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主要用于解釋(想做一個小講座或者培訓之類的東西,講一講身邊的經濟學小知識)

时间:2024-05-20 17:15:39 编辑: 来源:

新貿易理論和傳統貿易理論的區別

1、監管部門不一樣

新貿易理論由銀監會審批和監管,并規定只有他們審批設立的租賃公司才可冠以“金融”二字。

傳統貿易理論從金融市場拆借(短期)資金不涉及信貸規模問題, 而但涉及公眾存款的資金或信用,因此要納入信貸規模嚴格管理。

2、服務對象不同

新貿易理論主要適用于個人和家庭的日常消費支付與轉賬。

傳統貿易理論主要針對企業與政府部門等企事業客戶。

3、處理方法不同

新貿易理論應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

而傳統貿易理論認為,所得稅會計的首要目的應是確認并計量由于會計和稅法差異給企業未來經濟利益流入或流出帶來的影響,將所得稅核算影響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放在首位。

拓展資料:

一、2l世紀初誕生的新新貿易理論突破了新古典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以產業為對象的研究范疇,將分析變量進一步細化到企業,以異質企業的貿易投資作為研究重點。企業異質性有兩種形式,由于產業內部不同企業生產率的差異而產生的異質性以及企業組織形式差異而產生的異質性,這兩種異質性緊密相連。

新新貿易理論通過異質企業貿易模型的建立,闡明了現實中只有部分企業選擇出口和對外直接投資的原因;通過企業內生邊界模型的建立和拓展,將產業組織理論和契約理論的概念融入貿易模型,很好地解釋了公司內貿易模式,并在企業全球化生產研究領域進行了理論創新。

二、20世紀80年代Krugman、Helpman和lancaster提出新貿易理論的靜態模型,90年代Grossman和Helpman提出的與"內生增長理論"密切聯系的動態貿易模型得到進一步發展,21世紀國際貿易理論的最新進展主要體現為異質企業貿易模型(trade model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簡稱HFFM)和企業內生邊界模型(endogenous boundary model of the firm)在國際貿易中的廣泛使用。國際學界對貿易模式和貿易流量的解釋,已經日漸進入到企業層次的微觀研究,這些研究將原來的CES偏好假設放松為異質企業的假設,并且運用企業層面數據展開實證分析。

Baldwin(2005)、Larry Qiu(2006)等學者將關于異質企業貿易模型和企業內生邊界模型的理論稱為"新新貿易理論"(New-New Trade Theory)。

里昂惕夫反論的解釋

為解開里昂惕夫反論,西方學術界提出了一些解釋,如勞動效率說﹑消費偏向說﹑貿易壁壘干擾說﹑人力資本說和美國經濟延伸說等,力圖從不同角度來解釋這一反常現象,但截至90年代初仍未找到一個能為經濟學界共同接受的解釋。 (Skilled Labor Theory)

勞動熟練說又稱人類技能說(Human Skill Theory)和勞動效率說,最先是里昂惕夫自己提出,后來由美國經濟學家基辛(D.B.Keesing)加以發展,用勞動效率和勞動熟練或技能的差異來解釋里昂惕夫之謎和影響進出口商品結構的理論。

里昂惕夫認為,“謎”的產生可能是由于美國工人的勞動效率比其他國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認為美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大約是其他國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勞動以效率單位衡量的條件下,美國就成為勞動要素相對豐富、資本要素相對稀缺的國家。這是他本人對這個“謎”的解釋。為什么美國工人的勞動效率比其他國家高呢?他說這是由于美國企業管理水平較高、工人所受的教育和培訓較多、較好,以及美國工人進取精神較強的結果。這些論點,可以看作是熟練勞動或人類技能說的雛形。但是,一些人士認為里昂惕夫的解釋過于武斷,一些研究表明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例如,美國經濟學家克雷寧(Krelnin)經過驗證,認為美國工人的效率和歐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因此,他的這個論斷,通常不為人們所接受。

后來,美國經濟學家基辛對這個問題進一步加以研究。他利用美國1960年時人口普查資料,將美國企業職工區分為熟練勞動和非熟練勞動兩大類。熟練勞動包括科學家、工程師、廠長或經理、技術員、制圖員、機械工人、電工。辦事員、推銷員、其他專業人員和熟練的手工操作工人等。非熟練勞動指不熟練和半熟練工人。他還根據這兩大分類對14個國家的進出口商品結構進行了分析,得出了資本較豐富的國家傾向于出口熟練勞動密集型商品,資本較缺乏的國家傾向于出口非熟練勞動密集型商品的結論。例如,在這14個國家的出口商品中,美國的熟練勞動比重最高,非熟練勞動比重最低;印度的熟練勞動比重最低,非熟練勞動比重最高。在進口商品方面,正好相反,美國的熟練勞動比重最低,非熟練勞動比重最高;印度的熟練勞動比重最高,非熟練勞動比重最低。這表明發達國家在生產含有較多熟練勞動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而發展中國家在生產含有較少熟練勞動的商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因此,熟練勞動程度的不同是國際貿易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Human Capital Theory)

但是這種解釋的困難在于,難以具體衡量人力資本的真正價值,因此,并非人人都同意。但凱南將里昂惕夫和基辛的觀點進行深化,對熟練勞動說起到了一定的補充解釋的作用。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

技術差距說又稱技術間隔說,是美國經濟學家波斯納(M.U.Posner)提出,格魯伯(W.Gruber)和弗農(R.Vernon)等人進一步論證的關于技術領先的國家,具有較強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的能力,形成或擴大了國際間的技術差距,而有可能暫時享有生產和出口某類高技術產品的比較優勢的理論。

