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前提假設主要有(國際貿易理論的全新派)

时间:2024-05-29 11:30:43 编辑: 来源:

新古典貿易模型的假設前提

新古典貿易模型的假設前提如下:

兩國相同部門的生產函數相同;

兩國消費者偏好相同;

規模收益不變;

所有商品市場、要素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

兩國的生產要素供給是既定不變的;

假設A國為資本豐富的國家,B國為勞動豐富的國家;

西方國際貿易理論模型主要解決的問題有:國際貿易的產生原因、國際貿易的模式和結構等。

1、國際貿易的產生原因:為什么國際貿易會出現?是因為資源差異和技術進步的異質性嗎?還是因為成本差異,如勞動成本、土地成本和資本成本等因素?

2、國際貿易的模式和結構:國際貿易格局是如何形成的?貿易理論模型如何描述不同的貿易模式,例如絕對優勢、比較優勢和紅利互惠等?

3、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貿易政策(如關稅、配額限制和補貼)如何影響貿易模式和貿易結構?它們對國內生產和消費者福利的影響如何?

4、國際生產要素流動的影響:生產要素(如勞動力、資本和土地)自由流動對國際貿易格局造成了什么影響?跨國公司的形成和發展如何影響國際貿易和生產要素流動?

5、國際貿易存在的限制:國際貿易到底能否實現總體福利的提升?普遍存在的市場失靈和政策失靈會對國際貿易帶來怎樣的限制?例如,先富效應、市場壟斷、技術差距以及貧富差距等因素對產生的影響問題。

6、貿易的動態效應:貿易活動對經濟發展的動態影響如何?貿易能夠促進技術進步和創新嗎?長期來看,國際貿易的威脅和機遇如何影響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各自發展路徑?

7、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貿易政策的調整是如何影響各個國別貿易結構和國際貿易整體變化的?替代進口和出口導向政策的實際效果如何?

8、貿易和生態環境的關系:國際貿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如何?貿易政策的調整是否能夠平衡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目標?國際上是否存在統一的環境標準或者機制來實現貿易與環境的接軌?

西方國際貿易推動了跨國經濟發展

西方國際貿易理論模型是為了探討和解決國際貿易的核心問題,更好地了解和促進貿易活動的機制和推動跨國經濟發展。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研究的基礎是什么學說

.理論的思想淵源不同

以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1)市場競爭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能使社會福利最大化;(2 )勞動分工能使生產率提高并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

應該說,新古典經濟學成功地描述了古典經濟學的第一個思想,卻與第二個思想相沖突。新古典經濟學在將市場競爭的作用形式化時,最初采用了無規模報酬的生產函數這種最簡單的數學工具,它使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變成了與市場競爭不相容的東西。因為按照斯密的分工理論,分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是基于專業化能夠提高生產率的原理,而這一原理與遞增規模報酬有關。新古典貿易理論也采用無規模報酬的假設,從而先天不足,以致于的組織結構、規模大小、市場競爭地位及其相應的市場結構都對貿易的模式、成因、結構、得益等沒有影響。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就在于新古典的生產函數只表明一種投入產出的純技術關系,不允許遞增報酬的存在,并且忽視了社會經濟組織的演進與生產率的互動關系。

事實上,古典經濟學家的研究重點是專業化、勞動分工和交換的關系。在斯密和馬克思看來,勞動分工是經濟生活的核心現象,社會經濟組織結構是經濟學研究的中心,馬克思更將其歸結為生產關系的研究。楊格(Allyn Young,1928)的經典論文指出:“在全部經濟學文獻中,最富有啟發、富有成果的一般法則就是斯密定理(勞動分工受到市場范圍的限制)。”(注:Young A.(1928),Increasing Returna andE買粉絲nomic Progress, The E買粉絲nomic Journal,38:P527—42。)然而,由于后來德布魯把新古典經濟學變成公理化體系,用斯密的分工思想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理論逐漸地為人們所拋棄。70年代以來,依托于新古典框架的新貿易理論逐步產生和發展,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不足,但始終難逃“舊瓶裝新酒”之嫌。楊小凱用現代數學分析工具將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華充分發揮并加以形式化,創立了以古典經濟學的分工思想為基礎的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堪稱是貿易理論領域的一次革命。

2.前提假設、分析方法不同

就前提假設和分析方法來看,新古典經濟學存在三個致命缺陷:第一是采用消費者——生產者的兩分法。消費者不生產,必須從廠商處購買所有消費品,因此國內貿易必然存在,消費者不能選擇自給自足,也不能選擇專業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廠商的存在是給定的,所以導致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重點是給定經濟組織結構下的最優資源配置問題。這種兩分法使得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經濟組織如何從自給自足變得越來越專業化,也無法解釋國際貿易如何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等現象。第二,新古典經濟學用規模經濟概念替代專業化經濟概念,而規模經濟概念只能表明投入產出間的純技術關系,卻不能反映專業化水平、經濟組織結構的演進對生產率的影響。第三,新古典經濟學采用馬歇爾開創的邊際分析方法。邊際分析主要用于處理內點解問題,而現實生活中的經濟決策往往是角點解問題。(注:角點解意味著某些決策變量的最優值是零。一般講,買汽車的人不會自己生產汽車,即其購買量為正數,而其生產量為零;在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產品的生產量為正數,而其購買量則為零。相反,內點解則意味著決策變量的最優值不是零。)

