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期貨公司基差貿易業務(永安期貨估值多少)

时间:2024-06-03 17:08:58 编辑: 来源:

銀行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合作面臨的挑戰

應形成銀行、期貨公司、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實體企業四大主體共同參與的大平臺

期貨風險管理公司作為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產業的重要平臺,核心定位是風險管理中介和資本中介,方向是為無法直接參與衍生品市場的產業客戶提供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服務。本文結合政策法規、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實地調研素材、銀行的相關授信材料等,從實際業務角度回顧了銀行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合作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梳理了雙方合作中的挑戰與難點。最后從已有合作模式的精細化提升、創新產品的設計、產品線的豐富與拓展、銀期生態圈理念的構造四個方面探討銀行如何更好地參與到風險管理公司這一細分行業領域中。

A合作現狀

2013年2月1日,中國期貨業協會頒布《期貨公司設立子公司開展以風險管理服務為主的業務試點工作指引》,期貨公司以風險管理公司形式服務實體經濟模式正式開閘。2014年8月26日,中國期貨業協會發布了《期貨公司設立子公司開展以風險管理服務為主的業務試點工作指引(修訂)》,進一步規范了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業務試點的備案與報告工作,為業務的順利開展進一步厘清邊界。

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是指根據《公司法》設立,由期貨公司控股50%以上,以開展風險管理服務為主要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永安期貨、浙商期貨、萬達期貨、廣發期貨、魯證期貨、大地期貨、方正中期期貨、宏源期貨8家期貨公司首批獲準備案設立子公司,開展以風險管理服務為主的業務試點,標志著期貨公司設立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正式成行。

目前,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運用資本運作模式和專業化的管理理念,為產業客戶提供一攬子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個性化服務產品,已成為銜接期貨市場與實體產業的重要紐帶。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更是明確提出建立農產品期貨和農業保險聯動機制;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穩步推進農產品期貨等交易,這進一步表明了風險公司在支持實體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也正因如此,如何加強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合作成為不少銀行的關注點與未來業務發展的著力點。

根據中國期貨業協會2014年8月26日發布的《期貨公司設立子公司開展以風險管理服務為主的業務試點工作指引(修訂)》,風險管理公司可以開展的業務包括:(一)基差交易;(二)倉單服務;(三)合作套保;(四)定價服務;(五)做市業務;(六)其他與風險管理服務相關的業務。在中國期貨業協會給出的幾項試點業務中,每一家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都有其擅長的領域:如申銀萬國智富、浙期實業的場外衍生品業務;華信物產、平安商貿、大有子公司的倉單服務;中糧祈德豐、新湖瑞豐、南華資本等的“期貨+保險”;永安資本與海通資源的基差交易和做市業務也頗具行業影響力。

表為目前銀行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資產端合作舉例

B面臨的挑戰

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是大宗商品貿易,此項業務是與銀行資產端合作的主要著力點,由于商品貿易資金需求較大,公司有非常大的動力向銀行獲得授信。業務合作中,主要涉及的授信品種為流動資金貸款、承兌票據、信用證等。此外由于大股東期貨公司不能提供擔保,因此不同風險管理公司根據業務特點與股東背景的不同,擔保方式會有較大的差異性,例如關聯公司擔保、倉單質押等。

從負債端來看,銀行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合作主要是滿足其自有資金理財和投資需求。按照不同風險管理公司內部規定的不同,有些公司可以購買銀行的對公理財產品;有些公司可以投資高收益的信托產品;有些公司管理較為嚴格,只能存入結構性存款。

首先,在銀行授信業務中,分為對公授信和同業授信。由于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并非由“一行三會”進行監管,因此從本質上講其屬于“一般企業”,而非金融機構,銀行在與其合作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公司與機構兩個條線業務。

現實中,大量銀行把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按照貿易企業進行定位,造成授信評級不高、授信業務品種需要突破等問題。此外由于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屬于創新型公司,注冊資本較低,經營流水不足缺少信用積累,涉足期貨領域,且根據《期貨公司設立子公司開展以風險管理服務為主的業務試點工作指引(修訂)》規定,期貨公司只能以出資額為限對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承擔有限責任,不得為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提供融資和擔保。因此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在多家銀行融資授信時,往往審批時間長,限制多且最后批復的授信額度不高。與之相對應的是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在涉足倉單服務等現貨風險管理業務時,其內生財務需求及外生業務特點都需要放大資金杠桿,由此導致的資金需求與供給的不匹配對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都造成較大壓力。

明者見危于無形,智者見禍于未萌。產業客戶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好的風險管理,好的風險管理需要理念、需要產品,而目前境內大部分實體企業與風險管理子公司還無法通過正規渠道參與避險工具更為豐富的境外衍生品市場交易,同時境內場內市場也面臨場內期權產品較少,場外期權成本較高,缺少互換、掉期等衍生工具等問題。因此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在為產業客戶提供個性化風險管理服務時,對沖成本很高,自身面臨較大的風險,這也間接造成了銀行與其合作時的風險擔憂。

C合作建議

明確定位,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

商業銀行需充分了解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業務模式,合理判斷其在實體經濟中的整體定位、提升期貨領域的專業化服務能力。銀行需整體優化對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授信評級,可借鑒目前各行通用的資管業務準入打分模式,對現有備案的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進行全維測評,把其從傳統貿易類企業的分類中區分獨立出來并進行專業化的分層分類管理,最終在充分了解其業務模式的基礎上提高授信評級。

對于授信品種亦可按照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業務模式的不同進行細分和搭配,例如針對基于低敞口的基差交易業務所帶來的融資需求,建議銀行可以給予信用方式的貸款。

