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朝貢貿易體系的影響(朝貢體制的消極影響)

时间:2024-05-17 04:55:47 编辑: 来源:

朝貢貿易對明朝社會的影響

1、由于“朝貢貿易”完全建立在明朝的補貼上,導致了明廷財政的縮減;

2、由于“朝貢貿易”主要是宣揚“國威”,影響了正常的海外貿易的發展,導致了中國逐漸失去唐宋以來海外貿易的優勢地位;

3、由于“朝貢貿易”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貿易途徑,導致了民間的走私的頻繁,影響了社會的安定。

擴展資料:

朝貢貿易亦稱“隨貢貿易”、“貢舶貿易”。宋代以后中國政府準許外國使節在進貢的前提下,隨所乘船舶、車馬攜帶商貨來中國進行的貿易。源于宋代市舶司的“抽買”、“抽解”和“進奉”。對海舶輸入商貨中的禁榷品,由中國政府全部收買。

對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購一部分,其余許民間買賣。收購的部分,除供宮廷消費和賞賜外,也有再行出售的。元代行抽分。明代實行貢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設市舶提舉司,管理朝貢和朝貢貿易。 朝貢貿易是封貢體系的衍生物,也是海禁政策催生的產物,以厚往薄來為原則的官方貿易。

朝貢體系的特點是什么?

朝貢體系的特點是:

1、文化制度上的吸引和歸依:朝貢體系所構建的東亞國際秩序長期穩定,既是中國強大實力的體現,又是周邊國家主動融入該秩序和內化吸收當時先進的文化制度的結果。

2、強調松散脆弱的“中心-外圍”權力結構模式:古代中國認為自己是“正統”,而周邊國家或地區則被稱為“蠻”、“夷”,形成一種“同統而不治”帶有明顯藩屬關系的中心-外圍權力結構模式。

3、經濟上“厚往薄來”的互利平等性:朝貢體制既是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表示政治臣屬關系的形式,又是兩國官方貿易的形式,即通過兩國朝廷之間的朝貢與回贈,交換兩國的特產和物品,進行以物易物的貿易。

4、帶有明顯的聯盟外交特征:朝貢國高度依賴中國, 或是抵御外來國家的侵略,或是制衡內部各派勢力,帶有鮮明的合縱連橫的聯盟外交特征。

5、朝貢國之間是外交地位的不平等性:朝貢國之間并不是整齊劃一的平等關系,中原王朝一般會依據周邊藩國的政治臣屬關系來判定其國地位高下。

朝貢體制的消極影響

從經濟角度來看,朝貢體系不是特別合算。

清朝衰落以前閉關鎖國,朝貢體系是做貿易的主要方式,但因為皇帝給使臣們的賜予遠遠高過進貢,所以這種不平等交易在經濟上沒有太大意義。而且當時也不存在現在的自由貿易體制,例如中國商品大量傾銷到朝鮮或者越南這樣的情況是不存在的。至少在經濟上,這些藩屬對當時的清朝政府沒有特別大的意義。當時也沒有聯合國,藩屬國不可能通過投票支持的方式來表示回報。清朝末年,清帝國自身就處于相對衰落之中,其藩屬又處于險境之中,所以怎樣客觀看待藩屬對清政府的作用,這本身是一個很大的觀念上、心理上的坎。

朝貢貿易和朝貢體系的區別

朝貢貿易和朝貢體系的區別關系處理不同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朝貢貿易亦稱隨貢貿易、貢舶貿易,朝貢體系是中國古代的外交體系,發源于西周時期的外邦關系處理

朝貢貿易產生的原因

朝貢外交是中國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種外交體系,其立足點是傳統政治思想中的中心大國的定位。

自商周以來,中原王朝都一直認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國”,是世界的主體,故自稱“中國”、“中華”;而周邊乃至更遠的地區與國家都是蠻夷戎狄居住的化外之地。這樣,他們與中原王朝的關系自然被限定為自下而上的朝貢關系。朝貢外交的實質是名義上的宗主認同外交,并不是擴張式的帝國外交,因而,在政策導向上則是“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在實施過程中,便形成了一個定式:凡肯朝貢的國家、地區、部族,不論遠近,不論是否有過恩怨前嫌,一概慨然接納;凡要與中原王朝建立關系、展開外交者、必須以朝貢方式進行。進至清朝,外國使節們到來后,都要先安排學習各種朝貢禮儀,會見之時,要以藩屬朝貢覲見之方式,行跪拜禮。

