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國古代對外貿易特點及明代變(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特點)

时间:2024-05-19 17:12:26 编辑: 来源:

明代對外貿易的主要特點及其成因

一方面,由于國內商品貨幣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因素的萌芽,促進了中國同東西洋貿易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明代有日本海盜經常騷擾沿海居民,清初有東南沿海鄭成功反清勢力的存在,因而在對外貿易問題上是閉關自守還是開放海禁,是由官府壟斷還是允許民間經營,就日益成為人們注目的問題。明代的丘濬反對閉關自守,主張進行海外貿易。他依據的理由是:①中國的商品固然能自足自用,但外國卻需要中國的商品,因而海上走私不斷,如繩之以法,不惟無益,反而有害,不如開海禁進行對外貿易。②日本海盜雖“累為沿海之患”,但暹羅、爪哇等國卻同中國友好通商,只要禁止同日本貿易,開海禁不致招惹邊患。③如讓民間從事海上貿易,官府征稅,對國家財政收入亦有所補益。清代的藍鼎元也極力反對封關禁海。他生長于福建,熟悉東南沿海的貿易情況。雍正二年(1724),他寫了《論南洋事宜書》,針對清政府頒布禁海詔令所持的理由(如怕賣船與番,運米接濟異域,被海盜劫掠等),均根據事實,逐條加以駁斥,并痛言海禁之弊,指出“百貨不通、生民日蹙”,“沿海居民蕭索岑寂窮困無聊之狀,皆因洋禁”。因此,他主張開放海禁,官府不加干預,讓人民自由經營對外貿易。藍鼎元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論證開展對外貿易的好處的。他認為外貿可以增加國家的財富,繁榮沿海地區經濟,有助于解決就業問題。到鴉片戰爭前后,魏源主張對外貿易應由國內外私商自由進行,甚至贊成派軍艦為私商護航,而且首次對貿易差額進行分析,這在當時的中國都是新穎的見解。

請采納

比較明代后期與清代晚期對外貿易的不同之處

首先,明代后期的對外貿易主要以民間貿易為主,而清代晚期的對外貿易主要以官方為主。明代中后期由于北有蒙古、南有倭寇,所以國家政策傾向于保守,政府明令禁止對外貿易;但是由于茶、絲綢、瓷器等中國商品擁有巨大國際市場而且商路順暢,所以民間商人抵不住利益的誘惑。清政府雖然也秉承禁止對外貿易(保留對外出口——廣州),但是鴉片戰爭以后,清廷政策轉變,對外貿易是實現了解西方的重要手段,所以大型采購、興辦大型工廠都是官府所為。

其次,明代的時候主要是向外輸出本國產品,當時明朝人口過億,勞動力和生產水平都大大超過海外,再加上產品的獨有性,商品幾乎都是對外傾出的。而清代則主要從國外輸入產品。清朝時,西方經過工業革命生產力大大超越中國,則理所當然產品向龐大中國市場傾銷。值得指出的是,中間使用的貨幣是美洲的白銀。

最后,明代晚期的對外貿易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和西北、東北等疆域邊緣地區;而清代晚期的對外貿易則深入到沿江的內陸甚至其他地區。明朝由于是民間貿易,所以邊疆地帶有地理優勢。而清代在鴉片戰爭以后,陸續開放通商口岸,這其中就有內地的沿江等地,而且政府籌辦的民用、軍用工廠也有很多設立在內地。

值得指出的是,明清兩朝疆域差別很大,對西北方面的貿易也有很大不同。

中國明朝中葉發展如何?

到明中葉的嘉慶、萬歷年間,社會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中期是明從盛轉衰關鍵,階級矛盾尖銳,中等規模的農民暴動不斷發生,與此同時,民族矛盾逐步顯露,邊境少數民族崛起,擾亂邊防,倭寇和海盜乘火打劫,沿海地區不得安寧,矛盾錯綜復雜。與此同時,經濟繼續發展,資本主義萌芽開始。

農業方面,傳統的糧食作物稻、菽、麥、稷、黍五大類繼續發展,品種不斷增加,雙季稻獲得較大發展。玉米、番薯等新作物的引入和傳布,為糧食增產開辟了新的途徑。

經濟作物廣泛種植,棉花在江蘇、浙江、河北。桑葉種植業在浙西地區蓬勃興起。甘蔗種植盛行于福建、廣東和四川。染料作物如藍靛,在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省份普遍種植。油料作物如花生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已普遍種植。煙草于萬歷年間從呂宋引進到閩廣,在明朝后期成為福建最重要的經濟作物。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作物品種的增多,土地的開發和利用率得到進一步提高。明朝中期農民經濟商品化傾向發展進一步加強。城市經濟較為發達,市鎮興起,白銀取代明朝政府法定鈔幣,成為通行的主要貨幣,

