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國古代對外貿易發展的意義(我國古代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借鑒意義?)

时间:2024-05-29 06:54:24 编辑: 来源:

我們古代對外貿易對市場經濟建設的啟示

你問的是,我國古代對外貿易,對現在市場經濟建設的啟示嗎?

首先我國古代的經濟形態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經濟并不發達。政府實行的是重農抑商的政策,明清時期實行了海禁和閉關鎖國的對外政策。但是,在經濟和航海技術的促動下,古代對外貿易也有繁榮的時期,首推漢朝,絲綢之路,還有就是唐朝為了分商人利潤鼓勵對外,還有宋朝。但是明清以后為了國防安全防外國殖民和反清復明勢力,海外貿易就衰落了。

對現在我國市場經濟建設的啟示就是,國家要給予市場發展的良好環境,這當然包括政策、經濟環境等方面的優惠。再有就是堅持改革開放,不能閉關自守,積極的融入到世界市場中去。有挑戰但也要 培養國際上的競爭力。

我國古代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借鑒意義?

我國古代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今天的經濟建設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農業為本:農業是中國古代經濟的支柱產業,政府通過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推廣種植技術等措施促進農業生產。這種政策對今天的經濟建設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因為農業是國家經濟的基礎,政府需要通過投資和技術支持來促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

重視商業:古代中國政府不僅鼓勵農業生產,還重視商業發展,尤其是對外貿易。政府通過推動商業繁榮、開辟新市場、制定商業規則等措施來促進經濟發展。今天的經濟建設也可以借鑒這種政策,通過促進貿易和投資,擴大市場規模,增加經濟活力。

基礎設施建設:古代中國政府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道路建設和交通運輸。政府通過修建道路、建設驛站、運河、橋梁等基礎設施,提高貨物的運輸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從而促進經濟發展。這種政策對今天的經濟建設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因為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人才引進與培養:古代中國政府還重視人才引進和培養。政府通過招聘外來人才、建立教育機構、推廣知識和技術等方式促進經濟發展。這種政策對今天的經濟建設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因為人才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政府需要通過人才引進和培養來提高勞動力素質和技能水平。

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古代中國政府還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措施來促進經濟發展。政府通過控制貨幣發行量、管制利率、加強金融監管等方式來穩定經濟發展。這種政策對今天的經濟建設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因為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政府需要采取適當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措施來保持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實行科舉制度:古代中國實行科舉制度,鼓勵知識分子學習生產和經營知識,提高人才素質,促進經濟發展。在今天的經濟建設中,我們也需要注重人才培養和選拔,鼓勵創新和創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全社會的創造力和創新活力。

推動可持續發展:古代中國在經濟發展中注重節約和可持續發展,例如實行環境保護、節約用水、節能減排等政策措施。在今天的經濟建設中,我們也需要推動可持續發展,注重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

實行貨幣鑄造和稅收政策:古代中國實行貨幣鑄造和稅收政策來調節經濟發展。例如,政府通過鑄造銅錢、銀錠等貨幣來促進貿易活動,并通過征收土地稅、人頭稅等來調節經濟發展。這些政策對今天的經濟建設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今天,我們需要建立穩定的貨幣體系和稅收政策,促進金融穩定和經濟穩定發展。

推動手工業發展: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發展十分繁榮,政府通過設立官營作坊、鼓勵民間手工業、推廣生產技術和工藝等措施來促進手工業的發展。這些措施不僅增加了手工業的產值和收益,還推動了手工業的創新和技術進步。在今天的經濟建設中,我們也需要重視手工業的發展,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以提高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實行對外開放:古代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通過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進行貿易往來,促進經濟發展。對外開放政策不僅使得中國商品出口到國外,還引入了外國商品和技術,豐富了中國市場和技術。今天的經濟建設也應該繼續堅持對外開放,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交流與合作。