在這一外交政策下,中國歷史上的對外戰爭也就很少有掠奪性戰爭,很少有主動進攻的戰爭,防御性戰爭遠多于進攻性戰爭。

除極少數歷史時期外,即使是進攻,也是以攻為守,而不是出于掠奪的需求。這樣,中國古代王朝的對外戰爭大多都是勞民傷財,最終導致了國庫空虛,國內各種矛盾激化;而且戰爭獲勝后,對于肯向王朝稱臣納貢降服者,往往是賞賜有加。因而可以說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勝仗。

與之相聯系,中國歷代王朝除成吉思汗外,很少進行過真正的遠征。為數很少的幾次遠距離作戰,也都在自己的附屬國中,即便是漢武、唐宗之偉業,也不是依托軍事征服,他們在軍事打擊之后多班師回朝,退回原地,只要求對主的附屬與臣服。而在西方歷史上,只要有強大帝國的出現,必然伴隨著一系列的軍事征服與遠征,無論是亞述帝國、羅馬帝國還是后來的奧斯曼帝國,都是如此。其原因當在于東西方經濟結構與文化社會結構的不同所致。

在這一外交政策下,中國王朝的對外交往不僅不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相反,還以經濟的付出換取朝貢來儀的名義。

自漢以來,凡來朝貢者,中國王朝都大量回饋,盛情相待。漢武帝曾專門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讓他們陪同出游各地。清王朝為接待英國馬嘎爾尼使團所用招待費用不下十七萬英鎊,全部費用耗費白銀八十五萬兩左右。為了讓英國“貢使”看到中國“民物康阜,景象恬熙”而“知感知畏”,乾隆還安排馬嘎爾尼一行由內陸至廣州,也是沿途款待,勞民傷財。中國使臣之外行,則是多攜禮物,大量贈送。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即率隨員三百人,帶牛羊萬頭以及大批的絹帛、錢幣、價值“數千巨萬”;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有寶船六十二艘、士卒兩萬七千多人,并帶有大量的絹帛、瓷器、茶葉以及金銀錢幣。每到一地,都是大加贈送,動員當地首領到中土朝貢,并不攻城略地或進行經濟掠奪。鄭和七次下西洋,都是如此。這樣,各國前來朝貢者大大增加,從一般使臣到國王本人,往來者不絕。但明王朝的財政卻無法維系這一“盛舉”,致使國庫空虛,財政危機。這與晚于鄭和的哥倫布等人開辟新航路的結果大相徑庭。

在這一外交政策之下,中國王朝的對外貿易也有著突出的朝貢貿易色彩。

所謂朝貢貿易,就是通過兩國官方使節的往返,以禮物贈答進行交換的貿易方式。在中國古代,每一次官方使節的往返都伴隨著禮物的“交易”。如曹魏明帝時,倭國女王遣使送來牲口十人、班布二匹三丈,明帝贈還錦五匹、毛毯十張、各色絲織物百匹,以“答所獻貢值”。南朝劉宋時代,印度笈多王朝旃陀羅笈多二世專門致書宋文帝,提出“若有所須,珍奇異物,悉當奉送……愿二國信使往來不絕”,其用意是要劉宋也同樣對待,以達到交易的目的。除此之外,中外商人打著朝貢、奉使的旗號進行國際貿易者更是不乏其人。如張騫以后,西遣的使節多貧人子弟與“妄言無行之徒”,他們只是要“私具縣官赍物,欲賤市以私其利外國”。這樣憑借政府資本以使節名義出行的商人“一輩大者數百人,少者百余人”;一年之中“使多者十余(輩)。”也難怪大宛對于這些人“非出幣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騎用”。外國使節中也不乏冒名的商人。 賓“奉獻者皆行賈賤人,欲通貨市買,以獻為名”。東漢時到洛陽的羅馬敦王的使節,后人一致認為是大秦商人偽托。這一貿易形式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

明清時代,面對近代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他們仍然頑固地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一方面堅持把貿易歸入朝貢體系中;另一方面,繼續奉行“厚往薄來”的政策。如明朝即規定:“凡貢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貨來,皆倍償其價。”這樣的朝貢貿易自然會使各國紛紛來“貢”,其結果則是明王朝“歲時頒賜,庫藏為虛”。只好對來貢者的時間、次數加以限制。如明朝對安南即規定三年一貢,使者不過三四人,但安南卻總是提前來貢,人數與貢物也超出規定。其目的當然是要換回更大的經濟利益。

