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滴滴海外業務占比(翻完滴滴招股書,去年1300萬司機賺了1174億元)

时间:2024-06-01 08:34:25 编辑: 来源:

滴滴出行公司股份占比 滴滴出行股份占比情況

前段時間國家宣布對滴滴(DIDI.US)進行網絡安全審查的消息引發了人們高度關注。網上一直傳聞滴滴公司最大股東是美國人,美國控制著滴滴公司等。那么,滴滴公司最大股東是誰呢?對此問題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繼續往下閱讀滴滴出行公司股份占比。

滴滴公司十大股東名單

截至2021年8月17日,滴滴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如下:

1、SB投資顧問(英國)有限公司(軟銀集團所屬):持股總數為2.42億股,占總股本比例為20.08%;

2、Uber公司:持股總數為1.44億股,占總股本比例為11.93%;

3、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持股總數為7706.79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6.39%;

4、員工持股平臺SteadyProminentLimited:持股總數為4722.86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3.92%;

5、創始人程維:持股總數為3115.62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2.58%;

6、員工持股平臺OrientalHoldingInvestmentLimited:持股總數為2615.21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2.17%;

7、JPMorganInvestmentManagement (摩根大通投資管理公司):持股總數為330.70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0.27%;

8、滴滴總裁柳青:持股總數為305.56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0.25%;

9 、JPmorganAssetManagement Ltd(摩根大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總數為223.21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0.19%;

10、GoldmanSachsAssetManagementInternational(高盛國際資產管理公司):持股總數為124.77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0.10%。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滴滴出行公司股份占比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遇到此類問題的小伙伴。

消息稱滴滴幾乎全線業務都涉及裁員,滴滴未來將如何發展?

滴滴幾乎全線業務都涉及裁員,滴滴發展前景堪憂,很多滴滴員工表示不再看好企業發展,被裁員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起碼可以換一家有希望的企業重新開始!眾所周知,滴滴是以網約車的形式出現在公眾的視線當中,但是,滴滴在信息安全審查的時候沒有過關,到底滴滴無法注冊新用戶,從此滴滴的發展就上了枷鎖,所有的板塊業務都出現了頹勢!滴滴在國內無法再崛起,縮減國內業務在所難免,裁員是很多滴滴員工早就預想到的事情,不過滴滴員工沒有想到裁員風暴會來的如此之快!

新年伊始,很多滴滴員工即將離開滴滴,這對于一些員工而言,還是非常的堵心的!畢竟,很多滴滴員工并未找好下家,在這種情況下失業,想要再找到和原先薪資相當的工作恐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然而,即便是困難,一些滴滴員工也認清了現實,反正是早晚的事情,早點面對比較好!

未來

滴滴國內的業務全面收緊,國外的業務還在擴張當中。據悉,滴滴的國際化部門還在擴招,這說明了滴滴有意向向國外開拓業務!如此這般,滴滴未來的發展就非常的明顯了,滴滴將會在國外構建事業網絡!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部門沒有裁員,那就是無人駕駛這一領域!這說明了滴滴在人工智能方面還會繼續保留,以便迎合大趨勢,再尋找機會!

嘆息

滴滴曾改變了大家的出行方式,重創了出租車行業!沒有想到短短的幾年風云變幻,滴滴竟然率先倒下了!滴滴后續的發展若是不能遵守既定的規則,那么,國內市場恐怕再也容不下滴滴!滴滴只能國外謀求發展!

滴滴幾乎全線業務都涉及裁員,對于此事你有何看法?

翻完滴滴招股書,去年1300萬司機賺了1174億元

北京時間6月11日上午,滴滴正式向SEC遞交了IPO招股書,擬以股票代碼“DIDI”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華興資本擔任承銷商。

隨著招股書的披露,這個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臺首次披露了核心運營數據。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躍用戶為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其中滴滴在中國擁有3.77億年活用戶和1300萬年活司機。2021年Q1,滴滴中國擁有1.56億月活用戶,中國出行業務日均交易量為2500萬次。

財務方面,2020年滴滴總收入為1336.45億元(204.72億美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8.5%。2020年錄得凈虧損106.05億元,同比上一年度略有增加。2021年一季度滴滴實現營業收入421.63億元(64.35億美元),實現凈利潤54.04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41.41億元,但扭虧主要因為投資收益,只看運營虧損率與2020年Q1基本持平。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末,滴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國家約4000多個城鎮開展業務,旗下的業務單元包括網約車、出租車、順風車、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代駕、車服、貨運、金融和自動駕駛等。

滴滴將其歸納為“三大業務”和“四個核心戰略板塊”,前者代表滴滴目前主要的收入構成,后者則是滴滴未來的戰略規劃。

2020年出行業務交易總額2146億,收入1353億

2018年、2019年、2020年,滴滴全球總收入分別為1352.88億元(約211億美元)、1547.86億元(約242億美元)、1417.36(216.33億美元)億元,從收入來看,滴滴超過主要競爭對手UBER,后者過去三年的收入分別是104.33億美元、130億美元和111.39 億美元。