經濟的發展,引發了社會結構的變化,土地買賣更加頻繁,田底權與田面權的分割和獨立轉移,成了土地買賣的一種主要方式。農民內部日益分化,租佃經營成了主要的生產關系。在明朝嘉靖二十九年的時候,明朝最聰明的皇帝嘉靖皇帝,已經穩穩當當的做了二十九年的皇帝。年輕的嘉靖皇帝在即位初期,勵精圖治驅除弊政,國家幾乎有了中興的氣象。但如今的嘉靖皇帝,只不過是一個成天求仙問道的油膩中年男人,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魄力和雄心壯志。這并不奇怪,因為明王朝依然非常強大。只是讓嘉靖皇帝和大部分明朝臣子沒有想到的是,當明朝出現中興曙光之時,北方也出現了一代雄主,俺答汗。

嘉靖劇照

這一年的六月,一支蒙古騎兵南下,和以往小股隊伍騷擾邊境不同的是,這次來的是蒙古軍隊的主力,足有十萬人之多。蒙古大軍浩浩蕩蕩,毫無預兆的出現在大同以北的地方,已經兵臨城下。這時候,駐守大同的是明朝大將仇鸞。這位靠著嚴嵩才飛黃騰達的邊關將領,沒有一點和蒙古騎兵大戰的勇氣。立刻表示,只要蒙古大軍不進攻大同,其他地方隨便走,我這里絕不阻攔。

于是,明王朝九邊之一的大同成了一個擺設,蒙古大軍繞開大同,從古北口直搗京城,一路燒殺搶掠,橫掃北京城外順義、懷柔、通州等地,一路瘋狂攻擊京城以外的老百姓,史料記載,這次蒙古的軍事行動,殘殺人畜二百余萬,直接打到了北京宣武門附近。整個明朝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無兵可用。十萬蒙古軍隊,繞著京城,燒殺搶掠一月之久,這才滿載而歸,大搖大擺的回到了蒙古老家。而在回歸途中,也沒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攻擊。

這是明王朝僅次于土木堡之變的第二大恥辱,史稱庚戍之變,又稱庚戍之恥。而這場恥辱事件,卻又顯得無比詭異。俺答汗來的詭異,明朝的兵將表現得詭異,結果也非常詭異。整個事件,都透露著一種匪夷所思的奇怪味道。

很顯然,俺答汗并不像滅亡明朝,也不想打破北京城,如果他真的有如此野心,按照明朝將領的表現,這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俺答汗的行為,似乎只是為了搶劫一番而已。但這種搶劫,透露太多信號。

從史料記載看:俺答汗的這次軍事行動,只想要兩個結果,一個是“封貢”一個是“互市”。從嘉靖十三年開始,俺答汗就開始不遺余力的像明王朝示好,希望能夠的得到冊封,能夠有資格向明王朝進貢。而嘉靖皇帝,無一例外的拒絕了。于是,才有了俺答汗這次出乎意料的軍事行動。

問題就出在這里,按照俺答汗的說法,他非常想要向明王朝進貢,并且希望得到冊封。這是一件很值得深思的事情。在中國古代,萬國來朝是一個朝代盛世的主要評價標準之一。因此,幾乎所有朝代,都不會反對他國進貢,在明朝初期,不斷地接受朝貢,不斷的冊封各種各樣的官職,來維系自己的統治地位。而這種表面上的盛世以及名義上的萬國來朝,明王朝卻要付出難以啟齒的代價。

明王朝從建國開始,對于明朝以外的國家,都處于一種“寬嚴皆誤”的尷尬局面,朱元璋、朱棣時代,大規模進攻北方勢力,一度橫掃漠北,但這種打法,就如同打地鼠一般,打掉一個,又冒出來一個,明王朝不斷地征討,卻始終無法徹底解決北方的威脅。而對于外交,明王朝有了七下西洋的壯舉,卻發現這種外交的消耗,遠超過自己的預期,國力受到嚴重的削弱。

朱元璋劇照

鄭和的七下西洋,絕不是一次單純意義上的對外貿易,和五十多年后的迪亞士、達伽馬這些人的目的不同,外交的目的遠高于貿易的目的,因此,耗費巨資的七下西洋,并沒有給明王朝帶來實際的經濟利益,反而讓明王朝不堪重負。

