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杭州浙寧貿易有限公司(寧波幫的歷久不衰)

时间:2024-05-05 03:10:51 编辑: 来源:

寧波幫的歷久不衰

肇始———壯大———鼎盛:寧波幫的發展

1 . “寧波幫”的肇始時期。寧波,地處東海之濱,居全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海道輻輳。寧波有眾多的優良港灣,從寧波港起航,商船可借助海潮和風力往來南北,是我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的出發港,在秦代商貿活動已相當活躍。唐時,寧波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外貿事業頗為興旺,唐開成四年至天佑四年( 8 3 9 —9 0 7 年) ,中日往來貿易船舶3 7 次,其中通過明州( 寧波) 放洋,有確切記載的達7 次,唐會昌二年( 8 4 2 年) 至咸通六年( 8 6 5 年) ,海商李鄰德、張支信、李延孝分別率領商幫從明州望海鎮( 今寧波鎮海) 出發,7 次赴日本進行商貿活動,每次去的人數在5 0 人左右,規模頗為可觀。日本的遣唐使節、留學生及高僧等也從寧波口岸入唐。北宋淳化六年( 9 9 0 年) ,寧波設市舶司,同廣州、杭州的市舶司合稱為“三司”,除與日本繼續交往外,與朝鮮的往來顯著增加,專設高麗使館,沿途設有“航濟亭”、“高麗亭”,接待朝鮮的使者和商人。南宋時,又與真里富( 今柬埔寨) 、占城( 今越南) 、?婆( 今印尼) 、大食( 今阿拉伯) 等國進行貿易往來。元時

,設慶元( 今寧波) 市舶提舉司,直隸中書省,海運事業非常興旺,海運戶達1 0 0 0 余戶。明朝和清康熙二十三年( 1 6 8 4 年) 以前,較長時間里實行海禁,寧波的合法海外貿易一度停滯,但走私商貿活動仍非常活躍。在明末清初期間,寧波商人向北京及沿江、沿海的城鎮發展,在北京的寧波商人,經營的主要行業是藥材和成衣。明崇禎年間,寧波的藥材商在北京建立起“鄞縣會館”。清初寧波商人又在北京建立“浙慈會館”。乾隆、嘉慶年間,寧波商人在漢口建立了“浙寧會館”。在清嘉慶二年( 1 7 9 7 年) ,寧波在滬商人錢隨、費元圭等發起募捐,籌建以行幫為基礎的“四明公所”。道光十一年( 1 8 3 1 年) ,又有方亨寧等發起重修,這時期的“四明公所”以辦理同鄉善舉為主。咸豐三年( 1 8 5 3 年) ,得到鎮海大商家方仁照兄弟捐巨款又進行重建,作為同鄉集會之所,“四明公所”把上海的寧波人集合起來,在上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上述這些,標志著寧波商幫已開始形成。

2 . “寧波幫”發展壯大時期。鴉片戰爭以后,資本主義勢力入侵我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被辟為通商口岸,上海以其地處長江流域終點,腹地深廣,交通便捷的優勢,逐漸成為全國內外貿易的中心,各省商幫都云集上海,寧波商人以甬滬交通僅一水之隔的優勢,大批涌入上海,據估計清末在上海的寧波人已達4 0 萬人。他們當中,既有地主、商人,也有破產的農民、手工業者、城市居民、苦力者,他們在上海經營南北洋的埠際貿易及顏料、鐘表、糧油、海味、煤炭、棉布、藥材、西藥、棉紗、銀樓、五金、機械等行業,并經銷洋貨,開展對外貿易。上海最早受外商雇用的洋行和銀行的買辦多數是寧波人。有些寧波商人既是金融買辦,又是貿易買辦。寧波商幫在我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經濟中急劇崛起,形成自己的實力地位。成為我國民族資本的一支重要力量。寧波商人基于發展需要,在上海相繼組成各種行業小團體,在商業行幫中有同善會( 漁業) 、崇德會( 海味業) 、濟安會( 酒業) 、永興會( 南貨業) 、敦仁堂( 豬業) 、喻義堂( 藥業) 、誠仁堂( 肉業) 、永濟堂( 洋貨業) ;手工業行幫有長壽會( 石作業) 、年慶會( 木業) 、同義會( 銀匠) ;勞工團體有四明長石會、水手均安會等。這類小團體具有同鄉和同業的雙重結構,它以維護幫會利益、互濟互助為目的,是“寧波幫”的重要組成部分。清宣統元年( 1 9 0 9 年) ,在上海的寧波商人籌建四明旅滬同鄉會,成為上海最早的地域性同鄉會組織,1 9 1 0 年改名為“寧波旅滬同鄉會”,作為同鄉人彼此交往、相互照應、休戚與共、同鄉人謀取共同利益的自治社團組織,又是聯絡旅滬寧波人的紐帶。1 9 2 0 年—1 9 3 5 年間,還分別建立了鎮海、定海、奉化、象山等地以縣為單位的旅滬同鄉會。從“寧波幫”在上海商界舉足輕重的地位到集合同鄉力量的組成,標志著“寧波幫”趨于成熟階段。