另外,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會有特定的結算需求,比如對于參與合作套保的客戶,需要其在銀行端開立特法賬戶,此類特法賬戶的開立在實際操作層面對銀行柜面服務有較高的專業要求,加強柜面服務的專業性,滿足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結算需求也是銀行與其合作的一個重要抓手。

調整思路,創新跟進

除了傳統授信合作方式外,銀行也可考慮通過搭建資產管理計劃的方式與風險管理公司開展合作。通常銀行資管計劃的投向以股票組合、債券組合、非標項目、期貨產品為主,而銀行也可考慮把資管計劃的投向延伸到標準倉單,把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所持有的或將要在市場上購買的倉單打包組合成一個倉單池,然后通過銀行資管計劃出資的方式去對接倉單池。當倉單質押池完成后,資管計劃的資金通過融資方在銀行端開立的托管賬戶劃給融資方,同時融資方也需將部分自有資金存放于擔保賬戶內,用于倉單價格波動時的風險補償。

對于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已持有的標準倉單,可采取先質押后放款的方式,而對于擬在市場上購買倉單的需求,銀行也可采取先出資后質押的方式。

通過整體資管資金對接倉單池的方式,能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標準倉單質押融資所面臨的銀行授信額度低、放款時間長、單筆倉單金額小、操作不靈活等問題。

豐富產品,提升風險管理公司自身的服務能力

具體來看,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可通過銀行在利率與匯率結算、境內要素市場與境外衍生品交易的平臺優勢來豐富其自身的產品線。在代理清算業務在市場上,銀行的優勢是系統支撐與扎實的客戶基礎。例如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可通過銀行代理其參與上海清算所的場外衍生品中央對手清算業務,有效鎖定其大宗商品客戶的經營風險。

具體來看,自2014年8月起,上海清算所在現有的人民幣遠期運費協議(FFA)中央對手清算業務的基礎上,開展國內場外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清算業務——人民幣鐵礦石掉期和人民幣動力煤掉期中央對手清算業務。其中的人民幣鐵礦石掉期、動力煤掉期交易是指雙方通過上海清算所指定的經紀公司達成交易,以人民幣計價、清算、結算的,以指定的鐵礦石、動力煤現貨價格指數為最終結算標的的,通過上海清算所進行中央對手清算的場外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這可作為相關企業用以對沖鐵礦石、動力煤價格風險的基本套期保值工具。

銀行作為風險管理公司的代理清算機構,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通過保證金、逐日盯市等手段管理了交易對手的違約風險,能夠切實保證客戶安全運用場外人民幣鐵礦石、動力煤掉期產品進行價格風險對沖。

打造銀期生態圈,形成銀行、期貨公司、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實體企業四大主體共同參與的大平臺

通過資產管理、授信融資、創新產品三大核心業務驅動,加強針對期貨市場參與人的多層次綜合服務,以穿透的思維去服務期貨市場,銀行不但要服務好期貨公司、更要深入到期貨市場的所有參與人中。

銀行可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作為原點,將業務延伸到企業生產經營的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以期現結合為依托,深入介入企業的貿易活動和交易行為。同時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一起通過專業的風險管理服務,借助龐大的客戶資源,助力產業客戶實現價值鏈條長度和寬度的拓展以及業務場景的延伸,形成期貨產業鏈的大生態圈。

D小結

商品與期貨業務都是國際市場衍生品的創新密集區和前沿領域。伴隨著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中國的各類市場參與主體對風險管理的需求非常迫切。

由于大宗商品交易兼具實物交易屬性和金融交易屬性,大型銀行憑借研究、信息、人才、技術、資本等優勢,積極拓展商品業務,提供與市場價格波動相關的風險管理服務,不僅符合中國經濟轉型、改革和發展的方向,也是服務客戶需求、實現銀行轉型的一個落腳點。

經濟的成長需要以生產經營為基礎,而行業的快速發展卻離不開風險管理。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銀行應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一起,積極參與到產業客戶的生產經營中,以治本求長遠,引導和幫助企業,因勢而變、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有什么關系?

1.現貨市場是期貨市場運行與發展的前提條件和物質基礎

(1)期貨市場的產生是現貨市場不斷進行外延擴張和內涵深化的結果。就交易方式而言,期貨交易是從現貨商品的現金交易發展而來的。由于商品交易規模的擴大而顯示出的交易方式的有限性,以及由于這種有限性所帶來的商業危機可能性,共同引發了商品交換中的時間性矛盾和空間性矛盾。隨著這種矛盾的不斷尖銳與激化,導致了遠期合約交易方式的產生。由于市場范圍的不斷拓展,商品交易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間經常出現價格變動很大的現象,遠期合約交易的雙方經常因為價格的變動而違約,從而又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商品經濟社會的基本矛盾——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最終緩解,是通過商品交易合約的標準化,通過專門交易商品合約的有組織的市場的建立得以完成的。這種有組織的市場就是以交易所為核心的期貨市場。

(2)期貨市場的運行與發展是建立在市場運行實際需要的物質基礎之上的。在現代市場體系的運行過程中,期貨市場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之間的關系是,現貨價格是期貨價格變動的基礎。而期貨價格則在基本反映現貨市場價格變動趨勢的前提下,通過對現貨市場供求的調整作用而不斷地使現貨價格逐步趨于均衡。商品期貨交易業務的開展顯然必須以現貨市場為基礎。在期貨市場的運行過程中,現貨或實物的交割是聯結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紐帶。因為交割本身既是期貨市場的組成部分,也是現貨市場的組成部分,或者說是期貨市場落在現貨市場上的那一部分。可見,現貨交割的必要性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