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廣州海參崴國際貿易(“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有哪些?)

时间:2024-06-09 02:42:52 编辑: 来源:

“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有哪些?

“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包括在:政策溝通方面、設施聯通方面、貿易暢通方面、資金融通方面、民心相通方面。

第一,在政策溝通方面,加強政府間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沿線國家可以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對接,共同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

第二,在設施聯通方面,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強化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建設和運營管理,在建設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影響。

抓住交通基礎設施的關鍵通道、關鍵節點和重點工程,優先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道路通達水平。推進建立統一的全程運輸協調機制,推進港口合作建設,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臺和機制。

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推進跨境電力和輸電管道建設。共同推進跨境光纜等通信干線網絡建設,暢通信息絲綢之路。

第三,在貿易暢通方面,宜著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貿易和投資壁壘,積極同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

改善邊境口岸通關設施條件,加快邊境口岸“單一窗口”建設,降低通關成本,提升通關能力。拓寬貿易領域,優化貿易結構,挖掘貿易新增長點,促進貿易平衡。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新的商業業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貿易。加快投資便利化進程,消除投資壁壘。拓展相互投資領域。

推動新興產業合作,促進沿線國家加強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的深入合作。

優化產業鏈分工布局,擴大服務業相互開放,探索投資合作新模式,鼓勵合作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各類產業園區。

在投資貿易中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中國歡迎各國企業來華投資。鼓勵本國企業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投資。

第四,在資金融通方面,擴大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的范圍和規模。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共同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籌建,有關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開展磋商。

加快絲路基金組建運營。支持沿線國家政府和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加強金融監管合作。

第五,在民心相通方面,擴大相互間留學生規模,開展合作辦學,中國每年向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

加強旅游合作,擴大旅游規模,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提高沿線各國游客簽證便利化水平。加強科技合作,積極開拓和推進與沿線國家在青年就業、創業培訓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一帶一路”的絲路新圖

1、北線A: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韓國——日本海——海參崴(扎魯比諾港,斯拉夫揚卡等)——琿春——延吉——吉林——長春(即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蒙古國——俄羅斯——歐洲(北歐,中歐,東歐,西歐,南歐)。

2、北線B:北京——俄羅斯——德國——北歐。

3、中線:北京——鄭州——西安——烏魯木齊——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線:泉州——福州——廣州——海口——北海——河內——吉隆坡——雅加達——科倫坡——加爾各答——內羅畢——雅典——威尼斯。

5、中心線:連云港——鄭州——西安——蘭州——新疆——中亞——歐洲。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五大合作重點

一帶一路經過哪些國家和地區

蒙古:截至2013年,蒙古國國土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人口為294萬人。蒙古國經濟以畜牧業和采礦業為主,1997年1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蒙古國出口主要為礦產品、紡織品和畜產品等;進口主要有礦產品、機器設備、食品等。GDP(2013年)總計:125.45億美元;人均GDP:4418美元。

東盟10國

新加坡: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8.3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6月,新加坡常住總人口臨時數字為547萬,其中334萬人屬于新加坡公民和53萬個“永久居民”,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GDP(2014年)總計:3080.5億美元,人均GDP:56319美元。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257平方公里,總人口2994.9萬。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與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馬來西亞是一個農業與自然資源出口國,石油是主要的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商。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盤驅動器生產國,膠乳和橡膠工業都是馬來西亞的經濟強項。主要進口機械運輸設備、食品、煙草和燃料等。GDP(2013年)總計:3400.02億美元;人均GDP:11122美元。

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印尼人口超過2.48億(2013年),。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的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尼鎳儲量約為560多萬噸,居世界前列。金剛石儲量約為150萬克拉,居亞洲前列。此外,鈾、鎮、銅、銘、鋁磯土、鍾等儲量也很豐富。外貿在印尼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和推動非油氣產品出口,簡化出口手續,降低關稅。GDP(2013年)總計:9104.79億美元;人均:GDP3,500美元。

中國主要港口及其概況

1上海港概況

上海港位于上海市境內,地處太平洋西岸、我國東海之濱;居大陸海岸線中部、長江人海口處,地理位置優越。以上海市為依托,長江流域作后盾,經濟腹地廣闊,水陸空交通便利,是國際知名的通商口岸之一,已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在國際航運中,距巴拿馬9270海里、舊金山5400海里、溫哥華5100海里、橫濱1040海里、神戶820海里、符拉迪沃斯克(海參崴)990海里、新加坡2571海里、悉尼6500海里。上海港位于我國沿海的中部,北起丹東、大連、南迄湛江、防城均有定期或不定期航班;由上海港溯長江而上,可達沿江各港,是長江沿線地區與南北沿海地區水上運輸的交匯點和貨物中轉換裝的要地。沿黃浦江上溯,經蘊藻浜、蘇州河、申蘇外港線,可通內河航運網,接南北大運河,四通八達。

