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購物支付方式(國外網上購物的支付方式?)

时间:2024-06-01 03:21:29 编辑: 来源:

海外支付方式有哪些?

1、PayPal

PayPal是全球支付先驅,尤其在海淘重點美國具有壟斷性市場地位,在全球支持194個國家,活躍用戶近2億。

使用PayPal每次購物時,可選擇從信用卡直接扣費;也可以用于收款,只要提供郵箱地址,類似支付寶收款,以后付款也可選擇從錢包余額扣費。

2、Stripe

Stripe是互聯網支付的新貴,創建10年,估值已達400億美金。Stripe面向個人或公司,收取每筆交易的2.9%加上30美分的手續費。

Amazon,Airbnb,Uber,Apple和Facebook等都在使用Stripe的支付方案,可惜的是,Stripe尚未面向中國大陸個人或商家開放服務,當然有些變通的辦法,比如開設香港或美國的銀行賬戶等。

3、PingPong

PingPong金融是一家跨境電商金融服務商,專為國內中小跨境電商提供國際清算服務,支持美國亞馬遜、日本亞馬遜、Wish、Shopee、Newegg等購物平臺。PingPong可直接受客戶個人打款,另外,一個PingPong賬戶也可綁定多個店鋪。

4、Payssion

Payssion針對有跨境收款需求的企業和個人,目前主要服務外貿電商、面向海外用戶的游戲發行、視頻直播、在線教育等互聯網出海行業,可以接入全球300多種本地支付,沒有信用卡也能接入使用,支持包括網銀轉賬、電子錢包、預付卡、運營商計費、現金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

5、Alipay 支付寶

支付寶境外線下支付目前已覆蓋超過55個國家和地區,在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的85個國際機場及3個國際碼頭提供實時退稅服務。

國外網上購物的支付方式?

問題有點多,等我一一解答

1、國外網上購物如何支付呢?

這個其實分地區來看,在歐美地區大多是習慣用paypal,所以許多跨境電商平臺都會提供paypal,但在東南亞、中東、亞太等地區由于受限于當地的經濟和技術,paypal使用人數較低,例如中國人愛用支付寶,荷蘭人常用ideal,所以針對這一現象衍生出了一批第三方支付公司,主營業務就是給那些跨境電商平臺提供海外本地支付(就是提供當地人熟悉的支付方式,例如給在中國做業務的提供支付寶,銀聯;給跨境到荷蘭的商家提供ideal)

2、據說PAYPAL經常凍結用戶帳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是真的嗎?

這個怎么說呢,其實網上一搜就能搜到許多類似新聞,paypal本身基于信用卡,一旦有人拒付會立刻凍結用戶賬戶,且基本上訴成功率極低,錢貨兩失,所以啊,常有外貿人痛斥paypal

你要真擔心,可以試試本地支付,這個支付方式突出的優點就是一般不支持拒付

3、除了EBay外,還有那些較好的國外的電子商務網站呢?

挺多的呀,什么wish、亞馬遜、Shopee、Lazada、SOUQ、Noon

海淘用什么支付方式?

可以用visa、master雙幣信用卡或者全幣種信用卡、paypal支付、部分支持支付寶支付等幾種方式。

海淘即海外/境外購物,就是通過互聯網檢索海外商品信息,并通過電子訂購單發出購物請求,然后填上私人信用卡號碼,由海外購物網站通過國際快遞發貨,或是由轉運公司代收貨物再轉寄回國。分為國內跨境電商代購和海外直郵直購兩類。

海淘,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發貨(在線信用卡付款、支付寶、PayPal賬戶付款)。

019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進一步便利跨境電子商務結算,便利個人“海淘”,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外國人用什么移動支付方式

1. PayPal

從運營規模來說PayPal是國際上最大的一個在線支付服務,也是支付寶最像的一個。1998年創立,2003年被eBay購物網收購成為旗下的公司(不過最近宣布要分開變成一個完全獨立的公司),主要業務就是提供第三方交易渠道,有商家賬戶和私人賬戶之分。主要業務就是進行第三方轉賬,通過不讓雙方知道任何具體銀行卡信息提供安全性,在有糾紛的時候進行裁定。定期支付,私人匯款什么的,功能上和支付寶錢包基本一樣。

PayPal能成為規模最大的網絡支付業務簡略的說一是它出現得早,二是它是eBay的唯一支付方式。eBay跟淘寶性質差不多只不過包括的商品范圍還要更廣,所以給PayPal提供了大量用戶。

