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成都太古里網紅坡在哪兒(你印象中的成都是什么樣的?)

时间:2024-06-03 10:22:12 编辑: 来源:

太古里網紅坡具體在哪個位置

太古里網紅坡具體在成都太古里IFS國際金融中心Nic買粉絲lo尼依羅格酒店對面的位置

太古里“網紅坡”,據說要在IFS單月消費上10萬,才有資格上坡,幾乎每天都有豪車來打卡

你印象中的成都是什么樣的?

位于成都西北部的岷江,江水豐饒,滾滾向前。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此興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將豐富的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從此,成都平原告別洪荒,“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澤被千秋,得“天府之國”美譽。直到今天,“天府”之名仍是成都重要的城市符號。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成都平原被譽為“天府之國”,是古蜀文明重要發祥地。

“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有著厚重博大的文化根脈,革故鼎新的文化活力,滋養著富饒的成都平原,慢慢浸潤出成都的城市肌理。

北宋時期,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誕生在工商業興盛的成都。1980年,股票“蜀都大廈”也誕生在這里,與“交子”一脈相承,延續著天府文化的貨幣意識和金融基因。

當下的事物總是與歷史息息相關,文化更是如此。在成都悠久的歷史中,總能看到天府文化最初的星火、成長的足跡。

成都是2300多年城址未變、城名未改、中心未移的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十大古都之一,城市的歷史文脈相對獨立,自成體系。天府文化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綿延至今。

成都歷史源遠流長,既是長江上游古代文明起源與發展的中心,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現,成都平原在4500年前就已出現了以寶墩遺址為代表的古蜀先民聚落中心。2400多年前,古蜀國開明九世“徙治成都”,因“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取名“成都”,一直沿用至今。公元前311年,蜀郡守張若建大城、少城,成為建城的標志性事件。唐代西川節度使高駢擴筑成都,奠定“二江環抱”的城市格局。

2000多年來,成都一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中心,秦、漢、晉、隋因得蜀而統一天下,西漢公孫述、三國劉備、西晉李雄、東晉李壽、五代前蜀王建、后蜀孟知祥等建都于此。秦漢時期,成都已“位列五都”,是全國有名的商業都市、“絲綢之路”的重要口岸。漢唐以來,絲綢、蜀錦、蜀繡、夏布、漆器、竹器、川酒、川茶等傳統手工業欣欣向榮,漢代朝廷就在成都專設錦官管理織錦業,成都因此別稱“錦官城”、“錦城”。后蜀主孟昶下令遍種芙蓉,因得“芙蓉城”、“蓉城”別稱。

先民的智慧和歷史的傳統,造就了天府文化厚實的根基。擁有深厚內涵的天府文化也反哺著這片土地。

創新創造是內生動力

大慈寺是成都市中心一個充滿歷史想象力的地方。坐落于此旁的遠洋太古里,將這種歷史想象與現代商業糅合在一起。這里的著名歷史建筑“欣廬”,被改建為精品店——保留古色古香的川西建筑風格,青磚青瓦坡屋頂,配以明凈簡潔的玻璃幕墻,黑漆格柵與橢圓形家具陳列,傳統與現代碰撞,成為商業街區的點睛之筆。

對傳統文化遺產的創新式傳承,是成都創新創造的一個生動切面。這種創新因子,自古以來就鐫刻在成都人的基因之中,成為發展天府文化的內生動力,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力量。

古往今來,從都江堰水利工程、文翁辦學、《華陽國志》、雕版印刷等,成都歷史上有數不清的推陳出新、偉大創舉。雖地處四川盆地,但成都自古以來并不封閉。從漢代的“列備五都”到唐代的“揚一益二”,一直以來成都的工商業都十分繁榮,并不是單純依靠土地的農耕文明。李白雖有詩云“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但蜀人從來沒有固守盆地,早在古蜀時代,就有了隴蜀金牛道的開鑿;到秦漢,蜀棧道達到極盛階段,“四塞之國,無所不通”。沖破盆地的桎梏,建立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敢為人先、敢于創新的精神,早已經內化在成都人的骨子里。

創新的文化形式有很多,比如對傳統文化在繼承上的創新,加強古蜀文化遺址、工業文明遺址、歷史文化街區、名人故里、古鎮、古村落、古建筑等自然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傳承成都故事和民風民俗精準實施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和城市形象推廣,高水平建設天府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標,持續辦好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成都創意設計周等文化活動,打造“非遺之都”、“音樂之都”、“設計之都”和“會展之都”,彰顯天府文化的時代風采。

