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潼關財政買粉絲關注(關于豫親王多鐸的詳細介紹)

时间:2024-05-19 08:12:21 编辑: 来源:

關于豫親王多鐸的詳細介紹

豫親王多鐸

多鐸(1614-1649),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子,愛新覺羅氏。天命五年(1620年)為和碩額真,旋封貝勒,統正白旗。屢從出征,賜號“額爾克楚虎爾”。崇德元年(1636年)晉和碩豫親王,攝禮部事。三年(1638年)因戰敗,降為多羅貝勒。六年(1641年),設伏截殺明松山潰兵,晉豫羅郡王。順治元年(1644年),以定國大將軍從多爾袞入關,擊敗李自成軍。旋揮師破揚州,殺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晉和碩德豫親王。三年為揚威大將軍,平蒙古蘇尼特部。次年晉“輔政叔德豫親王”。后病卒。乾隆帝稱其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

多鐸第一次正式娶妻就引來軒然大波,害得他的同母長兄阿濟格失去了旗主貝勒的地位,這在后金后還是第一次。

多鐸在天聰二年已經十四歲了,按滿人虛歲十二,三就娶親的年紀,已經是晚婚了。他想娶的正福晉不是孝端的妹妹,而是親舅舅阿布泰的女兒,烏拉那拉氏,他的表姐,并且請阿濟格作為兄長前去說親,事先的確沒有征得皇太極的同意,然而阿濟格因此細故獲罪并喪失旗主的身份實在是小題大作,歸根結底在於皇太極并不希望多鐸和他的舅舅親上加親,特別是阿布泰是皇太極最為深惡痛絕的人之一,而阿濟格剛烈魯莽的性情也不是三大貝勒和天聰汗可以控制的,正好借此打擊他剝奪他的兵權。

滿文老檔對這件公案的記錄是這樣的:

(天聰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阿山之弟阿達海革職之故:額爾克楚庫爾欲娶阿布泰舅之女為妻,阿濟格臺吉未與汗和諸貝勒商議,擅令阿達海前往為媒,說畢,阿濟格阿哥又同阿達海往視其女。以有此故,定阿濟格阿哥之罪,罰銀一千兩,進汗馱甲胄雕鞍馬一匹,給予三大貝勒各雕鞍馬一匹,給八臺吉各鞍馬一匹,革其固山貝勒,以弟墨爾根岱青為固山貝勒。革阿布泰舅游擊一職,降為備御,罰銀二百兩。 ”

皇太極對阿布泰是極為討厭的,在滿文記錄的太宗實錄第十卷中提到,“天聰汗以阿布泰舅讒惡,諭令諸貝勒勿與阿布泰結親,諸貝勒勿嫁阿布泰之子,諸貝勒勿娶阿布泰之女。”所以,皇太極堅決反對多鐸與阿布泰結親。

皇太極對阿布泰反感的緣故其來自有之,關鍵還是努爾哈赤死后權力斗爭的后續。 阿布泰是烏拉部大貝勒滿泰的第三子,大福晉阿巴亥的親弟弟,也是阿濟格三兄弟的親舅舅。 滿泰被殺后,其弟布占泰成為大貝勒,阿布泰逃到葉赫部落。天命四年葉赫為建州女真所滅,被帶到后金。努爾哈赤因其姐姐是寵愛的福晉的緣故,將他作為大臣收養,不久又把女兒和碩公主嫁給阿布泰,這樣他即是國舅爺,又是額駙,兼之他精明強干,獲得努爾哈赤的格外寵愛,并超級提拔,幾年內就從一名閑散旗人擢升為統率千軍萬馬,佐汗治政的八旗最高將官--總兵官和第一督堂,成為天命年間叱吒風云頗具影響力的軍政要人。 天命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努爾哈赤將自己所穿的鑲貂皮的白皮襖賜給“阿布泰納哈處”,(納哈處是滿語,舅舅的意思),可見努爾哈赤對他的寵愛。天命七年正月十三日,努爾哈赤定八旗將官的儀仗,第一等的有包括阿布泰等的十六人,與努爾哈赤之子湯古岱,養子富爾漢,女婿何和禮,揚古利等總兵官同等待遇,可算是榮耀了。 天命七年三月,阿布泰已是管轄一旗的固山額真,到天命八月正月,努爾哈赤親自提拔他為三等總兵官,五個月后即升為八旗處理軍政要務的最高級別將官--第一督堂。

到皇太極繼位后,首先要打擊的就是多爾袞三兄弟的力量,當時他們年紀小,又沒有行軍作戰管理旗務參政的經驗,能給他們出主意的就是這個在八旗里的顯赫人物,三兄弟的親舅舅阿布泰了。所以皇太極上臺后,不斷找理由打擊他,沒多久就被降職為小小的游擊。

