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服務貿易競爭力概念界定(金融風險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哪些,簡述之。)

时间:2024-05-18 12:45:31 编辑: 来源:

什么是服務貿易?

從學術上界定,服務貿易是一國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內或進入他國境內向外國的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務的交易行為。

服務貿易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比較陌生,但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像旅游服務、體育健身、教育醫療、信息通信等,都屬于服務貿易的范疇。目前,世界貿易組織將可貿易的服務,即國際服務貿易分為十二大類:商務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相關工程服務,分銷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旅游及相關服務,娛樂、文化、體育服務,運輸服務、其他服務。每個大類又分為許多小類,例如商務服務就包括專業服務、計算機及其相關服務、房地產服務、出租/租賃服務等;旅游及相關服務就包括飯店和餐館、旅行社和旅游經營者服務、導游服務等。

與通過關境交易商品的貨物貿易不同,服務貿易通過以下四種方式交易服務:

一是跨境交付(模式一,M1)。即服務提供者與服務消費者在不同國家,一國的服務提供者通過互聯網發送郵件、文件、影像等向另一國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如遠程醫療、在線教育、信息服務等。

二是境外消費(模式二,M2)。即一國服務消費者到另一服務提供者的國家進行的服務消費,如出國旅游、出國留學、國外醫療等。

三是商業存在(模式三,M3)。即一國服務提供者通過直接投資,在另一國設立商業或專業機構為所在國消費者提供服務。如在境外設立金融分支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維修服務等。

四是自然人移動(模式四,M4)。即指一國服務提供者(主要指自然人)到另一國提供服務。如建筑師到國外監督建筑工程、醫生到國外行醫診斷、律師到國外審案等。

目前,商業存在是服務貿易最重要的提供方式。2017年,跨境交付占27.7%、境外消費占10.4%、商業存在占58.9%、自然人移動占2.9%。

服務業是服務貿易交易的產業基礎。因服務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具有自身的獨特屬性:無形性。即服務是無形的,不像產品是有形的;即時性。即服務一般要求生產與消費同時進行,不可分割,不像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可分離、可運輸、可出口;不可儲存性。即服務不可儲存、不可移動、不可運輸,不像產品可儲存、可移動、可運輸等,現實中并非所有的服務都是可貿易的。

長期以來,我們將制造業視為生產性勞動,將服務業視為非生產性勞動,認為只有生產性勞動創造價值,非生產性勞動不創造價值。但實踐表明,在產品國際化生產的微笑曲線中,制造處于產品價值鏈的低端,以研發、設計為代表的服務處于產品價值鏈的高端,服務創造的增加值明顯高于制造,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制造業本身也出現了服務化的趨勢。

近年來,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全球經濟深度一體化,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對服務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服務在全球價值鏈中發揮鏈接作用,金融、運輸、商務等生產性服務作為中間投入,全面參與農業和制造業生產制造,通過前向關聯和后向關聯提升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擴大就業、增強比較優勢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僅有利于一國宏觀經濟穩定,而且有利于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婦女就業,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

目前,全球GDP增長的三分之二來自服務,就業的一半以上來自服務,每年新增的大部分就業來自服務。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國采取的應對疫情措施,如居家隔離、航空限制、簽證放緩或停止等,使M2與M4幾乎中斷,對旅行、運輸、航空等傳統服務貿易產生重創,但卻引發零售、醫療、教育、商務服務、金融服務、電信服務和視聽服務等線上消費爆發式增長,催生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服務貿易結構高端化發展。物聯網、人工智能、3D打印和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已深刻改變國際貿易方式、貿易對象和貿易內容。WTO發布的《世界貿易報告2019》預測,到2040年,服務貿易在全球貿易的占比將提高到50%。在全球抗疫背景下,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對穩增長、保就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將產生重要影響,不僅能助力中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也會為全球經濟注入活力。

服務貿易有哪些?

服務貿易有哪些?

⑴以部門為中心的服務貿易分類方法,分為:商業 *** ;通訊服務;建筑服務;分銷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及社會服務;旅游及相關服務;文化、娛樂及體育服務;交通運輸服務;其他服務。

國際服務貿易有哪些方式

在國際貿易領域里,所謂服務貿易,通常指的 是國際服務貿易。它是一種跨越國境的服務行為,是服務在國際間的輸出和輸入,實際上是國際間 服務的提供與接受。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界定,國際服務貿易具體有四種提供方式:?第一,跨 境提供方式。跨境提供方式是指從一國境內向另一國境內提供服務。這種服務不構成人員、物資或資金的流動,而是通過郵政、電訊、計算機網路實現的服務,如金融、資訊和視聽等。第二,國外消費方式。國外消費方式是指在一國境內向另一國的服務消費者(自然人或法人)提供服務,如接待外國游客、為國外病人提供醫療服務、接受外國留學生等。第三,商業存在方式。商業存在方式是指一國的服務提供者通過在另一國境內的商業存在(指任何型別的經營企業或專業機構)提供服務,如一國的公司到國外開辦銀行、商店,設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第 四,自然人存在方式。

