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爾的海外營收(海爾的跨國經營成功原因分析)

时间:2024-06-03 09:19:33 编辑: 来源:

請介紹一下海爾公司在海外的發展情況

海爾在海外的發展比較好,已經在海外形成了中國企業的代名詞。

海爾可是公認的在海外發展最好的國產家電品牌了。2020年上半年,海爾海外收入470億元,同比增長0.6%。其中美國市場收入同比增加6.5%,日本市場同比擴大16.4%,東南亞市場增長7%。全年海爾海外營收達1013.52億元,同比增長8.61%,占整體營收48.33%,較2019年提高1.85pct。其中,北美為海爾智家最大海外市場,2020年營收達到637億元,同比+10%,歐洲市場2020年實現營收165億元。

海爾全球競爭力的形成和提升建立在海爾對全球市場的本土化布局基礎之上。目前,海爾已在北美、歐盟、日韓、非洲、中東及東南亞等地區建立本土化的機構,30個海外制造基地、22個貿易公司和8個設計中心的建立使海爾實現在全球主要經濟區域的本土化研發、制造和營銷,2007年,海爾海外營業額實現超過33億美元,其中規模最大的海外機構當屬美國海爾。由美國海爾研發團隊參與設計、美國海爾工廠制造、美國海爾貿易公司營銷的海爾法式對開門冰箱等高端產品備受青睞,引起當地主流品牌的極大關注,海爾的研發能力和滿足美國消費者需求的營銷推廣已經讓老牌家電廠商感到威脅。

拓展資料:

1、海爾早在十幾年前便具有領先的全球化視野和戰略,在歐洲、美國、南美、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廣泛進行制造和研發等層面的布局。2012年,海爾成功完成了對新西蘭當地市場最大家電品牌斐雪派克的收購,海爾品牌在新西蘭白電市場份額占比15.4%,與斐雪派克雙品牌合計占比43%,成為新西蘭白電市場第一。2016年,海爾以55.8億美元收購美國通用電氣(GE Applicances)家電業務,很快海爾+GE Applicances的組合便拿下北美空調市場近1/3的市場份額。隨著海爾在海外并購及市場拓展陸續展開,海外業務管理運營經驗不斷積累,海爾的競爭優勢越發突出,目前海爾的海外營收超千億元。

海外營收1006.22億,海爾憑啥在海外火“出圈”?

很多人以為海爾家電在國內的銷售額低于美的和格力,是走下坡路的信號,其實這只是看到了表象,只看到了數據,對其他一無所知。

海爾被歐盟評選為最受歡迎的中國品牌,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海爾在國外的影響力之大,銷量之高。因此不能只靠國內的營收跟美的和格力作比較,但即便只是國內營收,海爾家電也在2020反超了格力。

很多人看到海爾的A股市值低于美的格力,就認為海爾不行了。事實上海爾是內地唯一一家在三地拆分上市的企業,因此A股只是海爾家電的一部分,在港股和法蘭克福還有其他部分。

另外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海爾是一家集團,家電只是其中一個分公司,海爾還有生物公司、醫藥公司、金融公司、地產公司、物流公司、物業公司、家政公司、 旅游 公司、物聯網公司、軟件公司、半導體公司……此外還有學校、有基金、有商場、有博物館、有研究院。如果海爾集團整體上市,這會是一家市值萬億級別的企業。因此只拿家電業的國內營收是無法影射海爾實力的。

至于這么龐大的海外營收,其實一點都不奇怪,海爾在德國甚至銷量第一的家電品牌,說白了就是海爾在歐洲也是一線品牌,影響力不亞于國內,有這樣的收入時情理之中。未來海爾在歐美的市場甚至有可能大過國內,畢竟國內現在貼牌家電業越來越多,就跟攢電腦一樣弄個殼子貼個商標就是品牌了,但這些貼牌價格低廉,又有補貼,在四五線城市以及農村占有很大市場,在一二線城市又有其他一線品牌圍剿,市場占有率確實遠低于從前,因此全力拓展海外市場是明智之舉,畢竟歐美還是講品質的,沒有貼牌廠商去擾亂市場。

海爾在海外市場的營收能有這么高,得益于海爾在國外采取較高的本土化運營,收購了很多國外知名品牌,比如并購日本三洋白電業務,美國通用家電業務,新西蘭Fisher&Paykel業務,意大利Candy等著名品牌。

通過收購和運營國外的知名品牌,雇傭當地員工,利用當地資源,建立研發,制造,和銷售網絡,從而成功地融入當地 社會 。并利用自身的優勢通過整合這些品牌,從而打造全系列產品,統一生產標準,并根據消費者的不斷反饋來改進產品,比如前些年大火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帶有空氣凈化功能的洗衣機等。

主要是買了美國的GE,當年花了差不多60億美金,兄弟,是美金!!!

海爾的跨國經營成功原因分析

海爾跨國經營的成功是中國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成功,也是海爾人十幾年來不斷追求卓越的成果。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分析海爾的跨國經營成功原因吧!