波斯納認為,人力資本是過去對教育和培訓進行投資的結果,因而可以將其作為一種資本或獨立的生產要素,而技術是過去對研究與發展進行投資的結果,也可以作為一種資本或獨立的生產要素。但是,由于各國對技術的投資和技術革新的進展不一致,因而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差距。這樣就使得技術資源相對豐裕的或者在技術發展中處于領先的國家,有可能享有生產和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

為了論證這個理論,格魯伯和弗農等人根據1962年美國19個產業的有關資料所作統計分析,其中5個具有高度技術水平的產業(運輸、電器、工具、化學、機器制造)的科研和發展經費占19個產業全部科研和發展經費總數的89.4%;5個產業中的技術人員占19個產業總數的85.3%;5個產業的銷售額占19個產業總銷售額的39.1%;5個產業的出口量占19個產業總出口量的72%。這種實證研究表明,美國在上述5個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方面,確實處于比較優勢。因此可以認為,出口科研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國家也就是資本要素相對豐裕的國家。根據上述統計分析,美國就是這種國家。從這個意義上說,技術差距論是完全可以與赫-俄原理相銜接的。 (Theory of Proct Cycle)

產品周期說又稱產品生命周期說(Theory of Proct Life Cy-cle),由美國經濟學家弗農提出,并由威爾士(L.T.Wells)等人加以發展。它是關于產品生命不同階段決定生產與出口該產品的國家轉移理論。

弗農在論述技術差距說的基礎上,將一種國內市場營銷學的概念引入國際貿易理論,認為許多新產品的生命周期經歷三個時期:

(1)產品創新時期。少數在技術上領先創新國家的創新企業首先開發新產品,新產品開發出來后便在國內投入生產,這是因為國內擁有開發新產品的技術條件和吸納新產品的國內市場。該創新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方面享有壟斷權。新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而且出口到與創新國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國家和地區。在這時期,創新企業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企業競爭的關鍵也不是生產成本,同時國外還沒有生產該產品,當地對該新產品需求完全靠該創新國家企業的出口來滿足。

(2)產品成熟時期。隨著技術的成熟,生產企業不斷增加,企業之間的競爭性增強了,對企業來說,產品的成本和價格變得日益重要。與此同時,隨著國外該產品的市場不斷擴展,出現了大量仿制者。這樣一來,創新國家企業的生產不僅面臨著國內原材料供應相對或絕對緊張的局面,而且還面臨著產品出口運輸能力和費用的制約、進口國家的種種限制及進口國家企業仿制品的取代。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若想保持和擴大對國外市場的占領就必須選擇對外直接投資,即到國外建立子公司,當地生產,當地銷售,在不大量增加其他費用的同時,由于利用了當地各種廉價資源,減少了關稅、運費、保險費用的支出,因而大大降低了產品成本,增強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鞏固和擴大了市場。

(3)產品標準化時期。在這一時期技術和產品都已實現標準化,參與此類產品生產的企業日益增多,競爭更加激烈,產品成本與價格在競爭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通過對各國市場、資源、勞動力價格進行比較,選擇生產成本最低的地區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從事產品的生產活動。此時往往由于發達國家勞動力價格較高,生產的最佳地點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創新國的技術優勢已不復存在,國內對此類產品的需求轉向從國外進口,對于創新企業若想繼續保持優勢,選擇只有一個,即進行新的發明創新。

如果從產品的要素密集性上看,不同時期產品存在不同的特征。在產品創新時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與開發費用,這時期的產品要素密集性表現為技術密集型;在產品的成熟時期,知識技術的投入減少,資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級的熟練勞動投入越來越重要,這時期的產品要素密集性表現為資本密集型。在產品的標準化時期,產品的技術趨于穩定,技術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資本要素投入雖然仍很重要,但非熟練勞動投入大幅度地增加,產品要素密集性也將隨之改變。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時期,由于要素密集性不同、產品所屬類型的不同、技術先進程度的不同以及產品價格的不同,因而使得各種不同類型的國家在產品處于不同時期時所具有的比較利益不同,因而“比較利益也就從一個擁有大量熟練勞動力的國家轉移到一個擁有大量非熟練勞動力的國家”。產品的出口國也隨之轉移。

這種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已在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當初弗農等人提出這種理論,主要是用于解釋美國的工業制成品生產和出口變化情況。因此,他們把產品周期分為四個階段,建立一個產品周期四階段模式:

(1)美國壟斷新產品的生產和出口階段。新產品的生產技術為美國所壟斷,美國生產全部的新產品,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新產品的供應增加,該種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銷售,而且出口到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

(2)外國廠商開始生產并部分取代該產品進口階段。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開始生產該種新產品,美國仍控制新產品市場,并開始向發展中國家出口新產品。在這個階段,該種新產品的技術差距在美國與歐、日等發達國家之間逐步縮短,歐、日等發達國家不斷擴大該產品的自給率,因此,美國對這些發達國家出口會有所下降,但對世界市場的其他大部分國家即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仍在增多。

(3)美國以外的國家參與新產品出口市場的競爭階段。隨著新產品以技術差距進一步縮小,美國在該產品生產中的技術優勢完全喪失,歐、日等發達國家開始成為新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在一些第三國市場上與美國產品進行競爭,并逐漸取代美國貨占領這些市場。

(4)外國產品在美國市場上與美國產品競爭階段。在這個階段,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生產規模急劇擴大,競爭優勢明顯,成為新產品主要供應者,發展中國家也逐漸掌握新產品生產技術,開始生產和銷售,歐、日等國家對美國大量出口該種產品,美國成為該種產品的凈進口國。這一個產品在美國的整個生命周期,也就宣告終結。

事實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