而多鐸想娶表姐并不僅為了其才貌考量,而是要獲得同盟。阿濟格如此積極的遣人說婚定親,而皇太極又這樣害怕討厭阿布泰,堅決破壞這門婚事,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阻止阿布泰同阿濟格三兄弟聯合在一起。有了三兄弟的兵馬,加上阿布泰的足智多謀,德高望眾,長于作戰,將是一股極大的力量,對皇太極的統治是個威脅。更何況阿布泰本來就是兄弟三人的親舅舅,如果親上加親,成為多鐸的岳父,加上阿布泰被連降四級屈居游擊微職對皇太極怨氣很深,四個人同仇敵愾風雨同舟,對三大貝勒和皇太極來說威脅太大了,犯了皇太極的大忌, 所以皇太極才不顧家訓,違反一年多前的誓言,侵犯了旗主阿濟格和多鐸的合法權益,以聘親細故對阿濟格進行重處,剝奪了他固山貝勒的身份。聯系到努爾哈赤定下的廢黜旗主貝勒必備的條件--行為悖亂,擾亂國政,以及皇太極的繼位誓詞中保證不以微小過失而剝奪“父汗給予之人民”,就可以知道阿濟格的被廢黜是毫無道理的,也是不合法的,是逼死其母奪走鑲白旗斗爭的延續。 由此也可知道,多鐸和他兩個兄弟處境的危險,他們是處在“我為魚肉,人為刀俎”任人宰割的境地,稍有行差踏錯,就很可能遭到最嚴厲的處罰。

多鐸還有一件娶妻糾紛,主角這才是孝端的一個庶出的妹妹,天聰七年,多鐸欲娶科爾沁大妃之女,但是不是多鐸心熱要娶,而是牛不喝水強摁頭。當時多鐸嫌棄她體胖膚黑貌丑,不愿意娶,但是皇太極發話說,娶妻娶德,反正女子婚后生育也會發胖,貌丑有什么關系;這時代善認為多鐸少年心性,恐因其性情不穩與大妃之女相處不好,有傷外戚之誼,因而奏請皇太極阻止,但是皇太極反而板起臉來說;“你這是什么話,不能因為外戚的緣故而不考慮幼弟的心愿”,遂令娶。

聯系到多爾袞也娶了孝端的另一個堂侄女(后來皇太極又命令他娶了衍慶宮淑妃的養女),這還是一樁政治婚姻,皇太極的目的和電視里撮合小玉兒和多爾袞一樣,既要通過聯姻來拉攏多爾袞和多鐸,同時又起到監視作用。

后來,為了進一步籠絡幼弟,皇太極又在天聰七八年間給多爾袞和多鐸聘娶了繼福晉,她們是布木布泰三哥索諾穆的兩個女兒,即皇后的侄孫女、莊妃的親侄女。

皇太極與幼弟的骨肉親情,又加入這許多重的婚姻關系,政治婚姻格局可見一斑。

說實在的,無論是出於籠絡目的也好,還是逼死阿巴亥于心有愧也罷,或者是博得寬大友愛的名望,皇太極對於多鐸還是十分優容的,除了將努爾哈赤留下的二十牛錄親軍全部分給多鐸,使其執掌的正白旗成為兵力最強的一旗外,對於多鐸的種種出位行徑還是能容則容,而他稍有功績則格外褒獎,但是多鐸卻偏不領情,硬要和皇太極唱反調。皇太極厭惡的人他卻偏結納接近成為知己,皇太極喜歡的人他又疏遠結怨。要娶皇太極所厭惡的阿布泰之女即為一例,雖然皇太極先前曾明令他的兄弟子侄不得于之結親,但是皇太極這次只處罰了阿濟格卻并沒有處罰多鐸。

但是皇太極這樣的格外嬌寵并不能打消多鐸內心的怨恨。皇太極并不太喜歡阿濟格,可是多鐸不顧他的反對,和阿濟格十分接近。當蒙古扎魯特部戴青歸降時,阿濟格要強奪戴青之子善都的妻子,皇太極加以制止,但多鐸卻背著皇太極和阿濟格一起前去索要,并對土謝圖汗額附進行威嚇,后來額附將此事報告給皇太極這才沒釀成禍事。

起初,皇太極認為多鐸年少志驕可以寬容,只諭告屬下如發現多鐸悖謬之舉應諫諍勸諭,力加規正,后來又不時召他來“密加訓諭”,可是多鐸對於皇太極的優容并不領情,不思悔改不說,反而怪皇太極多事,日子久了,兄弟兩人矛盾日深。

兄弟情分的事,皇太極尚可忍耐,卻不能原諒多鐸在戰場上表現消極唱反調。

天聰六年,大軍征察哈爾蒙古,還師途經張家口時,皇太極令與明將和議,商討互市之事,多鐸急于還家,當眾大發異議,攻擊皇太極為如此微物而駐重兵是得不償失的事,還聲稱即使分給他財物他也不稀罕也不會去取,使皇太極大為難堪,指責他急欲還家,無非是迷戀妓女,不耐久戰。皇太極發現多鐸對他心愛的人十分厭惡,對自己嫉恨的人反而非常同情,氣憤得說:“乃若雖具才能,而心懷離異,亦復何益”。

