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國際貿易理論有哪些(主要的國際貿易理論有哪些)

时间:2024-05-09 09:12:48 编辑: 来源:

國際貿易理論有哪些?

古典貿易理論以李嘉圖和亞當斯密為代表,分別是比較優勢理論和絕對優勢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主要包括,要素稟賦理論,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新貿易理論包括壟斷優勢理論,所有權還有區位優勢理論,還有需求偏好相似理論。

簡單來說,三者的區別在于:

2.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貿易理論,都解釋的是產業間貿易,認為產品是同質的。而新貿易理論解釋的是水平分工下的產業內貿易,認為產品異質。

3.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都認為是完全競爭市場。而新貿易理論則開始討論壟斷和寡頭市場。

內容概要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沒有對單獨企業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產業間貿易。在新古典貿易理論中,大多數研究都假定規模報酬不變的條件下,一般均衡模型只是限定了企業所在產業部門的規模,企業的規模則是模糊的。新貿易理論主要研究的是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產業內貿易。

雖然Helpman-Krugman差別產品模型對企業的規模做出了限定,但為簡化起見,選用的是典型企業,也不考慮企業間差異。近期的實證研究表明,考慮企業間的差異對于理解國際貿易至關重要,同一產業部門內部企業之間的差異可能比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的差異更加顯著。

傳統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同樣不涉及企業的邊界問題,現有企業理論僅限于部分均衡分析而忽視了公司內貿易的國際維度。跨國公司在全球經濟地位重要性與日俱增,企業國際化過程中越來越復雜的一體化戰略選擇,以及中間投入品貿易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不斷上升。

都使得研究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中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選擇變得非常重要。企業如何在不同國家進行價值鏈分配,是通過FDI在企業邊界內進口中間投入品。

還是以外包形式從獨立供貨企業手中采購中間投入品,新新貿易理論較好地將產業組織理論和契約理論的概念融入貿易模型,在企業全球化生產這一研究領域做出了重大理論突破。

新新貿易理論與傳統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的區別在于無論是“傳統貿易理論”還是“新貿易理論”,都將“產業”(instry)作為研究單位,而“新新貿易理論”,則將分析變量進一步細化到企業層面,研究企業層面變量(firm-level variations)。

從而開拓國際貿易理論和實證研究新的前沿。新新貿易理論更關注企業的異質性與出口和FDI決策的關系,關注企業在國際生產中對每種組織形式的選擇。新新貿易理論有兩個分支,一是Melitz為代表的學者提出的異質企業貿易模型,另一個是Antras為代表的學者提出的企業內生邊界模型。

異質企業貿易模型主要解釋為什么有的企業會從事出口貿易而有的企業則不從事出口貿易;企業內生邊界模型主要解釋是什么因素決定了企業會選擇公司內貿易、市場交易還是外包形式進行資源配置。二者同時都研究了什么決定了企業會選擇以出口方式還是FDI方式進入到海外市場。

主要的國際貿易理論有哪些

1、古典派:

古典的國際貿易理論產生于18世紀中葉,是在批判重商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包括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古典貿易理論從勞動生產率的角度說明了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結構和利益分配。

2、重農派:

重農學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張自由經濟,包括自由貿易,他們認為“自然秩序”(包括自由貿易)是保證市場均衡和物價穩定的重要機制。

3、絕對優勢:

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國富論)中,斯密指出國際貿易的基礎,在于各國商品之間存在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而這種差異來源于自然稟賦和后天的生產條件。

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觀點是什么

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古典經濟學逐漸形成,在新古典經濟學框架下對國際貿易進行分析的新古典貿易理論也隨之產生。主要包括要素稟賦理論和里昂惕夫悖論

1、要素稟賦理論

1919年,瑞典經濟學家埃利·赫克歇爾(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稟賦論的基本觀點,指出產生比較優勢差異必備的兩個條件。 1930年代,這一論點被他的學生伯爾蒂爾·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實論證,其代表作《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了生產要素稟賦理論,因而這一理論又稱為H-O理論。 與古典貿易模型的單要素投入不同,H-O模型以比較優勢為貿易基礎并有所發展,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產要素框架下分析產品的生產成本,用總體均衡的方法探討國際貿易與要素變動的相互影響。 其核心內容為:在兩國技術水平相等的前提下,產生比較成本的差異有兩個原因:一是兩國間的要素充裕度不同;二是商品生產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國充裕要素的產品,以換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這樣的貿易模式使參與國的福利都得到改善。 20世紀40年代,保羅·薩繆爾森(Palua A Samuelson)用數學方式演繹了H-O模型,指出國際貿易對各國收入差距的影響,將必然使不同國家間生產要素相對價格和絕對價格均等化,這也稱為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赫克謝爾—俄林—薩繆爾森模型)。 這一定理潛在地認為,在沒有要素跨國流動的條件下,僅通過商品的自由貿易也能實現世界范圍內生產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和這一理論相關的還有另外兩個基本定理。 國際貿易對本國生產要素收益的長期影響,由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歸納為:出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國充裕要素)的報酬提高;進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要素(本國稀缺要素)的報酬降低;不論這些要素在哪個行業中使用。 羅勃津斯基定理認為,在兩種商品世界中,如果相對價格固定不變,一種生產要素增長會減少另一種商品產量。表明要素稟賦的變化決定著資源配置的變化。 這些定理均對H-O理論進行了重要拓展。

2、里昂惕夫悖論

按照H-O理論,美國是一個資本豐裕而勞動力相對稀缺的國家,其對外貿易結構應該是出口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20世紀50年代初,美籍蘇聯經濟學家里昂惕夫(Leontief)根據H-O理論,用美國1947年200個行業的統計數據對其進出口貿易結構進行驗證時,結果卻得出了與H-O理論完全相反的結論,這一難題稱為里昂惕夫悖論。 里昂惕夫悖論雖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觀點,但它對原有國際分工和貿易理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引發了對國際貿易主流思想的反思,推動了二戰后新的國際貿易理論的誕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