深圳港概況

深圳港位于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南部,擁有蛇口、赤灣、媽灣 、東角頭、鹽田、黃田機場、沙魚涌、內河8個港區。港口水域面積106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6平方公里,500噸級以上泊位113個,其中生產性泊位100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26個,集裝箱專用泊位5個。港口設計年綜合通過能力3500萬噸,其中集裝箱140萬標準箱。碼頭總長12965米,最大靠泊能力7.5萬噸級,庫場面積169.21萬平方米,裝卸機械約800臺。

青島港的現狀、以及主要架構

青島港共有裝卸機械752臺,其中,門機、輪胎吊、浮吊等起重機械144臺,最大起重能力為320噸。有集裝箱裝卸橋13臺,輪胎龍門吊25臺,集裝箱牽引車103臺。大型煤炭、礦石機械有翻車效率為每小時60節3800噸的翻車機2臺、裝船效率為每小時4500噸的裝船機2臺,卸船效率為每小時1600噸的斗輪卸船機1臺,堆取效率每小時4500噸的堆取料機4臺。可滿足10萬噸級以上大型散貨船的裝卸需要。原油、成品油裝卸設備有裝卸效率為每小時3500立方米的輸油臂10臺,可滿足30萬噸級以上油輪的裝卸需要。青島港全港現有72個泊位,分布在七大裝卸區。

北港——主要從事大宗化肥、糧食、硫磺、氧化鋁等散雜貨作業。擁有青島港八號碼頭49、50、51號泊位和七號碼頭43、44泊位,岸線總長1000余米,可同時停靠5萬噸級船舶2艘、2萬噸級1艘和5千噸級1艘;共有生產性庫場40余萬平方米,堆存能力80萬噸;有倉庫7座,其中802庫具有筒倉功能,可一次堆存散貨3萬噸;擁有各類裝卸機械136臺;散貨灌包機21臺,適用于氧化鋁、化肥、糧食、飼料、硫磺等貨種的灌包作業,灌包件重適用于25-1500公斤,誤差標準為千分之二,晝夜灌包能力8000-12000噸。

港口吞吐貨物來源

天津港位于渤海灣的最西端,華北和中西部地區從海洋走向世界的最近入海口就是天津港。因此,京、津、河北、山西、陜西、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就自然成了天津港的直接腹地,其面積達200多萬平方公里,共2億多人口。作為內陸國的蒙古,也在幾年前就把天津港定為其出海口岸。在天津港國內的廣闊腹地中,有占全國3/5的煤、1/4的鹽、1/6的油、1/7的礦物需要通過天津港進行海上運輸。同時,這些地區對糧、肥、生產建設用機器設備、民用輕工業產品的需求量也很大,這同樣大多需要通過天津港進行海上運輸。據多年來的統計,天津港60-70%吞吐量來自腹地的各省區。件雜貨是港口裝卸的傳統貨類和主要運輸方式,天津港已形成原油、成品油、液體化工等貨類的大型海陸中轉中心,擁有各類罐容達100萬立方米。天津港是我國第二大煤炭輸出港,擁有專業化的煤、炭、礦石碼頭和裝卸運輸設備,有專門的大面積堆儲場和篩選加工機械,還擁有先進的散糧接卸碼頭和設備,散化肥接卸、包裝的先進工藝和設備。中西部地區所需的糧食、化肥可以就近擇優從天津港裝卸運輸。

寧波港區情況

寧波港是一個集內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深水大港。現有生產性泊位305座,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60座。最大的有25萬噸級原油碼頭,20萬噸級(可兼靠30萬噸船)的卸礦碼頭;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通航。寧波港主要經營進口鐵礦砂、內外貿集裝箱、原油成品油、液體化工產品、煤炭以及其他散雜貨裝卸、儲存、中轉業務。2006年寧波港貨物吞吐量超3億噸,同比增長15%,僅次于上海港居中國大陸港口第二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700萬TEU,居中國大陸港口第四位,同比增長35%,增幅連續8年居中國大陸主要集裝箱港口前茅。

寧波港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中部,南北和長江“T”型結構的交匯點上,地理位置適中,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深水良港。寧波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內外輻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東亞及整個環太平洋地區。海上至香港、高雄、釜山、大阪、神戶均在1000海里之內;向內不僅可連接沿海各港口,而且通過江海聯運,可溝通長江、京杭大運河,直接覆蓋整個華東地區及經濟發達的長江流域,是中國沿海向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等港口遠洋運輸輻射的理想集散地。寧波港水深流順風浪小。進港航道水深在18.2m以上,25萬t至30萬t船舶可候潮進出港。可開發的深水岸線達120km以上,具有廣闊的開發建設前景。

寧波港水陸交通便捷,集疏運條件優越。北侖、鎮海、寧波三個港區均有專用鐵路通入,并納入了國家鐵路網。寧波港區后方即為鐵路寧波貨運北站,貨物可通過北站進出港區;鎮海港區設有鐵路專用線通至碼頭前沿;北侖港區鐵路是肖甬線的延伸,由北侖站接到碼頭前沿。寧波港與美國、獨聯體各國、歐洲及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運輸往來。

廣州港概況

廣州港近臨南海,毗鄰香港、澳門,和深圳、珠海,部分港區座落或分布在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屬廣東省廣州市轄境。既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又是珠江三角洲水網運輸中心和水陸運輸樞紐。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