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服務貿易對發展的作用(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還帶給發展中國家什么好處)

时间:2024-05-20 05:45:13 编辑: 来源:

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還帶給發展中國家什么好處

(2)發展中國家能夠進口經濟發展急需,而本國又不能滿足需求的生產性服務,從而有利于解決生產發展與服務業落后的矛盾。

(3)外國企業競爭的加劇,迫使發展中國家的服務企業吸收國外先進服務技術與經驗,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競爭能力。

(4)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出口自己具有相對優勢的服務,進口不具有相對優勢的服務,促進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

服務貿易發展對中國的影響

一、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發展中國家可能產生的影響

《服務貿易總協定》的簽署與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有經濟方面的,也有非經濟方面的。它的經濟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服務貿易自由化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由于發展中國家減少對服務進口的限制,短期內可能導致進口大量增加,造成國際收支惡化;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自由化的國際環境設法擴大自己的服務出口。由于能夠采用優質價廉的進口服務,發展中國家有可能降低其物質產品的成本,提高質量,增強貨物出口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增加收入。同時,適度開放金融服務市場還將有利于外資的流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3.對技術進步的影響。服務貿易自由化對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1)服務貿易本身可以成為技術轉讓的渠道。由于技術進步往往首先發生在服務領域,這樣就可以使發展中國家通過技術引進、買粉絲、培訓及其他技術服務形式獲得先進技術和其他信息。同時,服務業的外國直接技術投資也往往伴隨著某些技術轉讓。(2)國際競爭的壓力會迫使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加快技術進步,以提高競爭力,并由此帶動其他部門的技術進步。當然服務貿易自由化也可能對技術進步產生消極影響,例如,一國過分依賴于外國的高技術服務就可能抑制本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與開發。但一般來說,服務貿易自由化對技術進步影響是積極的。

4.對勞動就業的影響。發展中國家服務業勞動生產率較低,勞動密集程度高,勞動力素質差,向其他部門轉移較困難。因此,服務貿易自由化可能使本國服務業和與之相關的物質生產部門的就業狀況惡化,而且對發展中國家尚未成長起來的高新技術服務部門,如遠程通信服務、法律專業服務、金融保險服務、信息買粉絲服務等等可能造成損害,從而影響這些服務業的發展與國內就業。但是隨著服務進口與出口的擴大也可能增加一部分就業,特別是通過擴大勞務出口,能夠緩解國內就業的一些壓力。

5.對經濟安全的影響。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對國家的經濟獨立性與經濟主權的影響。服務貿易自由化可能會削弱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獨立性,其原因在于,首先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承諾會使發展中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喪失部分經濟決策的自主權,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某些至關重要的服務行業,如通信、金融和交通運輸業等可能受到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控制和支配而損害東道國的主權。其次,外國服務的競爭可能會抑制發展中國家弱小的新興服務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生產性服務以及與之相關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使它們難以改善自身的產業結構,從而在高技術服務上依賴發達國家。(2)對經濟發展穩定性的影響。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是與獨立性相聯系的,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和高度的對外依賴都會影響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此外,服務貿易自由化還通過以下兩方面增加經濟的不穩定性:一方面,服務貿易自由化鼓勵一國根據比較優勢的原則發展自身具有相對優勢的服務業,這就有可能增強某些發展中國家對某一單一服務部門的依賴,不利于這些國家形成對國際市場的應變能力;另一方面,銀行業等金融服務市場的對外開放將使發展中國家的國內金融體系與世界金融市場聯系在一起。一旦國際金融市場發生強烈動蕩,將難免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造成沖擊。例如,1997年7月從泰國開始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很快就造成整個亞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

6.制約因素的影響。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發展中國家經濟效益的影響是利大于弊,對經濟安全的影響卻是弊大于利。需要指出的是,發展中國家在權衡時不僅要做理論上的推理與分析,也要考慮到實際的制約因素,因為這些因素對發展中國家在自由化過程中的命運起著實質性的影響。

(2)發展中國家自身技術水平和技術能力的制約。服務貿易自由化能夠刺激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提高競爭力,減少貿易壁壘,有利于發展中國家自身相對優勢的服務進入國際市場。但是,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越來越從勞動力成本、地理環境優勢的競爭轉向技術的競爭。而科學技術相對落后恰恰是發展中國家現實經濟中最大的障礙,表現為技術層次和管理水平低,缺乏必要的物質生產基礎等。在自由化中受惠最大的信息技術服務,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能力的制約,如無有效的措施,在自由貿易的環境下,發達國家的競爭力對發展中國家服務業發展的抑制作用可能大于促進作用。

(3)發展中國家服務業內部產業結構的制約。發展中國家服務產業結構的最大弱點是生產性服務不發達,因此最需要從國際市場引進生產性服務,而信息技術生產性服務恰恰是對國家經濟安全影響最大的領域。發展中國家如果完全任其自流,就難免在這方面依賴于發達國家。在信息技術生產性服務上依賴于發達國家的危險,不僅在于壓抑本國高技術服務的發展,使發展中國家難以改革落后的服務產業結構,而且還在于這可能會使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信息資源的再分配系統中處于不利的地位。當發展中國家在數據處理方面依賴于進口時,就可能形成由發展中國家提供未經加工的原始數據,而由發達國家進行處理的格局。在這種交換中,發展中國家一方面要支付數據處理費用,另一方面無償輸出了原始信息資料,而發達國家則在賺取信息加工附加值的同時還獲得了無償的信息。信息的無償外流不僅使發展中國家損失寶貴的經濟資源,而且還會對國家安全造成潛在的威脅。

