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電視劇海外發行流程(復盤2018丨清宮宇宙一把火,燒出了出海電視劇的“高光”時刻)

时间:2024-05-17 11:18:16 编辑: 来源:

教人做生意的電視劇

1、《歲月風云》

以中國汽車業發展為骨干,通過一個大家族創業歷經的起落離合,以家庭恩怨為經,商戰故事為緯,講述了時代背景下華夏子孫振興民族工業的歲月風云。是一部經典的草根創業勵志電視劇。

2、《青島往事》

濰縣出生的年少的滿倉在乞討途中暈倒,被姜傻子所救。在解救姜傻子和其女兒大嫚、小嫚的過程中,兩人結識了樂于打抱不平的夏德發。三個少年一起從德國人弗利希手中贏得第一桶金,合開商行“德佑聚”,開啟了在商場的闖蕩之路,三人也成為了患難與共的生死弟兄。時局動蕩不安,三兄弟的命運也隨之跌宕起伏。在歷經了分家、兄弟矛盾等種種過往之后,兄弟三人冰釋前嫌,在國家命運的大背景下重新站到一起,并最終在商場上給予吉村為代表的日本商人以沉重打擊。抗日戰爭打響,三兄弟也要再次各奔前程。滿倉決定留在青島,與妻子小嫚和老丈人姜傻子一起,無論多艱難,他們也會微笑著生活下去。

3、《那年花開月正圓》

1884年,周瀅跟著養父周老四來到關中,輸光錢財的周老四將周瀅賣到沈家當丫頭。周瀅逃跑時躲進吳家東院大少爺吳聘的轎中,頗具商業頭腦的周瀅得到了吳蔚文的賞識,被獲許留在吳家。沈星移懷疑沈家大少爺被吳聘暗殺,出手將其打傷。為救昏迷的吳聘,周瀅嫁入吳家沖喜。吳聘身亡,吳家處境困窘,周瀅決定要重振吳家東院。

周瀅入股陜西織布局,卻遭受了朝廷反對洋務運動勢力的打擊,陜西機器織布局面臨重建。為救深陷牢獄的周瀅,吳家交出陜西機器織布局的所有股份以及與洋商的生絲合同換得周瀅一命。出獄后的周瀅重燃斗志建立涇陽布廠,吳家產業再次有了新起色。庚子國難,周瀅用自己的方式擔起了吳家大業的重振之風,又引領了動蕩時局的改革之路。

4、《溫州一家人》

上世紀80年代初,浙江溫州一戶普通農民家庭背井離鄉,在中國各地和歐洲艱苦創業的故事。描寫了溫州農民周老順、老婆趙銀花、兒子麥狗和女兒阿雨,借錢闖蕩,女兒被送往意大利,周老順和老婆從撿破爛、做銷售員,兒子麥狗賣眼鏡開始,一步一步走到挖油井,做紐扣,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各種坎坷,最終轉型成為現代企業的過程。女兒阿雨,也從一個13歲的小姑娘讀書和打工開始,最終成為跨國企業老板,成為在意大利的中國海外商人的代表,這是一代中國商人的奮斗史,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成果的展現。

5、《雞毛飛上天》

該劇以陳江河和妻子駱玉珠的感情和創業故事為線索,講述了義烏改革發展30多年曲折而又輝煌的歷程。

復盤2018丨清宮宇宙一把火,燒出了出海電視劇的“高光”時刻

文丨大靜

紅透了整個2018后,“清宮宇宙”在2019年伊始傳來“回響”——據悉,《延禧攻略》將改名為中二味十足的《瓔珞·紫禁城燃燒的逆襲王妃》,于下月18日登陸日本電視臺日本頻道衛星劇場,并在播出時間上拿下了晚9點的黃金時段。

自去年7月在愛奇藝上線后,《延禧攻略》不單在國內斬獲了近182億次的播放量,還一路紅到了國外:Google此前發布的2018年度搜索榜單中,《延禧攻略》登頂電視節目搜索榜榜首(搜索數據不包括中國內地),風頭蓋過了創泰國收視紀錄的《天生一對》及Netflix 2018年出品的數部燒錢大作,如拿下了第71屆美國編劇工會獎中最佳新劇劇本提名的《鬼入侵》、IMDb評分8.2的科幻影集《副本》、翻牌科幻劇《迷失太空》等。

