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杭州建設國際網絡貿易中心和(因特網的發展史)

时间:2024-05-21 18:26:03 编辑: 来源:

杭州市城市國際化促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城市國際化,增強城市競爭力和影響力,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市國際化促進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市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

城市國際化的目標是,發揮和增強創新活力之城、歷史文化名城、生態文明之都、東方品質之城的優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國際重要的旅游休閑中心、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形成一流生態宜居環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樞紐、現代城市治理體系、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第四條促進城市國際化,應當堅持改革創新、擴大開放,遵循規律、彰顯特色,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

促進城市國際化,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遵循國際通行規則。第五條市人民政府統籌領導城市國際化促進工作,將城市國際化促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市人民政府應當明確城市國際化階段目標,有序推進工作。第六條本市設立的城市國際化推進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推進工作委員會),研究決定城市國際化推進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市發展和改革部門承擔推進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明確相應的工作機構,負責本地區的城市國際化促進工作。

規劃、建設、城市管理、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經濟和信息化、標準化、商務、金融、會展、文化旅游、體育、衛生、教育、民政、公安、外僑、宣傳、海關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城市國際化促進的相關工作。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主動接軌國家發展戰略,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加強與國內外城市的合作交流。爭取國家、省有關涉外領域的改革試點,建立并完善適合城市國際化發展需要的管理體制機制,推進科技創新、會展賽事、招商引資(智)、投資融資、文化旅游、規劃建設、生態環保、交通管理、城市治理、對外宣傳、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改革創新。第八條市標準化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制定相關領域的城市國際化標準并組織實施。

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制定和采用相關領域的國際標準,提高生產、流通和服務領域的標準化水平。第九條市人民政府應當爭取國家支持,推動有關國家、地區和聯合國相關機構、各類國際組織在本市設置商務辦事處或者辦事機構。第十條每年9月5日為“杭州國際日”。

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此期間組織開展國際經貿科技文化交流等促進城市國際化的活動。第十一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提升居民文明素質和國際意識。

鼓勵和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開展有利于促進城市國際化的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第二章產業國際化第十二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政策措施引進國際領先的技術成果、產業項目、企業,以及人才、資本等要素資源,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和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大數據等前沿產業。第十三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就以下事項制定政策措施,營造國際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一)完善政產學研合作機制;

(二)加強國際產業交流合作,建設創新創業平臺;

(三)引進和培育國際化人才;

(四)引導資本服務于創新創業企業、投入技術研發;

(五)培育科技型初創企業,推動小微企業發展;

(六)促進知識產權保護與成果轉化應用;

(七)其他事項。第十四條規劃建設創新園區、產業園區、國際合作園區等,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第十五條建設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推進世界電子貿易平臺建設,建設國際網絡貿易中心和“網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城市;在技術標準、知識產權、貿易方式、政府監管等方面加強國際合作。第十六條建設國際化、現代化、智慧化的綜合保稅區,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第十七條發展數字經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形成國際一流的云平臺和大數據平臺,構建國際前沿和高端產業集群,建設全球領先的信息經濟科創中心,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杭州加快發展商貿流通業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商貿流通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的重要窗口,也是啟動市場、促進需求和消費不斷升級的助推器。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加快實現杭州市商貿流通現代化步伐,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構建生活品質之城的必由之路,也是應對當前面臨嚴峻形勢的緊迫需要。

一、流通力的內涵與發展流通業的重要性

(一)流通力的內涵

流通力就是流通領域的生產力。流通生產力應該是社會把產品運送到消費(包括生活和生產)領域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在一定時期內花費在流通領域中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同已經轉移到消費領域的產品之間的數量對比關系。活勞動與物化勞動花費越少,產品被轉移到消費領域的數量越多,就說明流通生產力越大,反之則越小。

流通力取決于流通規模和營銷能力,即流通力=流通規模+營銷能力。流通規模是硬件,營銷能力是軟件,兩者是互為補充、互為條件,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發揮流通在經濟發展中的應有作用。

(二)流通是現代經濟的助推器

流通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繁榮程度的窗口,是觀察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斷啟動市場、促進需求和消費不斷升位的助推器。

