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國外貿逆勢增長的原因是(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9.9%,出口增長13.8%,增長原因是啥?)

时间:2024-06-09 09:19:21 编辑: 来源:

對外經貿逆勢增長是什么意思?

在全球貿易大幅度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外貿整體上呈現出逆勢增長的態勢。對此,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在2020第五屆新金融論壇上分析其原因時主要談及兩點:

第一,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工業門類齊全,尤其在以電子消費產品為代表的生活類消費品的生產制造方面,更具有產業鏈、供應鏈優勢。

第二,與人民幣重新面臨升值壓力有關。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美聯儲從今年3月以后開始實行無限量的QE政策,雖使其資產規模迅速增加,8月已超過7萬億美元,同時美元指數也從接近100快速下降為現在大約91(截至記者發稿時),就此也改變了自2013年以來的強勢美元局面。美聯儲超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美元的明顯走弱,使人民幣從5月開始進入升值通道,由之初的大約7.1:1美元,升值到現在的6.55:1美元。面對人民幣升值局面,不少企業界、經濟界人士均齊聲呼吁人民幣不能過快升值。

自5月以來,中國出現的外貿出口逆勢增長的局面,實與同期發生的人民幣升值有關。反過來看,正是由于出口強勁才帶動人民幣升值壓力,兩者是一種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于學軍稱。

“中國外貿潛力大,韌性足、競爭力強、產業鏈穩固,企業的創新意識、開拓市場能力都很強,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評價道。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是什么?

1、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積極影響

(1)降低進口成本,促進進口規模擴大

人民幣升值,國外的能源、原料與生產資料等商品價格相對變便宜,這就降低了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很多重要戰略物資的成本,增強了國際購買力。在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航空、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將使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進而增強相關行業部門的盈利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2)人民幣升值可以優化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促進貿易結構優化升級

目前,中國的貿易結構很不合理,大多數企業都處在勞動密集型且技術含量不高的水平上,僅有的部分高技術、深加工出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過程短暫,增值不高的問題,真正體現技術水平和要素含且的高新技術設備和中間投入品等生產要素要從國外進口,加工收益近80%屬于外國產值的轉移。通過人民幣升值的手段,可以最有效率地把制造業中那些技術含量與附加值低的、管理不善的企業擠出去,這符合中國產業結構轉變的發展方向。同時人民幣升值會引起行業內更加激烈的競爭,激勵企業通過技術管理創新增強競爭力。讓那些富于創新、有競爭力的制造業強者變得更強,并且能減少無效率的企業在海外的相互惡性競爭,另外還能加快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而人民幣的升值,必然會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減少和進口增加,這樣就能夠改變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不均衡的局面。可見,人民幣升值對于推動我國企業貿易結構調整并激發其自主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國門,進軍國際市場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成本相對來說比以前下降,這使得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投資設廠、從事跨國經營、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從而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絡。所以說,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那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其全球發展的戰略,造就出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今后我國既要引進外資,又要對外投資。如果人民幣升值,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成本降低,易于向海外發展,在國際競爭中提高企業素質。

(4)人民幣升值可以減少我國出口產品所遭受的反傾銷訴訟,緩解貿易摩擦,改善貿易關系。長期以來,我國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量擴張來實現出口導向戰略,憑著價格優勢迅速占領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中低端市場。

2、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

(1)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出口企業的發展。

人民幣升值會相對提高出口貿易的企業成本,企業勢必相對提高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報價,其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將受到一定的抑制,從而削減了出口貿易額。近年來加工貿易出口占我國商品出口的比重接近55%,占據了我國對外貿易的半壁江山。人民幣升值提高了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我國的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就喪失了出口價格競爭優勢,將不利于一些弱小的依靠規模擴張和廉價勞動力生存的企業擴大海外市場,甚至使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被淘汰。

(2)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中國商品以“價廉”大占優勢,有不少中國商品進軍世界市場,主要靠的是廉價的生產成本。因此,人民幣升值必然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產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遠低于別國同類產品價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國內競爭,使得出口企業不惜血本,競相采用低價銷售的策略。人民幣升值,用外幣表示的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此外,對出口依存度比較大的企業遭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沖擊也較大。紡織服裝業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出口依存度高達51%,而且其不斷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又是建立在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之上的,因此,人民幣升值后,將大大削弱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據測算,人民幣升值2%,我國紡織業出口額將減少25億美元,行業總產值增速將下降近3.5%。家電行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電子設備制造業也是人民幣升值的重災戶。