YouTube上,截至1月10日,《延禧攻略》單集最高播放量為421萬,遠超《甄嬛傳》的250萬,片尾曲《雪落下的聲音》播放量達1356萬,劇集總播放量超1.2億。而據愛奇藝方面消息,《延禧攻略》目前已發行至全球90余個國家和地區,進入傳統的電視臺、光碟或藍光影音領域。

縱觀2018年的劇集市場,戲里,魏瓔珞一道雷,劈死了裕太妃為亡姐復仇,戲外,清宮宇宙一把火,燒出了出海電視劇的高光時刻。

多年來,中國電視劇力圖通過出海叩響國際市場大門,達成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的對外輸出,這種嘗試已然歷經了幾個階段。

以觀眾記憶點為劃分,早期的《西游記》《三國演義》《康熙王朝》《還珠格格》等劇曾紅遍東南亞,其中1998年上映的《還珠格格》影響力尤盛,創造了至今未被打破的亞洲收視第一成績。

由于缺少系統化、規范化的行業標準和業內可供參考的成熟模式、經驗,早期的出海多建立在電視劇的聲望之上,出海的作品均是嚴格意義上的大作、巨制、經典,格格阿哥們在各地區的走紅也驗證了“劇捧人”的可行性。

在發展過程中,“出海”形成了兩條路徑:一是總局推薦,如在坦桑尼亞引發收視熱潮的《媳婦的美好時代》正是作為文化交流項目出海;二是代銷商兜售,多部古裝題材走出國門均是借助海外中介發行。

流媒體巨頭Netflix的入局為行業帶來了工業化、規模化的“野望”。 2015年3月,樂視影業出品的《甄嬛傳》登陸Netflix,成為Netflix上的首部國產劇。出口之后,“甄嬛”甚至被“二次進口”——被美國制作方由76集壓縮為6集的美版《甄嬛傳》又回到樂視網播出,而因為“清宮宇宙”最有看頭的后宮爭斗在蹩腳的翻譯中披上了“權利 游戲 ”的外衣,還曾引發不小爭議。

爭議之外,我國電視劇進出口市場在2015年迎來拐點:據統計數據,當年進口額2.95億元,進口數量126部,出口額3.77億元,出口數量381部,出口額自2008年以來首次超過進口額。

此后,《瑯琊榜》《羋月傳》《步步驚心》《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克拉戀人》《溫暖的弦》《大秦帝國之縱橫》等劇均被Netflix買下版權。同時,網劇也實現出海,愛奇藝獨播的《河神》《無證之罪》登陸Netflix,優酷自制劇《白夜追兇》更成為首部在海外大范圍播出的國產網劇,Netflix的“中國版圖”初步成型。

在品類和質量上,Netflix“不挑不揀”,為出海劇打上了三個“統一標簽”:登上高大上的付費平臺、被翻譯成了十余種語言、在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然而,“鍍金”的標簽未能掩蓋這一時期出海爆款缺失的事實。《瑯琊榜》海外售價單集幾萬美金已屬出海劇集中的“天價”,而就在前一年,愛奇藝以每集23萬美金的價格買下了韓劇《太陽的后裔》的海外版權,進出口劇集價格天花板懸殊。豆瓣上17.7萬人打出9.0分的《甄嬛傳》在IMDb上打分人數不足千人,美國地區打分用戶僅占11%。從題材上看,古裝劇的地位被打破,懸疑劇后來居上,而無論哪部劇集,都未能“復制”當初大范圍的“格格熱”。

從討論熱度、 社會 影響、營收意義等方面來看,這一時期的出海劇集可謂動靜夠大,“聲量”卻不及先前。

2018年來,中國影視行業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網臺話語權扭轉、愛騰優拿下了注意力經濟的基本盤、投機資本退潮、限古令推出、傳統制作公司謀求轉型……

