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白文化的海外傳播(中國神話在東亞的流傳?)

时间:2024-04-30 10:34:59 编辑: 来源:

中國神話在東亞的流傳?

"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合稱中國四大民間傳說,她們是中國古代民間文學海洋中最到璀璨奪目的珍珠,也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家喻戶曉的傳說故事。她們是建立在東亞地區共同的民俗信仰和文化基礎上的民間文學中的代表作品,是儒家文化下東亞人民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她們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研究東亞地區文化和民俗的活生生的教材。她們已經超越傳說本身,而被提升到一種東亞文化符號,并影響了東亞地區甚至儒家文化傳播地區人們的生活。從這四大民間傳說的傳播和影響上,也能清晰的勾勒出東亞地區文化總體面貌。

牛郎織女

東亞地區的中、日、朝三國,一衣帶水,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水乳交融。中國歷史上的優秀文化,被廣泛傳播到日本和朝鮮半島,共同創造了東方文化。源自中國"牛郎織女"傳說而形成的七夕文化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從漢朝開始,中國在朝鮮半島設置了漢四郡,包括"牛郎織女"在內的中國的文化從此傳播到朝鮮。到了唐代,出于對牛郎織女的愛戴,朝鮮民間也出現了七夕節,并在這一天進行乞巧、吟詩、繡花等專門的活動,朝鮮國王和貴族們也在這天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祭拜有著"天地女孫"之稱的織女星。而同一時期的日本圣武天皇也在這天觀看相撲戲,命文人賦七夕詩,在皇宮舉行貴族女性參加的"乞巧奠"。

"牛郎織女"的故事成形于東漢,紀念"牛郎織女"的七夕節則從南北朝時開始盛行。也就是南北朝期間,"牛郎織女"的故事傳到了日本和朝鮮,形成了七月初七為全國女性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的風俗。日本天皇會在這一天于清涼殿上擺下瓜果等供品,燃明燭祭祀牽牛星和織女星。

這一天,清涼殿中點著九個燈火災,擺放著七夕紀念詩文和五色彩線,舉辦歌、琴、棋、書、畫、鞠和猜謎語等七種游戲,女人們在這天化七次妝,飲七杯茶,并手執自己親制的"七骨花扇",并在晚上舉辦繡花比賽,奪冠者被譽為"巧女",形成了獨特的七夕文化。

日本古代以七夕及"牛郎織女"傳說為主要內容的漢詩非常多,在日本第一部漢詩集《懷風藻》中,就收錄了六篇七夕詩。這些七夕詩多以描寫牛郎織女分別時的悲愁,體現著對牛郎織女的同情,流淌著哀婉的氣氛。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七夕詩》寫道:"金漢星榆冷,銀河月掛秋。云姿理云鬢,仙駕度橫流。窈窕鳴衣玉,玲瓏映彩舟。所悲明月夜,誰慰別離憂"。

與日本相比,朝鮮的漢學更加發達,文學上的成就也更高。由于地緣與中國更為接近,朝鮮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比日本更大,以牛郎織女傳說為代表的中國民間傳說在朝鮮的市場和受眾也更廣。因此,朝鮮的七夕詩中,不僅有牛郎織女的故事,還把唐玄宗和楊貴妃七夕相會的傳說也納入其中,顯得更加哀艷動人。

有著"朝鮮李白"之稱的李奎報,一生就寫過多首七夕詩。他的《七月七日雨》是朝鮮七夕詩的代表作,其中"龍梭生斷夜機空,烏鵲橋邊促仙馭。相逢才說別離苦,還道明朝有難駐"更是朝鮮七夕詩的絕唱。

日本和朝鮮的七夕詩,承襲了中國七夕詩的精華,反映了古代日本和朝鮮汲收漢文化的社會風氣。但是在接收中國文化時,又帶有各自的民族特色。比如日本的牛郎織女傳說與中國有些不同,不是織女主動找牛郎,而是牛郎主動找的織女。這是日本古老的"訪妻"風俗與中國民間傳說的結合,也是日本的民族特色。