優雅時尚的文化氣質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趙雷的一首《成都》走紅,唱出了多少人對成都的想象和向往。在成都,豐富的文化生活不僅有民謠低吟,也有民樂交響;有創意設計,也有詩詞歌賦。成都文化因富庶閑適而優雅別致,因開明進步而引領時尚。

有中國古詩詞吟誦音樂會,也有詩意化的交響樂專場,還有吉狄馬加的個人詩歌朗誦會??這是首屆成都國際詩歌音樂季的活動,共計300場音樂詩歌盛宴在這里上演,演繹充滿想象力的“成都音樂詩歌地圖”。今年,成都國際詩歌音樂季還將繼續舉辦。如今,各種音樂產業資源正在向成都聚集。成都已開始建設國際一流的城市音樂廳、音樂坊、音樂公園等,并將創辦成都國際音樂產業博覽會。

在成都創意設計周上,來自國內外650家創意設計企業攜航天航空、旅游、電子競技等領域的2萬余件“腦洞大開”的展品讓觀眾大開眼界: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由添加功能的聯想ThinkPad X1筆記本電腦,集3D打印、掃描和激光雕刻等潛在功能于一體的多功能Delta式3D打印機??目前,成都創意設計周設立的“金熊貓文創設計獎”已經是國內設計界頗具影響力的新興獎項。成都,正成為全國重要的文創中心城市。

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可以親眼看到來自烏干達的藝人展示烏干達樹皮畫,精細的制作引得大量觀眾圍觀。成都國際非遺節是首個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宗旨的國家級國際性文化節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持續參與主辦的國內唯一的國際文化活動,迄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

擁有大量非遺項目的成都,實施多重非遺保護措施,尤其注重傳承人保護。成都市在開展“暢想成都,體驗非遺”系列活動和非遺進景區、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的基礎上,重點培養非遺的關注者、欣賞者、潛在從業者,開展非遺職業教育工作,提升非遺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能,提升傳承人群的文化修養和審美創新意識。

“優雅時尚”是成都散發出的珍貴文化氣質。從漢賦之恢宏磅礴,到花間詞之雍容華美,西蜀畫之富麗典雅,以及蜀學之思辨超越,無不體現著成都地域文化的魅力。

樂觀包容的文化態度

“樂觀包容”是成都向上而達觀、開放而兼容的文化態度。成都文化中蘊含對于自然、社會乃至人生的樂觀包容。這是由自信而熱愛,由熱愛而堅韌,由堅韌而豁達,由豁達而接納的文化態度。成都人樂觀包容,經歷多次大移民,融會各方文化,自成一家,城名不更、城址不變,持續幾千年繁榮,堪稱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

“安逸”和“巴適”,是四川話中兩個常用詞,包含舒服、很好等意思,也是很多外地人對成都的印象。究其內在含義,其實就是成都人平和的心態、樂觀的性格、從容的態度和堅韌不拔的韌性。正是這樣的性格,造就了成都獨特的城市魅力與城市性格:既有現代都市的快節奏,又有休閑城市的慢生活;既有傳統文化的優雅從容,又有現代文明的前衛時尚;既有崇尚創新的基因,又有兼容并蓄的氣度;既有聰慧勤巧的秉性,又有友善互助的美德。

友善公益的文化溫度

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溪水環繞,林塘清幽。唐乾元二年(759年)冬,詩人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人從秦州(今甘肅天水)經蜀道輾轉跋涉到此。次年春,杜甫開始營建草堂。從759年到763年,杜甫一家先后在此居住了3年零9個月。

留居成都期間,杜甫創作的第一首詩是《成都府》:“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杜詩研究專家祁和暉說,杜甫筆下的成都人民為“新人民”,其中“新”字蘊含著新鮮、新奇和新的希望。可以想象,杜甫一到成都,雖是寒冬,但他還是被撲面而來的成都人的新氣象所感染,他喜愛這里熱情好客的人民以及善良可喜的風俗。

古往今來,成都人素有秉性善良、脾氣溫和、待人熱情、樂善好施的美名。“友善公益”是成都友愛善良、兼濟天下的文化溫度。今天,成都的文化溫度歷久彌新且永不減退。這正是成都走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人文基礎。

謝邀,作為天府之國的省會成都,不論是在經濟、文化、娛樂等多方面領跑西部經濟大市。

概況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下轄1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截至2015年末,成都總面積14605平方千米,全市建成區面積10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2.8萬,城鎮人口640萬,城鎮化率70.3%,是西部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

經濟

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