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現狀如何(中國進出口貿易現狀?)

时间:2024-05-20 09:02:03 编辑: 来源:

我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如何?

中國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呈現以下特點:

1. 機電產品:機電產品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主導產品。包括電器、電子產品、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和配件等。這類產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額都很大,占據了中國出口總額的較大比重。

2. 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品、服裝、鞋類、玩具等。這些產品具有勞動密集性、價格競爭力較強,但附加值相對較低。

3. 高新技術產品:中國對外貿易的高新技術產品也在不斷增長。包括電子信息產品、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配件、光學儀器等。

4. 農產品: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產品的出口也占據一定的比重。包括食品、飲料、水果、蔬菜、畜禽產品等。

5. 礦產品:中國是資源型國家,礦產品的出口也占據一定比重。主要包括煤炭、原油、銅、鋁、稀土等。

總體而言,中國對外貿易在經歷了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階段,逐漸向著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的方向發展。同時,中國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也在不斷優化調整。

我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分析

我國對外貿易的商品基本上囊括了各行各業,中高低檔全面覆蓋。以下是我國商品在美國熱銷的

我國2013年對外貿易現狀如何?

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制約外貿穩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

從國際看,隨著各國宏觀政策力度加大,歐債危機略有緩和,美國經濟復蘇態勢趨于穩定,市場信心和發展預期有所提振,2013年全球經濟發展環境可能有所改善。但發達國家主權債務問題削弱經濟增長潛力,刺激經濟政策措施的副作用日益凸顯,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困難較多,加上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加劇,世界經濟低增長、高風險態勢不會明顯改觀。

一是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依然不足。

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普遍需要持續緊縮財政,企業對新興產業的投資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寬松貨幣政策無法根本扭轉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加上失業率高企等制約,經濟增長動力仍較疲弱。一些新興經濟體依賴能源資源出口、國際收支失衡等問題逐漸暴露,發展面臨的風險上升,經濟增速也在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3.6%,低于金融危機前10年4%的平均水平;世貿組織預計,全球貿易量增長4.5%,明顯低于危機前10年6%的平均水平。

二是發達國家主權債務問題可能再起波瀾。

歐債危機既是歐洲貨幣聯盟的制度危機,更是歐元區外圍國家的競爭力危機。隨著歐洲穩定機制啟動和銀行業聯盟構想開始落實,歐元區制度設計的薄弱環節正在逐步加強,但外圍國家不僅財政缺口大,而且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提高競爭力將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其間若經濟、政治形勢惡化超出預期,可能在金融市場引起新的波動。2013年,歐元區外圍國家融資需求依然高企,部分國家面臨大選,對歐洲金融市場的影響值得密切關注。美國財政懸崖涉及金額約占GDP的4%,若處理不好,可能拖累美經濟重返衰退。

三是國際金融和商品市場仍可能持續動蕩。

近期美日歐等主要經濟體均采取了量化寬松政策,澳大利亞、韓國、印度、巴西等也降息刺激經濟,可能引發各國貨幣匯率頻繁大幅波動,國際資本大規模跨境流動,沖擊全球金融穩定。美國、俄羅斯等糧食主產地遭受重大干旱,導致全球小麥、玉米減產,中東地緣政治持續緊張極易沖擊石油供應,加上全球貨幣政策寬松,投機資本涌入商品市場炒作牟利,農產品和能源價格面臨較大上漲壓力。

四是貿易投資保護主義進一步加劇。

在經濟復蘇沒有明顯起色的情況下,一些國家為緩解就業壓力,對外采取部分關閉國內市場的辦法,扶持本土產業,阻礙了正常的國際貿易投資活動。世貿組織監測,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各成員共采取182項新貿易限制措施,影響全球進口額的0.9%,且限制措施應對危機的一面下降,刺激本國產業復興的一面上升,影響更為深遠。一些國家對新興產業領域的跨國投資態度保守,想方設法加以限制。在選舉政治的催化下,部分國家經貿政策甚至出現“去全球化”的危險傾向。

從國內看,隨著一系列擴內需、穩外需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并發揮成效,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黨的十八大將進一步激發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有利于繼續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普遍預計,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快于2012年。但經濟企穩的基礎還不穩固,國內需求增長受到一些體制機制因素的制約,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較為突出,企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較多困難。

國際國內的風險因素疊加,將對2013年中國外貿發展形成較大壓力,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外需不足的矛盾尚未根本緩解。

在世界經濟復蘇態勢疲軟、風險持續高企的情況下,中國出口企業訂單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特別是短單、小單多,長單、大單少的局面還將持續。截至2012年9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4個月低于50的榮枯線;2012年前三季度加工貿易進口累計僅增長1%,表明未來一段時間出口難有大的反彈。商務部對國內1900余家外貿重點聯系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2年9月,企業出口利潤指數已連續5個月低于100的臨界點。