筆者認為, 這些變化或許構成了出海第三階段的前奏。

國內市場與Netflix的蜜月期也全面到來。近一年,《反黑》《扶搖》《國民老公》《快把我哥帶走》《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惹上冷殿下》《天盛長歌》《新流星花園》等多部劇集獲Netflix青睞,其中,內地收視“遺珠”《天盛長歌》被Netflix以“Netflix Original Series”最高級別進行預購。

值得注意的是, Netflix為電視劇新增了評價渠道 ——《天盛長歌》在國內播出時收視遇冷被臨時刪減,卻在國外播出時口碑逆襲,截至目前,該劇IMDb專業評分8.9,爛番茄新鮮度97%。

Netflix平臺外則是“延禧”天下。據Google榜單,“延禧攻略”成為香港地區年度最熱搜索詞,引進了該劇的TVB曾在大結局時發布相關數據,其7天跨平臺最高總收視為39.2,吸引了全港共計257萬觀眾,拿下了TVB年度收視冠軍,更創下了內地劇在TVB的收視紀錄。此外,成為巴基斯坦“網紅劇”的《扶搖》、在蒙古國亞洲影視頻道收視率登頂的《小別離》、在菲律賓PTV 4開播3個月取得了平均收視率15%成績的《雞毛飛上天》等均在2018年斬獲了不錯的出海戰果。

官方對“出海”也愈發支持,2017年9月,總局下發《關于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表示支持電視劇“走出去”。同年11月,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發起成立“影視文化進出口企業協作體”,旨在打造對外傳播中國影視作品的集成平臺。同年12月,華策影視、華誼兄弟、愛奇藝等10家中國影視企業宣布成立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出口聯盟,以“抱團出海”形式改變單打獨斗的行業舊習。

新階段中,電視劇“出海”領域呈現如下特征和趨勢: 其一,國產劇輻射的市場由東南亞進一步向歐美、非洲、拉美擴張;其二,華錄百納、華策影視、慈文傳媒等老牌劇集公司把持的市場話語權被愛騰優打破,愛騰優借助平臺優勢主導了與Netflix的合作,并參與到從制作到海外發行的全流程中;其三,出海劇集題材更加豐富,繼古裝、懸疑后,青春偶像劇成為一大亮點;其四,海外發行均價稍有上漲,頂級古裝劇售價可達10萬美元/集,盡管較美劇、韓劇仍有不小差距,卻打破了“白菜價”魔咒。

紅紅火火的發展之下,“出海”仍存在一個待解難題,即市場普遍認為出海劇中鮮少出現“打通關”之作,大多劇集因文化差異在走出國門后遭遇“東熱西冷”、“非洲熱、拉美冷”等,即便走紅,也仍局限于華人圈子中。或許也因此,各方均在加強與Netflix、HBO等海外流媒體平臺的合作,以平臺流量紅利推內容。

然而Netflix并非“萬金油”。其在美國的增長面臨“天花板”,正謀求海外市場付費用戶的增長。無論是早期與樂視網還是如今與優酷、愛奇藝的戰略合作,或許僅是Netflix針對亞太地區和亞裔的用戶戰略——物美、價廉、有拉新效果才是平臺考慮的關鍵,這也注定Netflix或許無法在中國電視劇出海路途上發揮實質性作用。

在筆者看來,所謂出圈遇冷的現象實屬正常,“普世價值觀”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文化藩籬”客觀存在,與其放大,不如扎根一地、扎根一域精雕細琢。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視劇出口總額達到5.1億元,2017年中國電視劇出口總額增長至6.33億元。2018年雖未有確切的官方數據,但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視劇政務平臺官網信息,2018年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231部、48294集,與2017年的1180部、46520集相比有小幅增長,以此為基礎結合大環境推算,中國電視劇出口總額或將到達一個新的高點。

而這個“高點”,與中國電視劇發展至今的體量并不匹配 ——2018年兩大劇王中,《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被曝版權費超11億,《如懿傳》據傳網絡平臺+衛視平臺版權售價達13.8億,也就是說,數百部電視劇整年的出口額甚至不敵單個劇王的國內售價。不難看出,劇集出海“求名不求利”的底色。

然而, 海外市場相較于任何時候意義都更為重大:內容端的老牌劇集制作公司遭遇行業寒冬,一方面需要面

搜索关键词: