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廣西對外貿易數據([芒市對外貿易的機遇和挑戰]對外貿易的機遇和挑戰)

时间:2024-05-19 14:08:13 编辑: 来源:

廣西的對外貿易發展狀況的研究目的?

根據提供的文獻,廣西對外貿易發展狀況的研究目的是為了了解廣西對外貿易的現狀并提出更好的進入外地市場、帶動貿易、發展經濟的問題和對策。以下是詳細的解釋和分析:

廣西對外貿易總體情況

廣西的進出口總額由2015年的3184.86億元提升至2020年的4867.97億元,年均增長8.8%。除了2016年外貿進出口比2015年下降1.0%以外,其他年份的進出口都在增長。實現貿易順差1058.5億元,比“十二五”時期增長6.9%。[1]

廣西與東盟貿易情況

廣西與東盟貿易從2000年的4.4億美元,占比21.8%,增長到2017年的280.8億美元,占比49.1%,貿易規模擴大了62.8倍,年均增速達27.6%。廣西積極推行市場多元化戰略,貿易伙伴由1985年的90個拓展到2017年的217個,遍及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2]

廣西與東盟貿易的主要特點

以邊境小額貿易為主,保稅物流和加工貿易快速增長。2020年,廣西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對東盟進出口1125.6億元,占廣西對東盟進出口的47.4%;保稅物流和加工貿易進出口分別為483.5億元和94.2億元,分別增長28%和123.8%。機電產品進出口雙增長。2020年,廣西對東盟出口機電產品639.3億元,增長18.9%,其中家用電器出口增勢強勁,共出口32.8億元,增長192.7%;廣西自東盟進口機電產品398.7億元,增長11.3%。今年上半年,廣西對東盟進出口機電產品375.7億元,增長23%。

基于聚類分析的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研究的論文

基于聚類分析的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研究的論文

【摘要】:本文以廣西壯族自治區14個地級市作為研究對象,從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公共財政預算收支總額等方面,選取11個具體指標,運用聚類分析方法分析并評價各地級市經濟發展狀況。研究結果顯示,廣西14個地級市可劃分為四類經濟區域,不同城市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在此基礎上,從加強各地級市之間的經濟合作、積極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強化科技創新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為促進廣西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聚類分析;廣西;經濟發展;政策建議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中國與東盟各國貿易投資增長,經濟融合加深,經貿往來愈加頻繁。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門戶省份,加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實施,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無疑將會為推動廣西區域經濟的騰飛提供持續的動力和良好的機遇,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加上人口、社會和基礎設施等因素的影響,廣西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內陸31個省、市、自治區中仍處于中下水平,與上述提到擁有的區位優勢、經濟優勢是極不相稱的。廣西下轄的14個地級市經濟發展程度和產業結構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一直以來,區域經濟發展問題都是區域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等學科關注和研究的對象,區域經濟發展中出現差距,是各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普遍現象[1]。如何就廣西下轄的14個地級市進行經濟發展程度的分析和分類,對于正確認識廣西各地級市經濟發展所處的發展階段,制定正確的宏觀政策,以促進各地區的良好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研究區域概況

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首府南寧,位于中國華南地區西部,與廣東、湖南等省份接壤,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是中國唯一一個沿海自治區,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尤以海洋資源和礦產資源為甚。截至2015年12月,全區轄14個地級市,縣級行政區111個,行政區劃面積23.67萬平方公里。2015年全區總人口為5518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6803.12億元,占全國的2.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39150元。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加上人口、社會和基礎設施等因素的影響,廣西的經濟發展水平,無論是地區生產總值還是三大產業結構完善程度等方面,在內陸31個省市中均處于中下水平。區內下轄的14個地級市,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各異,部分地級市經濟發展程度相對滯后。近年來,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廣西吸引著國內外大量的資本和人力涌入,顯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聚類分析方法研究設計

(一)指標選擇及數據來源

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的研究,依靠單一的指標,是無法對其進行綜合、全面的評價與分析的。因此,在對廣西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分析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多個評價指標,構建合理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本著建立評價指標體系要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全面性、獨立性、可操作性等原則,本文在參考以往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根據廣西各地級市經濟發展狀況、人口條件、社會資源等方面的實際情況選取了11個具體指標,分別是:行政區劃土地面積(平方公里)、地區生產總值(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元)、戶籍年末總人口(萬人)、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不含農戶)、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億元)、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進出口總額(人民幣,萬元)。為方便后續各指標數據的處理,分別以X1、X2、X3、X4、X5、X6、X7、X8、X9、X10和X11指代。各指標詳細數據均來自《廣西統計年鑒2016》和《201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二)數據處理

本文利用SPSS19.0對反映廣西14個地級市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進行聚類分析。由上述內容可知,研究所選取的11個指標由于它們原始數據量剛的不同,為防止指標取值的分散程度較大,需對各指標的取值做標準化處理。