分析海爾的跨國經營成功原因

正文:1995年5月22日,海爾集團總部東遷海爾工業園,完成了海爾發展史上的重大戰略轉移,掀開了海爾的二次創業,挑戰國際市場的嶄新一頁,也是海爾走向國際市場跨國經營的開始。通過17年的努力,海爾已經具備了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向世界500強邁進。十幾年的海爾成功投資及跨國經營的成功的 經驗 , 總結 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營管理體系制勝

海爾在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上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一整套的管理 方法 ,并且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的管理模式的發展。海爾的管理從無序到有序、有序到形成體系、由體系到高度、由高度到延伸,在整個發展過程中環環相扣,步步相接。從管理上在每一個階段都為下一個階段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打好了基礎,使海爾不斷走向輝煌。

我認為海爾的經營管理模式有兩大顯著特點:一是采用自己獨創的管理模式,充分考慮人的因素,因人制宜,靈活掌握。例如:海爾獨創的OEC管理模式,PDCA管理法以及為適應互聯網時代需求而開創的人單合一雙贏模式,來迅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二是追求全員自主管理。海爾對自主管理的認識有著清醒的認識,認為只有尊重員工,相信員工,充分發揮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工作潛力,將員工真正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培養員工的公司主人翁意識,才能使企業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1991年冰箱二廠總裝前排班長梁軍采用的“25分鐘班長制”是海爾的一項偉大的實驗,也是海爾追求自主管理的成果,為海爾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狠抓基礎管理,獨創OEC管理模式 海爾的基礎管理非常嚴格,它的監督管理體系覆蓋了所有員工。張瑞敏說:海爾在管理上的成功就是“抓反復,反復抓”狠抓基礎管理,同時他也提出另一個要求就是“抓重點,抓提高”。為此他根據海爾和和員工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了一套管理方法—OEC管理,概括起來就是總賬不漏項、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憑效果、管人憑考核,即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借鑒泰勒的理論,將工作任務量化、具體化,并對每一個員工下達工作指標,考評他們的工作質量并以此為根據對員工獎勵或處罰,而且都會在員工的工資單上得到相應體現。OEC管理法可以看做是對斜坡球體理論的詮釋和具 體操 作,其主要內涵和精髓在于將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滲透到企業的各項工作中去,促使企業、企業的每個員工以及每項工作都步入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良性循環的軌道上。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精細化的獨一無二的管理方法給給海爾的基礎管理帶來巨大的沖擊和變革,將現場管理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一 企業管理 模式的實施不僅為海爾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也使海爾集團實現了經營規模、市場地位的大飛躍,可以說OEC管理是海爾取勝的一大法寶。

三、質量是海爾成功的保證

質量是海爾成功的保證,海爾認為,品牌就是信譽,信譽就是質量。海爾經營戰略的創新,始終沒有離開一條主線支撐,這條主線就是質量創新體系。自1984年海爾創立以來,海爾在實施名牌戰略過程中,堅持技術質量上的高起點,強化全員質量意識和產品質量意識。通過狠抓產品質量,以高質量、高新技術的產品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首先賣信譽,其次賣產品”是海

爾始終遵循的質量管理理念,追求產品的零缺陷,并且仿效GE,實行了“六σ”質量管理辦法,追求完美質量,海爾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海爾非常重視生產設備的更新,以保證以最先進的生產力,來生產出最先進的產品,不斷進行質量改進、質量創新。

由于海爾集團創業以來一直實施名牌戰略狠抓質量,1990年,海爾冰箱通過美國UL認證,同時產品多次在國際上中標,海爾從此開始了進入國際市場的歷程,質量管理形成體系。1992年4月,海爾電冰箱總廠在國內第一家通過IS09001國際質量保證體系認證。在2001年被授予我國最高質量榮譽—全國質量管理獎。表明海爾在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海爾已經對質量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內涵。它不僅可以達到檢驗標準,而且能夠不斷開發出滿足用戶潛在需求的產品。過硬的質量是海爾走向世界,國際化經營成功的保證。

四、海爾的創新—創造性的破壞

技術領先是企業創名牌的核心要素,鄧小平也說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技術領先的核心就是要創新,海爾在成立十幾年以來緊緊把握世界家電行業高科技發展的趨勢,始終把創新作為指導海爾發展的主要方針,致力于成為全球白色家電行業領先者和規則的制定者。海爾的科研開發宗旨是“立足創新,用戶為師,永遠改進,追求完美”,把創新作為海爾的核心價值觀。堅持技術進步永不停頓,注重創新,不斷否定自己,創造性的破壞自己,推翻自己,加快更新換代的步伐,始終保持技術上、質量上的發展創新,確保了市場上的技術領先地位。海爾的科技創新水平與國際接軌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模仿、引智創新這幾個過程,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科研開發體系。

海爾目前已擁有33個研究所,冰箱、空調實驗室是中國僅有的國家級實驗室。海爾所有產品的設計、開發、檢測都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耗資數億元的中央研究院更是為海爾研發出多項專利技術,使得海爾平均每1.5天出一個新產品,一天申報1.8個專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市場。

在自身具有強大的科研開發水平的基礎上,海爾還與多個國際化大公司建立技術聯盟。通過整合國際技術資源,使得海爾在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等領域與國際步調一致,同時大大的提高了海爾的產品競爭力,為海爾創全球化品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創新是海爾成功走向世界的源泉。

五、海爾的客戶服務戰略—“真誠到永遠”

張瑞敏說:售后服務的完結就是新產品開發的起始,生產與服務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從以上意義說,好的服務才能指出生產的正確方向。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已經融入了全球化的世界,同類商品差異性減小,用戶在購買產品是不僅僅以其質量、價格、外形等作為考慮因素,同時還會考慮產品的相關服務是否方便,快捷和完善。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要想把消費者變為最忠實的顧客,抓住客戶的心,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做最優質的客戶服務是企業留住顧客,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競爭力的關鍵。

海爾認為只有給客戶提供了最滿意的服務和產品,才會給公司帶來最大得經濟效益,因此海爾建立了強大的售后服務網絡,推行了一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