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廣西對外貿易發展優勢分析(廣西企業如何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對外貿易業務)

时间:2024-06-17 12:00:46 编辑: 来源:

廣西的對外貿易發展狀況的研究目的?

根據提供的文獻,廣西對外貿易發展狀況的研究目的是為了了解廣西對外貿易的現狀并提出更好的進入外地市場、帶動貿易、發展經濟的問題和對策。以下是詳細的解釋和分析:

廣西對外貿易總體情況

廣西的進出口總額由2015年的3184.86億元提升至2020年的4867.97億元,年均增長8.8%。除了2016年外貿進出口比2015年下降1.0%以外,其他年份的進出口都在增長。實現貿易順差1058.5億元,比“十二五”時期增長6.9%。[1]

廣西與東盟貿易情況

廣西與東盟貿易從2000年的4.4億美元,占比21.8%,增長到2017年的280.8億美元,占比49.1%,貿易規模擴大了62.8倍,年均增速達27.6%。廣西積極推行市場多元化戰略,貿易伙伴由1985年的90個拓展到2017年的217個,遍及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2]

廣西與東盟貿易的主要特點

以邊境小額貿易為主,保稅物流和加工貿易快速增長。2020年,廣西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對東盟進出口1125.6億元,占廣西對東盟進出口的47.4%;保稅物流和加工貿易進出口分別為483.5億元和94.2億元,分別增長28%和123.8%。機電產品進出口雙增長。2020年,廣西對東盟出口機電產品639.3億元,增長18.9%,其中家用電器出口增勢強勁,共出口32.8億元,增長192.7%;廣西自東盟進口機電產品398.7億元,增長11.3%。今年上半年,廣西對東盟進出口機電產品375.7億元,增長23%。

與歐盟相比,概括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主要的發展優勢。

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中國和東盟合作歷程中歷史性的一步

它充分反映了雙方領導人加強睦鄰友好關系的良好愿望,也體現了中國和東盟之間不斷加強的經濟聯系,是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中新的里程碑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將會創造一個擁有18億消費者、近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

2萬億美元貿易總量的經濟區

按人口算,這將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從經濟規模上看,將是僅次于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由中國和東盟10國共創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是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根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以及建立泛珠三角經濟區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的新形勢新任務,廣西在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發揮作用的初步構想是:以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契機,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東靠西聯,南向發展,加強與全國各省區市及東盟各國的全面經濟合作,以大開放促進大聯合,以大聯合促進大發展,努力把廣西建設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區域性物流中心、商貿中心和加工制造中心 加快建設和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筑中國連接東南亞的國際大通道

廣西應把交通等基礎設施放到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泛珠三角經濟區的大格局中去統籌規劃和建設,用開放的思路和市場的辦法,加快建設和完善與東盟對接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努力把廣西建設成為中國連接東南亞的國際大通道

一是加快建設沿海大型組合港

以建設中國南方大港為目標,統籌規劃和建設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三大沿海港口,重點建設深水航道、大噸位泊位和集裝箱泊位,到202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將突破1億噸

同時,加快西江航運和內河港口建設,把西江建成承接粵港澳經濟輻射的黃金水道

二是加快出海、出省、出邊高等級公路建設

重點建設以南寧為中心,通往越南、廣東、云南、貴州、湖南的高速公路,構筑連接華南、西南、華中至廣西沿海港口,以及溝通中國與越南乃至通向東盟其他國家的高等級公路網絡

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突破5000公里

三是加快拓展鐵路路網和提高鐵路運輸能力

加快建設河南洛陽至廣東湛江鐵路廣西段、廣西合浦至廣東河唇鐵路,加快改造南昆、桂、湘桂等鐵路,拓展南寧至河內鐵路線路能力

到2020年鐵路營業里程將達4700公里

四是加快國際航空港建設

重點加快擴建完善南寧、桂林等主要機場,把南寧機場建設成為通往東盟各國的國際樞紐港,桂林機場建成國際旅游樞紐港

五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和通道經濟

依托大通道,圍繞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高起點地規劃建設一批現代物流園區和物流設施,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和國際物流服務,努力把廣西建設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沿大通道主干線展開生產力布局,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努力把廣西建設成為中國連結東盟的經濟走廊加強產業合作開發與相互投資,促進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

廣西應充分發揮作為中國與東盟重要橋梁和基地的作用,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平臺,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加強與全國各省區市和東盟各國的全面經濟合作,雙向承接國內和東盟的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加工制造業,加快發展大工業,增創產業競爭新優勢,努力把廣西建設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區域性加工制造中心

一方面,大力引進國際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大集團,加快優勢資源開發,培育發展新的優勢產業群,改造提升和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全方位開拓東盟市場

另一方面,積極引進東盟比較優勢產業,輻射整個中國內陸市場

重點抓好柳州以制造業為主的老工業基地、百色以鋁工業為主的新工業基地和桂林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工業基地,加快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沿海經濟區臨海大工業的發展,帶動全區工業加快發展,迅速提升工業化水平

