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朝貢貿易的概念解釋(世界各國歷史課本如何論述中國歷史)

时间:2024-05-15 17:29:42 编辑: 来源:

朝貢貿易的內涵是什么?

朝貢貿易的定義

定義1:

一、安南并沒有將朝貢貿易作為官方的正式貿易所謂朝貢貿易,是指藩國在朝貢過程中,由于官方參與或授權下組織的對入貢國的商品貿易,它以獲利為目的

源自: 明朝與安南朝貢及民間貿易問題探析 《江蘇商論》 2005年 陳文源,吳青

來源文章摘要:朝貢貿易作為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貿易形式,在當時的政治、經濟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安南即今越南,與我國的交往源遠流長,在政治和經濟上受到我國的深遠影響,之間發生的外貿行為很值得探討。

定義2:雖然朝貢貿易和海禁所涉及的同是明朝外交和外貿的領域,但是朝貢貿易是指明朝對外采取的與海外各國在朝貢形式下友好交往和通商貿易往來的政策,它涵蓋的是海外政策對外態度的一面

源自: 明前期海外政策簡論 《學術月刊》 1995年 萬明

來源文章摘要:對于明朝的開放和閉關問題,多年來史界爭論不休,聚訟難下,成為明史研究的重大課題。雖然產生論點分歧的因素有多種,但重要因素之一是對明朝海外政策整體理解的差異。實際上朝貢貿易與海禁構成明代海外政策的兩大支柱,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孤立看待;卻又判然有別,不應混淆為一。以往的研究中卻多忽略了這一點,以致許多問題解釋不清,看法分歧,造成歷史的誤解,應予澄清。 明代前期,即明開國至正德初年的一百多年間,明朝海外政策定型于茲,調整于茲,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西方歷史性沖擊的前夜,中國社會內部已經涌動變革潛流,這時封建王朝海外政策的變化趨向,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尤當引起足夠的注意。 政策的制定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明代前期以朝貢貿易和海禁為兩大支柱的海外政策,實際含有頗具特征的三個發展階段。下面試從政策的動態性及其互動作用分階段進行論述,以期有助于我們對明朝海外政策整體的理解和認識。

定義3

另外,當時鄭和船隊的貿易雖然規模很大,但實質上是政府行為,這類貿易被學界稱為“朝貢貿易”1.從上述馬歡等人的書中可知,中國當時出口的物品種類很多,主要有絲綢、瓷器、貴金屬等

源自: 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 《當代亞太》 2005年 薛克翹

來源文章摘要:20 0 5年是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本文回顧了六百年前這一偉大壯舉的起因與過程 ,分析了這一事件在中國航海史、外交史、科技史上的意義 ,并重點闡述了這一事件的深遠影響和現實意義。

定義4:

認為朝貢與回賜以及隨使團行動的商隊大規模的貿易活動合稱為“朝貢貿易”.“朝貢貿易”有嚴格的程式,雙方不可能通過這種方式來形成統一的大市場,其對宗主國經濟的影響力十分微弱,但對藩屬國則是非常重要的對外經貿渠道

有學者對朝貢、朝貢體制、朝貢貿易體制等概念進行了辨析,探討了明清時期朝貢體制的差異,認為朝貢體制不等于朝貢貿易體制,強調貿易在朝貢關系中的核心地位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論;明朝是朝貢貿易的極盛時期,清朝則是衰落時期;清代朝貢關系的實質是政治,而非貿易,即清代雖然延續了明代的朝貢制度,但實質已經轉化為一種處理與周邊國家關系的政治方式,剔除了明代中原王朝與邊疆民族之間、中國與外國之間形成的藩屬關系。

世界各國歷史課本如何論述中國歷史

美國

《世界歷史與當今世界的關聯》這么一描述我國古代發明的歷史:

唐宋的機械鐘表與今天的石英表;古人用硫磺、硝酸鈉和木炭混合制成火藥至今被用于制造武器和煙花;天花疫苗引發免疫學的產生,活版印刷發展到今天的電腦印刷。

這本書還注重國家間的橫向對比,通過一些表格和圖形,讓學生對同一時期各國經濟文化發展狀況進行比較,先進、落后一目了然。

書中提到中國的孔子和印度的釋迦牟尼、希臘的蘇格拉底幾乎是同一時代的。通過這一橫向對比,學生可以直觀了解到當時的世界思想家輩出,在不同文明中閃光。這或許是歷史的巧合,或許是不同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

