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項目 融資風險(我國境外投資存在哪些問題?企業對境外投資的風險要如何防范)

时间:2024-06-01 14:30:15 编辑: 来源:

國際融資有什么作用

國際融資是指通過國際金融市場來籌集企業發展所需的流動資金、中長期資金。實踐中,國際融資又可以細化為很多具體的方式。但不論是哪一種方式,都要面臨巨大的融資風險。那么國際融資有什么作用?

國際融資作用:彌補 資金短缺,加快經濟發展

國際資本的流入為一些急需資金的企業開拓了融資 渠道 ,緩解了資金的供求矛盾,為一些正在成長中的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例如,象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 經濟建設中, 資金短缺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單靠我國的資金積累不能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必須把 視野擴展到 國際范圍實行國際融資。這樣就可以把一些當前本國無力舉辦的重要項目搞上去,從而有力地推動經濟的發展。

國際融資作用:國際融資有利于受資企業 技術改造,推進技術升級

首先, 國際融資能帶來大量的適用技術和先進管理 經驗 。其次,通過 市場競爭將有利于企業的 技術外溢,加速技術在企業之間的流動。最后,還有利于培養高級管理人才,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研究。這些從長期來看都將從根本上提高受資企業的技術水平。

國際融資作用:國際融資有利于 國際分工,提高企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國外大型跨國公司在資金、管理及全球網絡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通過 國際融資,可以充分利用 資金、技術和市場網絡,把受資國生產的產品銷往海外或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為其沖擊國際市場創造良好的條件。

國際融資作用: 外國直接投資推動了我國 對外貿易的發展

外國直接投資對一國的 國際 貿易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對 出口和進口規模及結構的影響上:外國直接投資促進了我國出口的發展,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曾對52個東道國1995年數據進行的一項統計分析(可以把它稱為跨國直接投資對東道國出口貢獻彈性分析),論證了跨國直接投資流入和其對制造業出口貢獻的正相關關系,對 發展中國家,吸收跨國直接投資人均1%的增長,制造業出口增長0.45%, 高科技產品出口增長0.78%,低技術產品增長0.31%。

外國直接投資促進了我國進口的發展,外國直接投資者在運營的初始階段由于往往對我國市場和當地投入要素可供性了解有限,其進口可能要比后來階段為多,從 貿易 平衡的角度來說,跨國直接投資對出口市場擴大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甚至隨著進口的增多,可能出現負效應,但是從長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只要這種進口有利于緩解國內供給的不足,特別是中間產品和 資本貨物供給的不足,將會增強東道國產品的競爭力。

海外融資特點

(1)海外 投資基金的共同特點是,以開放型為主,且 上市銷售,并追求成長性,這就有利于具有持續贏利能力和高成長潛力的企業獲得資金,得到快速的發展。

(2) 投資基金不能夠參與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管理,這就避免了 投融資雙方利益失衡,融資方資產流失及喪失控股權等弊端。

外國直接投資

20世紀80年代以來, 世界經濟中出現了兩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其一、 國際直接投資超越了國際 貿易成為國際經濟聯系中更主要的載體;其二、國際直接投資超過了國際 銀行間 貸款成為發展中國家外資結構中更重要的構成形式。

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過程出現的最大特點就是,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僅是外國直接投資流出的主角,也是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的主角。自 外國直接投資產生伊始,發達國家和地區就是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角。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發展中國家在 外國直接投資發展中地位一度有所提高,1993年,發展中國家 對外直接投資流出占全球的比重在達到了16.1%,對外直接投資流入占全球的比重在1994年達到了39.9%。然而,20世紀90年代后期,這一趨勢卻又急轉直下,發達國家重新占據主導地位。

外國直接投資發展的另一個特點是發達國家之間相互投資非常活躍。1995-1999年, 美國和西歐的相互 投資由840億 美元增加到2863億 美元,增加了240.8%。其中, 美國對 歐盟的 投資由488億 美元增加到582億美元,歐盟對美國的投資由351億美元增加到2281億美元,分別增加了19.3%和549.9%。由于美國和 歐盟間相互 投資的迅速增加,其相互投資占 外國直接投資的比重(按對內直接投資額計),就由1995年的25.3%提高到了1999年的33.1%。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是企業以協議、合同等形式從外國企業、公司、個人等直接吸收資金,是國外投資者不通過中間 金融機構而由投資者直接到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的 投資活動。

我國境外投資存在哪些問題?企業對境外投資的風險要如何防范

境外投資指投資主體通過投入貨幣、有價證券、實物、知識產權或技術、股權、債權等資產和權益或提供擔保,獲得境外所有權、經營管理權及其他相關權益的活動。投資決策風險企業因缺乏對海外投資環境、投資項目的有效風險評估,致使海外投資存在一定盲目性,從而可能出現風險。

從企業角度看,主要是融資風險和投資決策風險,具體有以下五種:

1.企業境外融資風險

我國企業境外投資普遍存在資金短缺問題,究其原因表現為:

一是境外投資企業日常運作中融資渠道主要是當地銀行融資、全球授信,應收貼現3種途徑,相對於國內融資渠道來說,企業境外投資融資渠道較為狹窄;

二是企業對國際融資環境的研究和重視不足,對國際融資環境還不熟悉,利用國際融資的能力不強;