2. Amazon Payments

但是美國最大的網上購物平臺并不是eBay,而是Amazon亞馬遜。亞馬遜有自己的支付渠道和系統,而且不支持通過PayPal支付。亞馬遜的支付系統不支持像電子錢包那樣存錢取錢轉賬,而是綁定銀行卡,然后通過它的系統支付,安全保障和糾紛處理跟PayPal相當。Amazon Payments是亞馬遜提供給其他網站或商家的支付服務,讓別人可以通過它的系統進行網絡交易,這樣就省得那些網站自己搞支付過程,而且買家登錄自己的亞馬遜賬戶付款就可以了,不用重新填寫信息也更安全。

用Amazon Payments的網站并不多,我常用的只有一個支持這個結賬方式。

3. Google Wallet

和之前的兩個相比,2011年出現的Google Wallet是個完全的移動支付服務。跟另外幾個一樣,綁定銀行卡/禮物卡之類的然后通過它進行支付。功能上,如果手機支持NFC(隨著iPhone 6出來現在基本上所有中等以上智能手機都有)那么可以在支持它的商家付款的時候直接把手機按到終端上就能完成支付。另外還能通過Gmail給他人轉賬,Google Play Store上的所有支付也都要通過它。

雖然是最早的一個這種移動支付平臺,也一直并沒有普及,因為在到現在無線支付終端也不是很多,用戶也并不覺得帶著銀行卡和簽字跟直接用手機比有多不方便。最多的地方是美國,但是目前只有23.7%的商家接收任何移動支付方式。還有部分人認為這種沒有鑒別刷卡人的支付方式不安全所以不是很愿意去用(有沒有證據支持這個觀點另說)。另外就是這是個單獨的需要去自己下的app,而大部分用戶在找app的時候不會去找付款app

4. Android Pay

谷歌貌似有個神奇的習慣就是什么東西都做兩個…所以谷歌剛剛在Google I/O發布會上宣布的Android Pay跟Google Wallet大致一樣不過還是有些區別的。首先是Android Pay能被兼容到其他app里,所以如果開發者有使用那用戶可以不出那個app直接通過Android Pay進行支付,使用的時候也比Google Wallet簡化了些。其他方面功能上跟Wallet一樣

也許能讓Android Pay使用更廣泛些的一個因素是美國的三大通信企業會在他們的合約機上默認安裝Android Pay,有些公司,比如可樂,會給額外獎勵如果用Android Pay支付。但是在實體商家那里面臨的問題還是終端數量不夠。

5. Apple Pay

相當于蘋果的Wallet(這句話說出來了估計要被果粉噴…),我因為沒有iOS設備所以沒用過,但是從見過的資料來看基本功能上沒什么差別,但是因為是轉為iOS的所以支持蘋果的Touch ID指紋掃描和通過Apple Watch支付。

Apple Pay最大的優勢就是蘋果(and Apple fans...)的影響力,之前谷歌的Wallet用了一陣子才得到MasterCard, Visa和American Express的支持,Apple Pay出現的時候就有了。但是這個影響力也是有限的,路透社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最大的100個商家里目前支持Apple Pay的不到四分之一,另有三分之二表示至少今年不打算支持Apple Pay,原因在于沒有需求,跟Wallet的問題差不多。當然這有點像“是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這種問題似的,是因為沒有終端和支持才沒有的用戶需求還是反過來…

另外一個障礙就是有的商家認為Apple和Android Pay這種無線支付方式對他們有威脅所以在搞一個叫CurrentC的支付方式并不接收任何NFC支付app。所以現在移動支付的狀況就是有多種互不相容的體系,有的是因為硬件軟件原因,有的是因為合作伙伴,哪個都離普及差得很遠。

6. Bit買粉絲in (比特幣)

這個比較特殊,因為它不是支付方式而是虛擬貨幣,不知道題主有沒有聽說過。開源,沒有中間人可以直接進行用戶交易,不受管理的加密電子貨幣。因為是加密的所以能做到匿名交易,在進行真正的匿名捐款和網絡黑市(如Silk Road絲綢之路)交易上很常用,主要也就是因為能匿名才會有不少人用。另外就是誰都能去“挖”,詳細技術過程不太會翻譯所以先不解釋了,但是大意就是通過讓用戶的電腦輔助這個貨幣的運轉而得到貨幣。當然了,就算是電腦里有AMD最好的顯卡24小時不間斷的挖一個月也不見得能賺來用的電費…所以都是有很多資源的組織集體干這活

來源:知乎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