對于中西文化和貿易的交流,教科書也大書特書。從“絲綢之路”的產生到葡萄、無花果、黃瓜、核桃從西亞傳入中國,從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1271年來到中國再到鄭和下西洋從非洲帶回長頸鹿,書中頗下筆墨。書中摘錄了《馬可波羅游記》中關于忽必烈皇宮的描寫:“宮殿屋頂很高,大廳都由金銀鑲嵌,墻壁上雕刻著龍、鳥、牧馬人和各種野獸以及戰斗的場面。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滿眼都是黃金和圖畫。廳很寬很長,可以容納6000人的宴席。”

書中還格外重視婦女在各個時期的社會地位,幾乎各個章節都有特別提到。其中說,考古發現證明商朝時期的貴族婦女社會地位很高,有土地,還領導自己的軍隊;漢代貴族婦女穿著漂亮的絲綢長袍;唐代,中國出現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她召賢納才,對詩人駱賓王不計前嫌;在唐宋初期,婦女地位較高,她們主持家務,負責理財和管理傭人;在“五四運動”中,婦女參加了示威游行,她們反對包辦婚姻、裹腳,呼吁提高婦女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不過,書中也有中國女嬰被遺棄的描述。

與此同時,美國歷史教科書還關注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它稱公元前500年左右。編輯成冊的《詩經》是當時最偉大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書上翻譯了《詩經》的第100首(丈夫外出打仗)、122首、124首和127首(士兵思鄉)。對于中國古典文學的鼎盛時代,書中翻譯了唐朝詩人李白的詩歌《靜夜思》和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中的一段。

課本還十分注重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評論歷史事件的同時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來分析歷史人物在歷史潮流中的作用,以唐明皇的“開元盛世”為參照,讓學生思考究竟是“英雄造時世”,還是“時世造英雄”的辯證問題。再比如說,書中講孔子認為教育應該教人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同時又向學生提問 “你認為今天的老師應不應該教這些,為什么?”

俄羅斯

俄羅斯的普及讀本這么介紹中國歷史:

商代的青銅器等出土文物,工藝精巧,形神兼備,這些數千年前的物件已經反映出古代中國人對待事物的態度:“任何事物的材料、造型與內涵都必須和諧一致。”和諧一致性也逐漸發展成為中華文明傳統的基礎。在中國人看來,生活中的一切看似混亂駁雜的現象,實際上都只是事物多樣性的表現,實際上它們都保持著一種內在的平衡與和諧。

書中還引用了俄羅斯著名學者康拉德的一段話:“中國很少發生極端的現象,中國社會在多元對立的歷史文化形態中保持著平衡。”教材中寫道:“難怪古代中國人稱自己的國家為‘中國’,因為在他們看來,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在“古代中國的國家制度”這一節中,對古代中國的國家制度沿革進行了概括。對諸如秦朝統一中國、漢朝奠定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模式及其官僚體制特征等內容作了介紹。書中對科舉制度著墨頗多,認為這一應試制度是一種以能力為標尺的公平競爭機制,為國家舉賢薦能,“窮人們也可以通過努力晉升為官”。

中國古代的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在世界文明史上享有盛譽,這一觀念在書中得到充分驗證。俄羅斯的教材編纂者們對中國古代文化傾注了不少筆墨,其文采也如描寫對象一般熠熠生輝。

“古代中國的精神文化”一節開篇寫道,歐洲和中東國家的古代文明都曾因為宗教、社會或政治等方面的重大變革而發生大的斷裂,但是中華文明是一個例外: “在最為艱難的歷史時期,‘天下’總是在本民族的理想和價值體系中尋找出路——她從不從旁模仿,也不盲目吸收外來經驗”