計劃經濟是以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受生產支配,往往容易形成賣方市場和短缺經濟現象。而市場經濟是以消費需求決定和帶動生產。努力滿足即期的消費需求,開發潛在的消費需求,創造未來的消費需求,成為市場經濟能夠不斷發展的動力所在。流通帶動生產,小流通帶動小生產,大流通帶動大生產,現代流通帶動現代生產。現代流通是社會再生產過程的血脈和神經,是各種生產要素集結、整合與聚變的載體;是決定經濟運行速度、質量和效益的引導性力量。運用高新科技建立和發展現代化大流通體系,可以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運行的效率。

(三)城市要發展,流通必先行

城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流的中心;流通越發達,城市就越繁榮,就越具有競爭力、生命力和輻射力。一個已為國際經驗所證明的基本規律是,現代化城市的特征都表現為商業高度發達與成熟。所謂商業高度發達是指多種業態并存,為商業配套的企業設施齊備,信息系統與服務水平處于地位,輻射范圍廣;而所謂商業成熟即意味著商業龍頭企業的優勢明顯,并擁有科學的管理系統、營銷技術和經營理念。唯有流通活躍,經濟才有活力,要素的不斷流動與重新優化配置才能得以實現。

一個城市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為生產力與流通力的統一。即:競爭力=生產力×流通力。在生產相對穩定的條件下,流通力成為決定因素。流通力小于1,不僅本地生產能力無法實現,而且內外交流堵塞,這就大大削弱了城市的競爭力。如果流通力大于1,不僅可以彌補本地生產能力的不足,而且通過促進內外交流、優勢互補、組合配置,可極大提高城市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城市經濟的發展不僅要依靠“新經濟增長點”所提供的利潤,更依靠商業繁榮帶來的土地、房產、勞動力及基礎設施等要素的普遍升值。名列世界競爭力前茅的新加坡,主要不在于其生產優勢,而在于其強大的流通力;我國香港也是靠“商”成為國際大都市。因此,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僅要重視生產的發展,還必須重視流通力的投入和培植。只有將流通業提高到優先發展產業的高度,才能促進杭州城市發展和杭州各項功能的發揮,提升杭州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二、杭州市商貿流通業發展現狀及特征

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杭州市商貿流通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為市場化程度高、活力強、發展快、特色鮮明的重要產業部門,對拉動杭州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1-9月,杭州市商貿流通業實現商品銷售額6395.8億元,比上年增長24% ,實現增加值383.97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占杭州市GDP的11.6%,比重較上年有所提高。商貿流通業總體效益提升,2008年1-9月實現利潤總額73.9億元,比上年增長27.8%。一批實力強,發展快的大型企業,在杭州市商品流通中發揮著重要的主導作用。2008年1-9月,在杭州市貿易企業中,銷售總額超億元的貿易企業778個,擁有資產總額2232.2億元,實現商品銷售總額4887.76億元,分別占杭州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的87.5%和92.1%;實現利潤總額73.46億元,占杭州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的99.4%,顯示出較強的實力和蓬勃的發展生機。其發展特征主要表現為:

(一)流通主體呈多元化格局,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商品流通業是率先實行改革開放的領域之一,打破了國有經濟主體大包獨攬的局面,逐步形成了多種經濟成分、多種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的格局,建立了新型的商貿流通所有制結構。2008年1-9月,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國有、集體經濟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下降至4.1%,非國有、集體經濟比重高達95.9%,其中個體私營經濟占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57.1%,股份制經濟比重占30.3%,外商及港澳臺商經濟所占比重為8.5%。杭州市流通領域的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在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1-9月,杭州市民營經濟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3.57億元,占杭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9.1%;實現商品銷售額4358.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3%,民營企業已成為杭州市流通領域的主力軍。(見下表)

2008年9月底限上批零業和住餐業企業及就業人員

法人單位

(個)

就業人員

(人)

法人單位

(個)

就業人員

(人)

合 計

2011

200773

有限責任公司

632

65837

國有

111

15766

股份有限公司

48

31047

集體

52

3277

私營企業

1102

51622

股份合作企業

9

2062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23

5764

聯營企業

10

411

外商投資企業

24

24987

(二)行業結構日趨優化,流通體系不斷完善。行業結構是商貿流通業內部以流通環節和渠道的設定為基礎形成的結構性特征,最核心的部分是由批發和零售兩大部分構成,其發展水平反映了流通業的演化歷程及所處階段,其變動趨勢反映了流通渠道的市場配置及運作效率。從2008年1-9月限額以上商貿企業統計顯示,杭州市商品流通行業構成主要以批發業為主,單位數和從業人數分別占到72.1%和47.2%,零售業、餐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