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戰略性貿易政策的理論依據(戰略性貿易的實施條件是什么)

时间:2024-05-18 04:12:49 编辑: 来源:

戰略貿易政策的戰略性貿易政策的起源

戰略性貿易政策是20世紀80年代由布蘭德(J.A.Brander )、斯潘塞(B.J.Spencer )、克魯格曼(P.R.Krugman )等人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貿易政策理論。該理論以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理論為前提,以產業組織中的市場結構理論和企業競爭理論為分析框架,突破了以比較優勢為基礎的自由貿易學說,強調了政府適度干預貿易對于本國企業和產業發展的作用。

戰略性貿易政策從本質上說并不是關于戰略性產業的貿易政策,但卻是一種有利于促進戰略性產業發展的、政府有效干預的對外貿易政策。

戰略性貿易的實施條件是什么?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把博弈論和產業組織理論揉合運用到國際貿易領域,摒棄了傳統的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假定,把模型建立在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基礎上,這是國際貿易理論的一次革命。戰略性貿易政策是對自由貿易的一種偏離,它強調政府對國際貿易干預的必要性、合理性。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前提

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分為內在規模經濟和外在規模經濟。內在規模經濟是指隨企業規模擴大,其生產成本不斷下降的過程。內在規模經濟又可稱為“廠商水平上的規模經濟”,它給單個企業帶來競爭優勢。這種規模經濟在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中最為明顯,如飛機、汽車等行業。在這些產業中,廠商要想取得競爭優勢,必須達到行業所允許的最小有限規模,獲取規模經濟優勢;否則其生產成本過高,會被淘汰。這些行業內的廠商有不同程度的壟斷性,行業不再是完全競爭的。同時,由于內在規模經濟的存在,壟斷廠商必然按高于邊際成本的水平定價,獲得超額壟斷利潤。這就為政府通過關稅、出口補貼等手段抽取壟斷利潤提供了依據,也就是“利潤轉移理論”的出發點。

外部規模經濟指單個廠商從本產業的壯大中獲得收益。它對廠商來說是外在的,但對于產業卻是內在的,故又稱為“產業水平上的規模經濟”。這種規模經濟取決于產業的規模,產業規模越大,單個廠商發展所需的條件越容易滿足,從而獲得的收益越多。外部規模經濟在那些研發投入巨大的行業非常顯著。然而這些產業投資的風險較大,且由于“外溢效應”廠商不能獨享其投資帶來的收益,廠商不愿投資,產業難以發展壯大。而高科技產業往往又在國家的發展中有戰略作用,因此政府就有必要給予適當的扶植。這就引出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另一分支“外部經濟論”。

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

迄今為止,西方經濟學中還沒形成關于不完全競爭市場的一般性結論。本文采取克魯格曼和赫爾普曼(Helpman.E.)在《市場結構和對外貿易》(1985)一書中的分法,把不完全競爭市場分為:伯特蘭(J.Bertrand)市場結構。每個廠商都在它對另一廠商選擇的價格預測既定的情況下作出自己的價格選擇。為獲得利潤最大化,每一廠商都會把價格定的低于對方,廠商進行價格博弈,直到價格等于邊際成本為止。庫爾諾(A.Cournot)寡頭市場。在寡頭市場中,每個廠商預測對方的產量,在假定對方產量不變的基礎上確定使自己利潤最大化的產量,廠商進行產量博弈。壟斷競爭市場結構。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分析所用的基本模型主要是伯特蘭模型和庫爾諾模型。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的核心內容

“利潤轉移論”