三是我國對境外投資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比如不完善的國內金融市場無法形成為海外企業輸血的融資機制,政府沒有建立完善的融資支持以及便利化服務體系等。

2.投資決策風險

決策的失誤是企業最大的失誤。在境外投資活動中,決策的正確與否往往決定企業的目標能否實現。我國境外投資決策風險主要表現在:

(1)決策盲目,沒有建立必要的決策風險分析和控制程序。決策程式通常是根據確定的目標,制定多個備選方案,然後評估各個方案的風險和收益,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選定決策方案,否則很難保證決策的正確性與科學性。

(2)決策實施過程失控,缺乏事中的監督和控制程序。許多境外投資企業沒有建立相配套的事中監督和控制程序,不能保證決策按照預先的計劃和方案正確實施,在決策環境和企業具體情況發生變化時,沒有及時的補救措施,致使投資風險進一步惡化。

3.政府監管及服務風險

從管理角度看,由於我國境外投資存在如多頭管理、審批手續繁雜、政府管理制度滯後、境外投資的總體戰略規劃不清晰等問題,使得企業面臨著難“走出去”和盲目“走出去”的風險從監督角度看,政府監督弱化使得境外投資面臨國有資產流失。銀行信貸控制不力,缺乏事前監督機制等風險;

從政府服務角度看,由於我國政府對海外投資的巨集觀調控基本上就是一個項目審批制度,對投資後的監管。跟蹤、統計。分析等管理服務功能薄弱,缺乏對海外中資企業的指導。信息買粉絲等公共服務,因此使很多境外投資企業面臨著因對投資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外匯政策、稅收政策、環保政策的規定瞭解不夠充分,對其變化瞭解不夠及時.從而造成投資決策時信息不充分。不對稱風險。

4.境外投資保護風險

企業到境外投資除了面臨國內投資遇到的正常生產經營風險之外,還面臨著東道國的政治風險。如果一個國家缺乏境外投資保護制度,那麼境外投資企業除了要承擔商業性風險外,還要承擔政治風險。一方面由於我國對境外投資缺乏整體戰略和行業指導,使得我國企業在境外投資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另一方面由於沒有合理的投資保護協定,也使得企業因東道國政治風險遭受的境外投資損失得不到補償,從而增加了企業境外投資的安全隱憂。

5.投資環境風險

這是因投資所在國環境變化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它包括政治風險,如國家政局不穩定,政權更迭頻繁等給境外企業帶來的風險,它是海外投資最大、最不可預期的風險,是經營者不能控制的風險;經濟風險如匯率風險,合作對象企業的信用風險、經濟形勢的急劇變化風險等;法律風險如知識產權保護及技術標準壁壘的風險等,它是由於企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或由於企業自身及有關各方未按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有效行使權力、履行義務形成的風險;自然風險如地震、海嘯、洪水、凍災等其他人力不可抗拒的破壞帶來的風險。

對于其中的系統性風險,要做到:

1、做好對投資所在國政治、經濟形勢的評估,注意借助大型國際投資買粉絲公司的專業力量

2、改變投資方式,實行海外企業本地化戰略,加強對投資所在國的公關策略

3、通過保險手段減少系統風險產生的損失

對于其中的經營風險,要注意:

1、境外投資要著眼于增強投資主體的核心能力

2、實行內部診斷制度,完善境外企業的治理結構和管理結構

3、在加強境外企業管理的同時保持其經營的靈活性

海外投資風險是由哪些因素導致的

海外投資風險是指跨國企業在進行境外投資是所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投資決策風險企業因缺乏對海外投資環境、投資項目的有效風險評估,致使海外投資存在一定盲目性,從而可能出現風險。同時也是因為缺乏專門的海外投資風險評估機構以幫助海外投資企業分析和評估海外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而引發的風險。

由于國際經營環境及管理的復雜性,中國境外投資面臨著許多風險,按不同的研究角度分類,其主要風險表現為企業境外融資風險。投資決策風險。政府監管及服務風險、境外投資保護風險。投資環境風險等,其中從政府角度看,主要有監管及服務風險。投資保護風險;從投資所在國角度看,主要是投資環境風險;從企業角度看,主要是融資風險和投資決策風險,其風險程度受投資所在國環境和政府監管、服務與保護力度制約。

項目融資的特點有

項目融資作為一種有效的融資手段,以項目的現金流量作為信用基礎進行無追索或有限追索,彌補項目建設資金的不足。下面我就為大家解開項目融資的特點有,希望能幫到你。

項目融資的特點有

1.融資主體的排他性。

項目融資主要依賴項目自身未來現金流量及形成的資產,而不是依賴項目的投資者或發起人的資信及項目自身以外的資產來安排融資。融資主體的排他性決定了債權人關注的是項目未來現金流量中可用于還款的有多少,其融資額度、成本結構等都與項目未來現金流量和資產價值密切相關。

2. 追索權的有限性。

傳統融資方式,如貸款,債權人在關注項目投資前景的同時,更關注項目借款人的資信及現實資產,追索權具有完全性;而項目融資方式如前所述,是就項目論項目,債權人除和簽約方另有特別約定外,不能追索項目自身以外的任何形式的資產,也就是說項目融資完全依賴項目未來的經濟強度。

項目融資的風險

項目融資風險表現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1、信用風險。項目融資所面臨的信用風險是指項目有關參與方不能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