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生兒網織紅細胞偏高是溶血嗎(驗血常規的結果診斷,這種情況正常嗎還有怎么做才能使紅細胞低一些為何在體驗單上寫紅細胞偏高.)

时间:2024-06-09 14:55:19 编辑: 来源:

新生兒黃疸偏高原因

黃疸,可不是開玩笑的,尤其是新生兒,黃疸現象還算是比較多。如果新生兒黃疸偏高的話,先不要驚慌,給孩子仔仔細細的檢查一遍,然后再按照醫生說的去做,還是可以完全恢復的。想知道黃疸指數正常值以及黃疸性肝炎癥狀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還不知道什么是新生兒黃疸的趕快來看看,下面就要為你們介紹下新生兒黃疸,讓你們都對它了解透徹。

新生兒黃疸偏高原因

1.膽紅素生成過多

因過多的紅細胞的破壞及腸肝循環增加,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紅細胞增多癥、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循環增加、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形態異常、血紅蛋白病。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

由于肝細胞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綜合征、Gilbert綜合征、Lucey-Dris買粉絲ll綜合征、藥物(如磺胺、水楊酸鹽、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3.膽汁排泄障礙

肝細胞排泄結合膽紅素障礙或膽管受阻,可致高結合膽紅素血癥,但如同時伴肝細胞功能受損,也可有未結合膽紅素的升高。常見的病因有:新生兒肝炎、先天性代謝性缺陷病、膽管阻塞。

新生兒黃疸癥狀

1、發熱

新生兒黃疸的時候常常會有急性膽管炎的癥狀出現,寶寶同時還會有畏寒的癥狀出現。

2、腹痛

黃疸伴上腹部劇烈絞痛或疼痛者,多見于膽道結石、膽道蛔蟲癥或肝膿腫、原發性肝癌等。病毒性肝炎者多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脹痛與鈍痛;肝膿腫或肝癌也可表現為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隱痛或脹痛。

3、皮膚瘙癢

黃疸伴皮膚瘙癢者多見于肝內、外膽管梗阻膽汁郁積性黃疸,如膽總管結石、癌腫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妊娠復發性黃疸等。部分肝細胞性黃疸者也可伴有皮膚瘙癢,而溶血性黃疸常無皮膚瘙癢。

4、尿、糞便的顏色

梗阻性黃疸時尿色深如濃茶,而糞便顏色可變淡,膽道完全阻塞時糞便似陶土色。溶血性黃疸者尿如醬油色,糞便顏色也加深;而肝細胞性黃疸時,尿色輕度加深,糞便色澤呈淺黃色。

5、食欲減退、上腹飽脹、惡心與嘔吐

寶寶如果還有病毒性肝炎的話,在黃疸出現的時候還會伴有惡心嘔吐的癥狀。

長期厭油膩食物或者進食油膩食物后誘發右上腹疼痛或絞痛發作者,多為慢性膽囊病變;老年黃疸患者伴食欲減退等消化不良癥狀時應考慮系癌腫所致,且常伴有體重呈進行性減輕,甚至發生高度營養不良的表現。

6、消化道出血

黃疸伴有消化道出血時,多見于肝硬化、肝癌、膽總管癌、壺腹癌或重癥肝炎等。

7、鞏膜及皮膚黃疸的色澤

根據黃疸的色澤可初步判斷黃疸的病因或種類。鞏膜皮膚黃疸呈檸檬色多提示為溶血性黃疸;呈淺黃色或金黃色時多提示為肝細胞性黃疸;呈暗黃色或黃綠色時多提示為梗阻性黃疸梗阻時間愈長,黃疸呈黃綠色愈明顯。

8、皮膚其他異常

如面部及暴露部位皮膚有色素沉著,同時有肝掌、蜘蛛痣或頸胸部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腹壁靜脈顯露曲張等表現時,多提示為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或原發性肝癌。如皮膚有瘙癢抓痕、色素沉著及眼瞼黃瘤等表現時,多提示為梗阻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患者一般皮膚色澤較蒼白。

