沒有做起來,就是純粹的內容搬運,最后大師自己都更新不下去了。

除了變現周期長以外,就算你熬到了能變現的時候,比如賬號可以開通廣告流量收益了,可以接星圖了,可以直接掛車帶貨了,可以掛付費課程了。

但問題來了,最終轉化率有多少呢?以及這些收入能支撐團隊的支出嗎?

為什么村長反而能夠在買粉絲風頭漸衰的情況下,還能堅持寫兩年。

原因之一就是我有正常工作,沒有變現的壓力,哪怕寫一個月都沒有一個會員,也不會影響我的正常生活。

50%以上的賬號支撐不了三個月,90%的賬號支撐不了半年,一定會解散。

道理很簡單,一個團隊三個月,就算所有開支是2萬元,那么意味著團隊月收入要超過兩萬才行。

2萬的收入按照199的會員算,每個月至少要100人加入才行。按照賣貨來算,每個月最低也得賣出20萬的貨。

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難。

另外3個人2萬塊錢成本,也許對生活在四五線的人來說還行,但是對于在北上廣深杭的內容創作來說,還不如打工。

這其中還不包括來自股東、團隊的變現壓力和穩定性。

再和大家舉一個例子,一個好朋友做了一個付費社群,收了2000多位會員,會員費是399元/年,這收入算下來也有80萬了吧,看起來還不錯。

但是平臺先把手續費扣了4萬,然后為了服務社群會員,招募了4個員工,一年算下來的綜合工資就接近40萬了。

這還不包括自己的辦公場地租金,每個月邀請一位嘉賓分享的費用,以及為了激勵會員做分享給的精華獎勵,每季度組織的線下活動。

要不是本來就其他的業務做支持,純付費社群是完全不賺錢的。

各位要知道,能收2000多位的會員的付費社群,是相當少的。

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付費社群還要再衍生出私董會,因為私董會才是利益的大頭。

但是私董會必須要做出更大的價值才可以,否則做完一年就歇菜了。

所以,別把內容變現想的那么簡單。

03 流量存在不確定性

目前做內容變現主要是五個平臺,買粉絲、頭條、西瓜、抖音、快手。

因為知乎、小紅書、B站的變現周期、引流等都十分漫長,完全不適合普通人玩,雖然有人靠知乎好物賺到了錢。

其一是買粉絲,買粉絲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流量。

雖然官方加了一些推薦,但幾乎是無效的,普通賬號發文自己不引流,故事不勁爆,閱讀量永遠不過百。

其二是頭條、西瓜、抖音,因為都是字節系,app之間又相互打通,算法也有承接,所以是比較友好的平臺。

哪怕是零粉絲,的確是可以獲得流量的推薦的,甚至官方還會給你一些大頭娃娃。

但在字節系,雖然變現的形式很多,但是流量完全取決于內容,而且還有傾斜性。

其一幾千粉絲和十幾萬粉絲的賬號,在流量上是相對公平的,村長一個頭條賬號粉絲只有兩三千,但寫的一篇文章也能獲得三萬多的閱讀量,一篇文章的收入也將近100元。

所以你去看很多的幾十萬的博主寫的文章、直播間里面,有時候都沒有幾個人看,道理就是如此。

它和買粉絲所謂的保量邏輯有很大的差別。

其二字節系的流量是一陣一陣的,比如之前扶持三農,所以三農領域的內容就會獲得很多的曝光。

但此之前,國家對吃播、啃娃、影視解說等內容創作提出問題后,這類賬號的流量就大幅度下降了。

所以流量的不確定性,對于內容創作者在心流上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04 被封號的可能性很大

相對來說,做文字內容的創作風險比做視頻內容的創作風險低很多。

文章寫的不好可以改,一般有問題也是事后的事情。

而且文字方面,許多違規詞的設定會少很多。

比如村長在文章中可以和大家聊付費社群、消費,說一些極限詞,甚至引導大家付費,但在視頻和直播中,這類詞都不能說。

不需要人工的介入,系統就自動識別了。

輕則封號一星期,重則永久封禁賬號,另外因為多次違規賬號的權重還會有影響。

這對于依賴單個賬號變現的團隊來說,是致命的一擊。

另外,現在有許多博主喜歡做賬號矩陣,這對于普通人來說操作的難度太大。

其一做賬號矩陣,需要多角度的拍攝視頻以及有想法的進行剪輯,這不是一個人能快速完成的。

其二做賬號矩陣,會有關聯主體違規被一次性封禁的危險,現在抖音上許多教人賺錢的賬號,都有這個問題,包括之前一些欠稅的主播,旗下所有的賬號都被封禁了。

所以,現在對于很多博主來說,前期漲粉可能是吃到了紅利,現在要是被封掉的話,幾乎就等于沒戲了。

05 變現的方式太單一了

對于博主來說,變現難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變現的方式太過單一了。

我們雖然羅列了那么多的變現方式,但是絕大部分的知識博主變現方式只有一種。

知識博主的變現是最尷尬的,你要既接廣告又賣貨,到時候就會被各種吐槽。

而你又不能每個視頻都是廣告,否則后續粉絲留存的效果越來越差。

反而是那些帶貨博主,用戶對于他的印象就是賣貨的,所以更自然。

一個做內容分享博主,如果接不到廣告,那么帶貨、課程的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一個朋友做居家美食制作的賬號,粉絲量100多萬,但是最大的收入是廣告,根本就帶不了貨。

但廣告的收入其實和他上班的工資相當,完全請不起員工,拍攝的場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