但這主要由于二者業務模式不同采取了不完全一樣的會計核算方法。單看平臺撮合的交易總金額,2020年滴滴為2146億元(328億美元),同期Uber為579億美元。

在運營虧損的控制方面,滴滴好于UBER。相比過去兩年分別虧損85.96億美元和48.63億美元的Uber,滴滴2019年、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97.33億元和106.08億元,虧損的絕對金額和虧損率都要低于前者。

截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賬面持有234.68億元(35.82億美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此外還有239.66億元(36.58億美元)短期投資。從現金儲備情況來看,持有70多億美金現金和短投的滴滴,資金需求并不是IPO最主要的原因,業務發展需要和幫助股東、員工套現退出或許是上市的主要目的。

分業務來看,滴滴將全部收入分為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其中發展多年的中國區出行業務已經小有盈余,國際化和單車、金融、社區團購等新業務大多還在虧損當中,但也是滴滴未來最主要的增長引擎。

中國出行業務:日成交2000萬筆,單季盈利近36億元

中國出行業務包括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 2018年、2019年、2020年滴滴中國出行業務撮合的交易筆數分別是87.89億筆、86.69億筆、77.5億筆,呈現出一定的下降趨勢,可以看出叫停順風車和新冠疫情對滴滴的影響。但在今年一季度,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加上順風車重啟、花小豬等新業務開始啟動,滴滴中國單季撮合業務22.81億筆,同比漲幅115%。

2018年、2019年、2020年中國出行業務的交易總額(GTV)分別是2044.61億元、2023.67億元、1890.02億元,扣除掉通行費、稅款、補貼和出租車、代駕、順風車業務支付給司機的價款后,滴滴中國出行確認的收入分別是1332.07億元、1479.4億元、1336.45億元。

從2019年開始滴滴中國區的出行業務已經開始盈利。2018年、2019年、2020年的EBITA(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分別是-2.74億元、38.44億元和39.6億元,2021年一季度更是達到36.18億元。

中國區的出行業務扭虧為盈,主要歸功于網約車。作為滴滴最核心的業務單元,我們熟知的快車、專業、豪華車等,都屬于網約車。如上圖所示,2020年滴滴中國網約車GTV為1486億元,扣除乘客補貼和過路費等費用后,網約車業務確認的收入為1336億元。

這部分收入減去支付給司機的收入和補貼合計1174億元,以及122億元的其他成本,2020年滴滴網約車業務的息稅前利潤為40億元,約是網約車GTV的3.1%。

此外滴滴也在招股書中披露了與司機的分成比例。平均來看,消費者每支付10.1元(成交價10元+1元稅費-0.9元平臺補貼)打車費,司機收入為8.5元。

國際化業務:一年虧損35億,規模較Uber還有差距

接下來看滴滴的國際化業務,2017年滴滴開始啟動國際化業務,目前來看這是滴滴增長較快的板塊,但也是虧損嚴重的部門。

滴滴國際化業務主要包括網約車和外賣。2018年、2019年、2020年滴滴海外網約車業務訂單筆數分別為2.83億、9.62億、13.48億筆,過去兩年的增長率分別為240%和40%,即使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正增長。

2018年、2019年、2020年國際業務撮合的交易額(GTV)總計為79.17億元、229.56億元和255.84億元,實現收入分別是3.18億元、18.98億元、22.93億元。從收入來看滴滴國際業務目前與Uber還有一定的差距,扣除Uber在北美地區的收入,Uber 2020年的海外收入依然超過34億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滴滴的出行業務在國內和海外采取了不同的收入核算模式。在國內,滴滴網約車業務采取總額法核算收入,收入中包含支付給司機的費用;而在海外,滴滴采取凈額法核算,滴滴充當的是代理商的角色,其收入是扣除司機收入的凈傭金收入,核算方法與Uber基本一致。

如上圖所示,2020年滴滴國際化業務的GTV為256億元,約為中國市場的1/5,扣除司機收入、其他成本后的息稅前凈虧損(EBIDTA)為35億元,約是其GTV的13.2%。

不論中國還海外市場,滴滴從每筆訂單中獲取的凈收入水平大致相同,都是10-15%左右。之所以國內已經實現盈利,海外還在虧損,主要是是受規模的影響,規模較大的國內市場攤薄了包括運營費用在內的其他成本,所以從2019年開始實現盈利;起步較晚的海外出行業務的其他成本占營收比例較高,所以未能實現盈利。

拆分四大新業務獨立融資,總估值近百億美元

招股書中,滴滴劃分了四個核心戰略板塊,分別是共享出行平臺、車服網絡、電動車以及自動駕駛。

共享出行平臺是滴滴的“現在”,其占比最大的中國網約車業務已經開始實現盈利,海外業務則保持了一個較高的增長速度,前面已經講過,這里就不再贅述。

共享單車、車服網絡、電動車、自動駕駛、生鮮電商等過去幾年啟動的新業務,都被滴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