嫦娥奔月

中國李白研究會的發展歷史

早在1985年,馬鞍山市即成功舉辦了“中日李白詩詞研討會”,袁行霈、王運熙、安旗、詹锳、朱金城、裴斐、郁賢皓等國內知名學者紛紛與會,為日后發起、成立中國李白學會奠定了基礎。

1987年11月3日至5日,馬鞍山市隆重舉行紀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活動。會議期間,由王運熙、安旗、詹锳、朱金城、裴斐、郁賢皓、羅宗強、喬象鐘、李從軍、葛景春10位學者發起簽署了倡議書,建議成立“中國李白學會”,會址和《李白學刊》編輯部設在馬鞍山市李白紀念館。這一倡議得到了與會代表的熱烈響應。來自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的49位代表又正式聯合簽署了倡議書,籌備建立中國李白學會。11月4日,中國李白學會籌建大會正式召開。會議選舉詹锳先生為會長,王運熙、朱金城、安旗、羅宗強、郁賢皓、裴斐、張成德7位同志為副會長,郁賢皓同志兼任秘書長。理事會由詹锳等27人組成。同年12月,馬鞍山市人民政府發文,同意成立“李白學刊編輯部”作為學會的辦事機構,同時負責編輯出版學術刊物《李白學刊》,暫定編制4人。

1990年6月21日,文化部正式發文同意成立該社團,同時建議定名為“中國李白研究會”,由馬鞍山市人民政府負責日常管理。

1991年6月7日,中國李白研究會經民政部注冊登記,取得法人資格。《李白學刊》亦從第1992年12月,馬鞍山市又決定將原隸屬于市城鄉委的“中國李白研究編輯部”與原隸屬于市文聯的“馬鞍山市李白研究室”合并,成立“中國李白研究會辦公室”,作為中國李白研究會的專職辦事機構,為副縣級事業單位,由文化局代管。核定編制8人,事業費由市財政全額撥款。

1993年6月,市編委又發文,同意“中國李白研究會辦公室”增掛“馬鞍山李白研究所”牌子。

1997年10月19 日,中國李白研究會在四川省萬縣進行了換屆選舉,選舉郁賢皓教授為會長,薛天緯、葛景春、閻琦、詹福瑞教授以及張成德、錢嘯森同志為副會長,李子龍同志為秘書長。推舉詹锳教授為名譽會長,王運熙、朱金城、安旗先生為顧問。

1999年1 月,經文化部批準,確定李子龍為中國李白研究會法定代表人。同年,經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批準,增補馬鞍山市副市長陳大娜為中國李白研究會副會長。至此,中國李白研究會共有理事39 名,其中常務理事17名

2011年8月25日至28日,由中國李白研究會和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共同主辦,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承辦,馬鞍山李白研究所、江油李白紀念館協辦的“中國李白研究會第十五屆年會暨李白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四川成都召開,來自中國大陸及日本、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60多位學者參會,提交論文60余篇。

大會開幕式由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李凱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中國李白研究會會長薛天緯致開幕詞,四川師范大學副校長張健致歡迎辭,來自江油、馬鞍山和香港的三位來賓代表任德遠、杜和題、鄺健行等分別致辭。隨后,西北大學教授、中國李白研究會副會長閻琦主持學術發言,香港浸會大學鄺健行教授、日本明海大學市川桃子教授、北京大學錢志熙教授先后就提交的論文作了大會發言,安徽大學湯華泉教授、西北大學李芳民教授作為學術評議人予以精彩點評。

在接下來的一天時間里,與會代表分為三個小組進行討論,分別由北京大學錢志熙教授、西北大學閻琦教授、合肥師范學院袁曉薇副教授主持。分組討論期間,各位專家學者從海內外的李白研究、李白的生平與交游、李白與巴蜀文化、李白的思想與文學觀念、李白與其他詩人的比較、后世對李白的接受、李白作品的重新解讀等角度,對李白進行了全方位更深入的探討,提出了不少新穎的見解,拓寬了李白研究的視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會議閉幕式由四川師范大學吳明賢教授主持,河南省社科院胡永杰、馬鞍山李白研究所胡俊、合肥師范學院袁曉薇向大會匯報了三個小組的分組討論情況;江油李白紀念館館長郭興隆,安陸李白紀念館館長王清,馬鞍山李白研究所所長、中國李白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曹明分別介紹了各地李白研究的開展情況,江油青蓮鄉風景區管委會主任張杰委托綿陽師范學院蔣志教授在會上發言。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中國李白研究會副會長葛景春致閉幕辭。

