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數字貿易規則不包括(數字貿易對WTO規則的挑戰是())

时间:2024-05-18 17:59:28 编辑: 来源:

全球數字貿易規則是什么

全球數字貿易規則新動向值得關注

近年來全球數字貿易發展迅猛,但數字貿易規則遠遠滯后于實踐。這一問題日漸受到發達經濟體重視,數字貿易規則制定出現諸多新動向。

一、美國是引領數字貿易規則的旗手

美國作為數字貿易大國,在拓展其數字貿易方面具有鮮明的進攻利益。近年來其主導規則制定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率先提出體現自身優勢的數字貿易定義。數字貿易的基礎是數字產品(Digital Procts)。但由于數字產品的邊界和外延尚不清晰,目前全球還沒有專門關于數字產品交易方面的統計。美國作為這一領域的領先國家,率先對“數字貿易”這一概念做出界定。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定義,“數字貿易”是指“通過有線和無線數字網絡傳輸產品或服務”,具體分為數字內容服務、社交網站服務、搜索引擎服務和其他數字服務等四大類。這是一個較為寬泛的定義,既包括國內商業服務,也涵蓋國際貿易,囊括了美國在這一領域具有領先優勢的大部分業態。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與統計局的統計,2011年美國通過數字傳輸的數字交付服務貿易出口3574億美元,進口2219億美元,占全部美國服務出口的比重超過60%,占貨物和服務出口的17%。從數字產品服務出口的增加值看,其在美國出口增加值中的比重更高,占整個國際貿易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

二是利用美主導的經貿談判推出數字貿易規則。美國在其主導的雙邊貿易協定中,率先將數字貿易規則作為電子商務這一單獨章節下的獨立條款出現,既不放在貨物貿易章節,也不放在服務貿易章節。從規則演進趨勢看,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數字產品交易規則1.0版本,以2001年生效的美國-約旦特惠貿易協定為藍本,首次以“電子商務”專章形成出現,形成了數字貿易交易規則的雛形;二是數字產品交易規則2.0版本,以2003年美智自貿協定為代表,明確了數字產品的定義、關稅和非歧視待遇;三是數字產品交易規則3.0版本,以韓美自貿區協定為代表,第一次提出了數據產品交易中的跨境信息流以及互聯網的訪問和使用原則;四是數字產品交易規則4.0版本,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為代表,進一步對相關規則進行了完善和細化。

三是致力于服務美國在數字貿易領域的商業利益。以TPP協定為代表,不僅涵蓋了美國主導的數字貿易規則基本條款,也實現了美國國會討論的數字貿易法案核心內容。其規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堅持因特網應保持自由開放;二是對數字產品禁收關稅;三是主張通過制定一系列規則,確保貿易伙伴不會采取進一步的保護性措施,如不能將締約方數字產品置于競爭劣勢地位,不能對跨境信息流建立歧視和保護主義壁壘,禁止強迫本國公司在計算服務中采取本地化策略,禁止要求公司向本國個人轉讓技術、生產流程或專有信息,等等。此外,相關規則也對保護個人隱私、維護網絡競爭、促進加密產品開發等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規定。可以看出,這些規則幾乎是為致力于維護美國在數字貿易的四大類別——內容服務、社交網站服務、搜索引擎服務和其他數字服務等領域的優勢量身定做的。以內容服務為例,美國音樂產業的數字內容已占內容產業的57%,遠遠高出其他經濟體;在搜索引擎服務方面,Google作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占世界市場份額的62%;在社交網絡服務方面,2014年全球超過20億人使用社交網絡,其中美國著名的社交網站Facebook每月擁有15.5億活躍用戶。

數字貿易對WTO規則的挑戰是()

數字貿易對WTO規則的挑戰是()

A.保障數據安全

B.數據的監管權

C.區分數據產品屬于商品還是服務

D.征收數字稅

E.建立全球信息網絡

正確答案:保障數據安全;數據的監管權;區分數據產品屬于商品還是服務;征收數字稅

商務部:我國全面推進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談判,將有哪些影響?

