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早海上貿易的是什么人(一千年前,最早海上貿易的是古希臘嗎)

时间:2024-05-24 05:26:53 编辑: 来源:

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誰

問題一:我國明代“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誰? “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鄭和。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 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至福州閩江口五虎門內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東非、紅海。

鄭和(1371-1433),明朝太監,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 又作三保,云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問題二:“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誰? 鄭和七下西洋,求采納

問題三:請問中國“七下西洋”的人是誰? 鄭和下西洋。

問題四:明朝有一位航海家他曾率領艦隊七次下西洋? 鄭和(1371年-1433年), *** ,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云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鄭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云南,馬和僅十歲,被明軍副統帥藍玉掠走至南京, *** 成太監之后,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在靖難之變中,馬和在河北鄭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另一說為“燕京鄭村壩”,今日北京東壩村)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并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于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收納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為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衛千戶,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清朝太平天國時期,馬府毀于戰火,室家蕩然無存。鄭和后裔至今已傳至第21代。

麻煩選為滿意答案,謝謝!

問題五:中國第一位世界著名的偉大航海家是誰?幾次下西洋? 中國第一位世界著名的偉大航海家是明朝的鄭和,鄭和曾經七次下西洋。

問題六:明代什么七下西洋,比歐洲航海家要早近幾個時代 明代鄭和下西洋,比歐洲航海家要早近一個世紀

問題七:明成祖派遣下西洋著名的航海家是誰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鄭和從 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 率領200多艘海船、2.7萬多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 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 洲東部,紅海、麥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諸國(今東南亞)、西亞、南亞等的聯系。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多個國家航海時間早幾十年,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也是唯一的東方人,他更早迪亞士57年遠赴非洲。

問題八:我國明代著名的航海家是誰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

明成祖命三寶太監鄭和 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至福州閩江口五虎門內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 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目前已知最遠曾達東 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 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唯一的東方人,更是比馬漢早五百年提出海權論 ,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眾說紛紜,一說宣揚大明威德,《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一說尋找建文帝,《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 一說發展貿易緩解財政支出,有史料稱鄭和下西洋使“貧民致富” 、“國用充足” ;另有包抄帖木兒帝國、 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復員問題等說法。

問題九:我國明代“七下西洋”的航海家是誰? 鄭和

問題十:我國明代,七下西洋,的航船家是誰? 鄭和(1371-1433),原名馬三保。出身云南咸陽世家,明朝偉大的航海家。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軍進攻云南。10歲的馬三保被擄入明營,受宮成為太監,后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在河北鄭州(今河北任丘北)為朱棣立下戰功。1404年(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認為馬姓不能登三寶殿,因此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于司禮監。

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1431年(宣德六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

鄭和是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他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項偉大事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在航海、外交、軍事、建筑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智慧與才識。

海上絲綢之路是什么時候開始的?由哪個人開通?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在追溯事物的起源時,我們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即過分追求“早”,往往把一些看似相關的本質有別的也視為源頭,有時候甚至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都拉進來,似乎生怕起源晚了就輸給誰了。契丹、女真、黨項等少數民族崛起擴展之際,也不斷吸收中原先進文明,農耕文化也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漸交融,大大豐富了華夏文明;兩宋時期,農業、手工業大大發展。

朱棣靖難之役打進南京以后,沒有發現建文帝朱允炆,活不見人死不見尸,這是朱棣沒有想到的。見不到朱允炆,那就說明他還活著,朱棣最害怕這樣的結果,海外貿易的巨大順差,宋朝政府如果全面掌握這一豐厚的資金源,可以極大的緩解政府的財政問題。

海上絲綢之路開創期先秦時期:在先秦時期,嶺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開辟了以陶瓷為紐帶的交易圈 。繁榮的海外貿易自然需要巨大的貨物產量支持,而貨物產量不愁銷路,為生產者提供了巨額的的利潤。北宋政府以汴京為中心,修建了抵達各個州郡縣的道路,稱為“官道”,并且由于宋代都城的水路四通八達,加之國內商品經濟發達,因此水路運輸達到了中國古代王朝最巔峰的時期,

海上絲綢之路應該是鄭和三下西洋開辟的!