學術考察期間,與會學者們參觀了位于江油青蓮鄉的李白故居和江油市的李白紀念館。江油是李白的故鄉,保存有隴西院、粉竹樓、月圓墓、洗墨池等有關李白的遺跡,以及太白祠、太白樓、李白紀念館等紀念性建筑。

由于學會領導機構人員具體工作職務有所變動,為了及時調整以利于學會工作順利開展,研討會期間還專門召開了一次常務理事以上人員特別會議,會上選舉馬鞍山市政府副市長王曉焱為中國李白研究會副會長,增選錢志熙、李芳民、湯華泉、梁森等四人為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

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國李白研究會、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主辦的“中國李白研究會第十六屆年會暨李白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海內外高校、研究機構與出版單位的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大會。與會學者對李白研究的諸多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并選舉了新一屆的會長和理事會。

誰能幫忙找點資料,關于南北朝詩歌的海外研究,謝謝謝

南北朝指從東晉滅亡到隋統一(420~589)的170年時間。這

時南朝相繼為宋、齊、梁、陳;北朝則自北魏統一北中國(439)起,后分裂為東魏、西魏,又相繼為北齊、北周所代,最后均為隋所統一。這個時期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南朝文人詩歌,其成就遠遠超過北朝,并成為唐詩全面繁榮的必要準備和過渡階段。

南朝文人詩歌的發展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劉宋時期是第一階段。即山水詩逐漸從東晉的玄言詩中獨立出來,并蔚然成風的階段。

山水詩在此時的興盛有多種原因。首先它是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林隱逸生活的反映。魏晉,由于社會動亂,政治黑暗,士大夫無論在朝的在野的,大都以隱逸為清高,以山林為樂土,因而在詩歌中描寫山水之美,借以寄托自己的某種情懷。其次,東晉以來,南方社會經濟有較大的發展,世族地主到處建筑園林別墅,過著游山玩水的悠閑生活,他們的玄言詩里便出現了山水詩句,借助自然山水來表現老莊的哲理,這個變化以東晉晚期的殷仲文、謝混等人為先導,而完成于謝靈運。代表作家有謝靈運、顏延之,鮑照,稱為“元嘉三大家”。其中“才秀人微”的鮑照,不僅創作了雄健豪放的詩作,而且為七言、雜言詩的發展與繁榮開拓了道路。齊及梁初為第二階段,即“永明體”形成、興起的階段。當時著名詩人沈約、謝跳等人,將聲韻學的成果運用到詩歌領域,遂形成講求格律、對偶的永明新體詩。粱中葉到陳末為第三階段,即以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為代表的“宮體詩”興盛的階段。“宮體詩”多描寫女性和宮延生活,風格輕綺柔靡,但在詩歌形式的發展上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北朝文人詩相對南朝遠為遜色。后來,由于北人學南人、南人入北的雙向交流,北朝詩壇才有所變化,特別是庾信人北朝之后,心懷屈仕敵國,思念故土的雙重悒郁,詩風由前期的綺麗轉向剛健,體現了南北詩風的初步融合。

一、謝靈運與山水詩

晉、宋之際,詩歌中描寫山水的成分逐漸增多,如謝混的《游西池》玄言色彩較淡,已較集中地刻畫山水景物,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平典似道德論”的玄言詩,淡乎寡味,已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因此,當謝靈運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而寫下大量的山水詩時,立刻被人們所接受并模仿。于是,山水詩終于從玄言詩中獨立出來,而謝靈運便是確立山水詩派的第一位著名的詩人。

謝靈運(385--433),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晉室南渡后世居會嵇(今浙江紹興)。他是謝玄之孫,18歲襲爵為康樂公,人稱“謝康樂”。謝靈運出自高門世族,青年時代接受過良好的教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