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古代中國政府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減稅降費、發放補貼等措施刺激經濟增長。這些措施增加了政府的支出和投資,也減輕了企業和個人的負擔,促進了經濟的穩定增長。今天的經濟建設也應該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優化稅制結構,加大對企業和個人的減稅降費力度,提高企業和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鼓勵創新:古代中國政府鼓勵創新,通過設立工坊、招募藝人、推廣新技術等措施促進手工業的發展。這些措施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和企業,也提高了手工業的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今天的經濟建設也應該鼓勵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

總之,我國古代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今天的經濟建設有很在借鑒意義。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發展原因

在當代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中國以及其他亞非拉發展國家在原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經濟的基礎上,僅僅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就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這讓英法那些經歷了幾百年積累才完成蛻變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實在心有不甘。于是許多學者開始進行思考這種現象的根源到底何在。在眾多的原因中,其中有一派學者看到了亞非拉國家在古代社會的優勢地位,也就是以反駁“歐洲中心論”為代表的一系列理論,他們主要論證了古代亞非拉對世界經濟的重要影響。

在學者的論證中,都會提到中國在古代世界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在這一傳統貿易中,中國的主要活動是出口,憑借著巨大的優勢,賺進了大量的白銀。據經濟史權威估計,從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銀產量的85%和黃金產量的70%來自拉丁美洲。18世紀,美洲白銀產量約74000噸,其中52000噸運抵歐洲,這其中的40%約20000噸運往亞洲。另外美洲本土剩余的白銀約有3000噸經馬尼拉大帆船來到中國,再加上日本和其他地區的白銀,全球白銀總量的一半抵達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而中國又被稱為世界白銀的“終極密窖”。

那些外匯的賺取正是由于傳統中國最優秀的物產:絲綢、茶葉、瓷器等。這些東西不只是在古代世界,即使是在今天,也依然是中國魅力的象征,但它們在近代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卻大打折扣。那到底是什么讓中國傳統工藝的光芒在西方近代科技發展的情況下立刻被徹底掩蓋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傳統經濟是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的,是一種內向型經濟,對外基本沒有依賴,體現出了巨大的出口優勢。正是這種“封閉”優勢,使它在古代社會能夠絕對勝出。也正是這種原因,進一步加深了它的封閉,使它隨著近代科技的崛起迅速敗落。

無論是中國的茶葉、東南亞的香料,還是美洲的煙草都是地域性的特產。中國是世界茶葉的原產地,千百年來,中國茶葉是世界茶葉消費市場的最主要來源。早在南北朝時期,中國的茶葉就已經開始外銷,“五世紀后期,土耳其人至蒙古邊境,以物易茶,首肇其端”。此后周邊國家開始從中國進口茶葉,但數量較小。隨著15、16世紀地理大發現,西方人逐漸了解東方。據說,由于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導致茶葉在西方廣受歡迎,開始癡迷中國的茶葉,直到17世紀,茶葉成為中外貿易的重要商品。到18世紀,茶葉占據了對外貿易的主導地位,據主要茶葉輸入國家的推算,18世紀中國對外輸出的茶葉達8889241擔以上,19世紀的前40年,就達到了1500萬擔。

由于茶葉的特殊作用和它所帶來的巨大利益,西方國家在對待中國茶葉方面采取相互競爭的態度,主要表現在英國和荷蘭,1776年英國運出3402415噸茶葉,占總輸出量的20.9%,荷蘭遂運出4923700噸,占總量的30.3%。但其后,英國逐漸增加運輸船隊的規模,到了1791年,英國的運茶量達到22369620噸,比重高達88%,幾乎把荷蘭擠出了中國市場。但隨后,荷蘭專心發展爪哇茶,進行對抗。經分析推算,18世紀,荷蘭從中國運出茶葉大約178萬擔,英國大約運出400萬擔,其他各國大約800萬擔左右。這么大規模的輸出給中國賺入了大約1.2~1.3億兩的白銀。

