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服務貿易收支結算(服務貿易外匯收支包括)

时间:2024-06-02 07:28:40 编辑: 来源:

服務貿易外匯收支業務

除貨物貿易以外的經常項目外匯收支,統稱為服務貿易外匯收支,具體包括:(1)運輸服務,旅行、建設、保險服務,金融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其他商業服務,文化和娛樂服務等交易項目下的交易行為

(2)初次收入(收益),包括職工報酬、投資收益及其他初次收入項目下的交易行為

(3)二次收入(經常轉移),包括捐贈和無償援助、非壽險保險賠償、社會保障及其他二次收入項目下的交易行為

服務貿易外匯收支包括

服務貿易外匯收支包括服務貿易、經常轉移、收益。

1、服務貿易

服務貿易是一國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內或進入他國境內向外國的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務的貿易行為。主要方式有從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境內提供服務;在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成員境內以商業存在提供服務。

其中,服務包括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廣義的服務貿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動,也包括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在沒有直接接觸下交易的無形活動。服務貿易一般情況下都是指廣義的。

2、經常轉移

經常轉移(current transfers)又稱無償轉移或單項轉移,是指發生在居民與非居民間無等值交換物的實際資源或金融項目所有權的變更。經常轉移包括所有不是資本轉移(capital transfers)的轉移。

在貸方反映外國對本國的經常轉移,借方反映本國對外國的經常轉移。經常轉移既包括官方的援助、捐贈和戰爭賠款等,也包括私人的僑匯、贈予等以及對國際組織的認繳款等。

3、收益

收益是指就該財產收取天然的或法定的孳息。收益權也可以依法律的規定或所有人的同意,而歸非所有人取得。生產上或商業上的收入,營業收入、得到益處。從歷史上看,收益概念最早出現在經濟學中。

會計學上的收益概念稱為會計收益。根據傳統觀點,會計收益是指來自企業期間交易的已實現收入和相應費用之間的差額。它具有如下特征:會計收益是根據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以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銷售收入,減去為實際銷售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得出的。

以下哪些服務貿易外幣現鈔收支說法正確的

1

境內機構公務出國項下可提取外幣現鈔,按規定已提取但未使用完的服務貿易項下外幣現鈔,可以結匯或存入原提取外幣現鈔所使用的外匯賬戶,司法和行政執法等機構的罰沒款等為外幣現鈔的,可根據上述機構的相關文件直接辦理結匯、存入外幣現鈔賬戶、提取外幣現鈔和境內劃轉等手續,外幣現鈔賬戶的開立需經當地外匯管理局核準

外匯管理收支兩條線

關于對外匯管理以收抵支/留存境外/以人民幣(外幣)收取(支付)本應以外幣(人民幣)

以收抵支的做法,實質上是一種逃匯形式的變體。

一、再次申明一下個人觀點,我國實行外匯管理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收支兩條線”,貿易項下的收入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以收抵支的,特例如“進料對口”“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項下實行的是差額核銷,其他項下的的收匯如果擅自以收抵以肯定會導致核銷存在差額;

文件依據:國發[2001]10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匯收支管理的通知

(四)完善加工貿易外匯管理規定,按不同方式對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的外匯收支進行管理。對口進料加工的收付匯經外匯局核準可以抵扣,其他進料加工一律實行全收全支,不得將料款在境外進行抵扣。

加強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改善服務貿易外匯收支逆差狀況

(一)建立健全服務貿易外匯收支監管機制。要建立和完善服務貿易外匯收支管理辦法,完善售付匯管理,規范售付匯憑證。旅游、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加強行業管理,要將收匯和結匯情況作為考核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外匯指定銀行要加強對服務貿易售付匯憑證的真實性審核,嚴禁不合理的外匯支付。企業要嚴格遵照規定,及時足額收匯,不得將外匯滯留境外和私自抵扣。

二、再舉兩個法規則來驗證一下“收支兩條線的”觀點:

匯發[2001]3號《關于旅行社旅游外匯收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相關規定來看:

2、旅行社接待外聯團組入境旅游收取的外匯,不得以收抵支結算團費,不得擅自將外匯截留境外。

匯發[2004]104號關于跨國公司外匯資金內部運營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八)跨國公司從事外匯資金內部運營,應當堅持全收全支原則,不得自行抵扣、沖銷境內外應收與應付款項,不得自行軋差結算。

補充,新舊外匯管理條例對這個問題的變化:

96版:第九條境內機構的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必須調回境內,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外匯擅自存放在境外。

08版:第九條境內機構、境內個人的外匯收入可以調回境內或者存放境外;調回境內或者存放境外的條件、期限等,由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根據國際收支狀況和外匯管理的需要作出規定。

也就是說,從外匯管理的基本法而言,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收支是要分別獨立的調回境內或匯出境外,不得軋差清算,更不得滯留境內(境外)。

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的例子如:《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管理辦法》

第二十五條 試點企業將出口項下的人民幣資金留存境外的,應當向其境內結算銀行提供留存境外的人民幣資金金額、開戶銀行、用途和相應的出口報關等信息,由境內結算銀行將上述信息報送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

