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購房置業(海外置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时间:2024-06-01 10:44:39 编辑: 来源:

海外購房為什么屬于違法

海外購房不一定違法,我國沒有一條法律寫著,具有中國公民身份的人,不允許在海外進行置業。法無禁止即可為,這是最基本的法治思想。但是違法購買是受打擊的。中國的外匯政策明確提到:購匯不得用于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這則解釋中,核心是針對“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和“非法買賣外匯”,簡單說,打擊的是非法交易的地下錢莊。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其實,“解釋”中并沒有提及海外買房的相關規定,只是對非法買賣外匯的認定、量刑標準進行了明確。

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同時,提高了非法買賣外匯"情節嚴重"和"情節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

海外購房置業不止有個人行為,也可以是企業經營行為,資金來源涵蓋有個人、企業的境外合法資產和合法外匯出境。

對于在海外有住房、辦公需求的人和企業,海外置業的需求合理合法,絕不是一句“海外購房違法”就能簡單判定的。

買房是大事,不可掉以輕心,要選擇正規的平臺,找到專業的公司進行買粉絲,每個國家不同的法律和規則,都必須理解透徹。

但是如果從此放棄海外資產配置,其實也完全沒有必要。據統計,目前已經有40%的中產階級,有意向在海外購房。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選擇合法的途徑,是完全可放心的。

法律依據

《個人財產對外轉移售付匯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個人財產對外轉移包括移民財產轉移(以下簡稱移民轉移)和繼承財產轉移(以下簡稱繼承轉移)。移民轉移是指從中國內地移居外國,或者赴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定居的自然人(以下簡稱移民),將其在取得移民身份之前在境內擁有的合法財產變現,通過外匯指定銀行購匯和匯出境外的行為。繼承轉移是指外國公民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繼承人)將依法繼承的境內遺產變現,通過外匯指定銀行購匯和匯出境外的行為。

海外置業者在溫哥華購房有什么政策限制?

自從去年BC省政府為了打壓大溫地區的房價特意出臺了一個外國人買家稅,即海外買家在大溫地區需要支付購房價格額外15%才能完成房產過戶。大溫地區以外則沒有限制。

總結以下三種幫助海外買家合理避稅的方式,以供參考。

第一,可以購買農地。農地土地大,用途廣且可以建造豪宅。購買農地的并非完全避免15%的外國買家稅,而是需要支付房屋建筑價格的15%,土地價值部分則可以全免。對于農地來說重要的價值在土地上,房子根本不值錢。舉個例子,你購買了一塊價值100萬加幣的農地,上面的房屋建筑價值是5萬加幣,則需要支付的海外買家稅僅5萬加幣的15%即7500加幣,土地95萬加幣這不記錄在15%外國買家稅部分。

第二,可以購買老式住宅。你希望在好的地區購買全新獨立住宅,如果你直接購買則需要支付總房價的15%,和5%新房稅。如果你購買一套老的房子,然后推翻重建,你支付的15%老房的錢,新建房則沒有15%外國買家稅及5%新房稅。舉個例子,在溫哥華西區,新房價格大約500萬加幣,直接購買則需要75萬加幣的海外買家稅及25萬加幣的新房稅,總金額約600萬加幣。如果購買同區同樣地塊老房子約300萬加幣,加上15%的稅合計345萬加幣,建造新房成本約150萬加幣,合計495萬加幣,一共省下近100萬加幣。 

第三,還可以選擇購買商鋪。因為BC省政府推行的15%外國買家稅只是針對于住宅,所以商鋪對于海外買家來說,是完全沒有任何額外費用。

海外置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摘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在海外置業,“在國外擁有一套房子”——這本來是有錢人的專利,但現在也漸漸也走入普通人家。人們購置這些海外房產,不外乎是兩件事情:投資或移民。那么,海外置業哪里好?海外置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海外置業哪里好

1、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高度城市化了,這樣的國家置業投資回報率可能不亮眼了。但為了可以享受發達國家配套,可以考慮。

2、有一類國家叫移民國家,和國內年輕人都往一線擠一樣,移民國家也是用腳投票出來的。優質的年齡結構的人口支撐,對置業的你來說,意味著不用擔心空置率,也有充足的接盤俠好變現。

4、東南亞買海景房的話,那你就得看看那地方是不是離海邊近啊,周圍配套如何啊,有沒有專業酒店管理公司幫你運營啊,不然啥都沒有只有鳥屎怎么出租。

5、再來說一類國家老齡化國家不點名,一切看來都很美好,整個國家沒有買房的欲望,連年輕人都很佛系,到處都是退休的老人,那這里房子可能考慮長持用來住了。

海外如何選擇房子

1、國內外都一樣,都有所謂學區和階層劃分,富人區、平民區、還有相對華人集中的社區,看自己的需求選擇社區,當然千萬記得,遠離那些治安不好犯罪率高的社區。

2、當你看到那些house連鄰居和商店都沒有,請別驚訝,這可能是普遍情況,開車1個小時去上班或者超市是種生活方式,入鄉就隨俗吧,畢竟這邊有不菲的收入和便宜的油價。

3、就算是發達國家,也有一二三四線之分,那些超級便宜幾十萬的泳池house基本就出現他們的三四線,基本只能用來住了,而一線類似紐約倫敦50萬一平也能一房難求。

4、那么市中心的公寓那么貴了還能不能買?跟國內一樣,交通便利配套齊全人口凈流入地方的房子永遠都被定義為好房子,就要你口袋里能否支撐好價格了。

5、同樣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差別體現,國外的旅游地產可能和國內各種吃土蒙灰沒人要旅游地產有著截然不同的增值和使用命運。