3.對貿易基礎的認識不同

當代貿易理論公認的一個事實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是對斯密的絕對優勢的一個發展。當然,如果靜態地看,情況確實如此。但是,如果允許比較優勢在模型中內生,并且隨著分工的發展而不斷演進,那么斯密基于分工和專業化的絕對優勢概念比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更為寬泛和重要。許多經濟學家曾指出,個人之間生產各種物品的生產率的先天性差異遠不如個人之間由于分工和專業化而產生的生產率差異來得重要。正如斯密所說:“人們天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并不象我們所感覺的那么大。人們壯年時在不同職業上表現出來的極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數場合,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注:亞當·斯密著,郭大力、王亞南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1997年上卷,第15頁。)。如果我們接受先天的生產率差異(即外生比較優勢)作為分工的條件,那么就會導致貿易產品、方向和格局的靜態化,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為分工的結果出現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則預示著一國貿易動態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可能性。

基于分工造成生產率差異的內生比較優勢能夠隨著分工的逐步發展而不斷演進,而且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是加速知識積累和生產率內生進展的動力并且楊格定理告訴我們,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機制,因此基于分工和專業化的內生比較優勢的演進就成為一國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持續不斷的源泉。而外生比較優勢不能內生地演進,對于分工、生產率進步和加速知識積累沒有什么影響,因而一國的貿易發展和經濟增長就只能歸功于新古典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外生技術進步。這是新古典貿易理論無法解釋很多現象的根本原因。

根據新興古典貿易理論,如果事前相同的個人選擇不同的專業化水平生產不同的產品,只要專業化報酬遞增,就可能存在比較優勢。這就是說,按照斯密的定義,比較優勢可能存在于所有個人事前相同的場合。而根據李嘉圖的定義,在這種場合比較利益不可能存在。換句話說,這種比較優勢的存在與否,取決于人們對于專業化程度的決策。我們將這種由于選擇不同專業方向的決策造成的事后生產率差別稱做內生比較優勢,而將以外生給定的個人之間的技術和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外生比較優勢。

新貿易理論也對此作出了相似的研究。 格羅斯曼和赫爾普曼(1989)把以規模報酬遞增為基礎的比較優勢稱為后天獲得的比較優勢,而把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概念稱為先天自然的比較優勢。

4.對貿易利益的主張不同

按照新古典貿易理論,如果國與國之間存在外生比較優勢,則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必定會產生,而且實行自由貿易能夠提高一國的福利水平。新貿易理論中的規模報酬遞增的貿易模型預言,國際貿易總是優于自給自足,因為世界市場上一個經濟聯合體的規模總比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要大得多。因此,沒有干預時不可能出現自給自足。那么,國際貿易的存在一定會帶來貿易利益嗎?它一定優于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狀態下的福利水平嗎?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通過引入交易效率的概念,能夠解釋國際貿易之所以從國內貿易中產生是因為一國的交易效率的改進。交易效率與交易費用負相關,各種交易費用(內生或外生)越高則交易效率越低。如果交易效率極低,則自給自足是均衡,因而無需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改進,則國內貿易將因一國之內的分工水平提高而產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改進的幅度不是很大,則在沒有形成全國統一市場時,貿易可能在各個地方性市場內進行。隨著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改進,全國性市場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產生。如果交易效率繼續提高的話,則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會要求更大的市場規模與其相適應,此時局限于一國市場之內的貿易和產品交換無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經濟,因此國際貿易便會從國內貿易中產生。總之,國際貿易給一國帶來貿易利益的先決條件是該國的交易效率應當足夠高,以便適應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規模的市場與之相適應,由此國際貿易才成為必要。

簡述哈洛德多馬和新古典新增模型的基本假設的前提的異同

哈羅德-多馬模型的假定條件中 資本--產出比不變 ; s——儲蓄率,k——資本邊際系數,等于k/Y(投資/產出),假設為常數. 這與 新古典增長模型的假定條件不符合.新古典增長模型還考慮了生產的規模收益不變。

哈羅德-多馬模型即“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模型”(Harrod-Domar model),R.哈羅德和E.多馬分別提出的發展經濟學中著名的經濟增長模型,基于凱恩斯理論之上,出現于1929-1931年大危機之后不久,但不是經濟增長理論的“正統”理論,因為模型結論是“經濟增長是不穩定的”。

模型假設一:儲蓄能夠有效地轉化為投資;

模型假設二:該國對外國的資本轉移(發展援助)具有足夠的吸收能力;

模型假設三:資本--產出比不變;

模型假設四:社會只生產一種產品,這種產品既可以是消費品,也可以是投資品;

模型假設五:社會生產過程中只使用勞動力和資本兩種生產要素。且兩種要素之間不能相互替代;

模型假設六:技術狀態既定,不存在技術進步且不考慮資本折舊。

國際貿易理論的全新派

二戰后,國際貿易的產品結構和地理結構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

同類產品之間以及發達工業國之間的貿易量大大增加,產業領先地位不斷轉移,跨國公司內部化和對外直接投資興起,這與傳統比較優勢理論認為的貿易只會發生在勞動生產率或資源稟賦不同的國家間的經典理論是相悖的。

古典與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都假定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這與當代國際貿易的現實也不相吻合,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新貿易理論應運而生。

新生產要素理論

新生產要素理論賦予了生產要素除了土地、勞動和資本以外更豐富的內涵,認為它還包括自然資源、技術、人力資本、研究與開發、信息、管理等新型生產要素,從新要素的角度說明國際貿易的基礎和貿易格局的變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