二是貿易摩擦的影響持續加大。

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據英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世界貿易預警(World Trade Alert)”項目監測,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40%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針對中國。隨著中國出口產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新興產業升級,國外對中國新興產業出口的限制明顯增多。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產品遭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55起,增長38%,涉案金額243億美元,增長近8倍。太陽能光伏電池在多個海外市場遭遇貿易摩擦,出口嚴重受阻。

三是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任務更加緊迫。

近年來,中國要素成本上升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業的成本競爭力。2008-2011年,制造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年均增長14.5%,制造業農民工月收入年均增長15%。隨著周邊國家工業化發展加快,部分對成本較為敏感的產業和產品訂單出現向周邊國家轉移跡象。2012年前7個月,中國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歐、日市場份額比上年分別下降2.1、1.4和2.7個百分點,流失份額主要被周邊低成本國家擠占。在外需下滑的同時,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面臨的國際競爭加劇,出口企業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術、質量、品牌、服務等綜合優勢。

應當看到,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貨物貿易發展最快的十年,進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長超過20%。2011年出口額占全球比重10.4%,連續三年居全球之首;進口額占9.5%,連續三年全球第二。隨著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中國外貿可能難以再現前些年的持續高速增長。

中國進出口貿易現狀?

12月27日,2009中國開放經濟高層論壇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行。該次論壇以“穩外需,促進開放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共有100余名代表出席。商務部副部長定鐘山出席論壇并發表了主旨演講:

值此辭舊迎新之際,對外經貿大學舉辦2009中國開放經濟高層論壇,邀請諸多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穩定外需,促進開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很有意義。我代表商務部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借此機會,圍繞論壇的主題,我向大家簡要地介紹2009年我國外貿的情況,2010年我國外貿發展主要目標和任務。同時,也和大家共同探討我國外貿中長期發展需要重點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一、關于2009年我國外貿情況

2009年是我國外貿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對外貿易取得積極成效的一年。

為什么說今年是最為困難的一年呢?主要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最大、沖擊最大的是開放型經濟,是對外貿易。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際需求嚴重不足。今年1月份我國對外貿易下降了29%,一季度下降了25%,到6月份下降23%,7月份之后下降幅度逐步收窄,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外貿出口會下降16%左右。二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今年我們遭受“兩反”、“一保”的涉案金額翻了一番,達到120億美元左右,案件數也翻了一番,而且這個勢頭還在蔓延當中。

為什么說我們又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呢?首先,我們完成了保市場、保份額的任務。今年國務院確定我國對外貿易的目標任務是“穩外需、保市場、保份額”。我認為國務院的決策是實事求是的,也是十分正確的。今天可以說,我們已完成了這一目標任務。去年,我們國家占世界國際貿易的8.86%,今年預計在9 %以上,我國有可能超過德國成為第一出口大國。第二,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第三,應對貿易摩擦取得積極成效。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今年化解了許多貿易摩擦問題,包括特保和其他的貿易救濟措施。

總的來說,今年中國的對外貿易取得這樣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級商務主管部門、企業和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

二、關于2010年我國外貿的主要目標任務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對外貿易目標任務是保份額、調結構、促平衡。我們判斷明年外貿形勢會更復雜,任務會更艱巨,要完成全年任務很不容易。

形勢更復雜表現在:一、國際經濟形勢的復雜性決定了經濟復蘇將是一個漫長的曲折的過程;二、國際需求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三、我國外貿政策的連續性尤顯重要;四、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面對的壓力加大。

任務更艱巨就是既要實現保份額的目標,又要做好調結構、促平衡的工作任務。調結構、促平衡,不僅是明年的重要工作任務,也是我們一項長期的工作目標。中國現在是一個貿易大國,這沒有疑問,即便今年不是第一位,作為第二位,也是貿易大國。但現在我們是大而不強。為什么不強呢?因為我們的發展不平衡,外貿結構需要調整。

因此,我們必須下大力氣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促進貿易平衡發展。

我認為,只要國內外的形勢不發生重大變化,明年中國的對外貿易實現恢復性的增長是完全可能的,保市場的目標任務也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三、關于中國外貿中長期發展需要深入研究、探討的問題

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都將發生重大的變化。我國外貿發展如何適應新變化、迎接新挑戰,是需要我們研究的重大課題。

首先,外貿發展的戰略定位值得認真研究,要研究外貿對國民經濟增長的作用,對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作用,對提升國際地位的作用,等等。

其次,外貿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式也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發展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式。我們的前輩花了三十年的時間,使我國對外貿易實現了由小到大的跨越,相當不容易,應當高度評價、高度贊揚、充分肯定。那么,未來我們外貿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么?那就是,繼續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動貿易強國進程。

第三,如要實現外貿由大到強的戰略目標,就必須調整貿易結構,必須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出口商品質量,實現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要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高外貿發展的協調性,要增強我國參與制定國際貿易規則的能力。與此相關還要研究外貿發展戰略支撐、戰略舉措,等等。

總之,中國外貿要實現由大到強的戰略目標,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改革創新,加強科學規劃,繼續努力工作。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以科學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