從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趨勢看,自由化形成的外部競爭將迫使發展中國家只能發展具有相對優勢的旅游、工程建筑、勞務輸出等傳統服務,發展中國家服務業結構的局限又形成其對生產性服務進口的依賴。這樣,一方面發展中國家依賴從發達國家進口信息技術生產性服務,另一方面又依賴傳統服務業的出口來換取外匯,平衡國際收支。服務貿易自由化很可能促使這種格局固定化,這種服務貿易格局的實質是發展中國家用附加值低的服務來換取發達國家附加值較高的服務,用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相交換。這就意味著發展中國家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已無法在國際市場上轉化為更高的價值,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格局局限在低增值的水平上。這種建立在比較優勢基礎上的服務貿易格局一旦長期延續下去,就會使發展中國家永遠無法改變自身的落后地位。這是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自由化過程中面臨的最嚴峻的現實問題

二、發展中國家制訂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對策原則

服務業在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服務業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同樣具有重大意義。因此,不管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如何,發展中國家必須正視自由化發展這一現實。因為自由化是國際服務貿易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中國家制訂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策的基本指導思想在于打破原有比較優勢的局限,縮短技術差距,改善自身服務貿易結構,從而盡可能利用服務貿易自由化促進本國服務業的發展,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弱自由化的消極影響。從國際競爭的角度考慮,以下幾點是值得發展中國家普遍注意的。

2.發展中國家對于自身的廉價勞動力優勢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了一個以信息、文化和知識為主要生產手段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在這樣的時代,比較勞動力的優勢不僅要看其價格,更要看其素質。發展中國家勞動力雖然成本低,但文化技術素質低,只能從事勞動密集型即低附加值服務,發達國家勞動力雖然成本較高,但從事的是高附加值的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創造的價值高。所以發展中國家必須下大力氣提高勞動力素質,否則在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競爭中只能從事勞動密集型服務,當然,這并不是說發展中國家不能發展勞動密集型服務。事實上,首先發展勞動密集型服務是一般發展中國家進入國際服務市場的必經之路。但必須明確,發展勞動密集型服務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為將來提高服務的技術層次積累資金創造條件。

3.發展中國家應該在開放的基礎上提高服務的技術層次,充分發揮服務貿易作為技術轉讓渠道的作用。在服務競爭自由化過程中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和國家主權沖擊最大的是通訊、金融、計算機服務等高技術信息化領域。而發展中國家又最需要引進這類服務,也最有可能從這類服務中得到技術轉讓的好處。如果因沖擊而閉關自守,只能導致永遠落后。唯一的選擇是在開放的條件下引進技術,培育自己的高技術服務業。發展中國家在建立高技術服務業的初期,采用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方式引進高技術服務較為有利。因為直接投資形式更有利于技術轉讓。美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讓80%是通過跨國公司直接投資進行的。而采用貿易形式引進高技術服務只能得到結果,不能引進生產過程,反而容易造成對進口的依賴,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高技術服務業從無到有地發展。當然,引進高技術服務業的直接投資又會涉及一系列有關國家主權和安全方面的問題,這就要求發展中國家采取適當的政策措施,趨利避害。

4.爭取國際談判的主動權。在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國際談判中,目前發展中國家處于被動地位。否定發達國家的建議較多,拿出自己的具體措施較少。發展中國家應當在堅持差別待遇的原則基礎上對現存服務貿易壁壘作出自己的分析,提出積極的建議。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自由化國際談判中的主要目標應該有兩個:一個是維護對本國服務業進行適度保護的權利,另一個是為提高本國服務業走向世界爭取有利的條件。

保護的立足點應當是提高本國服務業的技術層次,培植自己的高技術服務業;開放的立足點應當是引進技術,必須看到,技術轉讓是發展中國家可能從服務貿易自由化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參考文獻】

[1] 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經濟學》,中國發展出版社1992年版。

[2] 彼得·林德特:《國際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3] 田文軍:《國際服務貿易》,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4] 黃衛平、程大為:《發達國家貿易壁壘分析:發展中國家的思考》,《國際經濟問題》2001年第4期。

國際貿易對經濟發展有什么作用

國際貿易促進一國經濟發展,是通過下述這些機制的作用而實現的。

1.開展國際貿易,必然使市場競爭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一國對外開放,參與國際貿易,實際上就是把本國的企業納入與外國企業的競爭之中。一方面,持續的進口產品的激烈競爭將促使本國的企業提高效率。競爭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業退出市場的過程,同時促使高效率的企業達到合理的規模,從而優化本國的市場結構,改善本國企業的實績。即使本國企業在本國市場上處于壟斷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對國際競爭的壓力,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出口企業不能不同外國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展開競爭。為了擴大在國外的市場份額,出口企業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生產出成本低、質量好的商品去參與競爭,并不斷按國際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按國際標準生產,按國際營銷慣例辦事。這無疑會刺激企業素質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率的不斷提高和國際競爭力的不斷增強,無疑是一國經濟發展最本質的基礎。

2.開展國際貿易,必然帶來市場的擴大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