6、跟著知名開發商品牌一直是個低風險高收益的技巧,這點國內外倒是蠻一致的,比如我們攪動世界的川普大爺當選前就是著名的地產開發商。

海外置業的注意事項

1、當你確定好去哪個國家,你可能最先需要不是一個靠譜的置業顧問,而是一個有專業資質的律師,每個國家房地產的法律背景各不相同,這點很容易被忽略,當然一個靠譜的置業顧問團隊應該有這項服務。

2、買房前請算好整個成本,國內基本房貸下來就你就做個甩手掌柜不同,國外不少地方都是有房產稅、空置稅、交易稅,甚至有強制定期維修翻新費用,賬本要拎得清。

3、不要輕易相信保證收益10%以上的項目,基本上都是騙人的,理想的情況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糟糕一點就是項目黃了跑路了。

4、海外地產不代表是沒有泡沫的,不然就沒08年次貸危機和迪拜爛尾樓群的事情。

5、如果真覺得項目不錯,不如帶著買包包的錢去實地考察下,最差也能給自己帶個包包回來。

海外置業的風險有哪些

1、最大的風險是外匯風險。比如在加拿大購房純做投資,如果加幣匯率走低,就產生風險。購買一套當地房屋,現在用600萬元人民幣去兌付,如果匯率走低的話,只能拿到500萬元人民幣回來。這對于在海外購置房產的人而言是個考驗。所以選擇一個相對穩定,又存在走強空間的國家匯率,比如美元,是個不錯的選擇。

2、風險源自買家自身。購房者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置業目的,并弄清相應的法規政策和房屋產權年限,這些都是海外買房的重要基礎。所以,尋找一個信譽良好、以及擁有一支強大的房地產經紀人的專業團隊。

另外,就是要弄清楚購房目的。比如以投資移民為主要目的購房者,就要時刻關注好所在國家地區的相應移民政策及其變化,以確保自己這些年的計劃最終能夠達成投資移民的目標。嘉豐瑞德所推介的海外地產項目長期與本土置業顧問合作,也可以根據個人海外置業的需求,量身定制海外投資計劃。

3、需要了解海外房產的產權問題。與國內70年房屋使用權不同的是,國外產權分為自由產權、共管產權、自由共管產權。產權不同則需要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也有相應的差異。

4、貸款和稅費的問題往往是最讓購房者頭疼的一個部分。不同國家甚至不同地區、位置在相應的稅收及手續費問題上都會有所不多,大大小小各種名目的收費項目繁多,購房者需要花費大力認真核查。嘉豐瑞德海外地產置業顧問,對操作流程的熟悉度和法律風險規避意識,可以增強交易的安全性。

5、對于要對所購海外房產進行長期持有的投資者來說,最好還需要制訂較為長期、合理的規劃,內容涉及持有成本、轉賣或繼承成本、日常打理、資產安全等。

海外置業應該注意什么

了解當地經濟狀況

“在 海外置業,最主要的還是要了解當地的房地產市場,并且要了解當地經濟發展狀況,這樣才算是比較理性的投資方式。”在投資海外房地產市場的時候,一定要對所 選擇投資的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做一次全面的了解,而不是憑感覺行事。現在信息傳播非常快,購房者想要了解這些并不困難,只有了解清楚了,才能做到心中有 數。

了解當地的市場現在是處于怎樣的周期。按照內地的投資模式,選擇好的地段便能獲得不錯的回報,但是海外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具有自己的周期,如果進入下跌周期,即使是投資頂級地段,也難保投資成功,因此選擇房產的周期,選擇在哪一個時間點進入這個市場,是很關鍵的問題。

明了各地不同政策

據介紹,海外置業者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考慮海投固定資產、將來移民或者子女就學等,因此對當地的各項政策應該有所了解。當然,對各個國家針對海外人士購房的政策也應該有所把握。

各個國家和 地區的法規政策各不相同,因此針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置業者需要跟精通當地法律的人士進行探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新西蘭開放程度最高,允許海外購房者來 本國置業。澳大利亞的開放程度也很高,但有所限制,如法律規定,境外人士只能購買新房,不能涉足二手房;獲利之后也只能賣給本土人士;同時,一個新開發的 樓盤,只允許其中的50%銷售給境外人士。目前受關注比較多的還有泰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尤其是美國,相對來說購房環境比較寬松,由于已經經歷了三次 減息,可能會需要適當引進海外購房者來刺激本國的樓市。

用好銀行貸款

“全世界可能只有中國人喜歡一次性付款。在海外買房,向銀行申請貸款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做法。”因此,海外的銀行針對這部分需要,設計出很多產品,供消費者選擇。

在內地,只要與開發商簽訂了買賣合同,購房者從此開始就要供房了,雖然離交房時間還有一段距離。但在海外則有所不同,如果買的是期房,首付款后暫不需要供 樓。如果是明年蓋好,那就明年辦按揭,什么時候交樓什么時候供樓,當然期間會按照工程的進度逐步支付一些費用,如土地費、建筑成本費等。

專家表示,辦理按揭貸款時需要借助專業機構的力量。對于一般的購房者來說,由于自己不太了解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貸款政策,操作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目前在海外買房首期付款在20%—30%之間,對于內地的投資客戶來說還是比較輕松的。

很多人會考慮,海外銀行如何審查購房者的資格呢?專家表示,這與內地有所地區別,對于按揭貸款申請客戶的資格申請,銀行還是比較寬松的,海外的銀行根本不用擔心房價問題。他們認可第三方評估機構出具的報告,房子不會輕易消失,因此銀行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卡得很嚴。

4

如何管理海外房產

有置業者提出,買房容易養房難。的確如此,對于投資海外的置業者來說,遠隔重洋,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管理自己的房產,因此,如何很好地養房倒成了一個 比較現實的問題。對此,建議置業者可盡量選擇有專業管理團隊,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