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廣州理工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語班(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方向))

时间:2024-06-02 12:29:29 编辑: 来源: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個專業怎么樣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1.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經濟與管理的基礎理論,并掌握國際經貿的理論與技能,具有較高的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應用型國際經貿專業人才。本專業下設國際商務與商務英語兩個方向。

2.主要課程:國際商務概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與結算、國際投資、商務談判、國際商法、汽車消費信貸;商務英語Ⅰ和Ⅱ、翻譯理論與技巧、外國報刊選讀等。

3.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工商企業及相關單位從事國際商務、汽車貿易、綜合管理等工作。

PS:我也是這個專業的,國貿專業學的東西很多,比較雜,在我們經管系是唯一一個有開設《國際金融》和《貨幣銀行學》課程的專業,學的知識寬了點,個人感覺挺不錯的……如果你喜歡與經濟打交道,這個專業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王牌專業排名

關于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王牌專業排名如下:

根據廣州城市理工學院2022年在河北的招錄數據,粵秀志愿將各專業按照投檔分從高到低排序,得出了下面這份在高三考生心中,廣州城市理工學院最好的專業名單,排名前十的分別是:

第1名為會計學(ACCA審計雙語班,可四年均在國內就讀,也可于大三或大四赴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加拿大圣瑪麗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等合作院校開展中外學分互認雙學位項目):投檔線為481分

第2名為寶石及材料工藝學(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投檔線為466分。第3名為軟件工程(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投檔線為462分。第4名為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投檔線為458分

第5名為電子信息工程(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投檔線為458分。第6名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與中科曙光校企共建):投檔線為458分。第7名為自動化:投檔線為457分

第8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語特色班,可四年均在國內就讀,也可于大三或大四赴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加拿大圣瑪麗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等合作院校開展中外學分互認雙學位項目):投檔線為456分

第9名為通信工程(校企合作,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投檔線為454分第10名為新能源汽車工程:投檔線為453分

以上這10個專業是廣州城市理工學院2022年在河北投檔分數線最高的10個專業,可以說是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的王牌熱門專業。這些專業的實力比較強、屬于廣州城市理工學院的優勢專業,高三考生可以優先選擇報考。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方向)

■專業介紹

國際商務偏向貿易管理,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具備較為開闊的視野,扎實的國際商務理論、實務和國際商法基礎,能應用國際法規,具有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 熟悉電子商務運作,能在政府相關部門、國際經貿企業、外資企業、跨國企業及買粉絲機構從事國際商務經營管理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

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會計學、國際貿易實務創業模擬實訓、國際結算實訓、劍橋商務英語、外貿英語聽說、商務英語專業寫作等。

■就業方向

國際商務方向畢業生可在跨國公司、外資企業、大型工商貿易公司等從 事國際商務活動、外貿業務等相關工作;或者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及政府機 構從事對外經營管理、政策法規實施以及其他國際化商務工作等。

華北理工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中外合作嗎?

不是。

華北理工大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僅有兩個,即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只在河北和遼寧招生。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采用3+1學習模式,第一階段3年在我校學習,第二階段1年在合作院校(德國海德堡應用技術大學)學習。國內就讀期間學費18000元/年/人(國外就讀期間學費約為9500歐元/年/人,年度學費標準按國外辦學機構標準執行)。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費為3500元/年,學制四年,在華北理工大學曹妃甸新校區就讀。

廣東工業大學代碼是多少?

廣東工業大學代碼是11845。 院校代碼是全國高校錄取時方便考生填報志愿而加注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通常由5位阿拉伯數字組合而成,全 國通用。由于高校辦學情況每年都有變動,所以高校代碼也有變化。

廣東工業大學專業代碼:經濟學專業代碼:020101;金融工程專業代碼:020302;國際經濟與貿易專 業代碼:020401;法學專業代碼:030101K;社會工作專業代碼:030302;日語專業代碼: 050207;翻譯專業代碼:050261;應用化學專業代碼:070302等。

其他專業代碼: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代碼:070101;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代碼:070102;應用統 計學專業代碼:071202;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代碼:080204;工業設計專業代碼:080205;測控技術 與儀器專業代碼:080301;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代碼:080501;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代碼:080701;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代碼:080702;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代碼:080704。

廣東工業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廣工”,位于廣州市,是廣東省重點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211工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國家“111計劃”、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方理事會、粵港澳高校聯盟、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大學通識教育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主要成員單位。

廣東工業大學前身可追溯于1958年開辦本科的廣州工學院。建校初期,廣東科技學院、湖北科技大學、廣東省水利科學研究所、廣東省電業局廣州中心試驗所等科研院所相繼并入,歷經中南科學技術學院、廣東工學院等校史。1995年廣東工學院、華南建設學院東院、廣東機械學院合并組建廣東工業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6月,學校共設有21個學院、4個公共課教學部(中心)、2個研究院,擁有本科專業82個。

2022年2月,學校新增智能感知工程專業、運動訓練專業。

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3330人  ,其中專任教師2300多人,正高級職稱400多人、副高級職稱約700人;擁有全職院士1人,聘有外籍院士3人、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擁有“教育部高層次人才”、國家“杰青”、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國家級人才達100多人次,珠江學者、青年珠江學者、省“杰青”等省級人才100多人次;擁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國家級省級教學團隊26個、省教學名師16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2月,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13種,同時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省攀峰重點學科一級學科4個、省優勢重點學科一級學科6個、省特色重點學科二級學科5個,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工程學已進入1.18‰。

教學建設

截至2021年6月,學校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7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等專業認證/評估通過2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7個,省級名牌專業13個、省級特色專業25個、省級重點專業8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含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37門、省級精品課程(含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19門,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7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級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2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41個。

                                   

科研平臺

截至2021年6月,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發改委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1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2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臺70余個;省部級“創新團隊”14個。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8月,學校圖書館共有紙質書刊394萬冊,電子圖書239萬冊(種),生均圖書172.45冊(含電子圖書);另有紙質期刊1470種,電子期刊4.43萬種。

國際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學校先后與中國國(境)外150多所大學和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巴人工智能卓越中心;有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1個,開辦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動畫專業1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國際班5個。

學校提出“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創新的體制機制、更加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集聚海內外創新人才,多模式構建創新平臺,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創新人才”的發展思路,全面實施大學生創新行動計劃、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計劃、研究生優質生源“千苗計劃”、師資隊伍建設“百人計劃”、“培英育才計劃”以及團隊平臺重大成果培育計劃等重大戰略。近年來,學校在師資隊伍、學術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發展迅速,成效顯著。

2022年高考院校代碼怎么查

1、通過《考生報考指南》查詢 《考生報考指南》上都有標注高考院校代碼,考生拿到學校發的《考生報考指南》后,就可以直接翻書 查詢。如果學院代代碼有變動,考生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 2、通過APP查詢 目前支付寶、買粉絲等相關APP有開通市民中心“教育高考”服務,通過APP點擊“高校名單查詢”,進 入搜索面后,輸入“學校名稱”即可查詢。也可以使用大范圍搜索,比如搜索“北京”地區的高校代碼等 等。

3、通過《高校招生簡章》查詢 考生會收到許多大學的招生簡章,每個學校里的招生簡章里,都會明確標明自己的學院代碼。考生可以 通過自己感興趣的大學招生簡章里,直接了解自己想要的院校代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