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未成熟網織紅細胞比值正常值(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簡介)

时间:2024-05-14 05:28:15 编辑: 来源:

未成熟網織紅細胞比率偏低只有0.6代表什么問題

指導意見:

這個一般是有貧血的現像,可以吃一些八珍丸和四物湯就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的。

什么是未成熟的網織紅細胞啊

未成熟網織紅細胞的體積較大,含RNA的量多。

你這個問題就好像問未成年人里面為什么有的是幼兒園有的是小學生

未成熟網紅比值低怎么回事

網織紅血細胞正常時占紅血細胞總數的 0.3—2%,當骨髓內細胞生成加快時,血液中網織紅血細胞數隨之升高,反之則降低。臨床上常檢查血液中的網織紅血細胞數作為骨髓造血功能指標之一。

網織紅細胞增多:表示骨髓紅細胞系統的增生旺盛。多見于各種增生性貧血,如溶血性貧血,特別是急性溶血性貧血,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貧血。當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治療有效時,可出現短時間的網織紅細胞大量增加,以后即降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

如果只是單純的未成熟網狀紅細胞比值低的話可不必擔心,要結合其他數值判斷是否有貧血

未成熟ret指標高20.9嚴重嗎

嚴重

RET在醫學上是指網織紅細胞,正常值在0

5%-1

5%,20

9已經遠遠超過正常范圍,會造成身體健康威脅,所以未成熟ret指標高20

9嚴重

網織紅細胞ret,是尚未成熟的紅細胞,骨髓中晚幼紅細胞脫核時其胞質中血紅蛋白合成量僅占90%,其殘存的核糖體(主要含RNA)經煌焦油藍等堿性染料染色時被染成深染的網狀結構,故稱網織紅細胞

淋巴細胞百分比:44.7% 偏高;血小板分布寬度:12.6 偏低;未成熟網織紅細胞指數:1.8%偏低;尿隱血:1+

病情分析: 你好,從描述來看,目前尿中有潛血,是需要檢查是否有腎臟疾病還是泌尿系結石等。需要做血生化檢查明確腎功能,以及下腹部彩超等明確是否有結石。

意見建議:建議,大便經常不成形,是要考慮脾虛的,可以通過益氣健脾等改善。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藥比如參苓白術散等,平時要注意清淡飲食,不要吃的太辛辣就行了。

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稱 5 英文名稱 6 分類 7 ICD號 8 流行病學 9 病因 9.1 生化變異型 9.2 遺傳方式 9.3 分子生物學 10 發病機制 11 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的臨床表現 12 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的并發癥 13 實驗室檢查 13.1 外周血 13.2 PK底物活性測定 13.3 PK底物活性,甲糖1,6二磷酸激活及熱穩定試驗 14 輔助檢查 15 診斷 15.1 PK活性測定的正常參考值 15.2 紅細胞PK缺陷的實驗診斷標準 15.3 PK缺乏癥所致溶血性貧血的診斷標準 16 鑒別診斷 17 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的治療 17.1 輸血 17.2 脾切除 17.3 藥物治療 17.4 異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或外周血干細胞移植(AlloPBSCT)或臍血移植 18 預后 19 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的預防 20 相關藥品 21 相關檢查 附: 1 治療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的中成藥 1 拼音

bǐng tóng suān jī méi quē fá zhèng

2 英文參考

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

3 概述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缺乏癥是發生頻率僅次于G6PD缺乏癥的一種紅細胞酶病。現已證實PK缺乏癥是由PK基因異常所致,主要是PK基因點突變,小部分患者表現為缺失或插入。ATP缺乏是PK缺乏癥導致溶血的因素。PK活性測定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手段。本病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

1953年Dacie等首次描述了一組稱為先天性非球形細胞溶血性貧血的異質性疾病。1954年Selwgn和Daice根據自身溶血試驗將這組疾病分為兩型,第Ⅰ型自身溶血僅輕度增高,加葡萄糖后可以糾正,第Ⅱ型自身溶血顯著增高,加葡萄糖不能糾正。1960年De Gruchy等發現第Ⅱ型患者加三磷腺苷(ATP)后可以得到糾正,說明其ATP生成障礙,而其實質是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缺乏。1961年,Valentine首次在第Ⅱ型先天性非球形溶血性貧血患者中的紅細胞中證實有PK缺乏,其發生頻率僅次于G6PD缺陷。

4 疾病名稱

丙酮酸激酶缺乏癥

5 英文名稱

pyruvate kinase deficiency

6 分類

血液科 > 紅細胞疾病 > 紅細胞酶異常性溶血性貧血

7 ICD號

D55.8

8 流行病學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在北歐血統的人群中高發。在日本,此病與G6PD缺乏癥的人數大致相等,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此病亦呈現全球性分布。由于PK缺乏癥所致的溶血已見于葡萄牙、意大利、近東、澳大利亞、新西蘭、中國、委內瑞拉、菲律賓、墨西哥等地區和國家。我國香港地區3%的新生兒為PK變異型雜合子,在德國和美國PK缺乏癥雜合子約為1%。我國1984年胡亞美首次報道2例,至今國內報道的PK缺乏癥所致溶血性貧血共10例。