9、肝臟腫大

病毒性肝炎、急性膽道感染時,肝臟呈輕度或中等腫大,質地軟,表面光滑,常有壓痛;肝臟輕度腫大、質地較硬、邊緣不整齊或表面有小結節感多見于早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者其肝臟多呈變硬縮小表現;肝臟明顯腫大或呈進行性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結節感時,多提示為原發性肝癌。

10、脾臟腫大

黃疸伴脾臟腫大時,多見于病毒性肝炎、各型肝硬化、肝癌、溶血性貧血以及敗血癥、鉤端螺旋體等疾病。

新生兒黃疸檢查

1.膽紅素檢測

是新生兒黃疸診斷的重要指標,可采取靜脈血或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TSB)。

經皮測膽紅素儀為無創的檢測方法,操作便捷,經皮膽紅素值(TcB)與微量血膽紅素值相關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測定部位皮膚厚薄與膚色的影響,可能會誤導黃疸情況,可作為篩查用,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檢測血清血膽紅素。

2.其他輔助檢查

(1)血常規檢查

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在新生兒黃疸時必須常規檢查,有助于新生兒溶血病的篩查。有溶血病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低,網織紅細胞增多。

(2)新生兒溶血病

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特別是可疑新生兒溶血病時,非常重要。必要時進一步作血清特異型抗體檢查以助確診。

(3)紅細胞脆性試驗

紅細胞脆性試驗懷疑黃疸由于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試驗。若脆性增高,考慮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自身免疫性溶血癥等。若脆性降低,可見于地中海貧血等血紅蛋白病。

(4)高鐵血紅蛋白

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正常>75%,G-6PD缺陷者此值減低,須進一步查G-6PD活性測定,以明確診斷。

身體紅細胞高怎么回事?

紅細胞偏高,一般可分為相對性增多和繼發性增多兩種情況。相對性增多一般由于血容量減少,常見于急性脫水或燒傷等;繼發性增多常見于慢性缺氧狀態,肺部疾病等。

1、引起紅細胞相對性增多的原因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液中水分丟失,血液濃縮,使紅細胞相對增多。

一般常見于連續劇烈嘔吐、大面積燒傷、嚴重腹瀉、大量出汗等;另見于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尿崩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2、引起紅細胞繼發性增多的原因

由各種原因引起血液中紅細胞絕對值增多,多與機體循環及組織缺氧有關。繼發性增多又可以分為生理性增多和病理性增多。

(1)生理性增多:由于環境含氧量不足或某些特殊原因,使機體出現組織缺氧而引起紅細胞增多。多見于胎兒和新生兒、長期處于氧含量不足環境中的人,如高原地區。此外,飲水過少或出汗過多,排除水分過多等也會導致紅細胞偏高。

(2)病理性增多:一般由于肺換氣不足引起,使機體處于缺氧狀態而引起的紅細胞增多。常見于肺部疾患如支氣管擴張、肺心病、肥胖癥、肺動-靜脈瘺、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異常血紅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況下,病人并無組織缺氧,是由于骨髓生成紅細胞的功能增強,但紅細胞增多非機體需要,亦無代償意義,也會引起紅細胞偏高。多見于某些腫瘤或腎臟疾病,如腎胚組織瘤、腎上腺樣瘤、多囊腎、腎動脈狹窄、成血管細胞瘤等。

那么紅細胞正常值范圍是多少呢?紅細胞正常值范圍,下面一起來看看。

紅細胞正常值范圍

紅細胞正常值范圍

1、男性

380萬-600萬個/mm³;正常指標:4.0-5.5X10的12次方個/每升。

2、女性

380萬-550萬個/mm³;正常指標:3.5-5.0X10的12次方個/每升。

血液中大部分成分為紅細胞,紅細胞會將肺部的氧氣運送到全身的組織細胞,并將二氧化碳帶出。

紅細胞數量減少時,氧氣的搬運能力會降低,變成缺氧狀態,產生貧血;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增加過多,血液會變濃,不易流動,血管容易阻塞。