3 . “寧波幫”的鼎盛時期。民國時期,“寧波幫”臻于鼎盛階段。隨著財力的積聚、業務的擴大、人員的增加,“寧波幫”以上海為基地,將活動地域伸向漢口、天津、蘇州等大城市。1858年漢口開埠,寧波商幫很快向漢口擴展,漢口成為上海以外寧波商幫較集中的地區,主要經營水產、銀樓、航運、火柴、水電、雜糧、洋油、五金、銀行等行業,其中石油行業幾乎全部被寧波商人所占,長江夾板船航運業皆屬寧波商人所經營。有許多寧波商人還充任洋人在漢口的洋行、銀行的買辦。在天津的寧波商人,遠在清中葉閉關自守時代,就經營航運業,代清廷南糧北運及民間的南北貨運輸,以6 艘船為一小隊,10艘船為一大隊,成群結隊往來于寧波、上海、天津之間,最多時達六七十艘,主要經營戶為鄞縣的秦氏、吳氏,慈溪的孫氏、董氏,鎮海小港的李氏、樂氏。天津開埠后,寧波商人進一步向天津發展,1840年以后,寧波幫在天津的勢力日益擴大,在天津建立上海的分支機構。除繼續經營航運業務外,還在天津開展進出口貿易、銀行保險業、綢緞呢絨業、金銀眼鏡業等。民國時期,在天津商業中心勸業場一帶有不少名店,都是寧波商人經營的。一批實力雄厚的寧波商人,分別在天津開設錢莊、金店、綢緞莊、五金商號、洋行、房產公司、輪船公司等,還代為洋人在天津經營豬鬃、皮毛、山貨、棉花等進出口業務,成了洋人在天津的買辦。

開拓———創業:足跡遍布全球

從“寧波幫”的活動地域看,寧波商人的開拓創業精神的確令人驚嘆。從《鄞縣通志》記載的旅外同鄉會的情況看,寧波商幫的主要活動點除上所述外,還有南京、杭州、蘇州、常熟、溫州、無錫、揚州、徐州、蕪湖、南昌、沙市、長沙、重慶、廈門、汕頭、青島、煙臺、鄭州、大連、沈陽、臨海、蘭溪、建德等地。寧波人所到之處,那里的商業活動就繁榮起來。寧波人在各地還經營了許多名店、大店,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同仁堂、童涵春、蔡同德等著名藥鋪,亨得利、亨達利鐘表店,都是寧波人經營的。寧波大慎木行金廷蓀在福建設坐莊,置有寧波南船和大北船各三四十艘。在上海經營五金機械進出口業務的,絕大多數都是寧波人,僅葉澄衷( 鎮海人) 一人,就在上海開設了老順記、南順記、義昌順、新順記、瑞昌順等5 家。虞洽卿( 鎮海人) 、朱葆三( 定海人) 等集資創辦寧紹、三北、鴻安、長和、永利、永安、舟山等輪船公司。這些輪船公司,由于得到上海等沿海口岸和長江各埠“寧波幫”的大力支持,在外國輪船公司的傾軋下,不僅屹立存在,并且有所發展。僅三北輪船公司的船只曾占全國民族航運業噸位的1 / 7 。“寧波幫”還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機器軋花廠、第一家榨油廠、第一家火柴廠、第一家機器制造廠和第一家銀行,為我國近代經濟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寧波幫”不僅聞名于國內,且足跡遍布全球,在世界各地,凡有寧波人聚居的地方,就可找到“四明公所”、“寧波同鄉會”之類的組織。如新加坡寧波同鄉會,其會員每月聚會一次,40 余年來從未間斷,他們的后代,至今鄉音未改。目前,寧波旅居海外的華僑、華裔和港澳同胞有7.3 萬人,遍布香港、澳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也涌現了一批善于經營的“寧波幫”企業家。包玉剛( 鎮海人) ,原在上海一家銀行工作,到香港后繼續經營銀行和航運,1955 年以7 7 萬美元購買8200噸舊油船1 只起家,開創航運事業,經過20 多年的努力,至1980年3 月,已有船舶202艘,2053萬噸,在世界各大港埠設有20余家子公司或代理公司,包玉剛成為當時世界上擁有船只最多、噸位最高的“船王”。香港10 大首富中“寧波幫”占了3 個。