《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第四條,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利潤也可留存境外用于其境外直接投資。

第五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可以根據我國國際收支形勢和境外直接投資情況,對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外匯資金來源范圍、管理方式及其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利潤留存境外的相關政策進行調整。

在法規有明確允許代收代付的規定中,關于 《關于跨國公司非貿易售付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是不多的有明確規定的文件,但僅限于特寫的跨國公司/且資金對象是非貿易,僅此而已,貿易項下,除了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之外,并未多見。

人民幣代墊款收付問題

文件:《外匯管理條例》(國務院2008年532號)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七章法律責任部分條款內容含義和適用原則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08]59號)

建議一:放寬一些背景真實需求合理的代墊款項收支

按照《條例》第40條第及59號第2條相關規定,不得收取以人民幣墊付的外匯款項:

[quote]第四十條“等非法套匯行為”包括違反規定以人民幣支付應當以外匯支付款項的行為、以人民幣為他人支付境內款項由對方付給外匯的行為以及境外投資者未經外匯局批準以人民幣在境內投資的行為。[/quote]

[quote]二、外匯局適用《條例》第三十九條“等逃匯行為”、第四十條“等非法套匯行為”、第四十三條“等違反外債管理的行為”、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等非法使用外匯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按照《檢查處理違反外匯管理行為辦案程序》的規定,逐級上報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quote]

但實務中以下實際收匯業務有真實性背景,卻無法辦理收匯。

1、境外投資方轉讓其對境內企業股權給境外其他企業,轉讓收益來自于境內,應該繳納外國企業所得稅。

但因為此境外投資方在境內沒有賬戶,因此其繳稅過程只能通過境內投資企業代理辦理。此處涉及到以上提到的境內企業以人民幣為他人支付境內款項由對方付給外匯的行為。目前似乎沒有正常合法的方式進行此類操作。

經常轉移二次收入屬于服務貿易外匯收支業務嗎

經常轉移二次收入屬于服務貿易外匯收支業務

?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項下外匯收支按照本指引服務貿易外匯收支有關規定執行

初次收入,是指因提供勞務、金融資產和出租自然資源而獲得的回報

服務貿易外匯收支業務

除貨物貿易以外的經常項目外匯收支,統稱為服務貿易外匯收支,具體包括:(1)運輸服務,旅行、建設、保險服務,金融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其他商業服務,文化和娛樂服務等交易項目下的交易行為

(2)初次收入(收益),包括職工報酬、投資收益及其他初次收入項目下的交易行為

(3)二次收入(經常轉移),包括捐贈和無償援助、非壽險保險賠償、社會保障及其他二次收入項目下的交易行為

服務貿易外匯收支包括

服務貿易外匯收支包括服務貿易、經常轉移、收益。

1、服務貿易

服務貿易是一國的法人或自然人在其境內或進入他國境內向外國的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務的貿易行為。主要方式有從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境內提供服務;在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成員境內以商業存在提供服務。

其中,服務包括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廣義的服務貿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動,也包括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在沒有直接接觸下交易的無形活動。服務貿易一般情況下都是指廣義的。

2、經常轉移

經常轉移(current transfers)又稱無償轉移或單項轉移,是指發生在居民與非居民間無等值交換物的實際資源或金融項目所有權的變更。經常轉移包括所有不是資本轉移(capital transfers)的轉移。

在貸方反映外國對本國的經常轉移,借方反映本國對外國的經常轉移。經常轉移既包括官方的援助、捐贈和戰爭賠款等,也包括私人的僑匯、贈予等以及對國際組織的認繳款等。

3、收益

收益是指就該財產收取天然的或法定的孳息。收益權也可以依法律的規定或所有人的同意,而歸非所有人取得。生產上或商業上的收入,營業收入、得到益處。從歷史上看,收益概念最早出現在經濟學中。

會計學上的收益概念稱為會計收益。根據傳統觀點,會計收益是指來自企業期間交易的已實現收入和相應費用之間的差額。它具有如下特征:會計收益是根據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以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銷售收入,減去為實際銷售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得出的。

外匯管理收支兩條線

關于對外匯管理以收抵支/留存境外/以人民幣(外幣)收取(支付)本應以外幣(人民幣)

以收抵支的做法,實質上是一種逃匯形式的變體。

一、再次申明一下個人觀點,我國實行外匯管理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收支兩條線”,貿易項下的收入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以收抵支的,特例如“進料對口”“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項下實行的是差額核銷,其他項下的的收匯如果擅自以收抵以肯定會導致核銷存在差額;

文件依據:國發[2001]10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匯收支管理的通知

(四)完善加工貿易外匯管理規定,按不同方式對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的外匯收支進行管理。對口進料加工的收付匯經外匯局核準可以抵扣,其他進料加工一律實行全收全支,不得將料款在境外進行抵扣。

加強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改善服務貿易外匯收支逆差狀況

(一)建立健全服務貿易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