紅細胞非常小,在1立方毫米的血液里含有500萬個紅細胞,人體內的紅細胞數可達250億個。

紅細胞數目可隨外界條件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高原居民和新生兒可達600萬/mm3以上。從事體育運動或經常鍛煉的人紅細胞數量也較多。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為12~15g/100ml,女性為11~13g/100ml。

由于造成紅細胞偏高的原因有很多,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診斷。

紅細胞壓積是什么?

問題一:紅細胞壓積是什么意思啊? 紅細胞壓積有助于了解紅細胞的增多與減少,當各種原因所致的紅細胞絕對值增高時,紅細胞壓積也會有相應的增加。 男:0.40-0.50L/L (40%一50%) 女:0.37-0.45L/L (37%--45%) 血液經抗凝處理后,通過離心可以把血液分為兩大部分,血漿和血細胞。如果將血液放在一個特殊的試管中(溫氏管)按規定的時間和速度進行離心,最終使得紅細胞完全壓實在試管的底端,紅細胞之間互相接觸密切,盡可能排除所有血漿,此時血漿會全部被擠出到血細胞的上面,這時紅細胞所占全血的百分比就是我們所要得到的紅細胞壓積,即壓實的紅細胞所占的體積數(或百分比),也叫紅細胞比積或紅細胞比容。測定紅細胞壓積還可用毛細管法和血細胞計數儀法測定。紅細胞壓積通常縮寫為HCT或Ht,測定單位現在多用每升血液中紅細胞占有多少升來表達(L/L)。 紅細胞壓積的測定有助于了解紅細胞的增多與減少,當各種原因所致的紅細胞絕對值增高時,紅細胞壓積也會有相應的增加。血液濃縮時紅細胞壓積可達50%以上,臨床上常用于了解脫水病人的血液濃縮程度,作為計算補液量的參考。紅細胞壓積降低于各種貧血有關,因紅細胞體積大小的不同,紅細胞壓積的改變并不與紅細胞數量平行,需同時測定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濃度,并用于計算紅細胞各項平均值才有參考價值。

問題二:紅細胞壓積高是什么意思 正常情況:高切 男:10~13 女:9~13 當血細胞比積濃度為1時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與血細胞比積濃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細胞比積。其中(全血粘度-1)為增比粘度,還原粘度則實際反映單位血細胞比積產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細胞比積濃度的基礎上,以之比較。 紅細胞沉降率(ESR、血沉) 正常情況:男:0~21mm/h 女:0~38mm/h 貧血或血液被稀釋血沉增快,是紅細胞下降逆阻力減低,并不是紅細胞聚集增強而增快。通過紅細胞比積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貧血或血液稀釋對血沉的影響。K值高反映紅細胞聚集性增強。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紅細胞比積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紅細胞壓積 正常情況:男:0.42~0.47女:0.39~0.40 紅細胞壓積是指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比值。是影響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隨紅細胞壓積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則降低。 增高: 各種原因所致血液濃縮如大量嘔吐、腹瀉、大面積燒傷后有大量創面滲出液等,測定紅細胞壓積以了解血液濃縮程度,可作為補液量的依據。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有時可高達80%左右。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癥系體內氧供應不足引起的代償反應如新生兒,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減少: 各種貧血或血液稀釋,由于貧血類型不同,紅細胞計數與紅細胞比積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據紅細胞比積和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的量計算紅細胞三種平均值,以有助于貧血的鑒別和分類。 紅細胞變形能力 正常情況:男:3.9~5.0 女:3.0~4.2 降低提示溶血性貧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臟病。 紅細胞剛性指數 正常情況:男:7.16 女:7.14 紅細胞剛性指數越大,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