商會———冒險———鄉情:歷久不衰的秘訣

“寧波幫”之所以能歷久不衰,力壓群雄,成為上海諸商幫的巨擘,它有以下3 個主要特點。

一是,上海總商會是控制上海金融貿易和影響全國商業的商人團體,“寧波幫”能獲得較快發展,稱雄商界,一個重要因素是上海自有商會組織以來,基本上由“寧波幫”掌握著上海商會的實權。他們還通過銀業、錢業兩公會,控制和影響上海工商界各業公會。1902 年上海商業會議公所成立,首任總理是慈溪人嚴信厚,1904 年改稱上海商務總會,嚴又繼任會長。從1902 年—1946 年的40余年期間,“寧波幫”中的一批頭面人物在上海商會中任職的有:朱葆三( 定海人) 、周晉鑣( 慈溪人) 、虞洽卿( 鎮海人) 、秦潤卿( 慈溪人) 、宋漢章( 余姚人) 、李厚佑( 鎮海人) 、傅筱庵( 鎮海人) 、袁履登( 鄞縣人) 、俞佐庭( 鎮海人) 、勵樹雄( 鎮海人) 、方椒伯( 鎮海人) 、金潤庠( 鎮海人) 、盛丕華( 鎮海人) 等人。“寧波幫”中這些人物能在較長的時間里控制上海商會,反映了“寧波幫”在上海商界的地位。另一方面,“寧波幫”在上海經濟界擁有相當權力的商會中任職,保護了寧波商幫的利益,促進了“寧波幫”在上海的經濟發展。

二是,“寧波幫”所以能聞名于世,這與寧波商人富有開拓冒險精神有關。如“寧波幫”原來掌握著沙船業,鎮海的李也亭、慈溪的董耿軒家族都是以沙船業起家發財。鴉片戰爭后,輪船興起,寧波商幫仍抓住航運這個優勢,發展輪船業,虞洽卿、方椒伯、袁履登等興辦寧紹輪船公司,虞洽卿獨資辦三北輪埠公司,敢于同外輪競爭。三北公司總噸位達9 萬噸,為當時我國三大民營輪船公司之一。上海的錢莊業,“寧波幫”勢力最大,9 個主要錢業資本家家族集團,“寧

波幫”就占6 個。但后來感到錢莊久居外資銀行的附庸地位不妥,1 8 9 7 年由嚴信厚、葉澄衷發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虞洽卿、李云書等籌辦了四明銀行。后來實力較強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以及墾業銀行等都由“寧波幫”所掌握,實現了從落后的錢莊業到先進的銀行業的轉變。鎮海人方液仙,不愿繼承方氏家族祖業,吃現成飯,而去搞化學工業,父親反對,不給資金,母親和舅舅給的錢全部賠光,都沒有動搖他搞化學工業的決心,從而創辦了中國化學工業社。從經營的行業上看,“寧波幫”經營了許多新興的行業,如經銷五金、顏料、洋油、洋布、西藥等暢銷貨。還有許多寧波商人從事進出口貿易。這一切都反映了寧波商人能審時度勢,及時開拓新的領域,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三是,寧波商人重鄉情鄉誼,同鄉扶助觀念特別強,能風雨同舟,共同抵御經營風險。如寧波商人合資創辦的寧紹輪船公司,與英商太古公司和法華合資的東方公司抗衡。當時票價斗爭十分激烈,寧紹輪一開航,就在船上掛牌“立永洋5 角”,以示永不漲價。同時減免貨運費,這樣一來大家爭著去乘寧紹輪,使太古輪乘客銳減,有時甚至放空。資本實力雄厚的太古公司,把票價從1 元降到3 角,以圖壓垮寧紹輪,大批旅客又涌向太古輪。資本微薄的寧紹輪入不敷出,難以維持。緊急關頭,寧波商幫的方樵岑、朱葆三、秦潤卿等組織了航運史上罕有的“航業維持會”,集資10 余萬元。給寧紹公司每票補貼2 角,使寧紹公司也能以每票3 角的低廉價格與太古公司競爭。同時,虞洽卿還發動同鄉會會員,讓貨物盡量交付寧紹公司承運,使寧紹公司和外輪競爭中取得勝利。寧波人還有“愛鄉而又不戀故土”的特點。寧波人外出經商自古有之,一般男孩到十四五歲,家中就挽親托眷找人介紹職業,到外地商店、工廠當學徒,否則就會被人視為沒有出息而遭受非議。男子背井離鄉出門到外地,父母也不因戀子之情而加以阻攔。學徒3 年備受艱苦,故在外經商、務工多有所成就。許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