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溶血網織紅細胞計數會正常嗎(求助,血常規正常,但是網織紅細胞很低!)

时间:2024-06-03 11:12:48 编辑: 来源:

求助,血常規正常,但是網織紅細胞很低!

你好,【參考范圍】

成人:絕對值(22~84)×10^9/L。

百分率:0.005~0.015(儀器法)。

兒童:百分率0.03~0.06(儀器法)。

熒光染色激光流式細胞技術:

LFR(低熒光強度比率):0.813~0.909(儀器法)。

MFR(中熒光強度比率):0.072~0.154(儀器法)。

HFR(高熒光強度比率):0.009~0.043(儀器法)。

【影響因素】

標本應嚴格使用EDTA-K2抗凝靜脈血,不能用肝素或枸櫞酸鹽抗凝;抽血量1ml,抽血后立即輕輕顛倒混勻,注意切勿用力振搖,以免造成標本溶血。

【臨床意義】

1.增高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見于各種增生性貧血(溶血性、缺鐵性、巨幼細胞性、急性失血性貧血)及經相應藥物治療有效時;急性溶血時可高達0.6~0.8;急性失血后5~10d網織紅細胞達高峰,2周后恢復正常;惡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使用維生素B12或供鐵質后顯著增多,表示有療效。

2.減低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危象時。典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網織紅細胞計數常低于0.005。網織紅細胞絕對值<15×10^9/L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標準之一。

所以,你的是正常,別瞎擔心了。

血常規異常是怎么回事?

紅細胞(RBC)

正常情況:男性:(4-5) *10¹²/L;

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貧血,出血

血紅蛋白(Hb)

正常情況:男性:(120-150) g/L;

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貧血,出血

白細胞(WBC)

正常情況:(4-10)*10的9次方/L

升高:各種細菌感染,炎癥,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細胞減少癥,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中性粒細胞

正常情況:(50-70)%

增高:細菌感染,炎癥;

降低: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粒細胞

正常情況:(0-00。75)%

增高: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淋巴細胞

正常情況:(20-30)%

增高: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單核細胞

正常情況:(3-8)%

增高: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

正常情況:(100-300)%

升高: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癥狀性血小板增多癥,感染,炎癥,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后。

降低: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血沉

正常情況:男性:(0-15) mm/h;

增快:急性炎癥,結締組織病,嚴重貧血,惡性腫瘤,結核病。

減慢:紅細胞增多癥,脫水。

網織紅細胞計數

正常情況:(00。5-1。5)%

增高:溶血性貧血,大量出血,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應用維生素B12時。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紅細胞(RBC)

正常情況:男性:(4-5) *10¹²/L;

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貧血,出血

血紅蛋白(Hb)

正常情況:男性:(120-150) g/L;

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貧血,出血

白細胞(WBC)

正常情況:(4-10)*10的9次方/L

升高:各種細菌感染,炎癥,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細胞減少癥,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中性粒細胞

正常情況:(50-70)%

增高:細菌感染,炎癥;

降低: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粒細胞

正常情況:(0-00。75)%

增高: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淋巴細胞

正常情況:(20-30)%

增高: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單核細胞

正常情況:(3-8)%

增高: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

正常情況:(100-300)%

升高: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癥狀性血小板增多癥,感染,炎癥,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后。

降低: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血沉

正常情況:男性:(0-15) mm/h;

增快:急性炎癥,結締組織病,嚴重貧血,惡性腫瘤,結核病。

減慢:紅細胞增多癥,脫水。

網織紅細胞計數

正常情況:(00。5-1。5)%

增高:溶血性貧血,大量出血,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應用維生素B12時。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身體紅細胞高怎么回事?

紅細胞偏高,一般可分為相對性增多和繼發性增多兩種情況。相對性增多一般由于血容量減少,常見于急性脫水或燒傷等;繼發性增多常見于慢性缺氧狀態,肺部疾病等。

1、引起紅細胞相對性增多的原因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液中水分丟失,血液濃縮,使紅細胞相對增多。

一般常見于連續劇烈嘔吐、大面積燒傷、嚴重腹瀉、大量出汗等;另見于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尿崩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2、引起紅細胞繼發性增多的原因

由各種原因引起血液中紅細胞絕對值增多,多與機體循環及組織缺氧有關。繼發性增多又可以分為生理性增多和病理性增多。

(1)生理性增多:由于環境含氧量不足或某些特殊原因,使機體出現組織缺氧而引起紅細胞增多。多見于胎兒和新生兒、長期處于氧含量不足環境中的人,如高原地區。此外,飲水過少或出汗過多,排除水分過多等也會導致紅細胞偏高。

(2)病理性增多:一般由于肺換氣不足引起,使機體處于缺氧狀態而引起的紅細胞增多。常見于肺部疾患如支氣管擴張、肺心病、肥胖癥、肺動-靜脈瘺、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異常血紅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況下,病人并無組織缺氧,是由于骨髓生成紅細胞的功能增強,但紅細胞增多非機體需要,亦無代償意義,也會引起紅細胞偏高。多見于某些腫瘤或腎臟疾病,如腎胚組織瘤、腎上腺樣瘤、多囊腎、腎動脈狹窄、成血管細胞瘤等。

那么紅細胞正常值范圍是多少呢?紅細胞正常值范圍,下面一起來看看。

紅細胞正常值范圍

紅細胞正常值范圍

1、男性

380萬-600萬個/mm³;正常指標:4.0-5.5X10的12次方個/每升。

2、女性

380萬-550萬個/mm³;正常指標:3.5-5.0X10的12次方個/每升。

血液中大部分成分為紅細胞,紅細胞會將肺部的氧氣運送到全身的組織細胞,并將二氧化碳帶出。

紅細胞數量減少時,氧氣的搬運能力會降低,變成缺氧狀態,產生貧血;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增加過多,血液會變濃,不易流動,血管容易阻塞。

紅細胞非常小,在1立方毫米的血液里含有500萬個紅細胞,人體內的紅細胞數可達250億個。

紅細胞數目可隨外界條件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高原居民和新生兒可達600萬/mm3以上。從事體育運動或經常鍛煉的人紅細胞數量也較多。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為12~15g/100ml,女性為11~13g/100ml。

由于造成紅細胞偏高的原因有很多,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診斷。

血常規各項指標怎么看?

1.血常規簡介

血常規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4項。

a.血紅蛋白(Hb):正常男性為120~160g/L,女性為110~150g/L,新生兒 170-200g/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b.紅細胞(RBC)計數:正常男性為400-550萬/μL,女性為350~500萬/μL,新生兒為600~700萬/μ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

c.白細胞(WBC)計數:正常成人為4000~10000/μL,新生兒為15000~20000/μ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種細胞感染,炎癥,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細胞減少癥,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白細胞增多常見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癥、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細胞分類計數(DC,以比值計):白細胞分為5類。

一是中性粒細胞(Gran),正常為0.50~0.70,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

*增高: 細菌感染,炎癥;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細胞(Lym),正常為0.20~0.40,增多時常見于中性白細胞減少、結核、百日咳等;其減少常見于中性白細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