各指標數據經過標準化處理后,X2(地區生產總值)與X5(固定資產投資)、X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X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相關系數都大于0.9,故而這四個指標不必均作為聚類變量,選擇其中一個即可,本文選擇X2(地區生產總值)。接著,運用不同的聚類方法進行聚類分析。

(三)結果分析

本文利用SPSS19.0對廣西14個地級市經濟發展狀況進行聚類分析,在對選定的11個聚類變量的數據經過標準化處理后,依據結果聚類個數的不同,而相繼運用系統聚類和K—均值聚類法進行聚類分析,并得出結果。參考以往文獻資料對廣西14個地級市經濟發展狀況的分類,以及廣西各地區實際的經濟、社會和人口狀況,本文認為對廣西14個地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的分類,聚類個數分為四類比較適宜。對于廣西14個地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的分類應為:南寧、北海、欽州為第一類;柳州、桂林、梧州、貴港、玉林、百色、賀州、河池、來賓為第二類;防城港為第三類;崇左為第四類。

由聚類分析結果可知,南寧、北海、欽州為第一類,這三個地級市經濟相對發達。南寧是廣西的首府,全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經濟發展程度高,產業結構相對完整,良好的區位優勢、眾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堅實的經濟發展基礎,使得南寧在多方面的發展都領跑于廣西區的其他地級市。北海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處于泛北灣經濟合作區域結合部的中心位置,便捷、高效的交通設施,眾多經濟圈的發展福利,以及豐富的海洋資源、繁榮的旅游業,都推動著北海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欽州,南海之濱,北部灣經濟區南的中心位置,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依托于得天獨厚的港口優勢,大力發展進出口貿易。

柳州、桂林、梧州、貴港、玉林、百色、賀州、河池、來賓為第二類,這9個地級市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三大產業結構相對完善,各自依托于自身的經濟發展優勢,經濟發展增速較快。

防城港和崇左分別是第三和第四類。防城港是中國的深水良港,是中國25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對外貿易額較高,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區域合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崇左位于廣西西南部,地理位置相對較差,工業基礎薄弱,交通設施落后,雖然資源豐富,但限于人力資源的短板,是廣西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地級市。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利用SPSS19.0對廣西14個地級市經濟發展狀況進行聚類分析,將廣西14個地級市經濟發展水平分為四類,分別是南寧、北海、欽州為第一類;柳州、桂林、梧州、貴港、玉林、百色、賀州、河池、來賓為第二類;防城港為第三類;崇左為第四類。從聚類分析的結果來看,就如何促進廣西區域經濟的快速、協調發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各地級市之間的經濟合作,增強較發達地區的經濟輻射力度

廣西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各自依托的經濟發展要素也不盡相同,例如人力資本、環境資源、基礎設施完善程度和地理位置等就相差較大。因此,各地區根據自身的條件優勢,因地制宜地制定經濟發展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經濟發展策略的同時,加強各地級市之間的經濟合作,實現資源、信息的共享互通,人力、資金的自由流通,各自取長補短,將為促進各地區的快速、協調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以南寧、桂林和柳州為主的老牌較發達地區,擁有較發達的工業基礎、第三產業和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在立足自身優勢發展,加強與各地級市之間的經濟合作中,要發揮好領頭羊的作用,率先做出垂范,積極探索出可供借鑒的合作模式,增強對周邊地級市的經濟輻射力度,以少帶多,以強扶弱,真正促進廣西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二)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疊加的'政策優勢,積極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的融合在不斷加深,積極推動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成為了我國及各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廣西借助于自身的區位優勢,被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發展開放型經濟面臨著重大的歷史機遇。廣西的外向型經濟近些年來雖有發展,但整體情況仍不容樂觀,相對薄弱的經濟基礎制約著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后勁以及支撐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高級要素也存在不足[2]。借助于“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機遇和疊加密集的國家開發政策,依托沿海、沿江、沿邊的區位優勢,借鑒東部沿海典型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例如上海模式和東莞模式,積極推動廣西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才能快速、協調地完成廣西經濟的轉型升級。

(三)強化科技創新,加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科技創新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長期的協調關系,依托于科技創新能有效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一般來說,產業結構指的是一二三產業所占的比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兩個含義:一個是產業結構合理化,另一個是產業結構高級化,如果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越大,那么可以說它的高級化程度越大[3]。未來一段時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科技創新,加速廣西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一是加強科技創新方面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科技管理協調機制和信息公開機制,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機制,以統籌科技創新全方位管理;二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財政支持,保證各項用于科技創新的資金行使到位;三是優化科技創新體系,不僅要保證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管理機制,更要全面擴大科技創新的主體,落實科技創新成果的投入使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