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游戲公司海外市場(有什么手游海外發行公司?公司實力如何?)

时间:2024-06-02 12:46:18 编辑: 来源:

中國的外國游戲開發公司有哪些

育碧上海,目前海外游戲公司在中國分公司里最牛逼的一個,只做了細胞分裂2和4代,幽靈行動3等等,在總公司里有一定地位,比較有發展前途

育碧北京,當初是個很小的分公司,也沒什么動作,很久沒聽到風聲,不知道是不是解散了

育碧成都,10年成立的,當初說針對中國市場開發網游,也不知道游戲開發到哪去了

koei 北京,主要負責光榮一些游戲網絡版運營和漢化的事物,算是光榮在中國的辦事處,不怎么進行開發業務

koei天津,光榮的后院,給真三國無雙,三國志這游戲做CG的,并負責一些打雜工作。

EA中國,在上海,負責EA一些游戲的網戰服務器運營工作,話說現在連網站都打不開了,也不知道搞什么。

SQUARE ENIX北京,不算是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只是一個辦事處,負責目前一些網游運營的事項,并且也為了以后進入中國市場做準備,SE似乎對中國市場很感興趣,可能未來幾年會有動作

KONAMI中國,在上海,做手機游戲的,手機版魂斗羅什么的……

CAPCOM 亞洲,其實在香港,不過最近聽風聲說可能會在深圳那邊有動作,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有什么手游海外發行公司?公司實力如何?

隨著2020年全球總決賽的拉開帷幕,騰訊的《和平精英》和《PUBG Mobile》的全球收入按月增長51%。再加上《使命召喚》移動游戲在中國的成功推出,騰訊游戲收入在1月按月增長18%,是去年3月以來的最快增長。

IGG的SLG手機游戲《王國紀元》在開放測試5年后,在1月份創造了新的收入記錄。同時,《Dress Up! 時間公主》在美國和歐洲的收入穩定增長。這兩款游戲幫助IGG的收入按月上升79%。IGG成立于2005年,自2006年以來,一直專注于海外市場。IGG的主要市場是在歐洲、美洲和東南亞。2013年10月18日,IGG在蔡宗建的帶領下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市值40.2億港元。在福布斯中國2015年移動互聯網企業30強榜單中,IGG以9.52億人民幣的收入排名第17位,是榜單中唯一一家專注于移動游戲海外發行的中國公司。

得益于《明日方舟》和《雀之靈》近期出色的海外市場表現,游星網絡1月份收入月度增長100%,年度增長177%,創下歷史新高。在日本,游星網1月份的移動游戲發行商收入排名第11位,是僅次于網易和Niantic的第三大國外廠商。Niantic目前憑借《口袋妖怪GO》這一本土熱門IP在市場上名列前茅。,小米的海外游戲發行團隊是在2018年底成立的。除了在聯運業務上的傳統優勢外,其實在海外市場,尤其是T1國家,有大量高質量的互聯網用戶,而小米手機還沒有觸及這些用戶。對于團隊來說,走出去接觸這些用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中國游戲能進入哪些海外市場?

對大多數多內游戲公司來說,游戲“出海”能帶來這些好處:1.相對更廣泛的用戶群體2.明面上較低的渠道費用3.規避潛在風險

但游戲產品本身也是最大的限制,國內玩家喜歡的游戲,可能不合外國玩家的意。面對這樣的問題,泰國市場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泰國總人口數約69720萬,互聯網覆蓋率約53%,是東南亞人均在線消費最高的國家,手游玩家數量僅次于印尼,位居東南亞第二。而且泰國華人有近千萬,約占總人口的14%,所以中國游戲在泰國擁有不錯的玩家基礎,2020年泰國游戲市場規模在2億美元左右,人均游戲支出約500泰銖。

樂泰全球集團可提供包括facbook、instagram、line、youtube等海外游戲推廣渠道,在海外直播推廣領域有豐富資源,同時還支持提供游戲本地化、線上匯報游戲/玩家的問題等客戶服務。

游戲如何海外市場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全球化的加速發展,游戲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游戲海外市場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那么,如何使游戲在海外市場獲得更好的發展呢?