這是明王朝在光鮮亮麗背后的苦水,而這樣的苦水,又只能明王朝自己去吞,因此,明朝的皇帝在禁海和開海之間不斷徘徊,糾結于如何更好的對外交往。“封貢”就是這種糾結的產物。

簡而言之,如果外國可以進貢,這就意味著,他們有和明王朝發生貿易關系的可能,而有了封號,就是將這種可能合法化。渴望獲得明朝財富的各個國家,都希望和明王朝進行正常的貿易往來。俺答汗也不例外。只是因為自己的前輩,在土木堡之戰和北京保衛戰中,讓明王朝連續遭受奇恥大辱。因此,嘉靖皇帝對俺答汗以及蒙古國是區別對待的。

這種區別對待,更像是一種貿易戰。明王朝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江山鑄造的鐵桶一般,因為土地肥沃、科技發達、人口眾多,明朝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因此,對外貿易對于明朝而言,非常不重要,甚至可以忽視。

可對于蒙古而言,這種貿易戰是致命的。蒙古國的經濟結構太過單一,急需要明朝的絲綢布匹以及鐵器。而面對著龐然大物的明朝,俺答汗并沒有太多把握戰勝,也不想和明朝鬧翻。他只是單純意義想要獲得和明王朝正常邊境貿易的權力。于是,這場軍事行動爆發了。

一方面渴望貿易,另一方面無視貿易,這像極了幾百年后的鴉片戰爭。但從當時的情況看,明王朝拒絕邊境貿易,實際上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這根源在于,明王朝在邊境貿易中,處于劣勢地位。

按照正常思維模式看,蒙古人渴望的東西,是他們生活必須的東西,而蒙古人有的東西,比如牛羊馬匹,是中原王朝可有可無的東西,無論從哪種角度來說,明王朝都會在這場國際貿易中,獲得主動權。可惜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東西要和生產力掛鉤的。而在當時的生產力情況下,明王朝是沒有太多國際貿易的優勢的。

在明朝陳汝锜《甘露園短書》中記載:萬歷二十五年的時候,龍鳳袍共5450匹,需要織布機534張,織布匠534名,挽花匠,1620名,其他如挑花絡絲打線的,4300多人,而且這些還不夠,又增加了350張織布機,織布匠350人,挽花匠750人。這還只是一個省的織布局的耗費。

織布機

如果說龍鳳袍做工要求高,其實,普通的絲綢,也要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據史料記載,一個人要織一件五丈長的袍料,需要270天。可見,在生產力并不發達的明朝,這些絲綢布匹,即使有織布機的幫助,也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而這還不是全部,明朝主要的絲綢布匹生產地是江南,而開放互市的地方是北方邊境,明王朝如果要和蒙古人進行國際貿易,就不得不從江南運送大量絲綢布匹,一路舟車轉運,才運到邊境。這里面又是一次巨大的耗費。

相比之下,蒙古的馬匹牛羊,反而成本低很多,長城以北廣闊地區,全部都可以放牧,而且放牧成本很低,又是蒙古人非常擅長的。因此,他們的投入遠低于明王朝的投入。那么,有人要問,如果開放馬匹市場,明王朝會擁有大量的優良馬匹,到時候打回去不久什么問題都沒有了。

還是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為普通馬和戰馬是有區別的,而且,養一個騎兵,是一件非常花錢的事情,從漢書中記載可以看出來,漢王朝養一個騎兵,需要十戶中產人家一年的賦稅。而且這樣的耗費,并不能保證這些騎兵具備作戰條件。

嘉靖皇帝的確是一個很聰明的皇帝,他選擇了一種非常保守的方式,來解決明朝面臨的貿易上的巨大困境。不得不選擇閉關鎖國這樣的策略,來保證明朝的穩定發展。這種苦衷,恐怕只有明王朝自己能夠理解。

庚戍之變的爆發,讓嘉靖皇帝的想法破滅,迫于蒙古人的威勢,明王朝不得不同意了俺答汗“封貢”和“互市”的請求,但這種情況只持續了一年,明王朝再次中止互市。從表面上看,是因為明王朝剛烈的性格,嘉靖皇帝以為這種城下之盟是奇恥大辱。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卻是,明王朝在互市中非但沒有沾到便宜,反而消耗了大量的國力。

明王朝如果從現代人的角度看,庚戍之變,實際上是一場貿易之戰。明王朝無力維系萬國來朝的局面,無法在國際貿易中獲得太大的優勢,只能采取閉關鎖國的態度,來維系明王朝內部的穩定。在庚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