崇德二年皇太極征明,多鐸率本部兵五百人與明將祖大壽所率八百兵相遇,祖大壽率兵進擊,多鐸竟不戰而退,致使陣亡九名,失馬三十匹。多鐸又懶散貪玩,直接影響征戰大事。《孝》劇中有一個細節:多鐸說皇太極,有一次多爾袞出征他未去送行,因為要避痘而呆在家里,皇太極就狠狠責罰了他,說他“重女色輕手足”,歷史上是有其事的。只不過是皇太極想打擊多鐸,故意找借口罷了,同時這一舉動一石二鳥,想離間多鐸兄弟感情。這是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九月,其兄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出征,與岳托兩路征明,皇太極率諸王大臣前往演武場送行,多鐸卻借口避痘為由不去相送,在家中攜妓女管弦歡歌,還親自批優人戲衣,涂脂抹粉地演戲為樂。

為了這些悖謬行為以及其他一些大小錯誤,崇德四年五月,皇太極召諸王大臣歷數多鐸之罪,降親王為貝勒,罰銀萬兩,奪所屬牛錄三分之一給其兄多爾袞和阿濟格。并不準許他參與議政,也不讓他插手管理六部事務。這在當時非常重的處罰。后因松錦大戰,多鐸有了戰功,才被晉封為豫郡王。

皇太極死后,多鐸對於多爾袞堅辭帝王不就非常不滿,依舊行事荒誕,屢屢和多爾袞唱反調,更與原為政敵的豪格走的很近。多爾袞雖然對他極力維護,但是由於他攝政之初,權力地位并不穩固,還是不得不秉公處置。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十月,多鐸因謀奪大學士范文程之妻,被罰銀萬兩,奪去所屬牛錄三分之一,這又是十分嚴厲的處罰。但是世祖實錄僅寥寥數十字也可以看出問題的嚴重性,范文臣雖是漢人,但是卻是皇太極生前最為看重的文官,他事必問范章京,所以范文程在朝臣中的地位還是相當高的,但是多鐸居然色膽包天,把主意打到范文程的妻子身上,非但有失朝廷體統,對范文程本人也是極大的羞辱,多爾袞深知其中厲害,并不能因為多鐸是其胞弟就薄施懲罰,加上還要倚仗范文程的出謀劃策,所以將此事交議政王大臣會議處理。

次年三月,即他受命隨攝政王出師南定中原的前一個月,多鐸又因游獵于山林禁地而被議罪。

是形勢的突變,給他建功立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機,使他成為開國諸王中戰功最著的一個。所謂十年不鳴,一鳴驚人;十年不飛,一飛沖天!多鐸就以這樣的雄姿,馳騁在中原大地,席卷了整個江南!

多鐸原有南下江南,征討南明的使命。在配合阿濟格完成攻破李自成的任務之后,便率軍掉頭南下,分兵三路,出虎牢關、出龍門關、出南陽府,不到半個月,就殺到了河南安徽交界處的歸德;又十天,攻陷徐州、潁州、太和等處,兵鋒所至,凌厲無前,很快就逼近到了長江邊!

在多鐸身上,具備了父兄的所有特點。

當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四月里,他揮師南下,強渡淮河,勢如迅雷猛電,只用了十二天時間,就兵臨揚州城下。圍城七日,他數次派人招降明軍統帥史可法,均遭拒絕。四月二十五日,他下令用紅衣大炮攻城,摧毀了城內軍民的頑強抵抗,俘獲史可法,多鐸再次勸降遭拒后,便斬史可法、下屠城令。

對比皇太極,可以看到,在鎮壓反抗的時候,多鐸和皇太極一樣,兇暴野蠻。

多鐸挾著血洗揚州的威焰,乘勢渡過長江,五月初八日占領鎮江,南明的武裝力量盡都投靠清朝,二十三萬守衛南京的軍隊也很快放下武器,他沒有受到任何阻擋。五月十四日,多鐸的前鋒抵達南京城下;五月十五日,多鐸率大軍開進南京城,宣告南明弘光小朝廷的覆滅。由于事先將招降安民告示遍掛通衢,也由于揚州屠城的威脅所至,多鐸進入南京時,南明的大批官僚,冒著滂沱大雨跪在道邊迎降。次日,南明的文武各官,爭趨朝賀,相當于今天的名片的職名紅帖堆了十數堆,每堆高達五尺。

多鐸占領南京后,卻又如多爾袞一樣,實行了一系列開明的政策:他親自去拜謁了明孝陵(朱元璋墓),對被弘光帝囚禁的所謂崇禎“太子”,奉若上賓。他命南明大小官員每日照舊入內辦事,一概予以留用。他下令建史可法祠,優恤其家屬,以示崇敬。他下令將八名搶劫百姓的八旗兵斬首。另外還鄭重出告示于各城門,說:

“剃頭一事,本國相沿成俗,今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