與貨物貿易對比,服務貿易有哪些特征

貿易的形態:國際服務貿易的標的一般具有無形性;貨物貿易則一般是有形的。

貿易商品的可否儲存性:國際服務貿易所提供的服務往往是生產、銷售與消費同時進行,因此具有同時性、非儲存性、非轉移 性和國際性等特征。而貨物貿易則相反,一般是生產、銷售與消費相分離的,貿易商品具有可儲存性。

貿易數額統計途徑:國際服務貿易數額統計的途徑廣泛,其統計資料在各國國際收支表中顯示,而在各國海關進出口統計上沒有顯示。而貨物貿易數額則可以從海關統計中明確獲得。

貿易的國家保護方式:服務貿易的保護靈活隱蔽、選擇性強,而不是固定公開,統一透明,對其保護不僅以商業利益為目標,還以國家安全政治穩定為目標。主要壁壘形式包括對服務產品移動、人員流動、資本流動、服務提供者開業權的限制。其中關鍵在于,服務貿易保護是以對人(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經濟組織)的資格與活動的限制為主,而商品貿易保護則是以對商品的數量、質量等為主。此外,商品貿易的保護措施則主要表現為傳統的貿易壁壘(關稅、補貼、配額等)以及非關稅壁壘(環保、人權等)。

貿易保護力度:近年來由于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以及WTO的執行,商品貿易呈現自由化趨勢,保護力度被明顯削弱,傳統的貿易保護措施受到到限制。但由于服務業在經濟安全、競爭力和就業上的敏感性,服務貿易壁壘仍然高。這主要體現在:對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的嚴格限制是市場準入的核心壁壘;承諾的廣度和深度依然有限,尤其是“沒有限制”的部門所占比例較低。

貿易監管方式:國際服務貿易不是通過邊境措施,而是通過國內相關立法和規定來進行監管。貨物貿易。貨物貿易則主要是通過關稅、許可證、進出口配額等措施進行監管。

服務貿易概念股 服務貿易上市公司有哪些

貿易結構是什么

廣義的貿易結構(Composition of Trade)主要是指一定時期內貿易中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構成情況,一般稱為貿易結構。

狹義的貿易結構主要是指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情況。一般稱為商品貿易結構。

1、對外貿易結構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在其貿易額中所占的比重。

2、國際貿易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額和服務貿易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

3、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即某大類或某種商品進出口貿易與整個進出口貿易額之比,以份額表示。

擴展資料:

金融風險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哪些,簡述之。

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然而究竟其發展對南北關系有何影響卻很少有人提及。本文先就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的概念進行界定并對其發展的特點進行了分析,最后對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對南北關系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國際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南北經濟差距加大,造成了南北關系的不穩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南北關系的不合理、不公平、不平等。

一、國際金融服務貿易概念的界定

金融服務貿易是指發生在國與國之間的金融服務交易活動和交易過程,金融服務貿易的標的物是金融服務。GATS(1994)的金融服務附錄明確定義了國際金融服務包括的活動。GATS規定金融是由一成員方的金融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有關金融方面的服務,包括所有保險和保險有關的服務以及所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保險除外)。具體涵蓋了下列活動:

(1)保險及與保險有關的服務

(2)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

總體來看,這些活動涉及銀行、保險、證券以及金融信息服務四個有關金融方面的領域。

二、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的特點

在世界幾百年的金融發展史上,國際金融服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一直是受到人為或天然的限制而發展不足,直到1986年服務貿易協議被正式列入關貿總協定的“烏拉圭回合”議程之后,金融服務貿易逐漸緩慢地開始了國際化進程。而1997 年12 月13 日由世界70個國家在WTO 框架內談判后達成一致的FSA(《金融服務貿易協議》),才真正促進了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并使其顯現以下發展特點:

(一)金融服務機構的全球化

(二)金融服務產品的多樣化

隨著金融全球市場的形成和新的金融技術理論的產生,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對金融服務產品多樣化的要求日益增加,金融服務產品的供給也日益增加,其中包括低附加值的如代發工資、代理國債等服務產品,也包括個人理財、銀證通、財務顧問、投融資顧問、金融衍生產品等高附加值服務產品。在這么多種類的金融服務產品中,以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最為迅速。1 9 7 2 年美國芝加哥國際商品交易所推出包括英鎊、法國法郎、日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六種外匯期貨合約以來,短短的3 0 多年時間里,國際金融市場上金融衍生產品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交易品種迅速增加,據國際金融權威機構統計,目前國際金融市場衍生產品已高達1200 多種,這些衍生產品在原生金融產品基礎上組合再利用組合,衍生再衍生,形成了全球巨大的衍生產品交易市場。這些品種繁多的金融衍生產品擴大了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提高了金融機構的功能和資本的杠桿率,為使用者提供了轉移風險、管理風險的最有效的工具,但也為使用者提供了全新的金融投資機會。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金融衍生產品使金融市場交易更活躍,更具流動性,并持續地拓展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提高了金融市場的運行效率和定價效率。然而,由于金融衍生產品的多樣化發展是在國際金融市場體系劇烈動蕩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既可以用于金融風險管理,又可以用于金融風險投資,因此包含著品種繁多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市場變得更加不確定。[2]

(三)金融服務效率的信息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基于發展國際金融服務貿易激烈競爭的需要,發達國家金融服務業通過金融信息化建設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