當然,在朝貢貿易中,中國王朝并不是無所要求,更不是不講回報。只是在這一貿易體系中,政治動機大于經濟目的,奢侈消費的需求大于對商業利潤的追求。他們的根本動機是造就“四海賓服,八方來儀”的宏大場面。而對奢侈性消費的需求又使官方外貿的著眼點放到了使用價值上,不注重貨幣的增值。西漢桑弘羊就主張“天下高我下,天下輕我重”,即低價出口,高價進口,使轉口商人獲取超額利潤,而封建政府則得到使用價值的滿足。至于流出的大量黃金與絹帛,在他們看來都是“纖微之貢,所以誘外國而釣胡羌之寶也”。由于對外貿易的入超,中國黃金、銅幣大量外流,形成了“府庫之藏流于外國”的局面,這對中國古代國家的財政產生了不良影響。

古代的朝貢體系是怎樣的?朝貢體系對全世界的統一有什么積極作用?

今天,邊肖帶給你一篇關于朝貢體系的文章。歡迎閱讀~

世界是漢民族對宇宙的專屬概念,字面意思是“整個世界”。大一統原本是指周朝統治時期,天下諸侯皆受周王尊崇。隨著時代的變遷,后世意味著封建王朝統治天下。

朝貢制度是指中原的天子是部落和外族諸侯的共主。天子由國家的中央政府直接強制管理,直屬的地區被授予諸侯王的稱號,從而達到保衛中央的政治目的。中央與外族諸侯互相防御,從而形成天下共主的“天下”觀念。

朝貢體系由朝貢和朝貢兩部分組成,是兩國之間尋求政治支持的禮節性外交活動。小國可以通過朝貢體系獲得大國的政治承認,而大國則可以擴張領土,實現世界統一。

為了完成“大一統”的政治局面,朝貢體系應運而生。

秦漢中央集權王朝建立后,繼承和發揚了先秦諸子“君權至上”、“天下一統”的思想,吸收了儒家文化中“天下一統”的相關思想。朝貢制度在除郡縣制以外的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后擴展到周邊國家。

后來的封建王朝繼承了這一制度,朝貢制度成為構建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后世通常用多種表達方式來表達朝貢體系,如“中外秩序”、“中國禮儀之治”等。

朝貢體系分為兩類,即邊疆地區的朝貢體系和周邊國家的朝貢體系。周邊國家的朝貢體系已被納入國際和平秩序的構建。秦漢以來,中原王朝為了建立和維持中原與邊疆民族的政治隸屬關系,進行了大量的貿易活動和政治交流。

邊疆貢品的范圍大概是在郡縣之外,或者是中原王朝在地方郡縣設置的羈絆之內。兩者的比例隨著朝代的更替有不同的變化。“羈絆建立”是指在不觸及少數民族原有社會組織和文化習俗的前提下建立和確立。

朝貢制度最早可以在先秦時期的“世界觀”和“服制”中找到。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華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發生碰撞。這一時期逐漸確立了“華夷之辨”的觀念,形成了“大一統”的政治理念。

古人認為天子為天下之主,天子如人心,各部分守中心。于是,在“有序的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原則下,出現了“服務體系”和“世界觀”。

雖然役制是規定的政治制度,但也有不服從役制的諸侯國。對于不服從服制的王侯,周王室是不允許的。

容帝要為周王室效力。如果榮帝不是貢品,不是君王,那就用“攻伐兵”。這種服役制度成為當時民眾的政治理想模式。雖然當時沒有實行服制,但為秦漢時期的朝貢制度提供了思想借鑒。

春秋時期,諸子百家圍繞“天下一家”這一主題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孟子

“站在世界的中央,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

秦漢建國后,雖然統一了中央地區的版圖,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大一統”的政治局面并未形成。為了實現這一政治目標,朝貢體系誕生了,而“世界觀”和“大一統”

元朝滅了明朝,但是在蒙古,元朝的殘余依然根深蒂固。所以明朝從來沒有在蒙古建立過強大的蒙古政權。此時,明朝加強了邊境地區朝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