“出口補貼論”。“以出口補貼促進出口”模型最早由布蘭德和斯潘塞提出,他們在庫爾諾競爭模型基礎上論述了出口補貼對本國福利的巨大作用。本文以克魯格曼的“波音和空中客車模型”分析出口補貼的作用。克魯格曼假定,美國的“波音”和歐洲的“空中客車”是兩個勢均力敵的寡頭公司,現雙方考慮生產一種新型飛機,但由于飛機制造業的規模經濟如此之大,只能允許一家公司生產新式飛機。如果兩家公司同時生產,兩敗俱傷,雙方都虧損5單位;如只有一家公司生產,該公司會獲得100單位收益。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雙方策略組合為:(生產,生產)、(生產,不生產)、(不生產,生產)、(不生產,不生產)。每個策略組合中的前者表示“空中客車”的選擇,后者表示“波音”的選擇,以下同。對應收益情況為:(-5, -5)、(100,0)、(0,100)、(0,0)。此時存在兩個納什均衡:(100,0)和(0,100)。即空中客車生產、波音退出或空中客車退出、波音生產。但是,如果雙方某一政府給予本國公司少許補貼,雙方的競爭優勢就會改變,均衡點將移動。假如歐洲政府承諾給予空中客車10單位的生產補貼。這時,如果波音和空中客車同時生產,波音將虧損5單位,但是空中客車贏利5單位。雙方的策略組合仍為:(生產,生產)、(生產,不生產)、(不生產,生產)、(不生產,不生產)。但對應收益情況已變為:(5,-5)、(110,0)、(0,100)、(0,0)。此時空中客車存在占優策略——生產,因為生產帶來的收益永遠大于不生產。這樣空中客車肯定會上線生產,而波音只能選擇退出,均衡點為(110,0)。我們看到空中客車憑借政府的少許補貼占領了市場,利潤流向歐洲。

“戰略進口政策”。戰略進口政策又可稱為“關稅抽取租金論”,最早也是由布蘭德和斯潘塞提出。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國外壟斷廠商的定價高于邊際成本,存在著經濟租金(即超額壟斷利潤),進口國等于向國外廠商支付了租金,因此進口國政府可以運用關稅抽取國外廠商的超額壟斷利潤。政府征收進口關稅時,國外壟斷廠商要么降低壟斷價格,要么減少出口量。若國外壟斷廠商選擇降低價格,則其壟斷利潤減少,且由自己承擔損失;若國外壟斷廠商選擇減少出口量,則相當于讓出了部分市場,國內廠商就會進入該產業,達到扶植該產業的目的。

外部經濟理論

該理論認為,某些產業由于外部規模經濟效應,廠商不能獨享投資帶來的收益,且投資的風險很大,打擊了私人投資的積極性,私人投資明顯不足,這在新興高科技產業最為明顯。然而這些行業又往往具有戰略性,其創造的知識、技術、產品對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政府要選擇適當的高科技產業加以扶植,降低其投資的風險,吸引私人資本投入該行業,推動戰略性產業的成長。另外,經濟外溢效應不僅存在于本產業內,產業間也存在外溢效應,表現為一個產業對另一產業的支撐效應。政府對處于產業鏈下游的基礎產業也應該給予扶植。

戰略性貿易政策的概念是什么?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詹姆斯?布朗德、巴巴拉?斯潘塞等人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

所謂戰略性貿易政策,是指發達國家通過關稅補貼等實現規模經濟效益,擴大市場份額,提高本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主要表現在:1)通過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削弱對方國家的國際競爭力2)通過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是發展中國家喪失高附加值產品的國際競爭力3)通過設置動植物檢疫標準、勞工標準等是發展中國家喪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出口方面的國際競爭力

戰略性貿易政策的起源戰略性貿易政策是20世紀80年代由布蘭德(J

A

Brander )、斯潘塞(B

J

Spencer )、克魯格曼(P

R

Krugman )等人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貿易政策理論

該理論以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理論為前提,以產業組織中的市場結構理論和企業競爭理論為分析框架,突破了以比較優勢為基礎的自由貿易學說,強調了政府適度干預貿易對于本國企業和產業發展的作用

戰略性貿易政策從本質上說并不是關于戰略性產業的貿易政策,但卻是一種有利于促進戰略性產業發展的、政府有效干預的對外貿易政策

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基本內容戰略性貿易政策有兩大內容:利潤轉移理論和外部經濟理論