但是為防止錢幣外流,南宋政府于嘉定十二年(1219年),下令以絲綢、瓷器交換外國的舶來品。絲綢之路是那個時代最主要的經濟來源,貨品使得各國之間交流 來往比較密切。

中國古代最早開放的港口是什么

要看怎么算了

如果從隋唐開始算的話,揚州和泉州可以說是最早的開放港口,但是當時也沒有鎖國政策,這兩個只是比較大的都市而已,其實當時全國的海岸都是開放的,但是當時的經濟主要是和西域也就是通過絲綢之路進行。

宋朝由于失去西域的絲綢之路通道加上造船業的發展,所以海路漸興,當時主要的沿海城市都是開放港口,當然也只是元豐之后才全面放開,元朝更是如此。

明清由于鎖國政策,開放港口僅僅在長江以南,明朝更是在法律上規定鎖國,不準片甲入海,這個也是太祖的祖訓之一,雖然中間有鄭和在成宣兩朝的下西洋,但是終究不是主流。

后來,到了隆慶開關,也是迫于當時走私猖獗,加之倭亂已平,才開放了漳泉二府,“隆慶開海”的主要措施“月港開放”,由于從一開始就以“于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為原則,不允許漳泉二府以外地區商民對海外貿易的參與,以月港地區的開放來成就全國絕大部分沿海地區的“海禁”,它只能導致走私貿易的興起。月港的開放十分有限,對本國海商非但未能提供任何方便的貿易條件,相反卻制定了許多苛刻的限制。

清朝基本沿襲了明朝的海禁制度,清廷為辦銅需要,最初并不禁海,后來為了防止沿海民眾通過海上活動接濟反清抗清勢力,才實行海禁,而且較明代更為嚴厲,順治十二年(16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順治十八年(1661年),更強行將江、浙、閩、粵、魯等省沿海居民分別內遷三十至五十里,設界防守,嚴禁逾越,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亂平定,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臺灣告平,清廷方開海禁,先后于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間設立閩、粵、江、浙四海關,分別管理對外貿易事務,康熙年間的開海,是全方位的開海,不但東西兩洋,而且一向嚴禁的赴日貿易也在開放范圍之內,較之明代隆慶年間開始的局部開海范圍和作用都要大的多,但是,僅僅過了三十多年,全面開海的政策就開始收縮,面對日益嚴重的“海寇”活動和西方勢力在東亞海域的潛在威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召見大臣,提出禁海問題,次年,規定擬定,正式實行禁海,這就是南洋禁海令。南洋禁海雖然并非全面禁海,但對于正在不斷發展的中國民間對外貿易力量無疑是嚴重的打擊。清朝出于防漢制夷的政治考量,同時為了打擊毀滅反清復明實力,配套施行了閉關鎖國政策,甚至實行了殘酷的沿海遷界(康熙時期),一度因為海禁[1],遷途造成了幾十萬人的死亡和數不清的大小屠殺!清朝海禁的后果是在以海禁,文字獄等一系列配套策略的配合實施下,完全摧毀了中國文化的發展道路。到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在大臣的反復奏請討論下,擔心閩粵地區因洋禁而引發海患,才同意廢除南洋禁海令,隨即開放了粵、閩、江、浙四口通商口岸,“但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高宗下令關閉江海關、浙海關、閩海關,指定外國商船只能在粵海關——廣州一地通商,并對絲綢、茶葉等傳統商品的出口量嚴加限制,對中國商船的出洋貿易,也規定了許多禁令,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閉關政策”,此后閉關政策更加嚴厲,直到鴉片戰爭的爆發,這種不合理的政策成為了矛盾的焦點。廢棄了明末以來形成的傳統主動海防觀念。抑止了中國的海洋貿易,抑制國內工商業的發展。滿清政府的既定政策,對中國在整個十八十九世紀的落后屈辱歷史負擔有主要的責任。

清康熙元年(1662),為防御鄭成功的進攻,下令在潮州實行海禁,將沿海居民遷入內地50里;至康熙三年(1664)又再遷徙50里(包括今潮安縣庵埠、彩塘、鐵鋪、官塘一帶),禁止出海捕魚和貿易。康熙五年(1666)撤銷澄海縣并入海陽縣(至八年才恢復)。康熙十年(1671)重申海禁,不準閩粵二省船只過洋。海禁一直延續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收復臺灣之后始解除,準許澄海、南澳等地居民回原籍耕種,準許對外貿易。海禁給潮州人民帶來重大災難,生產、貿易受到嚴重破壞。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