首先,了解目標市場是關鍵。不同國家和地區文化差異較大,因此游戲企業必須對目標市場的文化特點、社會背景、消費習慣等做出深入的研究。只有了解了這些基本信息,才能更好地定位游戲產品,制定相應的推廣策略。

其次,在海外市場推廣游戲的方式和渠道也需要專業的規劃。除了傳統的廣告宣傳方式外,游戲企業還應該掌握目標市場的網絡推廣渠道,比如在當地的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宣傳,與當地的游戲社區合作,進行社交推廣等等。同時,游戲企業還應該對海外市場的法律法規進行了解,確保在推廣游戲時遵守當地的法律規定。

另外,游戲企業還需要關注目標市場的用戶反饋和評價。通過了解用戶的評價和反饋,不斷改善和優化游戲產品,提高用戶體驗,才能在海外市場中獲得長期和穩定的市場份額。

最后,游戲企業還應該注重文化差異和本地化。在推廣游戲產品時,必須尊重目標市場的文化特點和習慣,進行游戲本地化,滿足當地玩家的需求。只有在尊重目標市場文化差異的情況下,游戲企業才能真正贏得當地玩家的信任和認可。

總之,游戲在海外市場的發展需要游戲企業在多方面進行規劃和考慮。只有在了解目標市場、制定合適的推廣策略、關注用戶反饋、并進行游戲本地化等方面做好準備,才能在海外市場中獲得成功。

游戲出海已成發展趨勢,各大廠商如何做到有效出海?

游戲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游戲行業相關上市企業有騰訊控股(00700.HK)、網易(09999.HK)、世紀華通(002602.SZ)、三七互娛(002555.SZ)、完美世界(002624.SZ)、游族網絡(002174.SZ)、巨人網絡(002558.SZ)、盛天網絡(300494.SZ)、姚記科技(002605.SZ)、電魂網絡(603258.SZ)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游戲出海規模數據、中國游戲出海結構等等

游戲出海市場火爆

2000年以前,國內游戲公司大都是小團隊,受自身技術實力所限,海外似乎遙不可及。而進入21世紀后,隨著這些公司的日益壯大,在最早的端游時代,中國自研游戲開始嘗試出海,然而由于彼時中國游戲在技術缺位和硬件條件上的相對落后,除了《劍俠情緣》外,其他游戲也只是表現平平。

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頁游開始走下神壇,中國游戲廠商也迎來了一個可以真正逐鹿全球游戲市場的機遇。不同于從前端游時代的起步落后,頁游時代的錯位競爭,在移動游戲時代,中國游戲廠商第一次與海外廠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在2016年前后,開拓海外市場已開始在游戲行業掀起一番熱潮。

總體來看,我國游戲出海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從自主研發游戲出海市場銷售收入規模變化情況來看,2014年以來,我國自主研發游戲出海實際銷售收入持續提升,從2014年不足50億規模增長至2020年154億元左右。

2021年上半年,我國自主研發游戲出海持續高增長,實際銷售收入84.68億元,同比增長7.9%,同比增長11.58%。總體來看,我國自主研發游戲產品海外收入持續增長,國產游戲“走出去”,構建全球化發展格局已是大勢所趨。

美日韓仍是主要出口地

近年來,我國自主研發的游戲產品出海規模逐年攀升,海外影響力、海外市場份額、全球用戶規模不斷擴大。“走出去”的范圍從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地區為主逐步轉向全球,在發力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等成熟市場的同時積極探索中東、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

從國家和地區分布看,2021年上半年,美、日、韓仍是主要市場合計,收入占海外市場總收入的59.51%。

策略類出口最受歡迎

出海游戲類型與題材也逐漸豐富。2021年上半年,在自研移動游戲出海類型分布中,策略類占41.47%,射擊類占13.58%,角色扮演類占12.25%,三類合計占比為67.3%。

新興企業發展迅速

我國游戲出海市場仍以騰訊、網易等老牌龍頭企業為主,但老牌游戲公司近兩年面對新興游戲公司的擠壓并不好受。莉莉絲、米哈游、沐瞳科技等公司雖未上市,但開發的游戲受到大量用戶的追捧。

據Sensor Tower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國手游產品在海外市場收入榜單顯示,騰訊發行的《PUBG

MOBILE》排第一;米哈游的《原神》位列第二;IGG發行的《王國紀元》排第三;莉莉絲的《萬國覺醒位列》位列第五。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絡游戲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