利潤轉移論是戰略性貿易政策的主體內容,指的是在寡頭競爭的國際市場上,存在著因產品價格高于邊際成本而形成的租金或超額壟斷利潤

一國政府可以通過對出口或進口的貿易干預,影響本國企業及其國外競爭者的行為,改變國際競爭的格局,從而從國外寡頭廠商抽取租金或向本國企業轉移利潤,達到增加本國凈福利,并促進本國企業和產業發展的目的

利潤轉移論包括戰略性出口政策、進口政策和以進口保護促進出口的政策

戰略性出口政策的核心內容,是以出口補貼支持本國寡頭廠商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在與國外寡頭廠商進行古諾(Cournot)雙頭競爭的國際市場上,政府通過對國內廠商提供出口補貼,可使其降低邊際成本,提高在國際市場的銷售份額和利潤,同時減少國外廠商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由此帶來的本國廠商的利潤增加可以超過政府的補貼支出,從而使本國的國民凈福利上升

戰略性進口政策的核心內容,是用關稅抽取外國寡頭廠商的壟斷利潤

對于不完全競爭產品來說,由于產品價格高于邊際成本,進口國等于向出口國支付了租金或壟斷利潤,而關稅可以用于向國外壟斷廠商抽取租金;當存在著本國廠商進入的潛在可能性時,這將使國外廠商的行為受到一定約束;如果本國和國外廠商都屬于寡頭廠商,對國外出口廠商征收關稅就更容易被其部分吸收,這將導致壟斷利潤的部分轉移,從而增加本國的凈福利

以進口保護促進出口的政策,則主要是指通過國內市場保護使本國廠商獲得規模優勢,進而擴大在國內外市場(主要是沒有保護的國外市場)的份額

這種理論以寡頭壟斷、市場分割和規模收益遞增為前提,從國際競爭和競爭戰略的角度來分析政府干預的理由與作用:對于規模經濟效應很強的產業來說,對本國市場的保護可以使本國廠商在國內市場的地位相對穩定,使國內廠商獲得一種相對于外國廠商的規模優勢,由此降低生產的邊際成本,同時使外國廠商在保護市場上的銷售量下降而邊際成本上升;國內外廠商邊際成本的反向變化將導致它們分別調整保護國以外市場的銷量,本國廠商的產量將進一步擴張,外國廠商的產量將進一步減少,從而再次對兩國廠商的邊際成本產生相反的影響

這種從產量到邊際成本的不斷循環和調整過程,將使進口保護成為促進出口的重要機制

外部經濟理論是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另一項內容

外部經濟包括技術性外部經濟和收益性外部經濟

前者是指,廠商通過同一產業或相關產業中其他廠商的技術外溢獲得技術和知識;后者是指,廠商從同一產業或相關產業廠商的集聚中獲得市場規模效應(包括獲得便利而低價的原材料、中間產品、技術工人、專業化服務等),兩者都能使廠商提高生產率和降低成本

技術性外部經濟與政策干預的內容是,在RD投入強度大的產業(一般為技術密集型產業,特別是高技術產業)中,技術外溢效應使廠商不可能完全獲得RD投資的收益,由此導致的私人投資不足使這些產業不能發展到社會最佳狀態,因而需要貿易政策的扶持

如果政府采取保護或補貼的政策,將能夠促進這些產業的發展,并增加國民福利;而外國政府對這些部門的支持和保護,可能使本國喪失或減少這些有益的技術外溢,因此本國必須采取對應或反擊的行動

由于這些包括高技術產業在內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對國家利益來說具有戰略性意義,政府的積極干預政策對于本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具有戰略性作用

收益性外部經濟與政策干預的內容是,一個國家產業規模的大小反映了廠商所獲得的市場規模效應(相當于產業集聚效應)的大小,產業規模大的國家的廠商將具有較高的收益性外部經濟,因而產業規模小的國家的廠商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如果一個國家中處于發展初期而規模小的產業屬于戰略性產業,政府可以通過保護和扶持的貿易政策,支持這些產業的廠商擴張產量,提高產業的市場規模效應和廠商的收益性外部經濟,從而促進這些產業較快地增強國際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