9 病因 9.1 生化變異型

PK是一分子量為60kD由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亞單位組成的四聚體,在哺乳動物組織中有4種異構酶:L、R、M1和M2。R型異構酶(RPK)只存在于成熟的紅細胞。RPK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后分成兩種成分,RlPK為一同源四聚體(L2L2),R1PK主要存在于原始紅細胞和網織紅細胞,而R2PK則主要存在于成熟紅細胞。L型PK存在肝臟,與RPK非常相似但不完全相同,M1型存在于肌肉、心臟和腦,M2PK存在于白細胞和血小板,幼稚細胞中也有M2PK。在PK缺乏癥的某些患者的紅細胞已發現有M2PK的存在,PK突變型的異質性可以解釋PK缺乏表型的大范圍變異性。“古典”的PK缺乏,除酶活性減低外其余酶的特性均無異常。起先認為僅只是結構正常的酶產生過少而已,但進一步研究證明存在有僅影響催化活性的酶分子結構改變。顯然,大部分PK突變都伴有結構異常蛋白,而這些蛋白在電泳速度、殘留活性、底物親和度、動力學特征、熱穩定度、核苷酸特異性、ATP抑制、變構激活或最適pH方面均不同。

9.2 遺傳方式

PK缺乏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但偶有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家系的報道。一般來說,只有純合子或復合雜合子才會出現溶血性疾患。雜合子患者盡管紅細胞中有葡萄糖中間產物改變,但無貧血表現。PK缺乏癥雜合子的檢出率為0.24%~2.20%。大部分PK缺乏癥患者為復合雜合子,真正的純合子很少。

9.3 分子生物學

M2型PK基因定位于15q22 qter,L型和R型PK基因定位于1q21。L和R型為異構調節,由用兩個組織特異性啟動子的同一個基因所轉錄編碼的L型和R型僅只在前2個外顯子有差異;M1和M2也是由同一基因所編碼,由于剪接的不同而產生兩種分別翻譯成這種PK的mRNA。最近,Kanno等克隆了人的R型PK基因的cDNA,由2060bp組成,編碼1個574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PK缺乏癥是由于PK基因點突變。迄今已發現130余種不同的突變,主要為錯義突變,小部分患者表現為缺失或插入。

10 發病機制

PK缺乏患者的確切溶血機制現尚不清楚。PK缺乏時,ATP生成減少。ATP缺乏是PK缺乏癥導致溶血的主要因素,因為ATP缺乏時,引起紅細胞內K 和水的丟失,紅細胞皺縮成棘細胞,該細胞變形性降低而在脾中阻留,被破壞,導致镕血性貧血的發生。PK缺乏紅細胞二磷酸腺苷(ADP)和氧化型輔酶Ⅰ(NAD )合成受損,ADP和NAD 會加劇由于PK缺乏導致的葡萄糖代謝量的減低,由此而加重PK,缺乏患者的溶血。此外PK缺乏癥紅細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積聚,而2,3DPG是己糖激酶的抑制物。這樣亦加劇PK缺乏引起的葡萄糖代謝量的減低,ATP生成量進一步減少使PK缺乏癥患者的溶血加重。

11 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的臨床表現

主要是慢性溶血及其合并癥的表現。病情輕重不一,可以是嚴重的新生兒黃疸甚至可出現膽紅素腦病,需要血液置換或多次輸血,少數患者直到成年或年老才發現貧血,還有的因骨髓功能完全代償,平時可能沒有明顯的貧血和其他表現。但查體時常有黃疸和脾大。一般貧血或黃疸首次發生于嬰兒或兒童時期,不像G6PD缺乏的患者,PK缺乏癥嬰兒出現黃疸時總是伴有貧血且常有脾大,貧血程度通常比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增多增多增多癥患者更嚴重,常常需要輸血。

12 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的并發癥

1.膽石癥為較常見的并發癥。

2.較少見的并發癥有膽紅素腦病、慢性腿部潰瘍、繼發于膽道疾病的急性胰腺炎、脾膿腫、髓外造血組織的脊髓壓迫和游走性靜脈炎等。

3.急性感染或妊娠可以使慢性溶血過程加劇,甚至出現“溶血危象”,此時可能需要輸血。

13 實驗室檢查 13.1 外周血

血紅蛋白一般在50~60g/L以上,網織紅細胞計數大多在2.5%~15.0%,切脾后可高達40%~70%,外周血中可以見到棘形紅細胞和有核紅細胞。自身溶血試驗為非特異性的,現在不再用此試驗作為對紅細胞酶病的實驗診斷手段。紅細胞中糖酵解途徑的某些中間產物有特征性改變,如2,3DPG呈現2倍以上的升高,ATP減少,3PG增高等。

13.2 PK底物活性測定

方法有熒光斑點法、PK活性篩選試驗和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推薦的Blume法PK活性定量測定。PK熒光點試驗的原理是還原產生還原型輔酶Ⅰ(NADH)在紫外光下可以發出熒光。進行試驗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NADH和乳酸脫氫酶(LDH)同加在濾紙上的被檢血液混合孵育后檢測其熒光強度。如果血樣PK缺乏,NADH就不被利用,丙酮酸就不會產生,熒光持續45~60min。正常血樣,15min后熒光消失。輸血后可導致假陽性。在應用PK熒光斑點試驗時,首先應使該試驗標準化,即用定量法校正篩選法的結果,這樣的結果才比較可靠。PK活性定量測定是通過標準溫度、pH和底物濃度下用分光光度計定量測定NADH轉化成NAD的量來確定。在進行紅細胞PK活性測定時,一定要盡可能地清除白細胞,因為白細胞中含有M1和M2型PK酶,白細胞中PK活性為正常紅細胞的300倍,若檢測樣品中存在有白細胞則會導致假陽性,因此一般要求白細胞含量<1.5×109/L。

13.3 PK底物活性,甲糖1,6二磷酸激活及熱穩定試驗

大部分有貧血表現的純合子或復合雜合子其酶的活性水平為正常值的5%~40%,而臨床正常的雜合子其酶活性約為正常的50%。對不明原因的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溶血性貧血病例,如果測出PK活性正常時,應進一步檢查PK底物活性、甲糖1,6二磷酸激活及熱穩定試驗,則有可能發現異常。

14 輔助檢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