書中介紹,正是借助于苛刻的批判眼光,中華文明對待“異己”總是格外小心,她也因此得以孕育出其一脈相承的獨特文化。有別于歐洲人對理性和行動的重視,中國人更看重情感、直覺、沉思與無為;歐洲人經常只看到事物表面的相互關聯,但是中國人卻能洞察事物內里蘊含的秩序與規律。

書中對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哲學進行了介紹,不但用俄文拼寫出這兩個字的中文讀音,并且作了相關解釋。書中這樣闡釋——“‘陰’‘陽’概念涵蓋了世界中存在的一切矛盾與對立關系,這兩種元素的有機結合構筑了世界的動態平衡,也給生命賦予了獨特魅力”。

書中介紹,正是借助于苛刻的批判眼光,中華文明對待“異己”總是格外小心,她也因此得以孕育出其一脈相承的獨特文化。有別于歐洲人對理性和行動的重視,中國人更看重情感、直覺、沉思與無為;歐洲人經常只看到事物表面的相互關聯,但是中國人卻能洞察事物內里蘊含的秩序與規律。

書中對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哲學進行了介紹,不但用俄文拼寫出這兩個字的中文讀音,并且作了相關解釋。書中這樣闡釋——“‘陰’‘陽’概念涵蓋了世界中存在的一切矛盾與對立關系,這兩種元素的有機結合構筑了世界的動態平衡,也給生命賦予了獨特魅力”。

中國人對“小”與“大”的理解也為俄羅斯人所稱道。教材中介紹說,中國人從不忽視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因為在他們看來,小事物中常蘊含著大道理,所謂“見微知著”,“以小見大”。中國人總是力求洞察事物的本質,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追尋“大道”,追求自我完善。

談到中國人的智慧,書中這樣介紹:在古代中國人眼中,智慧總是隱而不顯,沒法直接用語言或行為展示出來。智者不顯山露水,就是所謂“真人不露相”。智者總是通過沉思而非語言或是行為來參悟事物本質。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很強。作為中華文明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書中稱中國人的家庭觀是一種“家庭崇拜”。書中這樣描述:“中國人在所有親人包括自己面前很有責任感,他意識到自己沒有權力做出辱沒祖先的事情。所以中華文明的道德觀念非常發達。”

教科書在文后給學生們擬出了幾道思考題,其中一道題是:為什么說“中國人是天生的,不是學來的”?

德國

“造紙術來自中國。人們將麻布、樹皮等煮爛了,將漿水晾干壓薄,也就成了紙。早在1400年,在紐倫堡(德國中部城市)就有了第一家造紙廠。這種新的書寫材料比之前使用的牛皮紙要便宜得多……”

這是德國小學五年級歷史課本中的一段文字。如果說德國的孩子從這個時候開始對中國形成印象,那么首先展現在他們面前的,該是一個神秘的文明古國。

“Das Reich der Mitte”是德國書本及媒體對中國的稱呼,中文的意思是位于中央的帝國。這個帝國曾經的輝煌和文明,給人類帶來的深遠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在中世紀,只有皇室才有權利享受書寫的藝術。有了紙以后,手工藝者和商人都能夠學習書寫和閱讀了。算術和買賣合同如今可以用‘白紙黑字’來展現。這項中國發明(造紙術)是不是比火藥(另一項中國發明)更加具有造福人類的意義呢?”

這是德國小學課本對中國四大發明的描述片斷。古老、神秘、文明、領土遼闊,往往是德國年輕人對中國的最初印象。他們對中國的興趣,就始于此。

日本

日本所有版本歷史教課書中,對古代中國無不充滿了尊崇。萬里長城、漢唐的強盛,造紙術等偉大發明,包括孔子儒學對日本的巨大影響等,都有詳細描述。日本的歷史課本中還主動提到了對中國的朝貢貿易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經濟收益。

在很多敘述當中,日本都是直接引用中國的史書記載,如在說到遣唐使這一節,日本歷史課本提到:“中國史書記載了倭于公元600年曾向隋派遣使者之事”。原文直接采用了“倭”字。

此外,日本還將韓國史(高麗)的部分內容算作了中國史范疇,如特別提到:“高麗積極地從中國學習了金屬活字印刷、棉花栽培等新技術”。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