茶葉剛傳入歐洲的時候,被當做稀罕之物,價格十分昂貴。17世紀的歐洲茶葉市場,每磅需銀100元;1657 年,英國最早的茶商托巴斯・卡洛韋(Thomas Garraway)出售的茶葉,每磅價格為6~10英鎊。政府對茶葉按照奢侈品課稅,每加侖納稅6便士,“光榮革命”以后,1689年修改《液量稅法》,茶價才隨之下降。但直到18世紀20年代開始,英國幾次下調茶價,達到1磅茶葉8先令,茶葉才真正走向普通百姓,但茶的消費量也大增。不僅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茶價市場也出現過巨大的調整,調整的結果是導致中國“茶葉價格因需求的關系而陡漲”。

在古代各國聯系不發達的情況下,茶葉這類依靠自然優勢而獲得青睞的產品,必然取得了無可比擬的“專利”地位。正是它的專有和被需求,導致產出國在古代世界貿易中獲得了一定的支配地位,這種支配在物質方面的表現也就是賺進了大量的白銀。而且土壤這種先天的優勢是不可能偷盜的,尤其在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還是難以復制的。因此古代社會彼此之間的隔絕、封閉,茶葉生產的這種專利優勢也還能發揮一定的效能。但受到茶葉利益的巨大刺激,其他各國也紛紛發展本國的制茶業,并不斷地沖擊著中國的茶業。

在封建制度下,茶葉經營的表面繁榮掩蓋了厘稅過重、粗制濫造、剝削加重等問題。雖然有識之士有所注意,如《申報》就不止一次指出,印度茶制作精細,質量高,日后必將成為華茶的勁敵,或導致“中國茶生意日廢矣”,但并未得到重視。直到1886年茶葉出口的高峰到來,也就到了總危機爆發的邊緣。其實早在70年代,漢口、上海各地的茶商,對華茶的采購就采取非常審慎的態度,中國茶葉出現了滯銷的狀況。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各種茶價不斷下跌,華茶的價錢必然受到影響,茶葉的出口總值也不斷呈下降趨勢。茶葉行業的衰落首先從茶商開始,“二十年來,以業茶起家者,十僅一二;以業茶破產者,十有八九”。隨之而來,茶農的生活也困苦不堪,大規模棄茶他圖,昔日著名的茶區,已經呈現出一幅凄涼景象。

此時,印度、錫蘭、日本茶卻迅猛發展,尤其是印錫茶成為華茶的勁敵。遲至18世紀90年代,印度的茶業已逐漸實現了機械化,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而且所制之茶“味尤加美”。1890年,印度茶出口超過1億磅,超過中國茶出口的1倍還要多。錫蘭茶的發展雖然起步晚,但速度極快,僅1880年,茶園面積就比1875年增加了13倍,并實現了機械化,首先進軍英國市場,逐漸與華茶抗衡。日本綠茶的擴張以及占領臺灣后的生產的烏龍茶、包種茶也進一步威脅了中國茶的地位。1874~1875年,日本輸入美國的綠茶,首次壓倒中國綠茶的輸入量,并且輸出量逐年增加,到了1886年以后,每年的輸出量基本保持在30萬擔左右。隨后而來的爪哇在茶葉生產出口領域奮起直追,到了20世紀初,成為世界第四大茶葉輸出國,并于1915年突破億萬磅,1918年,位列中國之上。 隨著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斷興起,古老的封建帝國江河日下,仰仗于“封閉”優勢而盲目自大,為了避禍甚至閉關鎖國,逐漸遠離了世界大市場。《明神宗萬歷會典》規定:“凡將緞匹、袖、絹、絲、綿私出夕晚貨賣及下海者,杖一百;挑擔載貨之人減一等,貨物船只并入官。”清朝由于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防范沿海的反清勢力,1655年下令“沿海省份應行嚴禁,毋許片帆入海,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