廣西在加強與東盟各國全面經濟合作中,應重點推進五大產業開發合作:一是積極推進農業開發合作

重點在農業資源、林業資源、漁業資源、特色生物資源、農產品加工和貿易等方面與東盟各國開展合作開發及相互投資

二是積極推進能源產業開發合作

重點加強與越南合作開發煤炭資源等,作為廣西沿海大型火電廠的重要煤源

三是積極推進礦產業開發合作

重點加強與越南鋁土礦等重要資源合作開發,適應廣西建設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鋁工業基地的長遠需要

四是積極推進旅游業合作開發

重點加快推進廣西與中國其他省區市及東盟各國旅游線路和旅游網絡的對接,與東盟各國形成合作開發客源市場、聯合宣傳促銷、共建旅游環線的機制

五是積極推進勞務交流與合作

促進中國與東盟產業合作開發和相互投資,需要構建有效的合作機制和平臺

廣西在全力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同時,應重點抓好南寧國際商貿城、中國-東盟經濟園、東盟物流園等重大項目建設,為中國與東盟開展全面經濟合作打造平臺,創造條件

關于廣西的形勢與政策大學生論文(2)

廣西的形勢與政策論文篇二:《廣西農墾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摘要】廣西農墾作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力量,主要以培育大型企業、構建大基地和優化產業結構作為發展導向,并且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取得了矚目的成果。目前,廣西農墾正走向規模化、現代化道路,廣西農墾經濟發展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廣西經濟的發展。因此,為促進廣西經濟往又好又快趨勢發展,做好廣西農墾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工作具有重大作用。文章主要以廣西農墾經濟為研究對象,探究目前廣西農墾經濟形勢、廣西農墾經濟發展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以及提出加快廣西農墾經濟發展對策建議。

【關鍵詞】廣西農墾 經濟形勢 分析 預測

一、前言

廣西農墾始建于1951年,至今已經有61年歷史,經過60多年的發展,廣西農墾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經濟體系,建立了以蔗糖、劍麻、木薯生化、畜牧、水產、茶葉、亞熱帶果蔬、礦泉飲料為主導產業的八大特色農業產業,走上了農業現代化、工業規模化、企業集團化、園區特色化發展的良好格局,是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為進一步推動廣西農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分析廣西農墾經濟形勢,并給出預測具有重要意義。

二、目前廣西農墾經濟形勢分析

(一)工業替代傳統農業,三次產業結構日臻合理

目前,廣西農墾加快了工業發展步伐,將結構調整作為發展主線,從根本上改變了農墾經濟結構單一的格局,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巨額資金,直接造福于農業現代技術的運用及農業的穩產高產,創造了職工收入凈增部分的三分之二,吸收了大部分農業勞動力,加快了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廣西農墾結構的調整實現一、二、三產業發展的有機統一,三次產業結構日臻合理。

(二)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發展后勁日益顯現

自金融危機以來,廣西農墾在銀根緊縮、企業負擔沉重的情況下,仍然加大了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業技改、教育科研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并大力發展園區建設,促進了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園區建設的大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投資領域日益擴大,投資結構日趨優化,發展后勁日益明顯。

(三)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職工收入日趨提高

隨著社會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大,廣西農墾建立了14個產業園區(工業集中區),農墾產業園區的建立,不僅促進了國有農場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方向邁進的步伐,而且帶動了墾區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廣西農墾非公有制經濟在不斷快速發展壯大,生產總值在不斷增長,職工收入日趨提高,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人均住房面積也在提升,非公有制經濟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廣西農墾經濟發展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國有農林場土地管理與利用的問題

土地作為最大資源,合理管理與使用應得到極大的重視,當然也是廣西農墾經濟發展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管理與利用國有農林場時,要將城鎮周邊符合規劃建設條件的農、林、養殖場等國有土地優先規劃作為城鎮近、遠期建設用地。同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與修編后的城鎮總體規劃相銜接。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國有農林場土地,市、縣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將其作為城鎮建設用地和工業用地,并按照國家供地政策和要求統一供應土地。凡涉及到農用地和林地調整的,應依法辦理農用地和林地轉用審批手續。

(二)農業產業化示范帶動的問題

充分展現廣西農墾農業產業化示范帶頭作用,促進特色農業走向產業化發展道路,不僅是國務院根據廣西農墾所處地位作用給出的肯定,更為廣西農墾走向現代化建設道路、帶動示范農業發展、全區農村希望所在。發展廣西農墾經濟要考慮龍頭產業示范帶動作用,根據現代化發展需求,突出產業優勢,廣西農墾因此構建了八大集團專業公司,并成為了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示范帶動不僅發揮出了廣西農墾規模、人才、組織、技術和資源優勢,還打破了界限,促進了農墾發展。

(三)農墾產業職工脫貧致富的問題

大力發展廣西農墾經濟勢必要考慮農墾產業職工脫貧致富問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三個代表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思想,把脫貧致富作為改善墾區民生、加強社會管理、促進農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繼續堅持脫貧致富的方針,以國家扶持為引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培育主導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職工群眾收入、提升人力資源素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