首先是對尋求全球數字貿易規則制定權有一定的影響。從規模上看,我國是數字經濟大國,但從影響力上看,我國是數字經濟小國。我國數字經濟的國際地位與DEPA的觀點是一致的。因此,DEPA的規定更適用于我國。而且,通過參與DEPA,在國際數字貿易談判中輸出中國式的規則,可以避免受到一些發達國家的限制。

其次是對新興趨勢和技術有很大影響。涉及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政府采購、競爭政策等與數字經濟相關的合作領域,確保DEPA能夠應對新技術發展帶來的新挑戰。數字身份是貿易協定的一個新問題,例如國家商業號碼。DEPA要求各方在數字身份問題上進行合作,包括交換數字身份政策和法規、技術實施和安全標準。

再者是對數字經濟的貿易輸入和輸出有很大影響。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仍在不斷變化。有人認為可以分為三類:數字商品貿易、數字服務貿易和數據貿易。.在其他場合,如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相關談判,大多數成員在語義上也使用數字貿易和電子商務的概念,因此它們都包括使用平臺的商品跨境銷售和跨境傳輸數字內容和服務。

要知道在沒有全球協議的情況下改進國內立法是一個主要趨勢。這不僅是為了保障國內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也為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法律依據,及時保護了國內企業的合法權益。也造成了不同國家的法律在國際競爭中的沖突。簡單來說,數字貿易就是數字經濟與國際貿易的融合。主要變化在于貿易方式的數字化和貿易對象的數字化。前者主要是技術賦能,后者主要是數字服務貿易成為服務貿易的主要形式。

國際經濟與貿易是文科還是理科呢?

國際經濟與貿易是文理兼收。理論上講,國際經濟與貿易是文科專業。然而,也不排除部分專科院校開設此文科專業,因為有些專業一般情況下是只招文科或者理科,但是不排除特殊情況存在,或許某一年某所學校就比較反常,文科專業招理科生,亦或是理科專業招文科生。

                                   

國際經濟與貿易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經濟與貿易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1998年,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正式出現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 。

國際經濟與貿易培養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寬厚的國際經濟、商務、法律、管理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寬廣的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責任意識,融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有理想、有抱負、能從事國際商務經營、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國際化、復合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

培養目標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良好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掌握經濟學以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國際通行的經貿規則,認識與把握國內外經濟、貿易的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熟練使用一門外語,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成為適應中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具有全球視野和較為完備知識體系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

                                   

學制與學位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基本學制為4年。可實行彈性學制,但修業年限不得少于3年。允許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鼓勵學生到海外學習和交流。學生完成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和學分,考核合格,準予畢業。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課程體系

總體框架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部分。理論教學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實訓)、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

理論課程

第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全面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方案,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第二,通識課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根據專業的特點和社會實際需要,設置一定數量的通識課程。通識課程包括大學語文與寫作、外語、數學、計算機操作與數據庫應用、創新創業教育、體育、國防教育等必修課程,以及根據學校特色和條件設置的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選修課程。

第三,專業基礎課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基礎課程包括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財政學、金融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課程。各高校可根據自身專業建設定位與特色,合理安排上述課程的結構與課時。

第四,專業課程。各高校可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和條件設定專業必修與選修課程,所設課程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體現專業特色。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必修課程包括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世界經濟、國際政治經濟學、中國對外貿易、經濟法、國際商法、市場營銷、消費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貿易經濟學、物流學、服務貿易、期貨市場學、電子商務、國際商務、商務談判等,各高校根據專業要求應至少從中選擇開設六門課程。各高校可以自主設置專業選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應當與專業必修課程形成邏輯上的拓展和延續關系,并形成課程模塊供學生選擇性修讀。

各高校應創造條件開設創新創業課程,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設全英文專業課程,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發跨學科、跨專業的新興交叉課程,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制定并實施國內(外)學生交換、學分互認,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建立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制度,提倡高校間課程資源共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優質課程與便利條件 。

實踐教學

第一,實驗(實訓)。各高校應根據專業教學的實際需要,獨立設置實驗(實訓)課程或環節,利用實驗室或實訓基地開展教學活動。

第二,專業實習。各高校的培養方案應至少包含1次專業實習,時間累計不少于8周。實習過程應有完整的實習記錄,實習后學生應提交實習報告。

第三,社會實踐。各高校應根據培養目標組織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包括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勤工助學和創新創業大賽等。社會實踐時間累計應不少于4周。各高校應積極開展創業實踐,豐富學生的創新創業體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第四,畢業論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論文應體現學術性和實踐性。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應由講師及以上職稱的專業教師擔任,提倡聘請實務部門有關人員共同指導。畢業論文可采取學術論文、案例分析、調研報告和創業方案設計等形式。建立健全畢業論文質量保證體系,確保論文質量。

教學經費

各高校應切實保障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教學經費投入。教學經費專指在專業教學各個環節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