(3)制約了外商對我國投資的積極性,不利于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

中國自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優惠的條件吸引了大批外資企業和跨國公司進入我國,我國成為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從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后,雖然對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商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是對即將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會產生不利影響,因為人民幣匯率的升高意味著外商對華投資成本的增加,這會使他們的投資成本上升,因此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4)增加我國就業壓力

人民幣升值將加大我國國內就業壓力。一是目前我國出口的大部分產品是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人民幣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也促使企業優化產品、提升產品技術含量,降低對低素質廉價勞動力的需求,從而造成失業及就業壓力。二是我國目前提供新增就業機會主要是出口和外貿企業,外貿行業提供的就業機會超過7000萬人。但人民幣升值將會增加外商的投資成本,根據測算,當人民幣升值5%,假設匯率的出口彈性和外資彈性分別為0.8和1,出口增速將下滑4%,外商投資增速下滑5%。外商投資和出口貿易的下滑,也將會造成勞動力需求下降。

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9.9%,出口增長13.8%,增長原因是啥?

我認為我國出口增長能夠達到13.8%,主要是由于歐洲地區受到了能源危機的影響,所以才能夠為我國的出口創造了機會。

我國作為世界上的工業大國,也是世界上種類最齊全的工業國家之一。我國在短時間之內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果,在這背后有很多人付出了汗水。我國的經濟正在不斷的飛速發展當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成為了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且我國的消費市場是非常具有活力的,也能夠吸引很多外來品牌進入中國地區。

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9.9%,出口增長13.8%。

根據我國海關部門的調查,本年度前三個季度的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達到了9.9%,并且在出口增長方面也已經上升至13.8%。由此可見,我國已經向歐美及其他地區出口大量的中國商品。并且增長幅度以及總量方面都有所增加,也能夠表明我國與國際之間的貿易變得越來越頻繁。

歐洲地區出現嚴重能源危機。

我國出口量能夠實現13.8%的增長,主要是由于歐洲地區出現非常嚴重的能源危機。因為歐洲的工業制造缺少充足的石油及天然氣,所以在工業產品制造方面陷入的困境。歐洲民眾以及部分國家只能夠選擇從中國地區進口,所以為我國創造了出口的機會。

中國貿易正在飛速發展。

中國出口數量的增加,而且增加幅度達到了13.8%。也能夠說明了中國的出口貿易正在飛速發展當中,與國際貿易往來變得越來越頻繁。在這背后的一切,主要與我國政府所采取的對外政策有關。不單方面的偏袒任何一方,一心一意的搞生產和發展。

2020我國外貿同比增長1.9%!這是否表示未來將逆勢上揚?

當然是的,2020年中國外貿在全球頹勢的環境下實現了1.9%的正增長,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排頭兵,體現了“中國制造”的韌性和競爭力,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新動力,預計2021年我國外貿將加速恢復,大幅正增長提升。

一、我國國際市場份額創歷史新高

“2020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我國外貿進出口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實屬不易。”據海關統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我國外貿經歷了一季度大幅震蕩后快速回穩,進出口規模逐季攀升,全年進出口總值超過3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二、宅經濟與防疫物資出口推動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防疫物資短缺成為多個國家面臨的巨大難題。而在當時,我國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穩步推動復工復產,成為全球防疫物資的“生產中心”。據海關統計,全國海關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4385億元,其中出口口罩2242億只,價值3400億元,相當于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了近40個口罩。這其中包括醫用口罩650億只,占口罩出口量的三成。另外,全球對“宅經濟”產品的需求,也對我國出口增長產生拉動。有數據顯示,我國出口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用電器合計增長了22.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3個百分點。

三、202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有望保持增長

關于今年的外貿形勢展望,世界經濟有望復蘇帶動貿易增長,國內經濟恢復平穩增長也給外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同時也要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2021年的外貿形勢將積極向好,應該能夠實現兩位數的正增長。預計,伴隨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球經濟和貿易預計將加速復蘇,對“中國制造”的需求將增加。

我國的對外開放和經濟增長政策不斷落實,也將助推我國外貿增長。RCEP和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等區域協定和全球經貿合作預計將在疫情后進一步發展,有利于中國對外貿易。

中國經濟V型反轉,經濟層面向好的原因是什么?

2020年中國經濟呈現V型反轉與穩步復蘇特征。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回歸常態。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年度論壇(2020-2021)日前召開并發布了主題為“邁向雙循環新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